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guān)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檢索結(jié)果:全部 9詞典 2分類詞匯 7
為考慮容錯,系統(tǒng)已按“間 → 閑間閒”轉(zhuǎn)換方式進(jìn)行查詢。
《高級漢語詞典》:間者
探子
分類:間者
《漢語大詞典》:閑者(閒者)
亦作“間者”。 間諜;探子。 宋 文瑩 《玉壺清話》卷六:“有閒者自 蜀 還,上問曰:‘ 劍 外有何事?’閒者曰:‘但聞 成都 滿城誦 朱長山 《苦熱》詩?!?span id="trdxquy" class="book">《宋史·張叔夜傳》:“ 宋江 起 河朔 ,轉(zhuǎn)略十郡,官軍莫敢嬰其鋒,聲言將至, 叔夜 使間者覘所向?!?br />亦作“間者”。 近來。史記·孝文本紀(jì):“閒者諸 呂 用事擅權(quán),謀為大逆,欲以危 劉 氏宗廟,賴將相列侯宗室大臣誅之,皆伏其辜。” 三國 魏 曹丕 《與吳質(zhì)書》:“間者歷覽諸子之文,對之抆淚,既痛逝者,行自念也?!?清 錢謙益 《太仆寺少卿陳大綬授中憲大夫制》:“閒者官常刓敝,習(xí)俗競流?!?/div>
《國語辭典》:丹田  拼音:dān tián
人體臍下一寸半或三寸的地方?!段饔斡洝返诙兀骸缸载堕T中吹入六腑,過丹田,穿九竅,骨肉消疏,其身自解。」
《國語辭典》:牽絲(牽絲)  拼音:qiān sī
1.絲,系印環(huán)用的絲繩。牽絲即執(zhí)印綬,指做官。南朝宋。謝靈運(yùn)初去郡〉詩:「牽絲及元興,解龜在景平?!?br />2.締結(jié)絪緣。參見「牽絲娶婦」條。
3.書法上指筆勢往來之間所牽帶的纖細(xì)痕跡。
《漢語大詞典》:牽絲戲(牽絲戲)
傀儡戲。盛行于 宋 代??芏嘁阅局?,形體約一尺上下,四肢及頭部和關(guān)系部分皆綴以線,表演者在上方提線操縱傀儡動作。也叫懸絲傀儡、提線木偶。參閱 宋 吳自牧 夢粱錄·百戲伎藝。 宋 劉克莊 《觀傀儡》詩:“酒闌有感牽絲戲,也伴兒童看到明?!币嘧鳌?牽絲傀儡 ”。 宋 蔣捷 《沁園春·次強(qiáng)云卿韻》詞:“高抬眼,看牽絲傀儡,誰弄誰收?”
《國語辭典》:中男  拼音:zhōng nán
1.次子或排行中間的男子。《史記。卷八五。呂不韋傳》:「安國君中男名子楚,子楚母曰夏姬,毋愛?!固啤顭K〈唐上騎都尉高君神道碑〉:「長男仁睿,中男仁楷,少男仁護(hù)、仁昉等?!?br />2.舊時稱未及服役年齡的青少年。《新唐書。卷五一。食貨志一》:「天寶三載,更民十八以上為中男,二十三以上成丁。」唐。杜甫新安吏〉詩:「中男絕短小,何以守王城?」
《國語辭典》:中飽(中飽)  拼音:zhōng bǎo
官吏侵吞公款、壓榨人民而獲巨利。語出《韓非子。外儲說右下》:「『君之國中飽?!弧焊畮炜仗撚谏?,百姓貧餓于下,然而奸吏富矣?!弧购蠓褐附?jīng)手公款,以不正當(dāng)?shù)氖侄?,從中牟利者?!睹魇?。卷一七六。李賢傳》:「盧中飽而不貨,坐視民死,是因噎廢食也?!?/div>
《國語辭典》:十樣錦(十樣錦)  拼音:shí yàng jǐn
1.四川出產(chǎn)的錦緞,共有十種花式。元。戚輔之〈佩楚軒客談〉:「孟氏在蜀時制十樣錦,名長安竹、天下樂、雕團(tuán)、宜男、寶界地、方勝、獅團(tuán)、象眼、八答韻、鐵梗蓑荷?!埂队魇烂餮?。卷一五。史弘肇龍虎君臣會》:「近覷四川十樣錦,遠(yuǎn)觀洛內(nèi)一團(tuán)花?!?br />2.雁來紅的別名。參見「雁來紅」條。
3.中散大夫的別名。參見「中散大夫」條。
《漢語大詞典》:貢余(貢餘)
(1). 宋 時對待補(bǔ)太學(xué)生的嘲謔語。 宋 張世南 游宦紀(jì)聞卷二:“ 淳熙 丁酉,議者以混補(bǔ)太學(xué),人數(shù)猥冗,遂立待補(bǔ)太學(xué)生之法。以終場人數(shù)定其額,百人取三,繼又倍之。預(yù)選者,是亦薄收場屋之效。時多嘲謔之語。獨(dú)司業(yè) 計 公 衡 ,名之曰‘貢餘’,尤覺雋永?!?br />(2).御膳賜及民間者謂貢馀。 元 楊允孚 《灤京雜詠》之九十:“御饌官廚不較餘, 金門 掌膳意勤如,更分光祿瓶中酒,爛醉歸時月上初”原注:“凡御膳及民間者謂之貢餘?!?br />(3).紙名。 明 謝肇淛 《五雜俎·物部四》:“澄心堂紙之外, 蜀 有玉版,有貢餘,有經(jīng)屑,有表光?!?/div>
《漢語大詞典》:三賢十圣(三賢十聖)
佛教語。《仁王經(jīng)》所說大乘修證階次中居于十信位與妙覺位之間者。三賢指雖得相似之解而未脫凡夫之性的住、行、向三位。十圣指已發(fā)大智而舍凡夫之性的十地菩薩。《仁王經(jīng)·菩薩教化品》:“三賢十圣忍中行,唯佛一人能盡原。”《仁王經(jīng)·菩薩教化品》:“三賢十圣住果報,唯佛一人居浄土?!?/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