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左傳正義》卷十二〈僖公·傳四年〉~20~
傳四年。春。齊侯以諸侯之師侵蔡。蔡潰。遂伐楚。楚子使與師言曰。君處北海。寡人處南海。唯是風馬牛不相及也。不虞君之涉吾地也。何故。管仲對曰。昔召康公命我先君大公曰。五侯九伯。女實征之。以夾輔周室。賜我先君履。東至于海。西至于河。南至于穆陵。北至于無棣。爾貢包茅不入。王祭不共。無以縮酒。寡人是徵。昭王南征而不復。寡人是問。對曰。貢之不入。寡君之罪也。敢不共給。昭王之不復。君其問諸水濱。師進。次于陘。夏。楚子使屈完如師。師退。次于召陵。齊侯陳諸侯師之。與屈完乘而觀之。齊侯曰。豈不谷是為。先君之好是繼。與不谷同好如何。對曰。君惠徼福于敝邑之社稷。辱收寡君。寡君之愿也。齊侯曰。以此眾戰(zhàn)。誰能禦之。以此攻城。何城不克。對曰。君若以德綏諸侯。誰敢不服。君若以力楚國方城以為城。漢水以為池。雖眾。無所用之。屈完及諸侯盟。晉·杜預注:「楚界猶未至南海,因齊處北海,遂稱所近。牛馬風逸,蓋末界之微事,故以取喻?!固?#183;孔穎達疏引服虔云:「風,放也,牝牡相誘謂之風。」《尚書》稱「馬牛其風」。此言風馬牛,謂馬牛風逸,牝牡相誘,蓋是末界之微事。言此事不相及,故以取喻不相干也。
簡釋
風馬牛:指事物間毫不相干。宋楊萬里《和張器先十絕》之二:“向來一別十番秋,消息中間風馬牛?!?/p>
典故 歸馬華山陽
華山歸
散馬牛
歸馬華山
華山歸馬
馬向華山
桃林臥草,華岳嘶風
散馬日
桃塞馬
相關人物周武王
《尚書·周書·武成》
「王朝步自周,于征伐商,厥四月哉生明,王來自商,至于豐,乃偃武修文,歸馬于華山之陽,放牛于桃林之野,示天下弗服。」舊題漢·孔安國傳:「山南曰陽,桃林在華山東,皆非長養(yǎng)牛馬之地,欲使自生自死,示天下不復乘用?!?/span>
簡釋
歸馬華山陽:指罷戰(zhàn)休兵。唐杜甫《有感五首》之二:“大君先息戰(zhàn),歸馬華山陽?!?/p>
例句
愿得華山之下長歸馬,野田無復堆冤者。
欲向桃林下,先過梓樹中。
山追散馬日,水憶釣魚人。
大君先息戰(zhàn),歸馬華山陽。
戎狄方構患,休牛殊未遑。
《全唐文》卷五百八十八〈柳宗元二十·唐故給事中皇太子侍讀陸文通先生墓表〉~594~
孔子作《春秋》千五百年,以名為傳者五家,今用其三焉。秉觚牘,焦思慮,以為論注疏說者百千人矣。攻訐狠怒,以詞氣相擊排冒沒者,其為書,處則充棟宇,出則汗牛馬,或合而隱,或乖而顯。后之學者,窮老盡氣,左視右顧,莫得而本。則專其所學,以訾其所異,黨枯竹,護朽骨,以至于父子傷夷。君臣詆悖者,前世多有之。甚矣,圣人之難知也!有吳郡人陸先生質,與其師友天水啖助洎趙匡,能知圣人之旨。故《春秋》之言,及是而光明。使庸人小童,皆可積學以入圣人之道,傳圣人之教,是其德豈不侈大矣哉!先生字某,既讀書,得制作之本,而獲其師友。于是合古今,散同異,聯之以言,累之以文。蓋講道者二十年,書而志之者又十馀年,其事大備,為《春秋集注》十篇,《辯疑》七篇,《微指》二篇。明章大中,發(fā)露公器。其道以圣人為主,以堯舜為的,包羅旁魄,膠葛下上,而不出于正。其法以文武為首,以周公為翼,揖讓升降,好惡喜怒,而不過乎物。既成,以授世之聰明之士,使陳而明之,故其書出焉,而先生為巨儒。用是為天子諍臣尚書郎國子博士給事中皇太子侍讀,皆得其道。刺二州,守人知仁。永貞年,侍東宮,言其所學,為《古君臣圖》以獻,而道達乎上。是歲,嗣天子踐阼而理,尊優(yōu)師儒,先生以疾聞,臨問加禮。某月日,終于京師,某月日,葬于某郡某里。嗚呼!先生道之存也以書,不及施于政;道之行也以言,不及睹其理。門人世儒,是以增慟。將葬,以先生為能文圣人之書通于后世,遂相與謚曰文通先生。后若干祀,有學其書者過其墓,哀其道之所由,乃作石以表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