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3569,分238頁顯示
上一頁 123 124 125 126 127 129 130 131 132 下一頁
其它辭典
趙師勉趙師夏(字 致道 號 遠(yuǎn)庵 )趙希周趙崇歸趙汝燧( 汝燧 字 明翁 號 野谷 )趙汝域(字 守禮 )趙盛趙師道趙彥彬趙宗祉趙不熄趙庚夫(字 仲白 號 山中 )趙善下趙希遠(yuǎn)(字 安父 )趙伯鳳
人物簡介
簡介嘉定四年(1211)任興國軍知軍。嘉定五年(1212)7月5日降一官放罷。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介紹】:
宋宗室。臺州黃巖人,字致道,號遠(yuǎn)庵。趙師雍弟。光宗紹熙元年進(jìn)士。歷官大理司直,知南康軍,后以朝奉大夫知西外宗正事。嘗從朱熹游,悉得道學(xué)奧旨。
全宋文·卷六七○六趙師夏,字致道,號遠(yuǎn)庵,太祖八世孫,居黃巖(今浙江黃巖)。從朱熹學(xué)。登紹熙元年進(jìn)士第,累官大理司直、知南康軍,以朝奉郎知西外宗正事。見《宋史》卷二一六《宗室世系表》二、《嘉定赤城志》卷三四、《宋元學(xué)案》卷六九。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生卒】:1172—1246
【介紹】:
名或作汝燧。宋宗室,居袁州,字明翁,號野谷。寧宗嘉泰二年進(jìn)士。主東陽縣簿,遷湖南刑司獄干官,改知臨川縣。監(jiān)鎮(zhèn)江府榷貨務(wù),年課羨三十萬。遷知郴州。歷湖南憲漕,以刑部郎官召對,再差知溫州。博記工文,尤長于詩,為江湖派詩人。有《野谷詩稿》。
全宋詩趙汝燧(一一七二~一二四六),字明翁,號野谷,袁州(今江西宜春)人。太宗八世孫。寧宗嘉泰二年(一二○二)進(jìn)士。歷東陽主簿,崇陵橋道頓遞官,諸暨主簿,荊湖南路刑獄司屬官,知臨川縣,監(jiān)鎮(zhèn)江府榷貨務(wù),臨安通判,諸軍審計司軍器監(jiān)主簿,理宗紹定二年(一二二九)知郴州,四年,為荊湖南路提點刑獄(明萬歷《郴州志》卷二),改轉(zhuǎn)運(yùn)使。移廣南東路轉(zhuǎn)運(yùn)使。后以刑部郎中召,淳祐五年(一二四五)出知溫州(明弘治《溫州府志》卷八)。六年卒,年七十五。有《野谷集》。事見《后村先生大全集》卷一五二《刑部趙郎中墓志銘》?!≮w汝燧詩,以汲古閣影宋抄《南宋群賢六十家集·野谷詩藁》六卷為底本。校以影印文淵閣《四庫全書》本(簡稱四庫本)、清嘉慶三年讀畫齋刊《南宋群賢小集》本(簡稱群賢集本)。新輯集外詩附于卷末。
人物簡介
全宋詩趙汝域(一一七二~一二五○),字守禮,縉云(今屬浙江)人。寧宗嘉定元年(一二○八)進(jìn)士,調(diào)真州判官。歷福建節(jié)度推官,知武寧縣,通判興化府、越州。理宗淳祐十年卒,年七十九。事見《縉云趙氏總祠志》卷一、《五云趙氏宗譜》卷三。今錄詩四首。
人物簡介
簡介開禧元年(1205)任福建路提舉市舶。嘉定五年(1212)任衡州知州,7月避親奉祠。嘉定十年(1217)任筠州知州。嘉定十二年(1219)6月罷黜。
人物簡介
全宋詩趙彥彬,四明(今浙江寧波)人。寧宗開禧元年(一二○五)進(jìn)士(清康熙《鄞縣志》卷一○)。嘉定間知貴溪縣、信州(明嘉靖《廣信府志》卷七、八)。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生卒】:1173—1219
【介紹】:
宋宗室,居興化莆田,字仲白。舉進(jìn)士不第,以宗子取應(yīng),得右選。工詩,嘗自刪取五百首。既歿,劉克莊擇百篇整理成《山中集》。
全宋詩趙庚夫(一一七三~一二一九),字仲白,號山中,寓居興化軍(今福建莆田)。宋宗室。曾舉進(jìn)士不第。寧宗嘉定十二年卒,年四十七。劉克莊擇其百篇詩題為《山中集》,已佚。事見《后村大全集》卷一四八《趙仲白墓志銘》,清乾隆《福建通志》卷五一。今錄詩二十二首。
人物簡介
全宋文·卷六九一二趙善下,嘉定中為揚(yáng)州觀察使、知婺州。
人物簡介
全宋文·卷七○三九趙希遠(yuǎn),字安父,宗室。開禧二年為奉議郎、添差通判平江軍。嘉定初知徽州,九年任司農(nóng)少卿。見《宋會要輯稿》食貨四四之一七,《宋史》卷二一七《宗室世系表》三,弘治《徽州府志》卷四,民國《江蘇通志稿·金石》一四《軍府牒府學(xué)》。
人物簡介
簡介嘉定三年(1210)任南安軍知軍。嘉定九年(1216)任廣南東路提舉市舶。嘉定九年(1216)任廣南東路提舉常平等事。嘉定十年(1217)任廣南東路提點刑獄公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