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3569,分238頁顯示
上一頁 102 103 104 105 106 108 109 110 111 下一頁
其它辭典
趙師巖趙思恭趙希仁趙彥俾趙楊子趙敦臨(字 庇民 )趙公邁趙可大( 伯術 )趙像之(字 明則、民則 )趙不敵趙不晦趙不拙趙公說趙居端趙善谷
人物簡介
簡介乾道三年(1167)任信州知州。乾道四年(1168)7月29日在任。
人物簡介
簡介乾道二年(1166)任江陰軍知軍。乾道二年(1166)任池州知州兼安撫使。乾道三年(1167)似應刪。依上年注釋,本年趙彥俾當不在江陰軍任上。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介紹】:
宋慶元鄞縣人,字庇民。高宗紹興五年進士。授蕭山縣簿。以郡守使者交薦,改湖州教授。有《語》、《孟》等經(jīng)解。
全宋文·卷四三七九趙敦臨,字庇民,明州(治今浙江寧波)人。少入太學,紹興五年第進士。初為蕭山縣主簿,紹興十五年尉樂清,后罷。曾任湖州教授。見林季仲撰《溫州樂清縣學記》、《送趙庇民序》(《竹軒雜著》卷六),《延祐四明志》卷四,《宋元學案》卷二五。
人物簡介
簡介乾道三年(1167)任衡州知州。乾道五年(1169)3月滿。
人物簡介
簡介未詳。
全宋文·卷四八七八趙可大(一一二一——一一八八),名伯術,以字行,太祖七世孫。監(jiān)婺州蘭溪稅。紹興十八年第進士,易左從事郎、紹興府觀察推官,改婺州推官。又起為平江軍節(jié)度推官,改湖南運干。淳熙十五年卒,年六十八。見趙善括撰《趙運干墓志銘》(《應齋雜著》卷四)。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生卒】:1128—1202
【介紹】:
宋筠州高安人,字明則,一作民則。趙廷美五世孫。高宗紹興十八年進士。調(diào)臨川司戶參軍。仕至軍器少監(jiān)。嗜學,詩文平淡簡遠。
全宋詩趙像之(一一二八~一二○二),字民則。宋宗室。高宗紹興十八年(一一四八)進士。授撫州司戶參軍,歷知州縣。與張栻、朱熹游。孝宗淳熙十二年(一一八五),楊萬里薦于朝(《誠齋集》卷一一五《淳熙薦士錄》)。十四年,除軍器少監(jiān),未幾出為提舉湖南常平。十六年,移江南東路(《永樂大典》卷八六四七引《衡州府圖經(jīng)志》)。遷福建路提點刑獄。寧宗慶元元年(一一九五),以事落職奉祠。嘉泰二年卒,年七十五。事見《誠齋集》卷一一九《趙公行狀》。
人物簡介
全宋詩趙不敵,宋宗室。孝宗隆興間通判漳州(清乾隆《福建通志》卷二四)。乾道間為福建轉(zhuǎn)運司判官(同上書卷二一)。四年(一一六八),為度支郎中(《宋會要輯稿》食貨五一之四六)。九年,以左朝奉大夫知宗正司事(《淳熙三山志》卷二五)。淳熙三年(一一七六),除直秘閣(《宋會要輯稿》職官六二之二○)。有《清漳集》(《宋史·藝文志》),已佚。
全宋文·卷五三八二趙不敵,宗室。隆興間通判漳州。乾道四年為度支郎中,知西外宗正司,淳熙三年知南外宗正司,復直秘閣。嘗通判漳州。官至左朝散大夫。編有《清漳集》三十卷。見《宋會要輯稿》崇儒一之一、職官六二之二○、食貨五一之四六,《直齋書錄解題》卷一五,《宋史》卷二三二《宗室世系表》一八,雍正《福建通志》卷二一、二四。
人物簡介
簡介乾道五年(1169)任成都府利州陜西等路提舉茶事兼陜西等路提舉買馬監(jiān)牧公事。
人物簡介
簡介乾道五年(1169)任成都府路轉(zhuǎn)運判官。
人物簡介
全宋文·卷四九六一趙居端,英宗四世孫安邵子,乾道初為明州觀察使。見《宋史》卷二三三《宗室世系表》一九,《宋會要輯稿》帝系七之五。
人物簡介
全宋文·卷五三九四趙善谷,宗室,漢王房六世孫,不掩子。乾道中知武岡軍。見《宋史》卷二二八《宗室世系表》一○、卷四九四《蠻夷傳》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