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guān)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共3569,分238頁顯示  上一頁  91  92  93  94  95  97  98  99  100 下一頁
其它辭典(續(xù)上)
趙彥操
趙彥昭
趙子嶙(公遠(yuǎn) )
趙伯莊
趙善時
趙詵之
趙士儡
趙叔淳
趙叔近
趙彥礪
趙子頌
趙子植
趙伯牛(仲微 )
趙桓(廟號 欽宗 恭文順德仁孝皇帝、恭文順德仁孝帝、宋恭文順德仁孝帝 別稱 宋欽宗 定王、韓國公、京兆郡王 尊號 孝慈淵圣皇帝 )
趙士瞰
趙彥操 朝代:南宋

人物簡介

簡介
紹興八年(1138)任虔州知州。

人物簡介

簡介
紹興七年(1137)任江南西路提舉常平等事。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介紹】: 宋太祖六世孫,字公遠(yuǎn)。第進(jìn)士。高宗建炎三年知湖州,時金兵南侵,子嶙率將士御敵,士卒皆感勵死守。事甫定,即罷去。紹興間徙居諸暨智度寺卒。
趙伯莊 朝代:南宋

人物簡介

簡介
紹興九年(1139)任道州知州。
趙善時 朝代:南宋

人物簡介

全宋文·卷四一九八
趙善時,宗室,紹興九年為左迪功郎。見《宋會要輯稿》帝系六之一二。
趙詵之 朝代:南宋

人物簡介

簡介
紹興九年(1139)任通州知州。紹興十年(1140)6月罷。
趙士儡 朝代:南宋

人物簡介

簡介
紹興九年(1139)任判大宗正事。
趙叔淳 朝代:南宋

人物簡介

簡介
紹興八年(1138)任德慶府知府。
趙叔近 朝代: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介紹】: 宋宗室。高宗時為秀州守,撫定杭州反卒陳通。尋差權(quán)兩浙提刑,復(fù)招降陳通,臺諫皆持反對。及還秀州,王淵引兵詐殺陳通,且誣叔近通賊,因奪職被拘,以朱芾代。軍卒徐明率眾囚芾迎叔近,朝廷命王淵部曲張俊致討,遂被害。
全宋文·卷三八七九
趙叔近,宋宗室。建炎元年知秀州。招撫杭州亂卒陳通,差權(quán)兩浙提刑。王淵誣以通賊,奪職拘于州,后諷其部曲張俊殺之。紹興九年,御史言叔近之冤,贈集英殿修撰。《宋史》卷二四七有傳。
趙彥礪 朝代:南宋

人物簡介

簡介
紹興九年(1139)任信州知州。
趙子頌 朝代:南宋

人物簡介

簡介
紹興八年(1138)任南雄州知州。
趙子植 朝代:南宋

人物簡介

簡介
紹興九年(1139)任京畿路轉(zhuǎn)運(yùn)使。
趙伯牛 朝代:南宋

人物簡介

全宋文·卷四○五三
趙伯牛,字仲微,宗室,淄王世雄之曾孫。紹興初為左宣教郎、通判衡州,六年為荊湖北路提點(diǎn)刑獄公事,七年為湖南憲臣。后歷任兩浙、江西、福建等路轉(zhuǎn)運(yùn)副使。見《建炎以來系年要錄》卷六七、一○一、一一五,《景定建康志》卷二六,《咸淳臨安志》卷五五,《宋史》卷二一七《宗室世系表》三,雍正《江西通志》卷四六,雍正《福建通志》卷二一。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生卒】:1100—1161 【介紹】: 即宋欽宗?;兆陂L子。大觀二年封定王,政和五年立為太子。宣和七年,金兵入侵時即位。靖康元年,金兵攻汴京,被迫起用抗戰(zhàn)派李綱,擊退金兵。但仍屢向金屈辱求和,許割太原、中山、河間三鎮(zhèn)。次年,金兵陷汴京,與徽宗及后妃等被俘北去,在位一年又四月。北宋亡。高宗紹興中,死于金五國城。
全宋詩
欽宗趙桓(一一○○~一一六一),徽宗長子。哲宗元符三年生。初名亶,徽宗崇寧元年(一一○二)更名烜,又改今名。政和五年(一一一五),立為皇太子。六年,納妃朱氏。宣和七年(一一二五)十二月受禪即位,改元靖康。元年(一一二六),金人南下;閏十一月,汴京陷。二年三月,金人立張邦昌為楚帝,脅徽、欽二帝及二后等北行。五月,康王即位于南京,是為高宗,遙上尊號曰孝慈淵圣皇帝。紹興三十一年五月,訃聞;七月,上尊謚曰恭文順德仁孝皇帝,廟號欽宗。事見《宋史》卷二三《欽宗本紀(jì)》。
全宋文·卷四二一三
宗欽宗趙桓(一一○○——一一五六),徽宗長子。初名亶,封韓國公,建中靖國元年進(jìn)封京兆郡王。崇寧元年二月更名烜,十一月改今名。大觀二年進(jìn)封定王,政和三年加太保,五年立為皇太子,七年,受禪。時金兵入侵,起用李綱等抵禦金軍。后向金求和,許割太原、中山、河間三鎮(zhèn)。靖康元年十一月東京淪陷,許割河北、河?xùn)|。二年二月,與徽宗等被俘北去。金主亮正隆元年(宋紹興二十六年)六月卒于五國城,年五十七。紹興三十一年追上廟號曰欽宗。在位一年又四月,年號靖康。見《宋史》卷二三《欽宗紀(jì)》,《金史》卷五《海陵王紀(jì)》。
趙士瞰 朝代:南宋

人物簡介

簡介
紹興九年(1139)任知南外宗正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