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guān)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共3277,分219頁顯示  上一頁  76  77  78  79  80  82  83  84  85 下一頁
其它辭典(續(xù)上)
趙士祁
趙士珸
趙子厚
趙撙(趙大斧 威質(zhì) )
趙不易
趙雋之
趙士街
趙愿
趙渙
趙沂
趙雍(子然 )
趙登
趙詪
趙奎
趙善繼
趙士祁 朝代:南宋

人物簡介

簡介
紹興十九年(1149)任淮南東路提舉常平茶鹽等事。
趙士珸 朝代:南宋

人物簡介

簡介
紹興十七年(1147)任知南外宗正事。
趙子厚 朝代: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介紹】: 宋宗室,太祖六世孫。高宗紹興間歷官知潼川府。善畫小山叢竹。
全宋文·卷四一九八
趙子厚,宗室。紹興中為利州路轉(zhuǎn)運(yùn)使,知潼川府。十四年,以朝奉大夫守軍器監(jiān),兼權(quán)吏部侍郎。除宗正少卿、兼權(quán)兵部侍郎。后曾知饒州。見《建炎以來系年要錄》卷一三五、一五二、一五六,《東窗集》卷八,《海陵集》卷一七,《宋史》卷一六五《職官志》五。

人物簡介

全宋文·卷四五七九
趙撙,一作樽,紹興六年為行營準(zhǔn)備將,往荊南。十年為成閔中軍統(tǒng)制。三十年,任右武大夫、侍衛(wèi)馬軍司中軍統(tǒng)制,三十二年二月,由左武大夫、吉州刺史改永州防禦使,六月,又改鄂州駐劄前軍都統(tǒng)制。兩復(fù)蔡州,數(shù)敗金人,軍中號為趙大斧。官至寧遠(yuǎn)軍節(jié)度使、侍衛(wèi)馬軍都指揮使。卒,贈太尉、開府儀同三司,謚威質(zhì)。見《建炎以來系年要錄》卷一○三、一三六、一八四、一九七、二○○,《止齋集》卷一三,《周文忠公集》卷一○五,《宋史》卷三二、三三、三六六、三八四,《南宋書》卷二七。
趙不易 朝代:南宋

人物簡介

簡介
紹興十九年(1149)任桂陽軍知軍。紹興二十一年(1151)R4月仍在任(言事)。
趙雋之 朝代:南宋

人物簡介

簡介
紹興十九年(1149)任江陰軍知軍。
趙士街 朝代:南宋

人物簡介

全宋文·卷四○九五
趙士街,宗室,仲湜子。紹興六年授象州防禦使,遷華州觀察使、同知大宗正事、安慶軍承宣使,主奉濮王祠事。三十年拜安德軍節(jié)度使,典宗正司凡十四年。卒,贈太傅、威義郡王。見《宋史》卷二三○、二四五。
趙愿 朝代:南宋

人物簡介

簡介
紹興二十一年(1151)任邕州知州。

人物簡介

全宋文·卷四○八八
趙渙,密州諸城(今山東諸城)人,趙粹中之叔。紹興五年為迪功郎、處州州學(xué)教授,以薦對特改承事郎,除將作監(jiān)丞。七年為監(jiān)察御史。八年為提點(diǎn)江西刑獄公事,以偏見自任罷,奉祠主管臺州崇道觀。二十六年為兩浙西路提點(diǎn)刑獄公事。見《建炎以來系年要錄》卷九二、一一四、一二一、一七二,《建炎以來朝野雜記》乙集卷四。

人物簡介

全宋文·卷三九九一
趙沂,遂州長江(今四川蓬溪西南)人,中上舍第。靖康中為潼川府涪城縣尉。紹興三十一年自荊湖北路提點(diǎn)刑獄公事移利州路轉(zhuǎn)運(yùn)副使,知潼州。乾道五年除直顯謨閣、主管成都府玉局觀。見《宋會要輯稿》選舉三四之一八,《建炎以來系年要錄》卷一九○、一九九,嘉慶《四川通志》卷一四二。

人物簡介

全宋文·卷四二九七
趙雍,字子然,臨邛(今四川邛崍)人。紹興二年進(jìn)士。七年七月由嘉州司戶參軍改左承奉郎,十月充大小學(xué)教授。明年十一月,任樞密院編修官。又明年五月,通判廬州。曾知資州、昌州。見《建炎以來系年要錄》卷一一二、一一五、一二三、一二八,《國朝二百家名賢文粹》卷首《世次》、卷九七趙逵撰《上資守趙子然書》。

人物簡介

簡介
紹興二十三年(1153)任靖州知州。
趙詪 朝代:南宋

人物簡介

簡介
紹興二十三年(1153)任福建路提點(diǎn)刑獄公事。
趙奎 朝代:南宋

人物簡介

簡介
紹興二十四年(1154)任禮部郎中。
趙善繼 朝代:南宋

人物簡介

簡介
紹興二十一年(1151)任處州知州。紹興二十一年(1151)任泰州知州。紹興二十四年(1154)任贛州知州。紹興二十八年(1158)任明州知州,十月到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