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3569,分238頁顯示
上一頁 145 146 147 148 149 151 152 153 154 下一頁
其它辭典
趙必適趙崇仿趙嘉慶(字 伯美 )趙汝巋趙汝厲趙師箋趙時棣趙與桀趙崇璉趙良坦(字 平甫 號 平心 )趙與弼趙與份趙與堅趙與緡趙與訔(字 中父 號 菊坡 )
人物簡介
全宋文·卷八○二二趙嘉慶,字伯美,淳祐七年為開封府推官,十年任給事中,十二年為湖南提刑。寶祐三年為秘書監(jiān)。為人頗猜忌褊狹,與物多忤,為朱應元所劾,罷職,出任福建提舉。見《齊東野語》卷五,雍正《福建通志》卷二一。
人物簡介
簡介淳祐十一年(1251)任荊湖南路提點刑獄公事。淳祐十一年(1251)任岳州知州。
人物簡介
簡介淳祐十年(1250)任嚴州知州。淳祐十二年(1252)任司農(nóng)寺丞。寶祐二年(1254)任平江府知府,二月到任。
人物簡介
簡介淳祐四年(1244)任廣南東路提點刑獄公事。開慶元年(1259)任韶州知州。
人物簡介
全宋詩趙崇璉,上虞(今浙江上虞東南)人。理宗寶祐元年(一二五三)進士(清光緒《上虞縣志校續(xù)》卷四)。今錄詩三首。
宋登科記考紹興府上虞縣(今浙江紹興)人。寶祐元年(1253年)特奏名進士。
人物簡介
全宋詩趙良坦,字平甫,號平心,上虞(今浙江上虞東南)人。理宗寶祐元年(一二五三)進士。知永嘉、瑞安、福清縣。二王走閩,以軍器監(jiān)簿贊軍事。與元兵作戰(zhàn)被俘,系獄二年,不屈殉難。事見清光緒《上虞縣志校續(xù)》卷四。今錄詩三首。
人物簡介
簡介淳祐七年(1247)任徽州知州。寶祐二年(1254)任淮西江東總領(lǐng)軍馬錢糧。寶祐二年(1254)任江南東路轉(zhuǎn)運判官。寶祐二年(1254)任司農(nóng)卿。寶祐四年(1256)任戶部侍郎。寶祐五年(1257)任兩浙路轉(zhuǎn)運副使。
人物簡介
全宋詩趙與緡,上虞(今浙江上虞東南)人。理宗寶祐元年(一二五三)進士(清光緒《上虞縣志校續(xù)》卷四)。今錄詩二首。
人物簡介
全宋詩趙與訔(一二一三~一二六五),字中父,居安吉州(今浙江湖州)。孟頫父。以蔭補官,初調(diào)饒州司戶參軍,兼浙西提刑司干辦,知蕭山縣。理宗淳祐八年(一二四八),通判臨安府。十年,知嘉興府。寶祐元年(一二五三),知平江府。景定五年(一二六四),以兩浙運使兼知臨安府(《咸淳臨安志》卷四九)。咸淳元年卒,年五十三。事見《松雪齋集》卷八《先侍郎阡表》。
全宋文·卷八○九二趙與訔(一二一三——一二六五),字中父,號菊坡,居婺州蘭溪(今浙江蘭溪)。秦王德芳九世孫,希戭子,孟頫父。以蔭補饒州司戶參軍,歷浙西提刑司干辦公事,知蕭山縣,通判臨安府,知嘉興府。官至戶部侍郎兼知臨安府、浙西安撫使。咸淳元年卒,年五十三。見趙孟頫《松雪齋集》卷八《先侍郎阡表》、卷九《吳興郡趙公碑》,《宋史》卷一九《宗室世系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