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guān)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共3277,分219頁顯示  上一頁  80  81  82  83  84  86  87  88  89 下一頁
其它辭典(續(xù)上)
趙公碩
趙居廣( 永陽郡王、永王 )
趙彥端(德莊 介庵 )
趙子礿
趙不懋
趙不溢
趙滋(濟甫 )
趙子英(積中 )
趙伯泌
趙不悔(敦復(fù) )
趙不愚
趙焯(景昭 )
趙師仁
趙士礽
趙彥璦(中玉 )

人物簡介

全宋詩
趙公碩(一一二一~?),浚儀(今河南開封)人。魏王廷美六世孫(《宋史》卷二三七)。高宗紹興二十一年(一一五一)進(jìn)士。二十六年,知馀杭縣(清嘉慶《馀杭縣志》卷一九)。孝宗淳熙二年(一一七五)為四川總領(lǐng)(《宋會要輯稿》職官四一之四○)。六年,除福建路轉(zhuǎn)運副使(同上書職官六二之二二),知建州(明嘉靖《建寧府志》卷五)。徙知寧國府、巴州(《八瓊室金石補正》卷一一五)。十二年,為浙東提刑(《宋會要輯稿》職官七二之四三)。事見《南澗甲乙稿》卷二二《太令人郭氏墓志銘》。今錄詩四首。
趙居廣 朝代:南宋

人物簡介

全宋文·卷四三四六
趙居廣(?——一一八一),英宗四世孫,安時子。紹興中為榮州團(tuán)練使、瓊州觀察使、岳陽軍節(jié)度使。乾道四年封永陽郡王。淳熙八年卒,追封永王。見《宋史》卷二三三《宗室世系》一九、卷三三、三四、三五、二三三。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生卒】:1121—1175 【介紹】: 宋宗室,字德莊,號介庵。高宗紹興八年進(jìn)士。授錢塘縣簿,遷建州觀察推官,知馀干縣,為政簡易。進(jìn)吏部員外郎,太常少卿。孝宗乾道間,以直寶文閣知建寧府,遷浙東提刑,官至朝奉大夫。工詩詞。有《介庵集》、《介庵詞》。
全宋詩
趙彥端(一一二一~一一七五),字德莊,號介庵,宋宗室。高宗紹興八年(一一三八)進(jìn)士,調(diào)建州觀察推官。孝宗乾道三年(一一六七),為江南東路轉(zhuǎn)運副使,六年,知建寧府、權(quán)發(fā)遣福建路轉(zhuǎn)運副使(《宋會要輯稿》選舉三四之二○、二四,食貨五九之四五)。有《介庵集》十卷,外三卷(《宋史·藝文志》七),已佚。事見《南澗甲乙稿》卷二一《直寶文閣趙公墓志銘》。今錄詩三十三首。
全宋文·卷四八七九
趙彥端(一一二一——一一七五),字德莊,號介庵,宗室。紹興八年進(jìn)士,授臨安府錢塘縣簿,改建州觀察推官,又判秀州。隆興改元,除國子監(jiān)丞,遷吏部員外郎,知江州,遷右司員外郎,除江南東路計度轉(zhuǎn)運副使。尋假戶部尚書,遷太常少卿。乾道六年,以直寶文閣知建寧府。淳熙二年卒,年五十五。有文集十卷、《介庵詞》一卷(存)。見韓元吉撰《直寶文閣趙公墓志銘》(《南澗甲乙稿》卷二一)。
趙子礿 朝代:南宋

人物簡介

簡介
紹興三十年(1160)任南康軍知軍。
趙不懋 朝代:南宋

人物簡介

簡介
紹興三十一年(1161)任桂陽軍知軍。
趙不溢 朝代:南宋

人物簡介

全宋文·卷四八七○
趙不溢,宗室,隆興二年為左中奉大夫。見《宋會要輯稿》職官一一之四五。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介紹】: 金汴人,字濟甫。曉音律,善談笑。畫入能品,書法頗得趙秉文之妙。
中州集
滋,字濟甫。本出馮翊,其祖貞元間來為南京漕司戶籍判官,卒官下,妻子不能歸,遂為汴人。濟甫少日出閭里間,其曉音律,善談笑,得之宣政故家遺俗者為多。及長,厭于?蕩,乃更折節(jié),取古人書讀之,學(xué)書學(xué)畫學(xué)詩學(xué)論文。立志既堅,力到便有所得。為人強記默識,不遺微隱。唐以來名人,詩文往往成誦如目前??颊撐牧x,解析脈絡(luò),殆若夙昔在文字間者。畫入能品,詩學(xué)亦有功,如黃石廟等作,今代秉筆者,或亦未可輕議。閒閒趙公書法為今代第一手,學(xué)者多仿之,但得其形似而已。濟甫筆勢飛動,頗得公不傳之妙。宗室胙公文采風(fēng)流,照映一時,而濟甫以布衣從之?,商略法書名畫,胙公亦以真賞稱焉。隆德太一故宮,樓觀臺沼、門戶道路、花木水石,悉能歷數(shù)之。聽者曉然如親到其處。至于宋名賢所居第宅坊曲,與其家行輩,群從、孫息姻婭,排比前后,雖生長鄰里者不加詳也。嘗過長清一禪寺,與僧談,僧言五派傳授圖,大不易作。濟甫笑曰:易與耳。因索筆作圖坐中,他日以舊本證之,不毫末差也。丁酉歲歿于東平,時年五十九。

人物簡介

全宋文·卷四三七六
趙子英,字積中,開封(今河南開封)人,宗室。紹興五年為黃巖丞,遂家焉。乾道二年知西外宗正事。五年由福建路提點刑獄公事,除直敷文閣,改福建計度轉(zhuǎn)運副使。八年由宗正少卿除秘閣修撰。見《宋會要輯稿》崇儒一之一一,選舉三四之二二、二八,萬歷《黃巖縣志》卷四。

人物簡介

全宋詩
趙伯泌,太祖七世孫(《宋史·宗室世系表》五)。孝宗隆興元年(一一六三)進(jìn)士(《歷朝上虞詩選》卷三)。
宋登科記考
紹興府上虞縣(今浙江紹興)人。隆興元年(1163年)進(jìn)士?!端蔚强朴浛肌钒矗菏菤q知舉官不用臺諫官,不用樞密院官為試官,以重邊事故。

人物簡介

全宋文·卷四八九六
趙不悔(一一二三——?),字敦復(fù),宗室。年二十六登紹興十八年進(jìn)士第。紹興末為通州通判。乾道九年三月以左朝散郎知徽州,任內(nèi)累轉(zhuǎn)朝請郎。卒贈宣奉大夫。見《紹興十八年同年小錄》,《新安志》卷九。
趙不愚 朝代:南宋

人物簡介

全宋文·卷五四二七
趙不愚,宗室,紹興三十年進(jìn)士,為政和令。乾道八年為文林郎、建康軍節(jié)度推官。見道光《福建通志》卷九二,嘉慶《涇縣志》卷一○。
趙焯 朝代:南宋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生卒】:?—1183 【介紹】: 宋開封人,字景昭。以呂祖謙薦而師事汪應(yīng)辰。孝宗乾道八年進(jìn)士。與陸九淵為同年友。歷官司直,仕至國子監(jiān)簿。
趙師仁 朝代:南宋

人物簡介

宋登科記考
紹興府嵊縣(今浙江紹興嵊州)人。隆興元年(1163年)進(jìn)士。《宋登科記考》按:是歲知舉官不用臺諫官,不用樞密院官為試官,以重邊事故。
趙士礽 朝代:南宋

人物簡介

簡介
紹興三十二年(1162)任知西外宗正事。

人物簡介

全宋詩
趙彥璦,字中玉,浚儀(今河南開封)人,南渡后僑居仙居(今屬浙江)。魏王廷美七世孫(《宋史》卷二三六《宗室世系》二二)。孝宗隆興元年(一一六三)進(jìn)士。終平江府觀察推官(《嘉定赤城志》卷三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