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共3569,分238頁顯示  上一頁  198  199  200  201  202  204  205  206  207 下一頁
其它辭典(續(xù)上)
釋法鎧(忍之 澹居 趙 )
趙士諤(謇卿 )
趙可镕(汝從 )
趙世典(伯循 仰潛 )
趙國琦( 國芬、國琦 )
趙琦美(開美 元度、玄度、如白、仲朗 清常道人 )
趙維寰(無聲 雪廬 忠介 )
趙拱極
趙世祿(文叔 )
趙標(貞甫 準臺 )
趙彥復(微生 )
趙贊化
趙亨道(景達、大而 東溪、清溪 )
趙映斗(龍封 )
趙師圣(元睿 我白 王府 )

人物簡介

新續(xù)高僧傳·習禪篇第三之十一
釋法鎧,字忍之,亦號澹居,姓趙氏,江陰人也。世稱巨族,母夢僧趺坐于堂上而生鎧,故幼性穎悟,知有夙慧,長習舉子業(yè),才名奕奕,乃塵視世榮,志性命之學。父母方為聘室,鎧愀然不樂。父卒,乃杖策孤游,登太和山,遇羽士授長生之術,過武昌遇講良知學者,皆掉頭棄去。一日入僧舍,見《金剛經(jīng)》,讀至如來說諸心皆為非心,忽有省,乃曰:“是吾所歸也?!边€過浮山,坐三曲洞,瀝血寫《孝經(jīng)》。癸巳,游皖城,達觀禪師過江上,鎧往參,再謁乃見,求度未許。達登馬祖庵,鎧偕阮自華至。達夜夢披白鎧人侍其側(cè),及見鎧著白衣懇求剃度,達許之,因命今名。薙發(fā)受具,時年三十有三。未幾,入天目,誅茅于分經(jīng)臺,吊影藏修,單提向上,蔬食不糝,敝衣露肘,每降妄心,燃香爇臂,如是者三載,大有開發(fā)。石帆岳公入山,見鎧蓬首垢面,腰鐮采薪,因太息曰:“真道人也?!本弥绿炷?,復過宣城,掩關于西樂。乃習荷重負肩,試經(jīng)行,以苦箸骨調(diào)昏睡,其道益進。后出關行腳,至匡廬,每過叢林,坐廊下,忽焉達旦。辛丑,至都門,省達于慈壽。初入室便問生死大事,愿師指示。達即痛棒,如是者再。一日又問:“永嘉云:了得業(yè)障本來空。只如師子尊者,二祖、肇公等是了得也未?”聲未絕,達連捧之。鎧猛省,但點首而已,自是見地隱密。壬寅秋,南還入浮山會圣巖,乃宋遠錄公與歐陽六一因棋說法處,久為俗業(yè)。皖城澹宇阮公謀復之,請鎧以居,重新遠公塔。瀝血書《梵網(wǎng)經(jīng)》,日課《金剛般若》為母壽。戊申,應太史觀我吳公請,住持浮山大華嚴寺,居常以本分為念,四方衲子至者唯示直捷處。乃集諸祖入道緣梓之。初,達刻大藏,以雙徑寂照為刻場,后靈龕亦歸之。鎧欲滿其愿,遂往。庚戌至山,見霧濕濃濃,宜求爽塏。下有化城故址,為宋佛日宣禪師道場。太史具區(qū)馮公議修復為藏版處。鎧簡得手札,示左方伯本如吳公為按址畫界,奪諸豪右,仍為佛地,又贖臨安太平寺田百畝以資供贍,于是藏事有歸。甲寅吳公開府于蜀,鎧以刻藏因緣往議之,遂登峨嵋禮普賢。乙卯春,同直指若谷徐公出蜀。是年秋,還徑山,頗疲于津梁。辛酉 秋七月,遍辭諸檀越,過白門以藏事托本如吳公。冬十月,歸雙徑。一日倚杖立堂下,顧謂眾曰:羚羊掛角,不出十二。眾罔測。至晚,爇香禮佛,沐浴更衣,趺坐默然,至旦忽脫去。天啟辛酉十二月十三日也。壽六十有一,臘二十有八。弟子元亮具狀,走匡山乞憨山為之塔銘。

人物簡介

御選明詩姓名爵里
字謇卿,吳江人。萬歷辛丑進士,知會稽縣升兵部職方主事調(diào)吏部考功歷文選郎中官至僉都御史巡撫宣府有中丞詩選
趙可镕 朝代:

人物簡介

維基
趙可镕(1534年—?年),字汝從,江西南昌府豐城縣人,四川瀘州民籍,治《書經(jīng)》,年二十九歲中式嘉靖四十一年壬戌科第三甲第一百二十四名進士。十一月十八日生,行三,曾祖趙以誠;祖趙琮,知縣;父趙元忠;母龐氏;繼母王氏;宋氏。具慶下,妻喬氏,繼妻宋氏(聘);兄可鑒;可銓。由州學附學生中式四川鄉(xiāng)試第六十八名舉人,會試中式第二百六十八名。

人物簡介

維基
趙世典(1562年—?),字伯循,號仰潛,福建泉州府晉江縣人,軍籍。萬歷十年(1582年)壬午科福建鄉(xiāng)試八十一名,萬歷十四年(1586年)丙戌科會試一百十二名,登三甲第七十五名。都察院觀政,任江西樂安縣知縣。官至魯王府長史。

人物簡介

維基
趙國琦,原名趙國芬,中舉人后改名國琦,江西南昌府南昌縣人。萬歷十年(1582年)壬午科江西鄉(xiāng)試舉人,二十三年(1595年)成乙未科進士,初授廬江縣知縣,擢官工部都水司主事,三十一年任云南鄉(xiāng)試主考官,以病辭,由刑部山西司主事程寰代替。改吏部文選司主事。四十六年起為浙江嘉湖道參議,泰昌元年升河南按察司副使,備兵睢城。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生卒】:1563—1624 【介紹】: 明蘇州府常熟人,一名開美,字元度,一作玄度,又字如白、仲朗,號清常道人。趙用賢子。以蔭任南京都察院照磨,累升刑部郎中。好聚書,假借繕寫,網(wǎng)羅而校讎之,錢謙益稱為近古所未有。有《脈望館書目》、《容臺小草》、《洪武圣政記》、《和禪詩》等。

人物簡介

滄海遺珠
趙維寰(1563—1644)字無聲,號雪廬,嘉興府平湖縣人。宋太祖后裔。著有《尚書蠡》《讀史快編》《寧志備考》《諭寧迂略》《雪廬焚余稿》《雪廬焚續(xù)稿》等。
槜李詩系·卷十六
維寰,字無聲,平湖人。形貌短健。有相者曰:子骨法孤貴,宜以文霸貢。入北雍,中庚子解元。以文格太奇被參。及卷進呈,神廟:卸。批云:其學則僻,其思則苦。復數(shù)。曰:異人也。自是聲益藉甚。入禮闈,多士皆翹首拭目,爭識其面久之。署海寧學諭,遷南監(jiān)丞,轉(zhuǎn)刑部主事。訊撫寧侯朱國弼投獻事,不少假。國弼奏訐寰。寰亦疏國弼不法狀,有,旨。削國弼宮銜,以列侯就第。轉(zhuǎn)郎官。復連疏劾大司寇甄淑、納言劉之鳳格不上,遂并參之鳳,直聲震一時。竟以小臣屢訐大僚,罷歸,杜門著書。年八十一卒,私謚曰忠介。著有廿一史快編、雪廬焚馀諸事。子韓、孫沺,俱有才名。湖人三世能文者,推趙氏云。
趙拱極 朝代:

人物簡介

維基
趙拱極,忠義前衛(wèi)官籍,山東濟南府章丘縣人。進士出身。萬歷十六年(1588年)順天府戊子科舉人,萬歷十七年(1589年)聯(lián)捷己丑科三甲二十九名進士,授揚州府推官,擢兵部武庫司主事,二十七年典試四川,晉職方司郎中。三十五年,升光祿寺少卿。三十九年京察,以才力不及降職。四十年,以前征播州楊應龍功,復原職,改南京太仆寺少卿。天啟二年(1622年),以病告歸。

人物簡介

甬上耆舊詩·卷二十七
字文叔。中進士,授刑部主事。議楚藩之獄,詞連大帥,執(zhí)法不阿,出知蘇州,再擢江西按察副使,備兵吉安。與鄒南皋、郭青螺諸先生交,執(zhí)禮甚恭,江右士翕然宗之。未幾,引年歸,卒于家。
維基
趙世祿,字文叔,浙江寧波府鄞縣人。萬歷二十二年(1594年)甲午科浙江鄉(xiāng)試舉人,二十九年(1601年)辛丑科進士,授刑部主事,議楚藩之獄,詞連大帥,執(zhí)法不阿。萬歷三十五年出知蘇州府,修三江水利,盡去私占,改知撫州府,擢山東按察副使。四十五年再起任江西按察副使,備兵吉安,與鄒元標、郭子章諸先生交,執(zhí)禮甚恭,江右士翕然宗之。未幾,引年歸。
趙標 朝代:

人物簡介

維基
趙標(1565年—1609年),字貞甫,號準臺,山西平陽府解州人。萬歷十三年乙酉山西鄉(xiāng)試五十名,萬歷十四年(1586年)丙戌科會試二百三十三名,登三甲第二百五十一名。工部觀政,任改翰林院庶吉士。十六年戊子授江西道監(jiān)察御史。首請冊東宮,劾太常寺卿徐元春罷之。十七年己丑丁陳淑人艱,服除,改浙江道御史,八月巡按真定。二十一年癸巳予告,二十五年丁酉除河南道御史,巡按四川。二十八年庚子巡按山東。三十年壬寅例遷尚寶司少卿,三十一年癸卯典河南鄉(xiāng)試,是年秋晉本司卿,尋遷翰林院提督四夷館太常寺少卿,視太常篆。三十四年丙午冬遷太仆寺卿,督夷館如故。三十六年戊申充冊封益藩正使。萬歷三十七年己酉五月三日以疾逝,年僅四十有五。

人物簡介

御選明詩姓名爵里
字微生,杞縣人。萬歷甲辰進士,官至湖廣按察副使有趙微生詩選
維基
趙彥復,字微生,河南杞縣人。穎異絕倫,讀書目數(shù)行下,治春秋。中神宗萬歷三十一年癸卯經(jīng)魁,三十二年(1604年)甲辰科成進士,初授寶坻縣知縣,寶坻頻年荒饑,設法賑濟。邑有珰父高姓者,強褫虐民,執(zhí)法除之,士民賴以安輯。以母早逝,祖母年高,遂解任就養(yǎng)。終喪,三十六年起補山西曲沃縣知縣,下車以興利除害為己任,減徭役,添驛馬,革堡官木鐸老人,禁子門夫諸役。時歲祲,發(fā)粟煮粥,全活甚眾。又纂輯《沃史》,備地方故實,今雖殘缺,然后之修志者有所考證,亦中流之一柱也。尋轉(zhuǎn)臨清糧儲同知,會臨清饑,米價騰貴,道路死者相枕籍,繪圖上疏,蒙俞允發(fā)倉賑濟,且捐俸煮粥,全活數(shù)十萬人。后擢戶部主事,去之日,百姓扳留,有泣下者,祀名宦。晉戶部郎中,出知汾州府,時魏珰焰熾,御史張慎言因建言忤珰意,臺司委彥復審獄,陰嗾刺面發(fā)配。彥復毅然曰:「吾不能殺人以媚人也?!挂孕悦鼱幹?,張始得免。及逆珰誅,起慎言為納言,入都謁趙,終不一見。官至湖廣江防道副使。著有《梁園風雅》、《冰巖初刻》、《二酉草》、《蘇門集》行世。

人物簡介

維基
趙贊化(?—1625年),江西九江府德化縣人。萬歷二十八年(1600年)己酉科江西鄉(xiāng)試舉人,四十一年(1613年)癸丑科進士,四十四年任太倉州知州,天啟初官工部營繕司郎中,管臨清磚廠,升南寧府知府。
趙亨道 朝代:明末清初

人物簡介

簡介
朝鮮咸安人。字景達、大而。號東溪、清溪。

人物簡介

維基
趙映斗(?—1627年),號龍封,直隸真定府元氏縣人。幼年寄居寧晉,即以理學雅重于先達,舉孝廉后遂還里,幾有益于邑中之事,極力為之。萬歷四十年(1612年)壬子科順天鄉(xiāng)試舉人,天啟二年(1622年)壬戌科進士。初令武進,政聲大著,當事以水土議調(diào)聊城,毗陵士民爭之,章滿公車。至東昌,以疾終。所著有《易經(jīng)解意》、《四書理說》、《舉業(yè)正印》。墓在城西韓臺村西二里。

人物簡介

維基
趙師圣,字元睿,號我白,江西南豐縣人。萬歷二十五年丁酉科江西鄉(xiāng)試舉人,二十六年(1598年)戊戌科進士。選庶吉士,二十八年授翰林院檢討。丙午分較會闈,所取多名士,位至九列者。三十五年奉命冊封諸王府,四十二年為右春坊右贊善兼翰林院簡討。歷任左諭德兼翰林院侍講、右庶子,為皇太子朱常洛講讀官。四十六年充順天府鄉(xiāng)試考官,改左庶子,掌左春坊印信。四十七年以磨勘試卷違式,循例摘參各省直主考,趙師圣等奪俸一月。熹宗即位,升少詹事,管理貼黃,尋卒,贈禮部右侍郎,蔭子趙希光為國子生,賜祭葬。著有《漱芳樓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