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共3569,分238頁顯示  上一頁  204  205  206  207  208  210  211  212  213 下一頁
其它辭典(續(xù)上)
趙士錦(前之 )
趙開成(伯闇 堯天 )
趙士春(景之 蒼林、蒼霖、東田居士 )
趙向宸(靖衷 )
趙堪(遜之 )
趙彝(孟敦 )
趙漁(問源 )
釋洪上(梵庵 趙 )
趙昉(海曙 )
趙君鄰(禹欽 紫城 )
趙士驥(卓午 黃澤 節(jié)憫 )
趙天麒(平符 )
趙希乾(仲易 )
趙曰爌(遠耀 來暄 )
趙浚(顏河 )
趙士錦 朝代:

人物簡介

維基
趙士錦,字前之,南直隸常熟人。崇禎九年(1636年),趙士錦舉丙子科順天鄉(xiāng)試三十一名,崇禎十年(1637年)聯(lián)捷丁丑科進士,官工部主事。崇禎十六年十二月八日,由工部尚書范景文推薦,補工部營繕司員外郎,守阜成門。趙士錦見庫藏只有2300百余金,感慨:“國家之貧至此!”
趙開成 朝代:明末清初

人物簡介

維基
趙開成,字伯闇,號堯天,山東萊州府膠州人,明末清初官員。崇禎十二年(1639年)己卯科山東鄉(xiāng)試舉人,十三年(1640年)庚辰科進士,刑部觀政,未仕。生而穎異,嗜讀書。早孤,孝事孀母,撫幼弟孤侄皆教之成名。賦性端方,不茍言笑,為文務探理窟,從游多知名士,祀鄉(xiāng)賢祠。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介紹】: 明常州府常熟人,字景之,號蒼林。趙用賢孫。崇禎十年進士。授編修。與黃道周、劉同升、何楷、林蘭友等稱長安五諫。兵部尚書楊嗣昌奪情視事,復謀入閣,士春抗疏爭劾之。忤旨,謫廣東布政司照磨。后復官,終左中允。
維基
趙士春(1599年—1675年),字景之,號蒼霖,晚號東田居士,直隸常熟縣人。明末政治人物。吏部侍郎趙用賢之孫,敘州知府趙隆美之子。崇禎初年(1627年)入復社,崇禎十年(1637年)丁丑科劉同升榜進士一甲第三名,授翰林院編修。為人耿介不阿,楊嗣昌奪情入閣,趙士春上疏彈劾。貶福建布政司檢校。不久復官,終官左春坊左中允。時人稱趙士春與林蘭友、何楷、黃道周、劉同升為「長安五諫」。入清不仕。著有《保閒堂集》26卷,詩14卷??滴跏哪辏?675年)乙卯十月十三日以疾卒于家。徐乾學為其撰墓志銘。
趙向宸 朝代:

人物簡介

維基
趙向宸(17世紀—1647年),字靖衷,廣東廣州府東莞縣大寧人,明朝、南明政治人物。趙向宸是崇禎三年(1630年)廣東鄉(xiāng)試舉人,十三年(1640年)獲賜特用出身,授通山知縣,當時戰(zhàn)事頻仍,他修繕城墻器械,組織團練,令鄉(xiāng)勇自行防禦,得湖南總督何騰蛟重用,推薦升為湖廣湖南道監(jiān)軍副使,永歷元年(1647年)長沙失陷,他投水而死。
趙堪 朝代:

人物簡介

維基
趙堪(17世紀—1637年),字遜之,山東兗州府汶上縣人。趙堪是清朝順治十六年進士趙增的兄長,崇禎六年(1633年)中舉人,次年(1634年)聯(lián)捷成進士,獲授翼城知縣。當地遭流寇蹂躪,他就任后撫循人民,平均賦役,去除貪官,一時被稱為神明;馀暇時他嚴厲教育士子,很快鄉(xiāng)試有八人中式,文風丕振,又以流寇頻繁造炮備器,因此過分勞累,在任內去世,翼城人民立祠祭祀他,入翼城名宦祠,汶上崇祀鄉(xiāng)賢祠。
趙彝 朝代:明末清初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介紹】: 明末清初江南高淳人,字孟敦。明崇禎十三年進士。善書畫,工詩,兼嫻韜略。明亡后,隱居以終。

人物簡介

維基
趙漁,字問源,北直隸唐山人(今河北省隆堯縣),明末清初政治人物,崇禎末科進士。崇禎十六年(1643年)癸未科進士,授兵部主事。明亡仕清。順治二年(1645年),升任陜西按察使司僉事、督糧道,官至湖南提學道學政。

人物簡介

新續(xù)高僧傳·習禪篇第三之十
釋洪上,字梵庵,姓趙氏,普安人也,家世儒素。洪生之夕,其母夢白鶴飛翔集于屋瓦,寤而婉子,以為祥也。未幾失怙,孑然孤幼,殷殷奉母。長歷世變,遠避入滇,漸達騰越,依毗盧寺大藏祝發(fā),時明天啟六年也。欲窮我空之理,離生死之苦,闡心勤求,食寢俱廢,因讀《楞嚴》有省,虔禮觀音。一夕,定中見金身菩薩,千眼所視,千手所指,森然叢集,方驚愕間,菩薩乃分一手眼授之,出定獨覺異香滿室,自是心地清涼,精進倍蓰。復參妙峰野愚,指示理諦,皆得證明。游尋甸鐘靈,見山巒環(huán)拱,林壑幽秀,乃刈草為庵,獨處數載,始回黔,改宅為寺,名曰“慈云”,以飯游侶。及再至滇,會城薦紳延主斗光,大弘法席。己亥春,遷錫易隆,即示微疾,留偈示眾,偈曰:“十方三世總無明,會徹無明無不明。隨緣應物無他事,只在當人善用心。”寂年六十三,荼毗,骨瑩白有光。
趙昉 朝代:

人物簡介

維基
趙昉,字海曙,山東武城縣人。崇禎十二年(1639年)舉己卯科山東鄉(xiāng)試。清順治三年(1646年),登進士。授山西翼城縣知縣。
趙君鄰 朝代:

人物簡介

維基
趙君鄰(1602年—1625年),字禹欽,號紫城,浙江嘉興府嘉興縣民籍,蘇州府吳江縣人。天啟元年(1621年)辛酉科浙江鄉(xiāng)試四十八名舉人,天啟二年(1622年)聯(lián)捷壬戌科進士。都察院觀政,三年官行人司行人,天啟五年七月赴趙府冊封,中途病故。

人物簡介

維基
趙士驥(17世紀—1643年),字卓午,號黃澤,山東登州府萊陽縣人。趙士驥是天啟元年(1621年)山東鄉(xiāng)試舉人,十六年間粗衣糲食,不擾知縣,到崇禎十年(1637年)成進士,獲授中書舍人,依舊品行端正,不久辭官回鄉(xiāng)。他篤于孝友,雙親逝世時哀毀骨立,又博覽群書,文章下筆千言立就,得士子視為宗匠;崇禎十六年(1643年)清兵攻打山東,他和工部右侍郎宋玫、吏部郎中宋應亨、萊陽知縣張宏一同被殺,朝廷追贈光祿寺少卿、中憲大夫,乾隆年間追謚節(jié)憫,墓在縣西邊五里,有碑,而著作則有《文起樓稿》、《春秋四傳合解》,入祀鄉(xiāng)賢祠、忠孝祠。趙士驥有五子:順治九年進士趙?、拔貢趙隆、順治十五年進士趙崙、拔貢趙崇等。
趙天麒 朝代:

人物簡介

維基
趙天麒,字平符,山西武鄉(xiāng)縣人。同進士出身。崇禎十五年(1642年)壬午科山西鄉(xiāng)試舉人,崇禎十六年(1643年)聯(lián)捷進士,以養(yǎng)親辭歸。李自成派人聘請,趙天麒自殺因掛樹未死。著有《北原山房稿》、《理學真銓》、《續(xù)高士傳》、《四書正一傳》。
趙希乾 朝代:明末清初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介紹】: 明末清初江西南豐人,字仲易。十七歲時母病重。為卜者所誑,欲割心治母病,剖胸后取心不得,割肉少許。后母子均愈,惟希乾腸突出寸余。明督學使者聞其事,拔充生員,崇禎十五年選恩貢。入清二十余年而卒。

人物簡介

維基
趙曰爌(1609年5月20日—?年),字遠耀,號來暄,山西太原府平定州樂平縣人。清初政治人物。治書經。崇禎十二年(1639年)己卯科中式山西鄉(xiāng)試第六十八名舉人,崇禎十六年癸未科會試書三房,中式第370名,殿試三甲190名,工部觀政。明亡后仕清。順治二年(1645年),出任直隸保定府博野縣知縣,為官廉明公正,愛民禮士。入為刑部主事,升郎中,外任江南按察使司僉事、驛傳道。以終養(yǎng)歸。
趙浚 朝代:

人物簡介

維基
趙浚(17世紀—17世紀),字顏河,河南河南府盧氏縣人。趙浚是天啟七年(1627年)的舉人,崇禎十年(1637年)成進士,先在工部觀政,十一年(1638年)獲授戶部湖廣司主事,主理遼餉良庫,十二年(1639年)升江西司員外郎,到十三年(1640年)再升為云南司郎中,外任東昌知府?;剜l(xiāng)后,趙浚不再出仕,潛心力學,誘發(fā)士子,有《四書未盡言疏解》流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