亦作“ 雨淋鈴 ”。
(1). 唐 教坊曲名。 唐
鄭處誨 《明皇雜錄補(bǔ)遺》:“ 明皇 既幸 蜀 ,西南行初入 斜谷 ,屬霖雨涉旬,於棧道雨中聞鈴,音與山相應(yīng)。上既悼念 貴妃 ,採其聲為
《雨霖鈴》曲,以寄恨焉?!?唐
元稹 《琵琶歌》:“因茲彈作
《雨霖鈴》,風(fēng)雨蕭條鬼神泣?!?明
梁辰魚 《紅線女》第一折:“
《雨霖鈴》空響人何處,只落得渺渺獨(dú)愁予?!?清
納蘭性德 詞:“信得羽衣傳鈿合,悔教羅襪葬傾城,人間空唱
《雨淋鈴》。”參閱 宋 樂史
《楊太真外傳》、 宋 王灼
《碧雞漫志》卷五。
(2).詞牌名。由 唐 教坊曲演化而成。雙調(diào),一百零三字,仄韻。 宋 柳永 始作。 柳永 一生失意潦倒,生活漂泊無定。在他離開 汴京 時(shí)作此詞,以抒發(fā)惜別之情。詞中有“今宵酒醒何處?楊柳岸、曉風(fēng)殘?jiān)隆敝?,膾炙人口。后用以指代失意潦倒?清
陳維嵩 《贈(zèng)歌者陳郎》詩:“憐爾少年非失意,逢人也唱
《雨霖鈴》?!?/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