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故作霖雨
為霖
相關(guān)人物傅說
殷高宗
《尚書·商書·說命上》
「爰立作相,王置諸其左右,命之曰:『朝夕納誨,以輔臺(tái)德。若金,用汝作礪。若濟(jì)巨川,用汝作舟楫,若歲大旱,用汝作霖雨。』」舊題漢·孔安國傳:「霖,三日雨。霖以救旱。」
例句
寰中不用憂天旱,霖雨看看屬傅巖。
眼看白筆為霖雨,肯使紅鱗便曝腮。
愿與吾君作霖雨,且應(yīng)平地活枯苗。
傅說降霖雨,公輸造云梯。
作霖期傅說,為旱聽周宣。
得路直為霖濟(jì)物,不然閒共鶴忘機(jī)。
生才作霖雨,繼代有清通。
登龍不敢懷他愿,祗望為霖致太平。
此地清廉惟飲水,四方焦熱待為霖。
欲遣為霖安九有,先令作相贊東宮。
他日為霖不將去,也須圖畫取風(fēng)流。
別有為霖日,孤云未自由。
自拂青萍知有地,齋誠旦夕望為霖。
典故為霖雨
商巖雨
商巖霖雨
相關(guān)人物殷高宗
《尚書》卷十〈商書·說命上〉~39~
王宅憂亮,陰三祀。既免喪,其惟弗言。群臣咸諫于王,曰:「嗚呼!知之曰明哲,明哲實(shí)作則。天子惟君萬邦,百官承式?!雇跹晕┳髅?,不言,臣下罔攸稟令。王庸作書以誥曰:「以臺(tái)正于四方,惟恐德弗類,茲故弗言。恭默思道,夢(mèng)帝賚予良弼,其代予言。」乃審厥象,俾以形旁求于天下。說筑傅巖之野,惟肖。爰立作相,王置諸其左右。命之曰:「朝夕納誨,以輔臺(tái)德。若金,用汝作礪;若濟(jì)巨川,用汝作舟楫;若歲大旱,用汝作霖雨。啟乃心,沃朕心,若藥弗瞑眩,厥疾弗瘳。若跣弗視地,厥足用傷。惟暨乃僚,罔不同心,以匡乃辟。俾率先王,迪我高后,以康兆民。嗚呼!欽予時(shí)命,其惟有終。」說復(fù)于王曰:「惟木從繩則正,后從諫則圣。后克圣,臣不命其承,疇敢不祗若王之休命!」舊題漢·孔安國傳:「霖,三日雨。霖以救旱?!?/span>
典故 隨車靈雨
一車甘雨
雨隨車
膏澤隨車
一車甘雨
有雨隨車
按部雨馀
甘雨車行
君作霖雨
千雨翟車
相關(guān)人物鄭弘
《后漢書》卷三十三上〈鄭弘列傳〉~54~
「鄭弘字巨君,會(huì)稽山陰人也。從祖吉,宣帝時(shí)為西域都護(hù)。弘少為鄉(xiāng)嗇夫,太守第五倫行春,見而深奇之,召署督郵,舉孝廉。弘師同郡河?xùn)|太守焦貺。楚王英謀反發(fā)覺,以疏引貺,貺被收捕,疾病于道亡沒,妻子閉系詔獄,掠考連年。諸生故人懼相連及,皆改變名姓,以逃其禍,弘獨(dú)髡頭負(fù)鈇锧,詣闕上章,為貺訟罪。顯宗覺悟,即赦其家屬,弘躬送貺喪及妻子還鄉(xiāng)里,由是顯名。拜為騶令,政有仁惠,民稱蘇息。遷淮陽太守?!固?#183;李賢注引謝承《后漢書》:「弘消息繇賦,政不煩苛。行春天旱,隨車致雨。」
《藝文類聚》卷五十〈職官部六·刺史〉~893~
《謝承后漢書》曰:百里嵩為徐州刺史,州境遭旱。嵩行部,傳車所經(jīng),甘雨輒注。東海金鄉(xiāng)祝其兩縣,僻在山間,嵩傳駟不往,二縣獨(dú)不雨。老父干請(qǐng),嵩曲路到二縣,入界即雨。
例句
風(fēng)變市兒驚偃草,雨晴郊藪謬隨車。
惠風(fēng)仍偃草,靈雨會(huì)隨車。
滿扇好風(fēng)吹鄭圃,一車甘雨別皇州。
行看五馬入,蕭颯已隨軒。
典故夜霖鈴
相關(guān)人物李隆基(唐玄宗)
楊玉環(huán)(楊貴妃)
《楊太真外傳》卷下
上發(fā)馬嵬……又至斜谷口,屬霖雨涉旬,于棧道雨中聞鈴聲,隔山相應(yīng)。上既悼念貴妃,因采其聲為〈雨霖鈴曲〉,以寄恨焉。
《太平御覽》卷五百六十八〈樂部六·宴樂〉~2698~
《樂府雜錄》:「雨淋鈴者,因唐明皇駕回至駱谷,聞?dòng)炅荑庘?,因令張野狐撰為曲名?!褂衷唬骸高€京樂者,唐明皇自蜀返正樂官,張野狐撰此曲?!?/span>
《碧雞漫志》卷五
〈雨淋鈴〉,《明皇雜錄》及《楊妃外傳》云:「帝幸蜀,初入斜谷,霖雨彌旬。棧道中聞鈴聲,帝方悼念貴妃,采其聲為《雨淋鈴》曲以寄恨。時(shí)梨園弟子惟張野狐一人,善篳篥,因吹之,遂傳于世。」予考史及諸家說,明皇自陳倉入散關(guān),出河池,初不由斜谷路。今劍州梓桐縣地名上亭,有古今詩刻記明皇聞鈴之地,庶幾是也。羅隱詩云:「細(xì)雨霏微宿上亭,兩中因感雨淋鈴。貴為天子猶魂斷,窮著荷衣好涕零。劍水多端何處去,巴猿無賴不堪聽。少年辛苦今飄蕩,空愧先生教聚螢。」世傳明皇宿上亭,雨中聞牛鐸聲,悵然而起,問黃幡綽:「鈴作何語?」曰:「謂陛下特郎當(dāng)?!固乩僧?dāng),俗稱不整治也。明皇一笑,遂作此曲?!稐铄鈧鳌酚州d上皇還京后,復(fù)幸華清,從宮嬪御多非舊人。于望京樓下,命張野狐奏〈雨淋鈴〉曲。上四顧悽然,自是圣懷耿耿,但吟「刻木牽絲作老翁,雞皮鶴發(fā)與真同。須臾弄罷寂無事,還似人生一世中」。杜牧之詩云:「零葉翻紅萬樹霜,玉連開蕊暖泉香。行云不下朝元閣,一曲淋鈴淚數(shù)行。」張祜詩云:「雨淋鈴夜卻歸秦,猶是張徽一曲新。長說上皇和淚教,月明南內(nèi)更無人?!箯埢占磸堃昂病;蛑^祜詩言上皇出蜀時(shí)曲,與《明皇雜錄》、《楊妃外傳》不同。祜意明皇入蜀時(shí)作此曲,至兩淋鈴夜卻又歸秦,猶是張野狐向來新曲,非異說也。元微之〈琵琶歌〉云:「淚垂捍撥朱弦濕,冰泉嗚咽流鶯澀。因玆彈作雨淋鈴,風(fēng)雨蕭條鬼神泣?!菇耠p調(diào)〈雨淋鈴慢〉,頗極哀怨,真本曲遺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