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故 千金賦
長門閉
換黃金
長門買賦
辭金屋
閉長門
黃金買詞賦
守長門
長門深閉
長門事
長門盡日
換笑
冷落長門
倚長門
長門心
閉阿嬌
長門泣
百斤買賦
詞賦得黃金
賦換黃金
漢殿長門
臨邛賣賦郎
買詞人賦
買新賦
能賦受黃金
千金求賦
壽相如
苔沒長門
文園詞賦
長門不惜金
長門宮里人
長門離恨
長門望幸心
長門夜悄
詞金闕
黃金達(dá)相如
金屋賦
買賦臨邛
無金買賦
長門費(fèi)萬金
長門每人
相關(guān)人物劉徹(漢武帝)
司馬相如
陳皇后
《昭明文選》卷十六漢·司馬長卿(相如)《長門賦·序》
「孝武皇帝陳皇后時(shí)得幸,頗妒。別在長門宮,愁悶悲思。聞蜀郡成都司馬相如天下工為文,奉黃金百斤為相如文君取酒,因于解悲愁之辭。而相如為文以悟主上,陳皇后復(fù)得親幸?!?/span>
簡(jiǎn)釋
千金賦:喻作品極有價(jià)值。金元好問《白屋》:“長門誰買千金賦,祖道虛傳五鬼文?!?/p>
長門泣:喻失寵后的凄怨心情。南朝梁何遜《揚(yáng)州法曹梅花盛開》:“朝灑長門泣,夕駐臨邛杯?!?/p>
例句
長門誰買千金賦,祖道虛傳五鬼文。
雖然不似王孫女,解愛臨邛賣賦郎。
無金可買長門賦,有恨空吟團(tuán)扇詩。
買得千金賦,花顏已如灰。
但愿君恩顧妾深,豈惜黃金買詞賦。
翻悲因買賦,索鏡照空輝。
黃金買賦心徒切,清路飛塵信莫通。
阿嬌得似紅兒貌,不費(fèi)長門買賦金。
賦成無處換黃金,卻向春風(fēng)動(dòng)越吟。
六宮誰買相如賦,團(tuán)扇恩情日日疏。
掖庭羞改畫,長門不惜金。
展轉(zhuǎn)令人思蜀賦,解將惆悵感君王。
宮買長門賦,天迎駟馬車。
典故 甑破
甑倒
悲破甑
功名破甑
惜甑盆
已破寧顧甑
孟敏墮甑
叔達(dá)顧甑
相關(guān)人物孟敏
《后漢書》卷六十八〈郭符許列傳·郭太〉~2229~
孟敏字叔達(dá),鉅鹿楊氏人也。客居太原。荷甑墯地,不顧而去。林宗見而問其意。對(duì)曰:「甑以破矣,視之何益?」林宗以此異之,因勸令游學(xué)。十年知名,三公俱辟,并不屈云。
《世說新語箋疏》下卷下〈黜免〉~868~
「鄧竟陵免官后赴山陵?!鼓铣?#183;劉孝標(biāo)注引《郭林宗別傳》曰:「鉅鹿孟敏,字叔達(dá),敦樸質(zhì)直??途犹?,雜處凡俗,未有所名。嘗至市買甑,荷儋墮地壞之,徑去不顧。適遇林宗,見而異之,因問曰:『壞甑可惜,何以不顧?』客曰:『甑既已破,視之何益?』林宗賞其介決,因以知其德性,謂必為美士,勸令讀書。游學(xué)十年,遂知名,三府并辟,不就。東夏以為美賢?!?/span>
例句
甑破寧回顧,舟沉豈暇看。
囊空甑倒誰救之,我今一食日還并。
典故 釣魚人
磻溪釣
渭濱叟
釣磻溪
呂叟
得熊羆
渭釣
渭川叟
渭水垂綸
渭水釣
渭川老
渭川垂釣
渭川圖
太公垂釣
渭川人
朝歌屠叟
君王獵渭濱
起釣屠
水濱老
渭川熊
渭川遺老
渭陽人
朝歌鼓刀叟
垂渭水綸
釣人不釣魚
釣叟值周王
釣翁王者師
釣周
經(jīng)綸釣
呂釣
呂公榮達(dá)
夢(mèng)渭濱
磻石垂鉤
磻溪入釣
磻溪未遇
太傅翊周
太公屠釣
渭濱器
渭川遇主
渭上釣人
渭上叟
溪磻
垂綸渭川
獵卜非熊
呂叟釣
磻溪獨(dú)釣
莘渭擅耕魚
太公遇文獵
屠飯
熊虎周郊卜
魚釣終渭川
相關(guān)人物呂尚(姜太公)
周文王
參考典故夢(mèng)傅野
太公望
《史記》卷三十二〈齊太公世家〉~477~
太公望呂尚者,東海上人。其先祖嘗為四岳,佐禹平水土甚有功。虞夏之際封于呂,或封于申,姓姜氏。夏商之時(shí),申、呂或封枝庶子孫,或?yàn)槭?,尚其后苗裔也。本姓姜氏,從其封姓,故曰呂尚。呂尚蓋嘗窮困,年老矣,以漁釣奸周西伯。西伯將出獵,卜之,曰「所獲非龍非?,非虎非羆;所獲霸王之輔」。于是周西伯獵,果遇太公于渭之陽,與語大說,曰:「自吾先君太公曰『當(dāng)有圣人適周,周以興』。子真是邪?吾太公望子久矣?!构侍?hào)之曰「太公望」,載與俱歸,立為師。唐·司馬貞《史記索隱》引譙周曰:「姓姜,名牙。炎帝之裔,伯夷之后,掌四岳有功,封之于呂,子孫從其封姓,尚其后也?!固?#183;張守節(jié)《史記正義》引《括地志》云:「營丘在青州臨淄北百步外城中?!?/span>
《韓詩外傳》卷七~282~
呂望行年五十,賣食棘津,年七十,屠于朝歌,九十乃為天子師,則遇文王也。
《水經(jīng)注疏》卷十七〈渭水上〉~55~
渭水之右,磻溪水注之。水出南山茲谷,乘高激流,注于溪中。溪中有泉,謂之茲泉,泉水潭積,自成淵渚,即《呂氏春秋》所謂太公釣茲泉也。今人謂之凡谷,石壁深高,幽隍邃密,林障秀阻,人跡罕交,東南隅有石室,蓋太公所居也。水次平石釣處,即太公垂釣之所也。其投竿跽餌,兩膝遺跡猶存,是有磻溪之稱也。其水清泠神異,北流十二里,注于渭,北去維堆城七十里。
《昭明文選》卷三十七晉·羊叔子(祜)《讓開府表》
「假令有遺德于板筑之下,有隱才于屠釣之間?!固?#183;李善注:「《尉繚子》曰:『太公屠牛朝歌?!弧妒酚洝吩唬骸禾麉紊幸詽O釣奸周西伯?!弧?/span>
《宋書》卷二十七〈符瑞志上〉
季歷之兄曰太伯,知天命在昌,適越終身不反。弟仲雍從之,故季歷為嗣以及昌。昌為西伯,作邑于豐。文王之妃曰太姒,夢(mèng)商庭生棘,太子發(fā)植梓樹于闕間,化為松柏棫柞。以告文王,文王幣告群臣,與發(fā)并拜告夢(mèng)。季秋之甲子,赤爵銜書及豐,止于昌戶,昌拜稽首受之。其文要曰:「姬昌,蒼帝子,亡殷者紂王?!箤㈩?,史遍卜之,曰:「將大獲,非熊非羆,天遺汝師以佐昌。臣太祖史疇為禹卜畋,得皋陶。其兆如此?!雇踔劣诖懴?,呂尚釣于涯,王下趨拜曰:「望公七年,乃今見光景于斯?!股辛⒆兠鹪唬骸竿灥糜耔?,其文要曰:『姬受命,昌來提,撰爾雒鈐報(bào)在齊。』」
簡(jiǎn)釋
傅野:喻賢士在野。唐杜甫《秋日荊南述懷》:“賢非夢(mèng)傅野,隱類鑿顏坯?!?/p>
朝歌屠叟:喻未被賞識(shí)的賢德之士。唐李白《梁甫吟》:“君不見朝歌屠叟辭棘津,八十西來釣渭濱?!?/p>
釣璜:指賢才將遇明主。唐錢起《晚出青門望終南別業(yè)》:“寧心鳴鳳日,卻意釣璜初。”
例句
超超渭濱器,落落山西名。
垂綸非釣國,好學(xué)異希顏。
因爾幽芳喻昔賢,磻溪冷坐權(quán)門咽。
莫戀此時(shí)好風(fēng)景,磻溪不是釣漁人。
孤坐九層石,遠(yuǎn)笑清渭濱。
一種老人能算度,磻溪心跡愧商顏。
洪爐任鑄千鈞鼎,只在磻溪一縷懸。
折樹休盤槊,沉鉤且釣璜。
江同渭濱遠(yuǎn),山似傅巖高。
還嗤渭濱叟,歲晚獨(dú)垂綸。
水疑投石處,溪似釣璜馀。
豈與磻溪老,崛起周太師。
遁跡豈勞登遠(yuǎn)岫,垂絲何必坐溪磻。
熊羆先兆慶垂休,天地氤氳瑞氣浮。
峴亭惋咽知無極,渭曲馨香莫計(jì)年。
已見玉璜曾上釣,何愁金鼎不和羹。
鏘金五字能援筆,釣玉三年信直鉤。
商于避世堪同日,渭曲逢時(shí)必有年。
我來擬學(xué)磻溪叟,白首釣璜非陸沉。
敢待傅巖成好夢(mèng),任從磻石掛纖鉤。
說與眾傭同版筑,呂將群叟共磻溪。
大則化龍騎,小可釣璜用。
服箱青海馬,入兆渭川熊。
圖形翻類狗,入夢(mèng)肯非羆。
昭儀忠漢日,太傅翊周年。
取履橋邊啼鳥換,釣璜溪畔落花初。
南山四皓不敢語,渭上釣人何足云。
知君不用磻溪石,乞取終年獨(dú)釣魚。
豈問渭川老,寧邀襄野童。
君不見朝歌屠叟辭棘津,八十西來釣渭濱。寧羞白發(fā)照清水,逢時(shí)吐氣思經(jīng)綸。
太公渭川水,李斯上蔡門。釣周獵秦安黎元,小魚?兔何足言。
朝歌鼓刀叟,虎變蟠溪中。
汀洲芳杜色,勸爾暫垂綸。
山追散馬日,水憶釣魚人。
不及磻溪叟,身閑長自由。
磻溪有心者,垂白肯湮淪。
釣筑乘時(shí)用,芝蘭在處芳。
賢多隱屠釣,王肯載同歸。
幾時(shí)陪羽獵,應(yīng)指釣璜溪。
脫略磻溪釣,操持郢匠斤。
軒墀曾寵鶴,畋獵舊非熊。
熊羆載呂望,鴻雁美周宣。
燕王買駿骨,渭老得熊羆。
呂叟年八十,皤然持釣鉤。
筑巖思感夢(mèng),磻石想垂綸。
況是昭明食魚郡,不妨閑擲釣璜鉤。
皇情尚憶垂竿佐,天祚先呈捧劍人。
釣玉君徒尚,徵金我未賢。
傅巖來筑處,磻溪入釣前。
看君孤舟去,且欲歌垂綸。
出游逢牧馬,罷獵見非熊。
昔有白頭人,亦釣此渭陽。釣人不釣魚,七十得文王。
吾王若致升平化,可獨(dú)成周只渭濱。
川涘將釣玉,鄉(xiāng)亭期散金。
樹悲懸劍所,溪想釣璜馀。
近臨鈞石地,遙指釣璜溪。
但得忘筌心自樂,肯羨前賢釣清渭。
寧心鳴鳳日,卻意釣璜初。
還笑當(dāng)時(shí)水濱老,衰年八十待文王。
渭濱晦跡南陽臥,若比吾徒更寂寥。
如棠名既誤,釣渭日徒消。
傅氏筑已卑,磻溪釣何激。
言謝垂鉤隱,來參負(fù)鼎職。
垂釣甘成白首翁,負(fù)薪何處逢知己。
徒歌易水客,空老渭川人。
垂竿已羨磻溪老,體道猶思塞上翁。
直鉤猶逐熊羆起,獨(dú)是先生真釣魚。
誰能惆悵磻溪事,今古悠悠不再逢。
《晉書》卷七十七〈殷浩列傳〉~2047~
浩雖被黜放,口無怨言,夷神委命,談詠不輟,雖家人不見其有流放之戚。但終日書空,作「咄咄怪事」四字而已。浩甥韓伯,浩素賞愛之,隨至徙所。經(jīng)歲還都,浩送至渚側(cè),詠曹顏遠(yuǎn)詩云:「富貴他人合,貧賤親戚離?!挂蚨隆:鬁貙⒁院茷樯袝?,遺書告之,浩欣然許焉。將答書,慮有謬誤,開閉者數(shù)十,竟達(dá)空函,大忤溫意,由是遂絕。永和十二年卒。
《莊子》外篇·卷七上《達(dá)生》
達(dá)生之情者,不務(wù)生之所無以為。
典故故要
相關(guān)人物王僧達(dá)
褚伯玉
《南齊書》卷五十四《高逸傳·褚伯玉傳》
伯玉少有隱操,寡嗜欲。年十八,父為之婚,婦入前門,伯玉從后門出。遂往剡,居瀑布山。性耐寒暑,時(shí)人比之王仲都。在山三十馀年,隔絕人物。王僧達(dá)為吳郡,苦禮致之,伯玉不得已,??ば潘?,裁交數(shù)言而退。寧朔將軍丘珍孫與僧達(dá)書……僧達(dá)答曰:「褚先生從白云游舊矣。古之逸民,或留慮兒女,或使華陰成市,而此子索然,唯朋松石。介于孤峰絕嶺者,積數(shù)十載。近故要其來此,冀慰日夜。比談?dòng)懼ス穑柙L荔蘿,若已窺煙液,臨滄洲矣。知君欲見之,輒當(dāng)申譬?!?/span>
《三國志》卷三十五〈蜀書·諸葛亮傳〉~925~
九年,亮復(fù)出祁山,以木牛運(yùn),糧盡退軍,與魏將張合交戰(zhàn),射殺合。十二年春,亮悉大眾由斜谷出,以流馬運(yùn),據(jù)武功五丈原,與司馬宣王對(duì)于渭南。亮每患糧不繼,使己志不申,是以分兵屯田,為久駐之基。耕者雜于渭濱居民之間,而百姓安堵,軍無私焉。相持百馀日。其年八月,亮疾病,卒于軍,時(shí)年五十四。及軍退,宣王案行其營壘處所,曰:「天下奇才也!」南朝宋·裴松之注引《漢晉春秋》曰:「楊儀等整軍而出,百姓奔告宣王,宣王追焉。姜維令儀反旗鳴鼓,若將向宣王者,宣王乃退,不敢偪。于是儀結(jié)陳而去,入谷然后發(fā)喪。宣王之退也,百姓為之諺曰:『死諸葛走生仲達(dá)?!换蛞愿嫘?,宣王曰:『吾能料生,不便料死也?!弧?/span>
典故 鄭俠繪
繪圖達(dá)深宮
鄭俠繪流民
相關(guān)人物鄭俠
《東軒筆錄》卷五~52~
熙寧六、七年,河?xùn)|、河北、陜西大饑,百姓流移于京西就食者,無慮數(shù)萬,朝廷遣使賑恤?;蛟?,使者隱落其數(shù),十不奏一,然而流連襁負(fù),取道于京師者,日有千數(shù)。選人鄭俠監(jiān)安上門,遂畫流民圖,及疏言時(shí)政之失,其辭激訐譏訕,往往不實(shí)。
《宋史》卷三百二十一〈鄭俠列傳〉~0435~
是時(shí),自熙寧六年七月不雨,至于七年之三月,人無生意。東北流民,每風(fēng)沙霾曀,扶攜塞道,羸瘠愁苦,身無完衣。并城民買麻籸麥麩,合米為糜,或茹木實(shí)草根,至身被鎖械,而負(fù)瓦楬木,賣以償官,累累不絕。俠知安石不可諫,悉繪所見為圖,奏疏詣閤門,不納。乃假稱密急,發(fā)馬遞上之銀臺(tái)司。其略云:「去年大蝗,秋冬亢旱,麥苗焦枯,五種不入,群情懼死;方春斬伐,竭澤而漁,草木魚鱉,亦莫生遂。災(zāi)患之來,莫之或禦。愿陛下開倉廩,賑貧乏,取有司掊克不道之政,一切罷去。冀下召和氣,上應(yīng)天心,延萬姓垂死之命。今臺(tái)諫充位,左右輔弼又皆貪猥近利,使夫抱道懷識(shí)之士,皆不欲與之言。陛下以爵祿名器,駕馭天下忠賢,而使人如此,甚非宗廟社稷之福也。竊聞南征北伐者,皆以其勝捷之勢(shì)、山川之形,為圖來獻(xiàn),料無一人以天下之民質(zhì)妻鬻子,斬桑壞舍,流離逃散,遑遑不給之狀上聞?wù)摺3贾?jǐn)以逐日所見,繪成一圖,但經(jīng)眼目,已可涕泣。而況有甚于此者乎!如陛下行臣之言,十日不雨,即乞斬臣宣德門外,以正欺君之罪?!故枳?,神宗反覆觀圖,長吁數(shù)四,袖以入。是夕,寢不能寐。翌日,命開封體放免行錢,三司察韨易,司農(nóng)發(fā)常平倉,三衛(wèi)具熙河所用兵,諸路上民物流散之故。青苗、免役權(quán)息追呼,方田、保甲并罷,凡十有八事。民間歡叫相賀。又下責(zé)躬詔求言。越三日,大雨,遠(yuǎn)近沾洽。輔臣入賀,帝示以俠所進(jìn)圖狀,且責(zé)之,皆再拜謝。
簡(jiǎn)釋
鄭俠圖:指百姓生活困苦。清查慎行《送彭南陔赴長沙》:“鄭俠圖曾傷目擊,陳琳檄可愈頭風(fēng)?!?/p>
典故 面壁九年
達(dá)摩面壁
面九年壁
面壁九夏
相關(guān)人物菩提達(dá)摩
《大正新脩大藏經(jīng)》卷五十一〈史傳部三〉~29~
廣州刺史蕭昂具主禮迎接,表聞武帝。帝覽奏,遣使赍詔迎請(qǐng),當(dāng)大通元年丁未歲也。十月一日至金陵。帝問曰:「朕即位已來,造寺、寫經(jīng)、度僧不可勝紀(jì),有何功德?」師曰:「并無功德?!沟墼唬骸负我詿o功德?」師曰:「此但人天小果有漏之因,如影隨形雖有非實(shí)。」帝曰:「如何是真功德?」答曰:「凈智妙圓體自空寂,如是功德不以世求?!沟塾謫枺骸溉绾问鞘ブB第一義?」師曰:「廓然無圣?!沟墼唬骸笇?duì)朕者誰?」師曰:「不識(shí)。」帝不領(lǐng)悟。師知機(jī)不契,是月十九日,潛回江北。十一月二十三日,屆于洛陽,當(dāng)后魏孝明太和十年也。于嵩山少林寺,面壁而坐,終日默然,人莫之測(cè),謂之壁觀婆羅門?!?jìng)起害心,數(shù)加毒藥。至第六度,以化緣已畢,傳法得人,遂不復(fù)救之,端居而逝。即后魏孝明帝太和十九年丙辰歲十月五日也。
《神僧傳》卷四〈達(dá)摩〉
帝不省玄旨,師知機(jī)不契,十九日遂去梁,折蘆一枝渡江,二十三日北趨魏境,尋至雒邑,初止嵩山少林寺,終日面壁而坐,九年遂逝焉。
《孟子注疏》卷四上〈公孫丑章句下〉~72~
孟子將朝王,王使人來曰:「寡人如就見者也,有寒疾,不可以風(fēng)。朝將視朝,不識(shí)可使寡人得見乎?」對(duì)曰:「不幸而有疾,不能造朝?!姑魅粘龅跤跂|郭氏。公孫丑曰:「昔者辭以病,今日吊,或者不可乎?」曰:「昔者疾,今日愈,如之何不吊?」王使人問疾,醫(yī)來。孟仲子對(duì)曰:「昔者有王命,有采薪之憂,不能造朝。今病小愈,趨造于朝,我不識(shí)能至否乎?」使數(shù)人要于路,曰:「請(qǐng)必?zé)o歸,而造于朝!」不得已而之景丑氏宿焉。景子曰:「內(nèi)則父子,外則君臣,人之大倫也。父子主恩,君臣主敬。丑見王之敬子也,未見所以敬王也?!乖唬骸笎?!是何言也!齊人無以仁義與王言者,豈以仁義為不美也?其心曰『是何足與言仁義也』云爾,則不敬莫大乎是。我非堯舜之道,不敢以陳于王前,故齊人莫如我敬王也?!咕白釉唬骸阜?,非此之謂也。禮曰:『父召,無諾;君命召,不俟駕?!还虒⒊?,聞王命而遂不果,宜與夫禮若不相似然。」曰:「豈謂是與?曾子曰:『晉楚之富,不可及也。彼以其富,我以吾仁;彼以其爵,我以吾義,吾何慊乎哉?』夫豈不義而曾子言之?是或一道也。天下有達(dá)尊三:爵一,齒一,德一。朝廷莫如爵,鄉(xiāng)黨莫如齒,輔世長民莫如德。惡得有其一,以慢其二哉?故將大有為之君,必有所不召之臣。欲有謀焉,則就之。其尊德樂道,不如是不足與有為也。故湯之于伊尹,學(xué)焉而后臣之,故不勞而王;桓公之于管仲,學(xué)焉而后臣之,故不勞而霸。今天下地丑德齊,莫能相尚。無他,好臣其所教,而不好臣其所受教。湯之于伊尹,桓公之于管仲,則不敢召。管仲且猶不可召,而況不為管仲者乎?」
《后漢書》卷八十二下《方術(shù)傳·甘始傳》
「甘始、東郭延年、封君達(dá)三人者,皆方士也。率能行容成御婦人術(shù),或飲小便,或自倒懸,愛嗇精氣,不極視大言。甘始、元放、延年皆為操所錄,問其術(shù)而行之。君達(dá)號(hào)『青牛師』。凡此數(shù)人,皆百馀歲及二百歲也?!固?#183;李賢注引《漢武帝內(nèi)傳》:「封君達(dá),隴西人。初服黃連五十馀年,入鳥舉山,服水銀百馀年,還鄉(xiāng)里,如二十者。常乘青牛,故號(hào)『青牛道士』。聞?dòng)胁∷勒撸R(shí)與不識(shí),便以要閒竹管中藥與服,或下針,應(yīng)手皆愈。不以姓名語人。聞魯女生得五岳圖,連年請(qǐng)求,女生未見授。并告節(jié)度。二百馀歲乃入玄丘山去。」
例句
柱史從來非俗吏,青牛道士莫相疑。
白玉先生多在市,青牛道士不居山。
典故阮簡(jiǎn)曠達(dá)
相關(guān)人物阮簡(jiǎn)
《世說新語》下卷上《任誕》
「阮渾長成,風(fēng)氣韻度似父,亦欲作達(dá)。步兵曰:『仲容已預(yù)之,卿不得復(fù)爾。』」南朝梁·劉孝標(biāo)注引《竹林七賢論》:「籍之抑渾,蓋以渾未識(shí)已之所以為達(dá)也。后咸兄子簡(jiǎn),亦?曠達(dá)自居父喪,行遇大雪寒凍,遂詣浚儀令,令為它賓設(shè)黍臛,簡(jiǎn)食之,以致清議,廢頓幾三十年?!?/span>
《韓非子》卷八《說林下》
管仲、鮑叔相謂曰:『君亂甚矣,必失國。齊國之諸公子其可輔者,非公子糾則小白也,與子人事一人焉,先達(dá)者相收?!还苤倌藦墓蛹m,鮑叔從小白。國人果弒君,小白先入為君,魯人拘管仲而效之,鮑叔言而相之。
《大正新脩大藏經(jīng)》卷五十一〈史傳部三〉~29~2~
迄九年已欲西返天竺,乃命門人曰:「時(shí)將至矣,汝等蓋各言所得乎?!箷r(shí)門人道復(fù)對(duì)曰:「如我所見,不執(zhí)文字不離文字而為道用。師曰:「汝得吾皮?!鼓峥偝衷唬骸肝医袼馊鐟c喜見阿●佛國,一見更不再見?!箮熢唬骸溉甑梦崛?。」道育曰:「四大本空五陰非有,而我見處無一法可得?!箮熢唬骸溉甑梦峁恰!棺詈蠡劭啥Y拜后依位而立。師曰:「汝得吾髓?!鼓祟櫥劭啥嬷唬骸肝羧鐏硪哉ㄑ鄹跺热~大士,展轉(zhuǎn)囑累而至于我。我今付汝,汝當(dāng)護(hù)持,并授汝袈裟以為法信,各有所表宜可知矣?!箍稍唬骸刚?qǐng)師指陳。」師曰:「內(nèi)傳法印以契證心,外付袈裟以定宗旨。后代澆薄疑慮競(jìng)生,云吾西天之人,言汝此方之子,憑何得法以何證之?汝今受此衣法,卻后難生但出此衣并吾法偈。,用以表明其化無礙。至吾滅后二百年,衣止不傳法周沙界。明道者多,行道者少;說理者多,通理者少。潛符密證千萬有馀,汝當(dāng)闡揚(yáng)勿輕未悟,一念回機(jī)便同本得?!孤犖豳试唬骸肝岜緛砥澩粒瑐鞣ň让郧?。一華開五葉,結(jié)果自然成。」師又曰:「吾有《楞伽經(jīng)》四卷,亦用付汝也?!拱葱蓭煛独m(xù)高僧傳》,可大師傳云:「初達(dá)磨以《楞伽經(jīng)》授?!箍稍唬骸肝矣^漢地唯有此經(jīng),仁者依行自得度世,若如傳所言,則是二祖未得法時(shí),達(dá)磨授楞伽使觀之耳,今傳燈乃于付法傳衣之后言?!箮熡衷唬骸肝嵊小独阗そ?jīng)》四卷,亦用付汝。則恐誤也。兼言吾有,則似世間未有也。此但可依馬祖所言云。」又引《楞伽經(jīng)》文:「以印眾生心地,則于理無害耳。即是如來心地要門,令諸眾生開示悟入。吾自到此凡五度中毒,我常自出而試之,置石石裂。緣吾本離南印來此東土,見赤縣神州有大乘氣象,遂踰海越漠為法求人,際會(huì)未諧如愚若訥。今得汝傳授吾意已終?!梗▌e記云:「師初居少林寺九年,為二祖說法秖教曰外息諸緣內(nèi)心無喘,心如墻壁可以入道。慧可種種說心性理,道未契,師秖遮其非不為說無念心體。慧可曰:『我已息諸緣?!粠熢唬骸耗怀蓴鄿缛シ??』可曰:『不成斷滅?!粠熢唬骸汉我则?yàn)之云不斷滅?』可曰:『了了常知故,言之不可及?!粠熢唬骸捍耸侵T佛所傳心體,更勿疑也?!弧梗┭砸涯伺c徒眾往禹門千圣寺止三日。
典故元淑命不達(dá)
相關(guān)人物趙壹
參考典故窮鳥客
《后漢書》卷八十下〈文苑列傳·趙壹〉~2628~
趙壹字元叔,漢陽西縣人也。體貌魁梧,身長九尺,美須豪眉,望之甚偉。……州郡爭(zhēng)致禮命,十辟公府,并不就,終于家。初袁逢使善相者相壹,云「仕不過郡吏」,竟如其言。
例句
元淑命不達(dá),伯鸞吟可嘆。
作賦同元淑,能詩匪仲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