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guān)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檢索結(jié)果:全部 31詞典 9分類詞匯 22
《國語辭典》:賞罰(賞罰)  拼音:shǎng fá
獎賞有功勞的人與處罰有罪過的人?!肚f子。在宥》:「自三代以下者,匈匈焉,終以賞罰為事,彼何暇安其性命之情哉?」《韓非子。初見秦》:「今秦出號令而行賞罰,有功無功相事也。」
《國語辭典》:賞罰不當(賞罰不當)  拼音:shǎng fá bù dāng
賞罰與功過不相當。漢。賈誼《新書。卷一。過秦下》:「繁刑嚴誅,吏治刻深,賞罰不當,賦斂無度?!?/div>
《國語辭典》:賞罰不明(賞罰不明)  拼音:shǎng fá bù míng
獎賞與懲罰的原則不恰當,該賞的不賞,該罰的不罰。三國蜀。諸葛亮《便宜十六策。賞罰》:「夫?qū)J焉鷼⒅?,必生可殺,必殺可生,忿怒不詳,賞罰不明,教令不常,以私為公,此國之五危也?!埂毒以纻鳌返谖宥兀骸杆牢屹p罰不明,因而懷恨,致有此舉?!?/div>
《國語辭典》:賞罰不信(賞罰不信)  拼音:shǎng fá bù xìn
獎賞與懲罰不能取信于民。《管子。權(quán)修》:「賞罰不信,民無廉恥,而求百姓之安難?!埂俄n非子。初見秦》:「號令不治,賞罰不信,地形不便,下不能盡其民力,彼固亡國之形也?!?/div>
《國語辭典》:賞罰無章(賞罰無章)  拼音:shǎng fá wú zhāng
獎賞和處罰毫無法度?!蹲髠?。襄公二十七年》:「逐我者出,納我者死,賞罰無章,何以沮勸?」《周書。卷二一。尉遲迥傳》:「楊堅以凡庸之才,藉后父之勢,挾幼主而令天下,威福自己,賞罰無章,不臣之跡,暴于行路?!?/div>
《國語辭典》:賞罰分明(賞罰分明)  拼音:shǎng fá fēn míng
依功行賞,論罪責罰,處理得清清楚楚。《漢書。卷七六。張敞傳》:「敞為人敏疾,賞罰分明,見惡輒取?!埂度龂萘x》第三回:「董卓為人敬賢禮士,賞罰分明,終成大業(yè)。」也作「賞罰嚴明」。
分類:清楚明白
《漢語大詞典》:賞罰分審(賞罸分審)
同“ 賞罰分明 ”。 隸釋·漢成陽令唐扶頌:“賞罸分審,白黑著明?!?/div>
《漢語大詞典》:賞罰信明(賞罰信明)
同“ 賞罰分明 ”。 《漢書·王嘉傳》:“ 孝宣皇帝 賞罰信明,施與有節(jié),記人之功,忽於小過,以致治平?!?/div>
《國語辭典》:賞罰嚴明(賞罰嚴明)  拼音:shǎng fá yán míng
依功行賞,論罪責罰,處理得清清楚楚。漢。王符《潛夫論。實貢》:「賞罰嚴明,治之材也?!埂吨軙>硪?。文帝紀上》:「加以法令齊肅,賞罰嚴明,真足恃也?!挂沧鳌纲p罰分明」。
《漢語大詞典》:賞刑(賞刑)
(1).猶賞罰。左傳·僖公二十八年:“云:‘惠此中國,以綏四方’,不失賞刑之謂也。”后漢書·黨錮傳·杜密:“使明府賞刑得中,令問休揚?!?宋 魏了翁 《封事奏體八卦往來之用玩上下交濟之理以盡下情》:“目前事變雖若粗定,而禍根亂孽,元未翦除,號令賞刑,元未暢達?!?br />(2).敬詞。古代小民稱官長施加于自己的刑罰。《三俠五義》第八三回:“ 馬朝賢 道:‘犯人實無此事,大人如若賞刑,或夾或打,任憑刑來?!?/div>
《漢語大詞典》:褒責(襃責)
賞罰。《后漢書·蔡邕傳》:“墨綬長吏,職典理人,皆當以惠利為績,日月為勞。襃責之科,所宜分明?!?/div>
分類:賞罰
《漢語大詞典》:德虐
謂賞罰。國語·越語下:“德虐之行,因以為常?!?韋昭 注:“德,有所懐柔及爵賞也;虐,有所斬伐及黜奪也。”一說謂救活人與殺死人。 汪遠孫 《〈國語〉發(fā)正》:“德謂生人,虐謂殺人?!?/div>
《國語辭典》:威?! ?span id="wrpunzo" class='label'>拼音:wēi fú
1.刑賞。語本《書經(jīng)。洪范》:「惟辟作福,惟辟作威?!?br />2.作威作福?!段倪x。吳質(zhì)。在元城與魏太子箋》:「下無威福之吏,邑無豪俠之杰?!埂度龂萘x》第四回:「董卓為相國,贊拜不名,入朝不趨,劍履上殿,威福莫比。」
《漢語大詞典》:德義(德義)
(1).道德信義。左傳·僖公二十四年:“心不則德義之經(jīng)為頑,口不道忠信之言為嚚?!?漢 荀悅 《漢紀·高祖紀二》:“彼皆戴仰大王德義,愿為大王臣妾。德義已行,南面稱伯, 楚 必斂衽而期。” 晉 潘岳 《西征賦》:“誦六藝以飾姦;焚詩書而面墻;心不則於德義,雖異術(shù)而同亡?!?宋 曾鞏 《送李材叔知柳州》:“古之人為一鄉(xiāng)一縣,其德義惠愛,尚足以薰蒸漸澤?!?魯迅 《墳·摩羅詩力說》:“或棄斥德義,蹇視淫游,以嘲弄社會,聊快其意,如 堂祥 。”
(2).謂賞罰得當;亦謂從善去惡。國語·周語中:“故圣人之施舍也議之,其喜怒取與也亦議之,是以不主寬惠,亦不主猛毅,主德義而已?!?韋昭 注:“賞得其人,罸當其罪,是為德義?!?span id="e4ibas4" class="book">《國語·晉語七》:“ 悼公 與 司馬侯 升臺而望,曰:‘樂夫?’對曰:‘臨下之樂則樂矣,德義之樂則未也。’公曰:‘何謂德義?’對曰:‘諸侯之為,日在君側(cè),以其善行,以其惡戒,可謂德義矣?!?韋昭 注:“善善為德,惡惡為義。”
《漢語大詞典》:予奪(予奪)
(1).賜予和剝奪。周禮·天官·大宰:“以八柄詔王馭群臣:一曰爵,以馭其貴。二曰祿,以馭其富。三曰予,以馭其幸……六曰奪,以馭其貧。” 鄭玄 注:“幸,謂言行偶合於善,則有以賜予之……奪,謂臣有大罪,沒入家財者?!?span id="5dwk7lz" class="book">《管子·七法》:“予奪也,險易也,利害也,開閉也,殺生也,謂之決塞。”
(2).引申為賞罰。 明 王鳳洲 《綱鑒會纂》卷四四:“ 范華陽 曰:‘今 僖宗 兩無予奪,何以儆 全忠 而服 克用 耶!’”
(3).裁決,裁奪。 北齊 顏之推 顏氏家訓·省事:“朝夕聚議,寒暑煩勞,背春涉冬,竟無予奪?!?唐 吳兢 貞觀政要·納諫:“ 蜀王 妃父 楊譽 ,在省競婢,都官郎中 薛仁方 留身勘問,未及予奪?!?明 丘浚 大學衍義補·謹詳讞之議:“使斷疑獄者,以此為予奪輕重之權(quán)度。”
(4).褒貶。 宋 周密 《〈癸辛雜識〉序》:“一時之聞見,本於無心;千載之予奪,狃於私意。” 清 嵇璜 皇朝通志·凡例:“自諸王及內(nèi)外大臣之例,得請謚者,高下予奪,各如其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