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guān)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檢索結(jié)果:全部 6詞典 1分類詞匯 5
《漢語大詞典》:遁逸
亦作“遯逸”。
(1).避世隱居。《楚辭·遠(yuǎn)游》:“形穆穆以浸遠(yuǎn)兮,離人羣而遁逸?!?王逸 注:“遁去風(fēng)俗,獨(dú)隱存也?!?span id="644swys" class="book">《晉書·李重傳》:“外無希世之容,內(nèi)全遁逸之節(jié)。” 南朝 宋 謝靈運(yùn) 《山居賦》:“眇遯逸於人羣,長寄心於云霓。” 宋 蘇舜欽 《投匭疏》:“且遁逸之士,不示見聞,今陛下垂詔而雜舉之,是欲使之自見聞也?!?br />(2).退走;逃走。梁書·侯景傳:“賊黨大喜,告 景 曰:‘西師懼吾之強(qiáng),必欲遁逸,不擊,將失之?!?宋 葉適 《故吏部侍郎劉公墓志銘》:“自兵起,鹽商不敢行,傳言虜且犯 通 泰 ,而提舉官相繼遯逸,鹽利大乏?!?清 二石生 《十洲春語》卷下:“役吏反牌,以遁逸為報(bào)。”亦指消失。 何其芳 《黃昏》:“我又曾有一些寂寞的光陰,在幽暗的窗子下,在長夜的爐火邊,我緊閉著門而它們?nèi)匀欢菀萘??!?br />(3).散失;遺漏。 宋 葉適 《〈巽巖集〉序》:“凡實(shí)録、正史、官文書,無不是正,就一律也;而又家録、野記,旁互參審,毫髮不使遁逸,邪正心跡,隨卷較然?!?br />(4).放縱;不可約束。 清 紀(jì)昀 閱微草堂筆記·槐西雜志四:“狼子野心,信不誣哉!然野心不過遁逸耳;陽為親昵,而陰懷不測,更不止於野心矣?!?/div>
《漢語大詞典》:挺走
退走。三國志·吳志·陸抗傳:“ 肇 眾兇懼,悉解甲挺走?!?span id="ua6ukea" class="book">《新唐書·南蠻傳下·環(huán)王》:“ 隋 仁壽 中,遣將軍 劉芳 伐之,其王 范梵志 挺走。”
分類:退走
《漢語大詞典》:赸撒
退走;退散。 金 董解元 《西廂記諸宮調(diào)》卷二:“奈何使刀的人困馬乏,欲待掙揣些英雄不如赸撒。何曾敢與他和尚爭鋒,望著直南下便迓。” 凌景埏 校注:“赸撒:退走的意思?!?/div>
分類:退走
《漢語大詞典》:卻走(卻走)
亦作“卻走”。 退避;退走。韓非子·初見秦:“白刃在前,斧鑕在后,而卻走不能死也?!?漢 王充 論衡·紀(jì)妖:“ 田單 卻走,再拜事之,竟以神下之言聞?dòng)?燕 軍。” 唐 杜甫 《李鄠縣丈人胡馬行》:“迴鞭卻走見天子,朝飲 漢水 暮 靈州 ?!?魯迅 《中國小說史略》第六篇:“佛教既漸流播,經(jīng)論日多,雜説亦日出,雖或悟無常而歸依,然亦或怖無常而卻走?!?/div>
分類:退避退走
《漢語大詞典》:逆走
退走,逃走。晉書·楊佺期傳:“﹝ 殷仲堪 ﹞自以保境全軍,無緣棄城逆走?!?span id="gywwo0a" class="book">《宋書·二兇傳·始興王濬》:“ 張超之 聞兵入,逆走至 合殿 故基,正於御床之所,為亂兵所殺?!?/div>
分類:退走逃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