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guān)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共3277,分219頁顯示  上一頁  65  66  67  68  69  71  72  73  74 下一頁
其它辭典(續(xù)上)
趙伯檉
趙鵬飛(企明、企溟 木訥、木訥子 )
趙士裊(立之 循王 )
趙隇(德固 )
趙野
趙仲葩
趙子稱( 安僖 秀王 )
趙□
趙不諒
趙鼎(元鎮(zhèn) 得全居士 忠簡 )
趙恒
趙霈(公時 )
趙榛( 信王、福國公、平陽郡王 梁 )
趙子氓
趙子淔(正之 )
趙伯檉 朝代:北宋

人物簡介

簡介
嘉祐二年(1157)任封州知州。
趙鵬飛 朝代: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介紹】: 宋綿州人,字企明,號木訥。通《春秋》,以說經(jīng)者拘泥三傳,各護(hù)師說,多失本旨,因著《春秋經(jīng)筌》。
全宋文·卷四○六七
趙鵬飛,字企溟,號木訥子,綿州(治今四川綿陽)人。宣和六年進(jìn)士。著有《詩故》及《春秋經(jīng)筌》十六卷(存)。見同治《綿州志·選舉志》,青陽夢炎《春秋經(jīng)筌序》。
趙士裊 朝代: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生卒】:1084—1153 【介紹】: 宋宗室,字立之。趙仲御第四子。好學(xué),善屬文。初補(bǔ)右班殿直,累遷權(quán)同知大宗正事。欽宗靖康末,承孟太后旨,詣南京奉高宗即位。因論黃潛善誤國,出知南外宗正事。苗劉之變,貽書張浚、呂頤浩,促其勤王。事平,累遷開府儀同三司,判大宗正事。數(shù)言事忤秦檜。岳飛被誣,士裊以百口保之。檜大怒,遂奪官,謫居建州。卒后追封循王。
全宋文·卷三七九六
趙士裊(一○八四——一一五三),字立之,郇康孝王仲御第四子。好學(xué),善屬文。初補(bǔ)右班殿直,累遷忠州防禦使,鄭州觀察使,由寧遠(yuǎn)軍承宣使轉(zhuǎn)權(quán)同知大宗正事。除光山軍節(jié)度使,論黃潛善誤國,出知南外宗正事,后同知大宗正事。累乞祠不許。以定策功,加檢校少師。尋加開府儀同三司,判大宗正事。數(shù)言事忤秦檜,謫居于建州,凡十二年而薨,年七十,追封循王?!?a target='_blank'>宋史》卷二四七有傳。
趙隇 朝代:遼末金初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介紹】: 遼金間遼陽人,字德固。仕遼為太子左衛(wèi)率。降金,從攻宋,有功,累授隴州團(tuán)練使,改知石州。以不善治民,坐謗議,被謫。海陵即位,起為保大軍節(jié)度使,官至太子詹事,鎮(zhèn)沁南卒。年六十六。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生卒】:1084—1127 【介紹】: 宋開封人?;兆谡投赀M(jìn)士。累拜刑部尚書、翰林學(xué)士。時蔡京、王黼秉政,野處之皆得其心,靖康初為門下侍郎。尋落職。高宗時知密州,時多亂民,車駕如淮南,命令阻絕,野棄城遁,為軍校杜彥等追殺。
全宋詩
趙野(?~一一二七),開封(今屬河南)人?;兆谡投辏ㄒ灰灰欢┻M(jìn)士。歷監(jiān)察御史、殿中侍御史、中書舍人、給事中、翰林學(xué)士。宣和七年(一一二五)拜尚書右丞,升左丞。靖康初為門下侍郎。因諂事蔡京、王黼,欽宗繼位后出為北道都總管,已而落職,邵州安置。高宗建炎元年(一一二七),起知密州,以兵亂棄城,為亂軍所殺?!?a target='_blank'>宋史》卷三五二有傳。
全宋文·卷三七九六
趙野(一○八四——一一二七),開封(今河南開封)人。政和二年進(jìn)士,歷監(jiān)察御史、殿中侍御史,試起居舍人兼太子舍人。俄遷中書舍人、給事中、大司成。拜刑部尚書、翰林學(xué)士。宣和七年拜尚書右丞,升左丞。靖康初,為門下侍郎,出為北道都總管。已而落職,提舉嵩山崇福宮??低踉獛浉ǎ瑸樾麚崴?,降安遠(yuǎn)軍節(jié)度副使,邵州安置。建炎元年,復(fù)起知密州。軍校杜彥作亂,被殺?!?a target='_blank'>宋史》卷三五二有傳。
趙仲葩 朝代:北宋

人物簡介

簡介
宣和二年(1120)任知南外宗正事。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生卒】:?—1144 【介紹】: 宋宗室。高宗族兄,孝宗生父。徽宗宣和元年舍試合格,調(diào)嘉興丞。歷通判湖州,除直秘閣。孝宗被封建國公就傅,子稱建言宗室之寓于外者,當(dāng)聚居官舍,選尊長鈐束之,為高宗采納。遷秘閣修撰、知處州,累官左朝奉大夫。卒謚安僖,追封秀王。
趙□ 朝代:北宋

人物簡介

全宋文·卷三○四○
趙□,政和間人。
趙不諒 朝代:北宋

人物簡介

簡介
宣和七年(1125)任邠州知州。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生卒】:1085—1147 【介紹】: 宋解州聞喜人,字元鎮(zhèn),號得全居士?;兆诔鐚幬迥甑沁M(jìn)士第,對策斥章惇誤國。高宗即位,歷任右司諫、殿中侍御史,陳戰(zhàn)、守、避三策,除御史中丞。紹興四年,擢參知政事,力薦岳飛出師復(fù)襄陽,旋以知樞密院事督川、陜軍事。未幾,拜右相。五年,升左相,與右相張浚論事不合,出知紹興府。七年,復(fù)左相,反對與金議和,為秦檜所傾,累貶潮州安置,移吉陽軍,絕食而死。謚忠簡。有《忠正德文集》。
全宋詩
趙鼎(一○八五~一一四七),字元鎮(zhèn),號得全居士,解州聞喜(今屬山西)人?;兆诔鐚幬迥辏ㄒ灰弧鹆┻M(jìn)士,累官河南洛陽令,開封府士曹參軍。高宗建炎三年(一一二九),除司勛員外郎,擢右司諫,遷侍御史。金兵逼長江,陳戰(zhàn)守避三策,拜御史中丞(《建炎以來系年要錄》卷二、二四、二六、二九)。紹興二年(一一三二),除端明殿學(xué)士、簽書樞密院事。出知平江、改知建康,移知洪州。四年,襄陽陷,召拜參知政事。都督川、陜諸軍事(同上書卷六八、七五、七九)。同年九月,拜尚書右仆射、同中書門下平章事,兼知樞密院事。五年,晉守左仆射、知樞密院事,與張浚并相。監(jiān)修神宗、哲宗實(shí)錄,書成,高宗親書“忠正德文”四字賜之。六年,出知紹興。七年,召拜尚書左仆射、同中書門下平章事,兼樞密使。八年,為秦檜所擠,再知紹興。九年,徙知泉州。屢謫清遠(yuǎn)軍節(jié)度副使,潮州居住。十四年,移吉陽軍,在吉陽三年,不食而卒,年六十三。孝宗即位,追謚忠簡。有《忠正德文集》十卷、《得全居士集》三卷(《直齋書錄解題》卷一八、二○),已佚。清四庫館臣據(jù)《永樂大典》輯成忠正德文集》十卷。事見《宋元學(xué)案》卷四四,《宋史》卷三六○有傳。 趙鼎詩,以影印文淵閣《四庫全書·忠正德文集》為底本,校以清道光會稽吳杰跋刊本(簡稱道光本)。新輯集外詩附于卷末。
詞學(xué)圖錄
趙鼎(1085-1147) 字元鎮(zhèn),自號得全居士。解州聞喜人。中興名臣之一。有《得全居士詞》。
全宋文·卷三八○六
趙鼎(一○八五——一一四七),字元鎮(zhèn),號得全居士,解州聞喜(今山西聞喜)人。登崇寧五年進(jìn)士第,歷洛陽令、開封士曹。建炎三年召為司勛員外郎,擢右司諫、殿中侍御史、御史中丞。四年,簽書樞密院事。紹興二年知建康府,移知洪州。四年二月召拜參知政事。九月,除尚書右仆射。奏起張浚知樞密院,命諸將邀擊金人,連敗之。次年遷左仆射。出知紹興府。七年九月,再拜左相。治國以固本為先,力辟和議,為秦檜所擠,復(fù)出知紹興府,徙泉州。檜又諷御史陷之,謫官居興化軍,移漳州。十年謫潮州安置。在潮五年,又移吉陽軍。紹興十七年,不食而死,年六十三。臨終自書銘旌有「身騎箕尾歸天上,氣作山河壯本朝」之句。孝宗時謚忠簡。史稱「中興賢相,鼎為稱首」。著有《忠正德文集》十卷。事跡見所撰《自志筆錄》,《宋史》卷三六○本傳。
趙恒 朝代:北宋

人物簡介

簡介
宣和七年(1125)任開封府尹兼安撫使。
趙霈 朝代:南宋

人物簡介

全宋文·卷三九九三
趙霈(?——一一四五),字公時,衢州西安(今浙江衢州)人,抃從孫。中上舍第。紹興二年為左朝奉大夫、行太常博士,五年為右諫議大夫。八年由工部侍郎兼侍講充徽猷閣直學(xué)士、知袁州。九年知平江府。十五年十一月卒。事見《建炎以來系年要錄》卷五二、九五、一一八、一二七、一五四,《宋會要輯稿》禮一一之五、禮一五之五八、崇儒六之三七,《宋史》卷二八。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介紹】: 宋宗室。徽宗第十八子。累封信王。靖康之變,從欽宗至金營,金軍北撤時被攜北行,至慶源,亡匿真定境中,遣人向高宗奏請委總大軍,與諸寨鄉(xiāng)兵約日大舉。事為金人所知,急發(fā)兵攻陷諸寨,榛逃亡不知去向。一說后與徽宗同居五國城。
全宋詩
趙榛,徽宗第十八子。官慶陽昭化軍節(jié)度使、檢校太傅,封信王(《宋史·宗室世系表》)。靖康之變,被金兵截留河北,隱于民間,改姓梁。后由慶源五馬山馬政迎歸,遂起義兵抗金。高宗建炎二年(一一二八),聞趙構(gòu)即帝位于南京,遣馬擴(kuò)“詣行在(帝王離京都時駐留之地)請稟朝廷之命”,即除河外兵馬都元帥,但由于猜忌,下令河北義兵一人一騎不得渡河以南。后不知所終。事見《三朝北盟會編》卷一一五、一一六。今錄詩二首。
全宋文·卷三九九四
趙榛,徽宗子。初授建雄軍節(jié)度使,封福國公。宣和末,改安達(dá)軍節(jié)度使,加開府儀同三司,封平陽郡王。靖康元年,授慶陽、昭化軍節(jié)度使,進(jìn)封信王。后從徽宗北行,至慶源,亡匿真定境中。馬廣、趙邦杰聚兵保五馬山砦,陰迎榛歸,奉以為主。榛上手書,乞總大軍收復(fù)所失州縣,除河外兵馬都元帥。為朝廷所疑。諸砦為金人所陷,遁亡,不知所在。見《宋史》卷二四六本傳。
趙子氓 朝代:北宋

人物簡介

簡介
宣和五年(1123)任康州知州。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介紹】: 宋宗室,字正之。趙德昭五世孫。以蔭補(bǔ)官。善談?wù)?,工詩?;兆诔鐚?、大觀間大興土木,每受命董其役,時人鄙之。歷秘閣修撰、陜西轉(zhuǎn)運(yùn)副使,奏請鑄小鐵錢以易蔡京鑄行之夾錫錢。及京再相,為言者論劾亂錢法,落職奉祠。高宗紹興初,由知西外宗正司改江西都轉(zhuǎn)運(yùn)使,以運(yùn)餉供軍需有功,進(jìn)寶文閣直學(xué)士,再知西外宗正司。卒年六十七。
全宋文·卷三一三二
趙子淔,字正之,燕王五世孫。父令鑠,官至寶文閣待制。以蔭補(bǔ)承務(wù)郎,累遷少府主簿,河南少尹。提舉三門白波輦運(yùn)司,除直秘閣。丁內(nèi)艱,起復(fù),累進(jìn)龍圖閣、秘閣修撰,除陜西轉(zhuǎn)運(yùn)副使。言者希蔡京意,論其亂錢法,落職奉祠。靖康初復(fù)秘閣修撰。金人南侵,匿民間。紹興元年,復(fù)徽猷閣直學(xué)士,知西外宗正司,改江西都轉(zhuǎn)運(yùn)使。以功進(jìn)寶文閣直學(xué)士,再知西外宗正司。卒于家,年六十七?!?a target='_blank'>宋史》卷二四七有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