關(guān)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為考慮容錯,系統(tǒng)已按“閣 → 閤閣”轉(zhuǎn)換方式進行查詢。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生卒】:985—1069 【介紹】: 宋澶州清豐人,字世良。晁迥子。以蔭為秘書省校書郎。召試,賜進士及第。累遷許州通判。仁宗朝歷知制誥、翰林學士,一夕草將相五制,褒揚訓誡,咸得所宜。權(quán)發(fā)遣開封府事,辨雪疑獄有能名。元昊反,被命安撫陜西,與夏竦議攻守策,拜右諫議大夫、參知政事。后以疾罷,官終資政殿學士、給事中。卒謚文莊。
全宋詩
晁宗愨(九八五~一○四二),字世良,澶州清豐(今屬河南)人。迥子,以父蔭為秘書省校書郎。召試,賜進士及第。仁宗天圣中,累遷祠部員外郎、知制誥??刀ㄔ辏ㄒ弧鹚摹穑?,拜右諫議大夫,參知政事。慶歷二年以疾免,同年卒,年五十八。謚文莊。《隆平集》卷七、《宋史》卷三○五有傳。
全宋文·卷三三二
晁宗愨(九八五——一○四二),字世良,澶州清豐(今河南清豐西北)人,晁迥子。以父蔭為秘書省校書郎。屢獻歌頌,召試,賜進士及第。天圣中累遷尚書祠部員外郎、知制誥。父子掌誥,世所稀見。后入翰林為學士,又兼龍圖閣學士??刀ㄔ臧萦抑G議大夫、參知政事。慶歷二年罷,除資政殿學士,給事中。卒,贈工部尚書,謚文莊?!?a target='_blank'>宋史》卷三○五有傳,又見《宋宰輔編年錄》卷四。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生卒】:989—1052 【介紹】: 宋蘇州吳縣人,字希文。真宗大中祥符八年進士。歷秘閣校理、右司諫、權(quán)知開封府。仁宗景祐三年,上《百官圖》論用人是非,忤呂夷簡,出知饒、潤、越三州??刀ㄔ?,任陜西經(jīng)略安撫副使、兼知延州,改環(huán)慶路經(jīng)略安撫、緣邊招討使,守邊數(shù)年,負防御西夏重任。慶歷三年,入為樞密副使,進參知政事。上十事疏,推行新政,為夏竦等中傷,罷政,出知邠州兼陜西四路安撫使。官終戶部侍郎、知青州。卒謚文正。工詩文及詞,晚年所作《岳陽樓記》,有“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之語,為世所傳誦。有《范文正公集》。
全宋詩
范仲淹(九八九~一○五二),字希文,吳縣(今江蘇蘇州)人。幼孤,母改嫁長山朱姓,遂名朱說,入仕后始還姓更名。真宗大中祥符八年(一○一五)進士。仁宗朝仕至樞密副使、參知政事。曾主持“慶歷新政”,提出明黜陟、抑僥倖、精貢舉等十事。歷知睦、蘇、饒、潤、越、永興、延、耀、慶、邠、鄧、杭、青等州軍?;实v四年,改知潁州,赴任途中病故,年六十四。謚文正。著有《范文正公集》,有北宋刊本,范文正公集》二十卷,《四部叢刊》景明翻元刊本增別集四卷?!?a target='_blank'>宋史》卷三一四有傳?!》吨傺驮姡浴端牟繀部繁緸榈妆?。校以宋本、影印文淵閣《四庫全書》本(簡稱四庫本)。別集中重出詩兩首,已予刪除。另輯得之集外詩編為第六卷。
詞學圖錄
范仲淹(989-1052) 字希文。其先邠人,后徙蘇州吳縣。慶歷間授參知政事,卒謚文正。有《范文正公集》,有詞一卷,見《彊村叢書》。
全宋文·卷三六七
范仲淹(九八九——一○五二),字希文,蘇州吳縣(今江蘇蘇州)人。生二歲而孤,母更適長山朱氏,從其姓,名說。舉大中祥符八年進士,為廣德軍司理參軍,改亳州節(jié)度推官,始還姓更名。歷秘閣校理、右司諫、知睦州、蘇州、權(quán)知開封府。直言立朝,屢遭貶黜。歷知饒、潤、越州,進龍圖閣直學士,為陜西經(jīng)略安撫副使兼知延州,降知耀州,改慶州,遷環(huán)慶路經(jīng)略安撫使,改陜西安撫經(jīng)略招討使,與韓琦、文彥博等俱為陜西名帥。慶歷三年,除樞密副使,尋拜參知政事。針對北宋建立以來形成的積弊,主持進行了歷史上著名的「慶歷新政」。五年,罷政,以資政殿學士知邠州,兼陜西四路安撫使,改知鄧、杭、青、潁諸州?;实v四年卒,謚文正。著有文集二十卷、別集四卷、奏議十七卷、政府論事二卷、尺牘五卷。《宋史》卷三一四有傳。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生卒】:1011—1084 【介紹】: 宋蔡州上蔡人,初名煥斗,字擇之。少學古文于穆修,又從孫明復受經(jīng)學。仁宗寶元元年進士。出知袁州,首建學官,置生徒,學校始盛。英宗朝同修起居注、知制誥,加龍圖閣直學士、權(quán)知開封府。神宗即位,入知通進、銀臺司。王安石執(zhí)政,諷求其罪,謫忠正軍節(jié)度副使。元豐中主管西京御史臺,移知信陽軍。工詩文。有《龍學文集》。
全宋詩
祖無擇(一○一○~一○八五,生年參《龍學文集》所附《龍學始末》及《咸淳臨安志》卷八九),字擇之,上蔡(今屬河南)人。仁宗景祐五年(一○三八)進士。歷知南康軍、海州,皇祐元年(一○四九)擢廣南東路轉(zhuǎn)運使,入直集賢院。五年知袁州,嘉祐初改知陜府,遷湖北轉(zhuǎn)運使,入為中書舍人。英宗治平二年(一○六五)加龍圖閣直學士,權(quán)知開封府,進龍圖閣學士,知鄭、杭二州。神宗立,知通進銀臺司。熙寧三年(一○七○)謫忠正軍節(jié)度副使。元豐六年(一○八三)分司西京御史臺,移知信陽軍,八年卒,年七十六。有《洛陽九老祖龍學文集》十六卷?!?a target='_blank'>宋史》卷三三一有傳。 祖無擇詩,以宜秋館校刊徐氏積學齋景宋鈔本《祖龍學文集》(其中詩四卷)為底本,參校影印清文淵閣《四庫全書》本(簡稱文淵閣本)、南昌彭氏知圣道齋鈔本(簡稱彭本)。底本第五、六兩卷收入之祖氏與他人和詩及從《至元嘉禾志》等書中輯得之集外詩,合編為一卷。
全宋文·卷九三四
祖無擇(?——一○八五),字擇之,上蔡(今河南上蔡西南)人。寶元元年登進士第,授承奉郎、通判齊州。歷知南康軍、海州?;实v中,提點廣南東路、荊湖北路刑獄,改廣東轉(zhuǎn)運使。入直集賢院,又出知袁州。英宗朝,糾察在京刑獄,遷左諫議大夫,進龍圖閣學士。歷知開封府及鄭、杭二州。神宗立,知通進、銀臺司。為王安石所斥,謫忠正軍節(jié)度副使。尋復光祿卿、秘書監(jiān)、集賢院學士,主管西京御史臺,移知信陽軍。元豐八年卒。著有《龍學文集》?!?a target='_blank'>宋史》卷三三一有傳。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生卒】:1019—1079 【介紹】: 宋趙州平棘人,字次道。宋綬子。仁宗寶元二年賜進士及第。為館閣校勘,出簽書集慶軍判官。任編修官,預修《新唐書》。英宗治平中,以工部郎中修起居注,并編修《仁宗實錄》,判太常寺。神宗時,歷史館修撰、集賢院學士、龍圖閣直學士,修《兩朝正史》。藏書三萬卷,熟于朝廷典故,著書甚多。有《春明退朝錄》、《長安志》,輯《唐大詔令集》等。
全宋詩
宋敏求(一○一九~一○七九),字次道,趙州平棘(今河北趙縣)人,綬子。仁宗時以父蔭召試學士院,賜進士及第。為館閣??保蟪渚幮薰?,預修《唐書》。出知亳州。英宗治平中,累擢知制誥、判太常寺。后出知絳州,尋召還,除史館修撰、集賢院學士。神宗熙寧十年(一○七七),修仁宗、英宗兩朝正史。元豐二年卒,年六十一。著作今存《春明退朝錄》三卷、《長安志》二十卷。事見《名臣碑傳琬琰集》中集卷一六范鎮(zhèn)《宋諫議墓志銘》,《宋史》卷二九一有傳。今錄詩六首。
全宋文·卷一一一四
宋敏求(一○一九——一○七九),字次道,趙州平棘(今河北趙縣)人,綬子。天圣三年,以父任為秘書省正字。寶元二年,召試學士院,賜進士第。仁宗朝歷官館閣??薄⒓t校理、知太平、亳州,累遷至工部郎中。治平初,同修起居注,知制誥。熙寧中,除史館修撰、集賢院學士,加龍圖閣直學士。元豐二年卒,年六十一,贈禮部侍郎。敏求學識博洽,著述甚豐。嘗奉詔修《兩朝正史》,預修《新唐書》,補唐武宗以下六世《實錄》百四十八卷,輯《唐大詔令》百三十卷,另著有《書闈集》十二卷、《后集》六卷、《西垣制集》十卷、《東觀絕筆集》二十卷、《東京記》三卷、《閤門儀制》十三卷、《長安志》二十卷(存)、《河南志》二十卷(今存本不分卷)、《春明退朝錄》二卷(存)等。見范鎮(zhèn)《宋諫議敏求墓志銘》(《名臣碑傳琬琰集》中集卷一六),《蘇魏公集》卷五一《龍圖閣直學士修國史宋公神道碑》,《宋史》卷二九一《宋綬傳》附子敏求傳等。
《漢語大詞典》:龍圖閣(龍圖閣)
宋 代閣名。在 會慶殿 西偏,北連禁中,閣東曰 資政殿 ,西曰 述古殿 ,閣上以奉 太宗 御書、御制文集及典籍、圖畫、寶瑞之物,及宗正寺所進屬籍、世譜。有學士、直學士、待制、直閣等官。 宋 蘇軾 《謝呂龍圖書》:“ 龍圖閣 老執(zhí)事,某 西蜀 之鄙人。”宋史·真宗紀三:“﹝ 天禧 四年十一月﹞戊午,召近臣於 龍圖閣 觀御製文詞?!?宋 王鞏 王氏談錄·古器:“字法參以篆隸,形制不與經(jīng)典相合,非遠古時物,疑 宇文氏 器具,上其事,詔藏於 龍圖閣 ?!眳㈤?span id="acske4i" class="book">《宋史·職官志二》。
《漢語大詞典》:龍圖閣學士(龍圖閣學士)
宋 代職官名。 宋 孫逢吉 職官分紀·龍圖閣·學士:“國朝 大中祥符 三年, 杜鎬 為 龍圖閣 學士,班在樞密直學士之上。六年,詔 龍圖閣 學士、直學士給銜在本官之上?!币嗍》Q“ 龍閣 ”、“ 龍學 ”。 宋 葉夢得 避暑錄話卷上:“ 龍圖閣 學士舊謂之老龍,但稱龍閣。 宣和 以前,直學士、直閣同為稱,未之有別也。末年 陳亨伯 為發(fā)運使,以捕 方 賊功進直學士,佞之者惡其下同直閣,遂稱龍學,于是例以為稱?!?宋 岳珂 《九月十三日始就郊墅拜寶謨閣直學士提舉江州太平興國宮之命》:“晝訪未承龍閣問,晨香猶廁羽衣班?!?/div>
分類:職官官名
《漢語大詞典》:假龍(假龍)
(1). 漢 劉向 新序·雜事五:“ 葉公子高 好龍,鉤以寫龍,鑿以寫龍,屋室雕文以寫龍。於是夫龍聞而下之,窺頭於牖,施尾於堂。 葉公 見之,棄而還走,失其魂魄,五色無主,是 葉公 非好龍也,好夫似龍而非龍者也?!焙笠浴凹冽垺北扔魍接刑撁鵁o其實的事物。 清 錢謙益 《仙壇倡和詩》之三:“盲人説法迷真象,狂子談禪好假龍?!?br />(2).直 龍圖閣 的別稱。直 龍圖閣 ,即直閣,為 宋 代官名。 宋 方勺 泊宅編卷上:“舊制,直 龍圖閣 謂之‘假龍’; 龍圖閣 待制謂之‘小龍’; 龍圖 直學士謂之‘大龍’; 龍圖閣 學士謂之‘老龍’。”
《國語辭典》:龍圖(龍圖)  拼音:lóng tú
1.?河?圖。?相傳龍馬從黃河中背負而出的圖??!端螘>矶?。符瑞志上》:「??燧人氏沒,宓犧代之,受〈龍圖〉,畫八卦,所謂『河出〈圖〉』者也。?」
2.宋代龍圖閣直學士的簡稱。如范仲淹進龍圖閣直學士,羌人呼為「龍圖老子」、包拯以龍圖閣學士權(quán)知開封府,為官剛毅正直,后世稱為「包龍圖」。
《國語辭典》:河圖(河圖)  拼音:hé tú
相傳伏羲氏見龍馬負圖出于河,遂據(jù)其文,以畫八卦,稱為「河圖」。見《書經(jīng)。顧命》漢??装矅?。明。劉兌《金童玉女嬌紅記》:「我闡河圖,陳洛范,秉臺衡?!褂忠蚝訄D字呈綠色,故也稱為「綠圖」。
《漢語大詞典》:老龍(老龍)
(1).指 老子 。語本史記·老子韓非列傳:“至於龍吾不能知,其乘風云而上天。吾今日見 老子 ,其猶龍邪!” 元 耶律楚材 《河中春游有感》詩之五:“自知勛業(yè)輸 雛鳳 ,且學心神似 老龍 ?!?br />(2).龍圖閣學士的別稱。 宋 方勺 泊宅編卷上:“舊制,直龍圖閣謂之‘假龍’,龍圖閣待制謂之‘小龍’,龍圖閣直學士謂之‘大龍’,龍圖閣學士謂之‘老龍’。” 清 方以智 通雅·稱謂:“老龍、大龍、小龍,皆龍圖學士之稱也?!?/div>
《國語辭典》:館閣(館閣)  拼音:guǎn gé
1.宋朝有史館、昭文館、集賢院,稱為「三館」;又有秘閣、龍圖及天章等閣,統(tǒng)稱為「館閣」。
2.明、清兩代稱翰林院為「館閣」。
《國語辭典》:館閣氣(館閣氣)  拼音:guǎn gé qì
文章的形式華麗典雅。多指館閣中人的詩文風格。宋。吳處厚《青箱雜記》卷五:「本朝夏英公亦嘗以文章謁盛文肅,文肅曰:『子文章有館閣氣,異日必顯?!缓笠嗳缙溲浴!?/div>
《國語辭典》:直閣(直閣)  拼音:zhí gé
1.職官名。宋代官制,掌編修文書。
2.對富家子弟的尊稱?!端疂G傳》第五二回:「帶將一個妻舅殷天錫來,人盡稱他做殷直閣。」《喻世明言。卷三三。張古老種瓜取文女》:「有個韋諫議,一十三口白日上升,至今升仙臺古跡尚存,道是有個直閣,去了不歸?!?/div>
《國語辭典》:小龍(小龍)  拼音:xiǎo lóng
北平方言。指十二生肖中的蛇。如:「他是屬小龍的?!?/div>
《漢語大詞典》:小龍團(小龍團)
宋 代茶葉精品。以模壓成龍形,故名。亦稱“ 小團龍 ”。 宋 蘇軾 《荔支嘆》詩“君不見: 武夷 溪邊粟粒芽,前 丁 后 蔡 相籠加”自注:“大小龍茶始於 丁晉公 ,而成於 蔡君謨 。 歐陽永叔 聞 君謨 進小龍團,驚嘆曰:‘ 君謨 士人也,何至作此事耶!’” 宋 葉夢得 石林燕語卷八:“ 仁宗 時, 蔡君謨 ……擇茶之精者,為小龍團十斤以獻?!?宋 毛滂 《山花子·天雨新晴試小龍茶》詞:“誰作素濤翻玉手,小團龍?!?明 毛子晉 《海岳志林·黃實師遺小龍團》:“索筪中,一無所有,獨得小龍團二餅,亟遣人遺之。”《堅瓠補集·餉茶詩》引 清 陸世廉 《餉茶詩》:“蒙君遺我小團龍,絶世珍奇出草叢?!币嗍》Q“ 小龍 ”。 宋 吳曾 能改齋漫錄·方物:“建茶務(wù), 仁宗 初歲,造小龍小鳳各三十斤?!?明 趙汝礪 《北苑別錄·造茶》:“凡茶之初出研盆,盪之欲其勻,揉之欲其膩,然后入圈製銙,隨笪過黃。有方銙,有花銙,有大龍,有小龍,品色不同,其名各異,故隨綱繫之於貢茶云?!眳⒁姟?小團 ”。
《漢語大詞典》:龍閣(龍閣)
(1).有飛檐的樓閣。 唐 謝偃 《聽歌賦》:“登龍閣而騁目,臨曲池而游眄?!?唐 皮日休 《初夏游楞伽精舍》詩:“霜毫一道人,引我登龍閣。”
(2).即 龍圖閣 。 宋 梅堯臣 《較藝將畢和禹玉》:“ 龍閣 鳳池人漸隔,猶因朝謁望鼇宮。”參見“ 龍圖閣 ”。
(3).見“ 龍圖閣學士 ”。
《漢語大詞典》:龍圖閣(龍圖閣)
宋 代閣名。在 會慶殿 西偏,北連禁中,閣東曰 資政殿 ,西曰 述古殿 ,閣上以奉 太宗 御書、御制文集及典籍、圖畫、寶瑞之物,及宗正寺所進屬籍、世譜。有學士、直學士、待制、直閣等官。 宋 蘇軾 《謝呂龍圖書》:“ 龍圖閣 老執(zhí)事,某 西蜀 之鄙人?!?span id="4qq6oi8" class="book">《宋史·真宗紀三》:“﹝ 天禧 四年十一月﹞戊午,召近臣於 龍圖閣 觀御製文詞?!?宋 王鞏 王氏談錄·古器:“字法參以篆隸,形制不與經(jīng)典相合,非遠古時物,疑 宇文氏 器具,上其事,詔藏於 龍圖閣 ?!眳㈤?span id="s6ekoq2" class="book">《宋史·職官志二》。
《漢語大詞典》:龍圖閣學士(龍圖閣學士)
宋 代職官名。 宋 孫逢吉 職官分紀·龍圖閣·學士:“國朝 大中祥符 三年, 杜鎬 為 龍圖閣 學士,班在樞密直學士之上。六年,詔 龍圖閣 學士、直學士給銜在本官之上?!币嗍》Q“ 龍閣 ”、“ 龍學 ”。 宋 葉夢得 避暑錄話卷上:“ 龍圖閣 學士舊謂之老龍,但稱龍閣。 宣和 以前,直學士、直閣同為稱,未之有別也。末年 陳亨伯 為發(fā)運使,以捕 方 賊功進直學士,佞之者惡其下同直閣,遂稱龍學,于是例以為稱。” 宋 岳珂 《九月十三日始就郊墅拜寶謨閣直學士提舉江州太平興國宮之命》:“晝訪未承龍閣問,晨香猶廁羽衣班?!?/div>
分類:職官官名
《漢語大詞典》:合長(閤長)
唐 宋 時常用以稱呼中書省、尚書省、龍圖閣等官署的主事官。 宋 周密武林舊事·乾淳奉親:“上遣閤長奏知太上:‘午時二刻,恭請赴坐?!?
《國語辭典》:包龍圖(包龍圖)  拼音:bāo lóng tú
包拯的別稱。參見「包拯」條。
《國語辭典》:包公  拼音:bāo gōng
包拯的別稱。參見「包拯」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