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3569,分238頁顯示
上一頁 95 96 97 98 99 101 102 103 104 下一頁
其它辭典
趙思之趙溫叔趙士培(字 公美 忠靖 )趙植( 吳國公、信都郡王 )趙達之趙師孟(字 醇叟 )趙士鵬趙士祁趙士珸趙子厚趙撙(號 趙大斧 威質(zhì) )趙不易趙雋之趙士街趙愿
人物簡介
簡介紹興十六年(1146)任衡州知州。紹興十八年(1148)12月滿。
人物簡介
全宋文·卷四三四六趙溫叔,南宋初濱州(治今山東濱州北)人。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生卒】:1108—1153
【介紹】:
宋宗室,字公美。趙允讓曾孫。弱冠為貴州團練使。從徽宗北遷,次洺州東,諸宗室議欲遁還據(jù)城,謀未就而金兵圍合,皆散走。士珸至磁州,招義兵解洺州圍,力戰(zhàn)破之,入城守御,以大炮碎敵攻具,計擒其首領(lǐng),敵圍遂解。官終平海軍承宣使、知南外宗正事。卒謚忠靖。
人物簡介
全宋詩趙植(一一○八~?),徽宗十二子(《宋史》卷二四六)。徽宗大觀二年(一一○八)授武定軍節(jié)度使、檢校太尉,封吳國公。政和三年(一一一三)改授檢校太保。宣和四年(一一二二)進封信都郡王,后改莘王,靖康之變,隨二帝被虜北去(《宋會要輯稿》帝系一之四三)。
人物簡介
全宋文·卷四二五四趙達之,宗室,叔璜子。官右班殿直。紹興十九年權(quán)知漢陽軍。見《宋會要輯稿》食貨六三之二○三,《宋史》卷二四一《宗室世系表》。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生卒】:1109—1172
【介紹】:
宋宗室,字醇叟。趙德昭七世孫。高宗紹興十八年進士。監(jiān)永州酒稅,秩滿改監(jiān)潭州南岳。自是遂寓居南岳蕭寺中,生活貧寒。嘗從胡宏游,于天文、象數(shù)、卜筮、篆籀,無所不通。
人物簡介
簡介紹興十三年(1143)任江陰軍知軍。紹興十四年(1144)任兩浙路提舉市舶。紹興十七年(1147)任福建路提舉市舶。紹興二十一年(1151)任撫州知州。紹興二十三年(1153)7月在任。紹興二十六年(1156)任荊湖南路提點刑獄公事。
人物簡介
簡介紹興十九年(1149)任淮南東路提舉常平茶鹽等事。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介紹】:
宋宗室,太祖六世孫。高宗紹興間歷官知潼川府。善畫小山叢竹。
全宋文·卷四一九八趙子厚,宗室。紹興中為利州路轉(zhuǎn)運使,知潼川府。十四年,以朝奉大夫守軍器監(jiān),兼權(quán)吏部侍郎。除宗正少卿、兼權(quán)兵部侍郎。后曾知饒州。見《建炎以來系年要錄》卷一三五、一五二、一五六,《東窗集》卷八,《海陵集》卷一七,《宋史》卷一六五《職官志》五。
人物簡介
全宋文·卷四五七九趙撙,一作樽,紹興六年為行營準(zhǔn)備將,往荊南。十年為成閔中軍統(tǒng)制。三十年,任右武大夫、侍衛(wèi)馬軍司中軍統(tǒng)制,三十二年二月,由左武大夫、吉州刺史改永州防禦使,六月,又改鄂州駐劄前軍都統(tǒng)制。兩復(fù)蔡州,數(shù)敗金人,軍中號為趙大斧。官至寧遠軍節(jié)度使、侍衛(wèi)馬軍都指揮使。卒,贈太尉、開府儀同三司,謚威質(zhì)。見《建炎以來系年要錄》卷一○三、一三六、一八四、一九七、二○○,《止齋集》卷一三,《周文忠公集》卷一○五,《宋史》卷三二、三三、三六六、三八四,《南宋書》卷二七。
人物簡介
簡介紹興十九年(1149)任桂陽軍知軍。紹興二十一年(1151)R4月仍在任(言事)。
人物簡介
全宋文·卷四○九五趙士街,宗室,仲湜子。紹興六年授象州防禦使,遷華州觀察使、同知大宗正事、安慶軍承宣使,主奉濮王祠事。三十年拜安德軍節(jié)度使,典宗正司凡十四年。卒,贈太傅、威義郡王。見《宋史》卷二三○、二四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