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共3277,分219頁顯示  上一頁  163  164  165  166  167  169  170  171  172 下一頁
其它辭典(續(xù)上)
趙繼宗(叔敬 )
趙秉倫(宗道 )
趙?。?span id="dpil8eb" class='charType'>字 克用 )
趙士賢(孟希 )
趙善鳴(元默 世稱 丹山先生 )
趙彰(用常 梧崗 )
趙佑(汝翼 )
趙璜(廷實 西峰 莊靖 )
趙秉貞(正夫 )
趙中道(從之 )
趙斌(時憲 )
趙鶴(鳴遠 )
趙士俊(孟章 )
趙鶴(叔鳴 具區(qū) )
趙繼爵(世忠 )

人物簡介

維基
趙繼宗(1458年—?),字叔敬,浙江寧波府慈溪縣人,醫(yī)學家。成化二十二年(1486年)丙午科浙江鄉(xiāng)試第二十一名舉人,弘治三年,登庚戌科會試第二百十五名,三甲六十二名進士。歷官云南姚州知州,正德四年(1509年)十一月升廣東按察司僉事,六年正月考察以不謹閑住。
趙秉倫 朝代:

人物簡介

維基
趙秉倫(15世紀—16世紀),字宗道,山東成都府蓬萊縣軍藉。趙秉倫是弘治八年(1495年)乙卯科舉人,弘治十二年(1499年)成進士,授陜西咸寧知縣,上級稱其有卓異三十六事,入朝試任監(jiān)察御史。弘治十八年(1505年)實授云南道監(jiān)察御史。明孝宗駕崩,他提出送終大事下應該延遲查訪,新政應該嚴肅,又彈劾朝臣哭喪不莊重,糾正勛戚侵佔土地,上奏后都一一獲施行,不久因為父親去世回鄉(xiāng)。

人物簡介

維基
趙?。?467年—?年),字克用,四川成都府內江縣人,民籍,弘治癸丑進士,官至淮安府知府。四川鄉(xiāng)試第二名,弘治六年(1493年)癸丑科第三甲第一百六十四名進士。初授監(jiān)察御史,升直隸淮安府知府。正德三年(1508年),兵科給事中周鑰至淮安調查公務,與趙俊交好。趙俊答應借千金給周鑰,卻出爾反爾。當時出使官員還京,權閹劉瑾均勒索重賄。周鑰走投無路,乘舟行至桃源,揮刀自刎。從者搶救時,周鑰已口不能言,取紙寫到「趙知府誤我」而死。其事上聞,趙俊被逮捕至京治罪。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生卒】:1460—1511 【介紹】: 明湖廣石首人,字孟希。弘治六年進士。由庶吉士授戶科給事中,改兵科,累遷都給事中。曾上疏請選帥練兵、令勛戚子弟入國學、禁道士為太常正官。正德初,劉瑾擅權,落職歸。瑾敗,起為江西布政司左參政,卒官。
維基
趙士賢(1460年—1511年),字孟希,湖廣荊州府石首縣人,民籍。湖廣鄉(xiāng)試第三十五名舉人。弘治六年(1493年)中式癸丑科會試第二十九名,二甲第十三名進士??歼x庶吉士,初授戶科給事中,丁母劉孺人喪,服闋,改授兵科,歷兵科都給事中,劉瑾柄政時落職為民。正德六年(1511年)二月起升江西左參政。正德六年九月二日病卒,年五十二。

人物簡介

全粵詩·卷一八五
趙善鳴,字元默。順德人。明孝宗弘治十四年(一五〇一年)舉人。任南京戶部員外郎,官至曲靖知府。游于白沙之門。工書法,其行草入神品,為世珍寶。人稱丹山先生。著有《朱鳥洞集》。清道光《廣東通志》卷二七四有傳。
明詩紀事·丁簽·卷九
善鳴字元默,廣州順德人。弘治辛酉舉人,官曲靖知府。有《朱鳥洞集》。

人物簡介

槜李詩系·卷十一
彰,字用常,號梧崗,平湖人,負奇嗜古,藏書數萬卷。王柘湖為諸生時,館其家。已而柘湖入中秘,每言:我所得大半出用常家書也。弘治辛酉,貢入成均。有勸其就廣文者,謝曰:敝廬薄田,足供伏臘,奇書野乘,不乏披吟,安能向少年折腰乎?一詩載邑乘。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介紹】: 明四川雙流人,字汝翼。弘治十二年進士。由繁昌知縣召為御史。正德元年言劉瑾輩日獻鷹犬,多為不法事,乞置之法。群奄大恨。及劉健、謝遷去位,瑾大逐廷臣忤己者,指佑為奸黨,勒罷。瑾誅,起山西僉事卒。
維基
趙佑,字汝翼,四川承宣布政使司成都府雙流縣(今四川省成都市雙流縣)人,弘治進士。弘治十二年(1499年)己未科進士,授繁昌縣知縣,后改監(jiān)察御史。正德元年,上疏請明武宗遠離劉瑾、丘聚、馬永成等太監(jiān),并清理朝政,此書入奏后,內臣極其仇恨趙佑。恰逢武宗大婚,詔取太倉銀四十萬兩。趙佑亦上疏勸阻,但武宗并未接納。當時,內臣擅政,趙佑與同官朱廷聲、徐鈺交相上奏,當時奏折入內閣商議,準備對太監(jiān)中官施加重罪。恰逢事變,劉健、謝遷被勒令辭職。劉瑾大肆驅逐忤逆他的廷臣,并致認趙佑、朱廷聲、徐鈺、陳琳、潘鏜為奸黨,勒令罷免。劉瑾被誅后,趙佑起用為山西僉事。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介紹】: 明江西安福人,字廷實,號西峰。弘治三年進士。授工部主事。出為濟南知府,選誠實之民教以律令,取代猾吏。正德初遷順天府丞。劉瑾惡之,下獄除名。瑾死,復職。遷僉都御史。世宗即位,以工部侍郎掌部事,裁革內府費用巨萬。進尚書,值帝初政,銳意厘剔,每有營建,削減經費頗多。后論執(zhí)不止,諸權幸嫉之者眾,帝亦疏璜,遂乞致仁。十一年召復故官,未上卒,謚莊靖。
維基
趙璜(1463年—1532年),字廷實,號西峰,江西承宣布政使司吉安府安??h(今江西省安??h)人,弘治庚戌進士。官至工部尚書。趙璜從小隨父在外為官,曾墜江而不死。長大后,曾拾金不昧,物歸原主。弘治三年(1490年)庚戌科進士,授工部主事,改兵部主事,歷任兵部員外郎,出任濟南府知府,為政廉明,政績卓出。正德初年,升任順天府丞,因劉瑾所惡,受巡撫朱欽之事連坐而下詔獄除名。劉瑾被誅,復官,晉升為右僉都御史,巡撫宣府。調任山東巡撫,平定曲阜盜亂等。升任工部右侍郎,總理河道,賑濟順天府等地饑荒。明世宗即位后,進工部左侍郎,掌管部事,隨即升工部尚書。在任期間減少皇宮以及各地營造與工程。因為奸臣彈劾,而與秦金一同致仕。嘉靖十一年(1532年),恢復官職,未上任而去世。贈太子太保,謚莊靖。
趙秉貞 朝代: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介紹】: 明江西新建人,字正夫。弘治十七年舉人。官淳安知縣,能平反冤案。改衡陽縣,捐俸賑饑,作歌勸農,于驛路兩側植樹,以便行人。事母至孝。有《公馀錄》。

人物簡介

維基
趙中道,字從之,湖廣荊州府石首縣人,民籍。湖廣鄉(xiāng)試第五十七名舉人。弘治十八年(1505年)中式乙丑科三甲第九十五名進士。

人物簡介

維基
趙斌,字時憲,陜西平涼府人。弘治己未進士。弘治十二年(1499年)己未科進士。授行人司行人,升監(jiān)察御史十馀年,掌京畿道。正德九年(1514年)升應天府府丞,謫鹽運同知,升保寧府知府。
趙鶴 朝代:

人物簡介

維基
趙鶴(1479年—?年),字鳴遠,山西遼州人,民籍。治《春秋》,行三,由國子生中式辛酉科(1501年)山西鄉(xiāng)試第六十一名舉人,年三十歲中式正德三年(1508年)戊辰科會試第一百八十一名,第三甲第一百十一名進士。四年五月授都察院理刑進士,選授監(jiān)察御史,五年三月考察,以短于激揚,歷練未純,調改府推官,歷升四川按察司僉事,居官清慎,聲名卓然。后家居,二十年慎取,與有雅操,士論翕服。著有《春秋時事》、《史正》。

人物簡介

維基
趙士?。?467年—?),字孟章,湖廣荊州府石首縣人,民籍。湖廣鄉(xiāng)試第八名舉人。弘治九年(1496年)中式丙辰科三甲第二十五名進士。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介紹】: 明揚州府江都人,字叔鳴,號具區(qū)。弘治九年進士。授戶部主事,歷郎中,累官至金華知府,以忤劉瑾遭謫,終山東提學僉事。生平好學不倦,晚注諸經,考論歷代史,正其謬誤。詩恥凡語,愛謝靈運、孟郊及元劉因。有《金華正學編》、《書經會注》、《維揚郡乘》、《具區(qū)文集》、《金華文統(tǒng)》等。
維基
趙鶴(1468年—?),字叔鳴,號具區(qū),直隸揚州府江都縣人,民籍。弘治五年(1492年)壬子科應天府鄉(xiāng)試第三十三名。弘治九年(1496年)丙辰科二甲第二十五名進士。授戶部主事,升員外、郎中,十八年七月上言七事。后升知府,正德三年五月以事忤劉瑾降南安府同知,累官金華府知府,六年正月官員考察,列名不謹,十一月升山西按察司副使,丁憂歸。十年閏四月服闋,復除山東提學僉事。十五年六月官員考察,以不謹冠帶閑住。
趙繼爵 朝代:

人物簡介

維基
趙繼爵,字世忠,陜西西安府同州人。陜西鄉(xiāng)試第六十四名。弘治六年(1493年)癸丑科進士。授行人司行人。正德間任直隸大名府知府。改兗州府知府,正德五年(1510年)九月官山東兵備副使,九年正月考察去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