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guān)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共3569,分238頁顯示  上一頁  49  50  51  52  53  55  56  57  58 下一頁
其它辭典(續(xù)上)
趙化
趙炅(廟號 太宗 至仁應(yīng)道神功圣德文武睿烈大明廣孝皇帝、至仁應(yīng)道神功圣德文武睿烈大明廣孝帝、宋至仁應(yīng)道神功圣德文武睿烈大明廣孝帝 別稱 趙光義、宋太宗 匡乂、匡義、趙匡義 晉王 廷宜 )
趙載
趙赴
趙世延
趙廷進(jìn)
趙齊
趙頡
趙易知
趙镕(化鈞 )
趙承宗(德祖 )
趙瀆
趙善譽
趙廷溥
趙垂慶
趙化 朝代:

人物簡介

簡介
太平興國二年(977)任潮州知州。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生卒】:939—997 【介紹】: 即宋太宗。宋太祖弟。初名匡義,后改光義,即位后改名炅。太祖開寶六年封晉王。九年即位,改元太平興國。對割據(jù)政權(quán)繼續(xù)各個擊破。三年,平海軍陳洪進(jìn)、吳越王錢俶相繼納土。四年,親征,平北漢。乘勝攻遼,于高梁河大敗而歸。雍熙三年,再命將三路攻遼,大敗,遂行守內(nèi)虛外政策。在位二十二年,加強中央集權(quán),收節(jié)度使所領(lǐng)支郡,擴大科舉取士,建崇文院,編纂《太平御覽》等書,加強“重文”風(fēng)氣。淳化中,鎮(zhèn)壓王小波、李順起義。
黃鶴樓志·人物篇
趙光義(939—997) 即宋太宗。字廷宜,本名趙匡義,即位后又改名趙炅,是宋朝的第二位皇帝(公元976—997年在位),宋太祖趙匡胤弟。執(zhí)政21年,勵精圖治,重視文化,史家稱其為一代明君。趙光義好讀書、喜詞賦、善書法,《宋史藝文志》著錄有《太宗御集》120卷(已佚)。世存其草書作品《登黃鶴樓》詩碑帖,論者評為“草法嫻熟,筆勢婉轉(zhuǎn),疾徐緩沖,提按頓挫,恰到好處,尤其是氣壯力強,寬博圓融,有帝王之氣概”。
全宋文·卷六三
宋太宗(九三九——九九七),太祖弟。初名匡義,后改光義,即位后改名炅。仕周,至供奉官都知。建隆元年,輔太祖創(chuàng)業(yè)有功,拜殿前都虞候,領(lǐng)睦州防禦使,尋領(lǐng)泰寧軍節(jié)度使。征李重進(jìn),為大內(nèi)都部署,加同平章事。行開封尹,再加兼中書令。封晉王。開寶九年十月,太祖崩,即帝位,改元太平興國。紹太祖混一海宇之志,迫陳洪進(jìn)納土,錢俶入朝。未幾,滅北漢。乘勝攻遼,欲取幽冀地,敗歸。雍熙三年再攻,又?jǐn)?。此后行守?nèi)虛外之策。罷節(jié)鎮(zhèn)領(lǐng)支郡以強化朝廷之權(quán),置審刑院以統(tǒng)司法之權(quán),設(shè)考課院、審官院以清吏治,去考場積弊、增科舉名額以廣取士,建崇文院、敕編《太平御覽》諸書以抑武右文。在位二十二年,紀(jì)元五:太平興國、雍熙、端拱、淳化、至道。著有《御制逍遙詠》十一卷、《御制蓮華心輪回文偈頌》二十五卷、《御制秘藏詮》三十卷、《御制緣識》五卷(均存)。詳《宋史》卷四、五《太宗本紀(jì)》。
趙載 朝代:

人物簡介

簡介
太平興國三年(978)任京西路轉(zhuǎn)運副使。

人物簡介

全宋詩
趙赴,宋初人。官著作佐郎、直史館(《甘竹胡氏十修族譜》)。
趙世延 朝代:

人物簡介

簡介
開寶二年(969)任絳州防御使。開寶七年(974)自本年到咸平元年闕考。
趙廷進(jìn) 朝代:

人物簡介

簡介
開寶七年(974)任相州知州。

人物簡介

全宋文·卷五三
趙齊,太平興國二年權(quán)大理少卿,三年為宗正丞,八年以監(jiān)察御史為衛(wèi)王府咨議,雍熙二年為楚王府咨議。見《續(xù)資治通鑒長編》卷一八、一九、二六,《宋史》卷二七七《姚坦傳》。
趙頡 朝代:

人物簡介

簡介
太平興國六年(981)任袁州知州。
趙易知 朝代:

人物簡介

簡介
太平興國七年(982)任明州知州。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生卒】:944—998 【介紹】: 宋滄州樂陵人,字化鈞。以刀筆事太宗于藩邸,太宗即位,補供奉官。以告秦王廷美陰事,遷六宅使,擢東上閣門使。累官同知樞密院事,嘗遣吏卒著便服散于京城察事,頗有誣害,為太宗得知,自后不復(fù)聽所查訪之事。真宗立,出為壽州觀察使卒。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介紹】: 宋洛陽人,字德祖。趙普子。歷官羽林大將軍,知潭、鄆二州,皆有政聲。
趙瀆 朝代:

人物簡介

簡介
太平興國八年(983)任潮州知州。
趙善譽 朝代:

人物簡介

簡介
太平興國九年雍熙元年(984)任荊門軍知軍。
趙廷溥 朝代:北宋

人物簡介

簡介
雍熙二年(985)任冀州知州。
趙垂慶 朝代:北宋

人物簡介

全宋文·卷一○四
趙垂慶,太宗時人,布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