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漢語大詞典》:音詞(音詞)
(1).猶音信。 南朝 宋 鮑照 《擬行路難》詩之十:“一去無還期,千秋萬歲無音詞?!?br />(2).猶言語。 清 許承宣 《恭祝大徵君前司理巢翁冒老年臺先生七十大壽序》:“音詞悲壯,座客無不悄然肅然?!眳⒁姟?音辭 ”。
《漢語大詞典》:音辭(音辭)
(1).言談;辭令。 南朝 宋 劉義慶 世說新語·賞譽:“后聊試問近事,答對甚有音辭,出 濟 ( 王濟 )意外?!?北齊 顏之推 顏氏家訓·勉學:“以外率多田野閒人,音辭鄙陋,風操蚩拙?!?br />(2).文詞。 唐 劉知幾 史通·序例:“ 枚乘 首唱《七發(fā)》,加以《七章》、《七辯》,音辭雖異,旨趣皆同?!?br />(3).音調(diào)歌詞。舊唐書·曹確傳:“ 可及 善音律,尤能轉喉為新聲,音辭曲折,聽者忘倦?!?/div>
《國語辭典》:同音詞(同音詞)  拼音:tóng yīn cí
發(fā)音相同,意義不同的語詞。如「樹木」與「數(shù)目」。也稱為「同音異義詞」。
分類:語音意義
《國語辭典》:復音詞(複音詞)  拼音:fù yīn cí
由兩個或兩個以上的音節(jié)構成的詞。如葡萄、服務等。
《國語辭典》:單音詞(單音詞)  拼音:dān yīn cí
由一個字構成,代表一個意義的語言成分。也作「單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