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guān)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國語辭典》:崔嵬  拼音:cuī wéi
1.崎嶇不平的山。亦泛指高山?!对娊?jīng)。周南。卷耳》:「陟彼崔嵬,我馬虺隤?!顾?。辛棄疾沁園春。有美人兮〉詞:「覺來西望崔嵬,更上有青楓下有溪?!?br />2.高峻、高大的樣子。唐。李白 蜀道難:「劍閣崢嶸而崔嵬,一夫當(dāng)關(guān),萬夫莫開?!固?。杜甫古柏行〉:「崔嵬枝干郊原古,窈窕丹青戶牖空?!挂沧鳌复呩汀埂?br />3.比喻心中不平。宋。黃庭堅次韻子瞻武昌西山〉詩:「平生四海蘇太史,酒澆不下胸崔嵬?!?/div>
《國語辭典》:藩籬(藩籬)  拼音:fán lí
1.用柴竹編成屏蔽的圍墻,引申為保護防衛(wèi)。漢。賈誼過秦論下〉:「楚師深入,戰(zhàn)于鴻門,曾無藩籬之固?!箷x。陸機〈辯亡論上〉:「城地?zé)o藩籬之固,山川無阜之勢?!?br />2.范圍、邊界。漢。賈誼 過秦論上:「乃使蒙恬北筑長城而守藩籬?!挂沧鳌富O籬」。
《國語辭典》:鐵壁(鐵壁)  拼音:tiě bì
比喻城壁極堅固。宋。徐積 和倪敦復(fù)詩:「金城不可破,鐵壁不可奪。擇交蓋已定,言志亦已合?!?/div>
《漢語大詞典》:纖翳(纖翳)
(1).微小的障蔽。多指浮云。 南朝 宋 劉義慶 世說新語·言語:“ 司馬太傅 齋中夜坐,于時天月明浄,都無纖翳。” 宋 陸游 《入蜀記》卷六:“是日,天宇晴霽,四顧無纖翳。” 明 劉基 《梁甫吟》:“誰謂秋月明?蔽之往往由纖翳?!?br />(2).指事情的障礙。中國近代史資料叢刊《辛亥革命·蔡專使元培代表布告全國文》:“其至少數(shù)抱猜忌之見,騰離間之口者,皆將為泰和所同化,而無復(fù)纖翳之留?!?/div>
《國語辭典》:窒礙(窒礙)  拼音:zhì ài
阻塞不通?!督鹗贰>戆司?。移刺慥傳》:「通其窒礙,略其繁碎?!挂沧鳌笢K」。
《漢語大詞典》:棘刺
(1).荊棘芒刺。韓非子·外儲說左上:“今棘刺之端不容削鋒,難以治棘刺之端。”列子·湯問:“ 飛衛(wèi) 之矢先窮。 紀(jì)昌 遺一矢;既發(fā), 飛衛(wèi) 以棘刺之端捍之,而無差焉?!?清 唐甄 潛書·全學(xué):“士或遇蠭蠆而色變,觸棘刺而失聲?!?br />(2).喻剛直嚴(yán)正。晉書·崔洪傳:“尋為尚書左丞,時人為之語曰:‘叢生棘刺,來自 博陵 。在南為鷂,在北為鷹。’”
(3).喻障礙。 清 鄭燮 《儀真縣江村茶社寄舍弟》:“一種新鮮活潑之氣,宜場屋,利科名,即其人富貴福澤享用,自從容無棘刺?!?/div>
《漢語大詞典》:阻障
阻礙;障礙。 宋 周煇 《清波別志》卷上:“先是, 貫 在北境,約 趙良嗣 歸國,以副使印給憑,令邊臣不得阻障?!?李大釗 《我與世界》:“介在我與世界中間的國家、階級、族界,都是進化的阻障,生活的煩累,應(yīng)該逐漸廢除?!?郭沫若 《女神·黃浦江口》:“我倚著船欄遠望,平坦的大地如像海洋,除了一些青翠的柳波,全沒有山崖阻障?!?/div>
分類:阻礙障礙
《國語辭典》:釘子(釘子)  拼音:dīng zi
鐵鑄的釘。也稱為「鐵釘」。
《國語辭典》:柵欄(柵欄)  拼音:zhà lán
用竹子、鐵條、木條或其他物品做成形似籬笆的圍欄。《初刻拍案驚奇》卷二六:「元來是一間地窖子,四圍磨磚砌著,又有周圍柵欄,一面門窗,對著石壁天井,乃是人跡不到之所。」《儒林外史》第四二回:「貢院前先放三個炮,把柵欄子開了;又放三個炮,把大門開了。」
《國語辭典》:暗礁  拼音:àn jiāo
1.未露出于海面的礁石。舟船誤觸,往往破沉。《文明小史》第五二回:「忽然天崩地塌的一聲響亮,把饒鴻生嚇得直跳跳起來,說:『不好了!怕是船觸了暗礁了!』」
2.比喻隱藏的阻礙。如:「人生的旅途上,處處充滿著暗礁,只要有信心去面對,必能逢兇化吉,否極泰來?!?/div>
《漢語大詞典》:質(zhì)礙(質(zhì)礙)
障礙;阻礙。 章炳麟 《國家論》:“又試任取一物,除去顯色形色質(zhì)礙而外,其中尚有‘物如種子’否?” 章炳麟 《駁中國用萬國新語說》:“見《新世紀(jì)》中又有改良漢語之議,亦以排列不同,懼有質(zhì)礙,故欲使?jié)h語詞氣種種與萬國新語相當(dāng)?!?/div>
分類:障礙阻礙
《漢語大詞典》:支閡(支閡)
障礙。后漢書·隗囂傳:“ 囂 復(fù)上言:‘ 白水 險阻,棧閣絶敗?!侄嘣O(shè)支閡。帝知其終不為用,叵欲討之?!?李賢 注:“支柱障閡?!?清 黃宗羲 《紫環(huán)姜公墓志銘》:“當(dāng)公創(chuàng)議時,勢家私此水利者,謡啄繁興,多設(shè)支閡。公毅然不顧?!?/div>
分類:障礙
《國語辭典》:萬里長城(萬里長城)  拼音:wàn lǐ cháng chéng
1.中國古代偉大的工程之一。始建于春秋戰(zhàn)國(西元前770~476),今存者為明代所修建。西起甘肅嘉峪關(guān),東到遼寧丹東鴨綠江畔的虎山口,橫亙甘肅、寧夏、陜西、山西、蒙古、河北、遼寧等地。沿線險要或交通要沖都設(shè)有關(guān)口,如山海關(guān)、居庸關(guān)、娘子關(guān)等。簡稱為「長城」。
2.比喻國家的棟梁。《南史。卷一五。檀道濟傳》:「道濟見收,憤怒氣盛,目光如炬,俄爾間引飲一斛,乃脫幘投地曰:『乃壞汝萬里長城!』」明。陳忱《水滸后傳》第一二回:「吞圭既喪,壞了萬里長城,國中精銳已盡,如何是好?」也稱為「長城」。
《國語辭典》:長城(長城)  拼音:cháng chéng
1.萬里長城的簡稱。參見「萬里長城」條。
2.比喻國家的棟梁。如:「每一個為國效力的人,皆是國家的長城?!挂卜Q為「萬里長城」。
3.比喻勢力、地位等。如:「自毀長城」。
《國語辭典》:安釘子(安釘子)  拼音:ān dīng zi
比喻設(shè)置有形或潛伏的障礙。如:「若能設(shè)法安釘子,擾亂其軍心,也許還有成功的希望。」
《漢語大詞典》:溝溝坎坎
比喻遇到的因難或障礙。
分類:遇到障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