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簡介
【介紹】: 元吳興人,字彥征。趙雍子,以國子生登第,為江浙行省檢校。善畫人馬,工書。御選元詩姓名爵里
字彥徵,雍子。第進士。至正間,官承事郎江浙行省中書檢校官。
人物簡介
【生卒】:1319—1369 【介紹】: 元明間徽州府休寧人,字子常。九江黃澤弟子,得六十四卦大義及《春秋》之學(xué)。后復(fù)從臨川虞集游,獲聞吳澄之學(xué)。晚年隱居?xùn)|山,讀書著述。洪武二年,與趙塤等被征修《元史》,書成,辭歸,旋卒。學(xué)者稱東山先生。有《春秋集傳》、《東山存稿》、《左氏補注》等。元詩選
汸字子常,休寧人。師事九江黃澤楚望、嚴(yán)陵夏溥大之、義烏黃溍晉卿,明《易》象、《春秋》之學(xué)。至正初,臨川虞學(xué)士集見其書,深加敬異,延致于家。未幾歸,筑東山精舍,隱居著述,學(xué)者尊之。輔元帥汪同起兵保鄉(xiāng)井,授為江南行樞密院都事。丙申后,結(jié)茅星溪古閬山。洪武二年,召至京師,與修元史。既竣事,得請還,未逾月以疾卒,年五十一。門人汪蔭及范準(zhǔn)先后集其所為詩文得若干卷。星源汪仲魯謂子常之詩,因感發(fā)而形諸詠歌,雖不專乎是,然長篇短哦,亦不一字茍為也。欽定四庫全書·東山存稿·提要
(臣)等謹(jǐn)案:東山存稿七卷,附錄一卷,元趙汸撰。汸字子常,婺源人??儗W(xué)著書,隱居不仕。至正末,以輔元帥汪同起兵保鄉(xiāng)井,授江南行樞密院都事。其于諸經(jīng)無所不通,而尤邃于春秋。所作春秋集傳、師說、屬辭諸書,皆已著錄經(jīng)部中,此本乃其詩文存稿也。當(dāng)元之季,汸筑室東山,閉戶著述。明初屢徵不起,僅一出修元史,事畢即辭歸。制行極為高潔。其文亦多淳實典確,不為浮聲,猶見先民矩矱之遺。詹烜作汸行狀,稱其嘗謁黃溍于杭州,溍大異之。又嘗至臨川,見虞集,授館于家一歲蓋。其所與講習(xí)者,皆當(dāng)世名儒。故所為文章,能具有師法若此。又集中載汸自作黃澤行狀一篇,于經(jīng)術(shù)傳授源流,剖晰詳至。其生平學(xué)術(shù)之醇正,得力所自,尤可以概見焉。乾隆四十二年五月恭校上。東山存稿·原序
洪武二年冬,休寧趙君子常,以史事召至京師,既竣事歸,未逾月,以疾終。明年春二月,葬于里之東巖,親友畢來會葬。其門人汪蔭乃集其所為詩文若干卷,屬予序之,已諾,多疾未遑也。未幾,蔭以賢良召,而范生準(zhǔn)乃續(xù)錄之,旁搜靡遺,復(fù)申前請。嗚呼!吾子常平生篤志古學(xué),豈專在于詩與文哉!初予年十有五,學(xué)于族祖古逸先生之門,子常先受業(yè)焉。先生每稱其苦學(xué)善思,有疑問,弗得弗措,且約今年再來。因問其年,曰:長汝五歲。躍然喜曰:果來,愿兄事之以求益。迨至,而先生已捐館。予方耕稼為養(yǎng),乘間讀書,而子常乃游江西,學(xué)于九江黃楚望之門。再客虞文靖公所。比歸,搆精舍于東山,期與同志共學(xué)焉。予適與一二友生讀書于邑東崇壽觀,相見甚歡,交勉厚規(guī),志惟古人之求,凡所得于師若友者,各無隱。自后別歸則嚴(yán)守程期,會敘則通宵警飭,未久而風(fēng)濤橫潰,奔竄無所。不相聞問者。再越歲予不獲已,尋授州牧,膺省檄,什伍其民,以禦寇攘。而子常亦輔贊郡鎮(zhèn)帥,以寧鄉(xiāng)里。既而予以憂制,退處,荒僻。子常亦避地吾里之閬山,時結(jié)屋攜書,相期畢志。廬室茍完,變故莫測。遂有遠役,六載方還。疾疢衰憊,情況異昔。子常復(fù)于東山,所著春秋集傳與屬辭左氏補注,咸就厥緒,復(fù)留心于四圣人之易。予則感激愧汗,尚愿養(yǎng)氣畢力,旦夕叩擊以卒業(yè),而遽歿矣。噫!是果馀生之不幸,抑亦吾斯文之不幸耶?人非不學(xué),其墮于俗學(xué)之卑陋者不足論。茍不溺于佛老,尚空寂,則必事權(quán)謀勢利,況有文嘩一世,而心尚虛玄,誠心乎圣人之訓(xùn),以極天地之元,全天地之德,闡天地之用者,幾何人哉?此吾夫子所以莫克立君道以正萬方,故發(fā)吾已矣夫之嘆。其立師道以教萬世,意尚隱昧而弗昭,為可慨也。子常深潛本源,力探閫奧,體察涵涄,完養(yǎng)日固。學(xué)于黃先生,凡誦圣人之經(jīng),必以積思自悟,得圣人之心為本,因諸儒訓(xùn)釋,尋繹其所已言者,而融通以得其所未言者。故于易之象,春秋之書法,禮之大綱小紀(jì),節(jié)文度數(shù)之詳,具有端緒。惜乎年止于是,而未遂成書也。文多因人推迫,或應(yīng)酬問答,不得已而為之詩,因感發(fā)而形之詠歌,雖不專乎是,然長篇短哦,亦不一字茍為也。子常名汸。學(xué)者稱之曰東山先生。因汪、范二生之請,故推在昔交承之契,期待之深,以見其設(shè)施之有在。嗚呼!觀其文者,尚亦效于是也哉!星源汪仲魯序。御選元詩姓名爵里
字子常,休寧人。授江南行樞密院都事明初被召與修元史書成不仕還有東山集
人物簡介
人物簡介
【生卒】:1325—1363 【介紹】: 明開國時濠州人。初為元義兵長,善馬槊。朱元璋取滁陽,德勝母在軍中,乃棄妻來從。為帳前先鋒。從渡江取集慶,功最。擒張士德,擢中翼左副元帥。守龍江,力戰(zhàn)破陳友諒。進后翼統(tǒng)軍元帥。從守南昌,為陳友諒所圍,中流矢死。
人物簡介
【介紹】: 元明間江西新喻人,字伯友。元順帝至正中舉于鄉(xiāng),為上猶教諭。明洪武二年,以山林遺逸被征為《元史》纂修官。次年,以順帝朝尚未完成,再開史局,塤又被征參與。書成,諸儒多授官,塤不受歸。尋召修日歷,授翰林編修。與宋濂同直史館,濂兄事之。后出為靖江王府長史。明詩紀(jì)事·甲簽·卷六
塤字伯友,新喻人。元鄉(xiāng)舉,為上猶教諭。洪武初,與修《元史》,賜金帛遣歸。尋召修日歷,授翰林編修,出為靖江王長史。 田按:纂修《元史》,兩局皆與者,伯友一人而已。宋景濂《元史目錄記》所謂獨塤能始終其事也。徐大章與王待制書亦稱伯友有史才、史學(xué),其為名輩所推如此,惜詩不多見。
人物簡介
【介紹】: 明人。洪武三年為萊州同知。時日本海盜屢寇山東、福建沿海地區(qū)。秩奉詔使日本責(zé)之。日本對秩禮遇有加,秩遂引其使入朝。
人物簡介
【介紹】: 元明間浙江山陰人,字本初。元至正進士。明洪武六年征授國子博士,請頒行正定《十三經(jīng)》,屏《戰(zhàn)國策》及陰陽簽卜諸書,勿列學(xué)宮。尋擇諸生穎拔者三十五人,命俶專領(lǐng)之,教以古文。九年,以翰林待制致仕。卒年八十。御選明詩姓名爵里
字本初,紹興人。元進士,洪武六年授太學(xué)博士加翰林待制明詩紀(jì)事·甲簽·卷十一
俶字本初,山陰人。元進士。洪武初徵為國子博士,加翰林待制致仕。 田按:本初官博士四年,諸生多成就者,加翰林待制致仕,蓋本初將致仕時,加待制以榮之?!对娋C》直云官翰林待制,誤矣。本初之歸也,京朝士大夫作詩贈其行,宋景廉有序紀(jì)之。史稱本初子圭玉兵部侍郎,出知萊州,有聲。劉子高寄圭玉詩云:「海神廟下波濤壯,萊子城邊草木稀。作郡新聲隨日起,趨朝舊夢逐云飛?!辜o(jì)其事也。
人物簡介
趙旅,浙江山陰縣(今屬紹興市)人。明初官員。洪武四年(1371年)辛亥,明朝首開會試,趙旅考詩經(jīng)得二甲第十七名,授進士出身。官吏部主事。趙旅為宋朝宗室。叔趙宜浩,元泰定四年進士。
人物簡介
趙鑄,字子顏,陜西西安府渭南縣人,進士出身。鄉(xiāng)試第六名。洪武四年,會試第十名,登進士三甲,授福州府侯官縣縣丞。
人物簡介
【生卒】:?—1393 【介紹】: 明湖廣夷陵人。洪武十八年進士。試大理寺左丞,擢大理卿,官至戶部尚書。坐贓誅。維基
趙勉(?—1393年),湖廣夷陵(今湖北宜昌)人。明朝進士、政治人物。洪武十八年(1385年)二甲第七十一名進士。后授大理寺左丞,升任大理卿,最后任戶部尚書。后因貪污案連坐被誅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