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guān)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共3569,分238頁顯示  上一頁  158  159  160  161  162  164  165  166  167 下一頁
其它辭典(續(xù)上)
趙與??(晦叔 方塘 文簡 )
趙庸
趙弼(元輔 )
趙宏偉(子英 松澗 )
趙必??(玉淵 秋曉 )
趙功可( 宋安 功可 晚山 )
趙良輔(良卿 )
趙澤祖(叔原 )
趙知軍
趙璧(國寶 )
趙玉
趙孟頖(景魯 )
趙鼎
趙孟頫(子昂 松雪道人 文敏 魏國公 )
趙必拆
趙與?? 朝代:宋末元初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生卒】:1242—1303 【介紹】: 宋元間臺州黃巖人,字晦叔。號方塘。宋宗室。度宗咸淳七年進士,為鄂州教授。宋亡,應(yīng)世祖召至上京,授翰林待制。朝廷立法,多所咨訪。忠言讜論,無所顧惜。進直學(xué)士,轉(zhuǎn)侍講,又疏言權(quán)臣專政之咎。累遷翰林學(xué)士。卒謚文簡。
趙庸 朝代: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生卒】:1243—1309 【介紹】: 元汴梁路陳州人。年十三襲父職知潁州。歷知邳、莒、息、淇四州,同知鄂州、益都二路,成宗大德五年升瑞州路總管,改饒州路。
趙弼 朝代: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生卒】:1244—1301 【介紹】: 元夔州路云陽人,字元輔。十二歲入侍忽必烈于藩府。世祖至元十七年授符寶郎,進典瑞卿,歷大都留守兼少府監(jiān)事、河南行省右丞。成宗大德三年官至陜西行省平章。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生卒】:1244—1326 【介紹】: 元許州襄城人,字子英,號松澗。世祖至元十七年累遷衡州路治中,二十四年解官。成宗大德五年薦授浙西憲僉。歷南臺都事、內(nèi)臺都事、浙東廉訪副使。仁宗皇慶間以南臺治書致仕。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生卒】:1245—1294 【介紹】: 宋宗室,太宗十世孫。居?xùn)|莞,字玉淵,號秋曉。度宗咸淳元年進士。初任高要尉,攝四會令,歷南康丞、南安軍司戶參軍諸職。棄官歸養(yǎng),以家資贍軍。文天祥開府惠州,辟為簽書惠州軍事判官。入元,歸隱不仕。平生慷慨仗義,樂周人之急。為詩體格清勁。有《覆瓿集》。
全宋詩
趙必??(一二四五~一二九五),字玉淵,號秋曉,東莞(今屬廣東)人。宋宗室。度宗咸淳元年(一二六五)進士,初任高要尉,歷攝知四會縣、南康丞。帝炳祥興元年(一二七八),文天祥開府惠州,辟為攝惠州軍事判官兼知錄事。宋亡,隱居鄉(xiāng)之溫塘村,足跡不入城市。元世祖至元三十一年十二月卒。有《覆瓿集》。事見本集末附志傳、行狀。 趙必??詩,以影印文淵閣《四庫全書》本為底本,校以清道光十年詩雪軒刻《秋曉先生覆瓿集》(簡稱詩雪軒本)。
全宋文·卷八三四二
趙必??(一二四五——一二九四),字玉淵,號秋曉,居廣州東莞(今廣東東莞),太宗十世孫。咸淳元年,與父同登進士第。初仕高要尉,攝四會令,再任南康丞。文天祥開府惠州,辟為攝惠州軍事判官。入元,隱居不仕。至元三十一年卒,年五十一。著有《覆瓿集》六卷(存)。見陳紀《行狀》,陳璉《墓表》(《覆瓿集》附錄),《宋詩紀事》卷八五。

人物簡介

簡介
趙功可(1246-1326),南宋末遺民詞人。名宋安,字功可,號晚山,廬陵(今江西吉安)人。七歲喪父,由其祖父撫養(yǎng)成人,有文名,與其堂兄趙文并稱“二趙先生”。布衣終身,平身交游詹玉,揭傒斯等人。今存詞八首,詞風蒼勁。
趙良輔 朝代: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生卒】:1247—1318 【介紹】: 元安陽人,字良卿。世祖至元二十二年累遷金壇縣尹,擢平江路推官,歷知新喻、醴陵,除建昌路同知,以潭州路同知致仕。

人物簡介

全宋詩
趙澤祖(《縉云文徵》卷一作趙澤),字叔原,宋末縉云(今屬浙江)人。曾官浙西安撫司干官。事見趙章格輯《家傳詩鈔》(稿本)。今錄詩二首。

人物簡介

全宋詩
趙知軍,名未詳,宋末知興國軍(《浩然齋雅談》卷中)。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生卒】:1250—1308 【介紹】: 元東平路陽谷人,字國寶。世祖至元間累遷監(jiān)察御史,轉(zhuǎn)御史臺都事,出為山東憲僉。歷戶部員外郎、右司員外郎。武宗至大初遷平江海運萬戶,旋卒。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生卒】:1250—1315 【介紹】: 元積石州人。世祖至元二十八年累官慶陽知府。武宗至大元年升嘉定路總管。
趙孟頖 朝代:宋末元初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生卒】:1251—1305 【介紹】: 宋宗室,居吳興,字景魯。趙與訔子。以蔭補承務(wù)郎,知仁和縣。累授簽書高郵軍判官。入元不仕,喜與名僧游。善書小楷。

人物簡介

全粵詩·卷五一
趙鼎,高要人。元代任肇慶路儒學(xué)教諭,秩滿后遂占籍高要,始居城西,后遷蓮塘都蘭巷坊。元世祖至元二十九年(一二九二)嘗留題詩刻于高要蓮塘神符巖壁。詩一首。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生卒】:1254—1322 【介紹】: 元湖州人,字子昂,號松雪道人。宋宗室。幼聰敏,為文操筆立就。以父蔭為真州司戶參軍,宋亡,家居。世祖征入朝,授兵部郎中,遷集賢直學(xué)士。帝欲使與聞中書政事,固辭。每見,必語及治道,多所裨益。累拜翰林學(xué)士承旨。卒謚文敏。詩文清邃奇逸,書法兼工篆、隸、行草,自成一家。繪畫亦善山水、竹石、人物、鞍馬、花鳥。有《松雪齋文集》。
元詩選
孟頫,字子昂,宋秦王德芳之后。五世祖秀王子稱實生孝宗。賜第于湖州,故孟頫為湖州人。年十四,以父蔭補官。宋亡家居,益自力于學(xué),侍御史程鉅夫奉詔搜訪遺逸,以孟頫入見。神彩煥發(fā),如神仙中人,世祖顧之喜,欲大用之。議者不可,授兵部郎中,遷集賢直學(xué)士,出同知濟南總管府,歷江浙等處儒學(xué)提舉。延祐中,累拜翰林學(xué)士承旨,得請歸,至治初卒,年六十九。追封魏國公,謚文敏。子昂以書法稱雄一世,畫入神品,四方萬里重購其詩文者,所至車馬填咽。自號松雪道人,有《松雪齋集》。史稱其清邃奇逸,讀之使人有飄飄出塵之想。戴帥初謂其古詩沈涵鮑謝,自馀諸作,猶傲睨高適、李翱間。仁宗與侍臣論文學(xué)之士,以子昂比唐李太白、宋蘇子瞻云。虞雍公伯生嘗以詩詣子昂,有「山連閣道晨留輦,野散周廬夜屬櫜」之句。子昂曰:「若改山為天,野為星,則尤美矣?!共姆?。故有元之盛,稱虞、趙、楊、范、揭焉。子昂以宋王孫仕元為顯官,其從兄子固恥之,閉門不肯與見。子昂之沒也,宋逸士子虛題其詩卷曰:「文在玉堂多煥爛,淚經(jīng)銅狄一滂沱。原陵禾黍悲豐鎬,人物風流繼永和。」亦深惜之詞也。子雍、奕,并以書畫知名。
詞學(xué)圖錄
趙孟頫(1254-1322) 字子昂,號松雪道人。湖州人。宋宗室。歷仕世祖、成宗、武宗、仁宗四朝,累官至翰林學(xué)士承旨。卒贈魏國公,謚文敏。以書畫著稱,畫名尤著,開有元一代畫風。有《松雪齋文集》,詞在集中。又有《巫山一段云》十二首分詠巫山十二峰者,見《花草粹編》。
趙必拆 朝代:宋末元初

人物簡介

全宋詩
趙必拆,杭州(今屬浙江)人。月泉吟社第三十名,署名愛云仙友。事見《月泉吟社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