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國語辭典》:貿易(貿易)  拼音:mào yì
1.買賣。《初刻拍案驚奇》卷三:「三年前帶了些資本,往京貿易,頗得些利息。」《幼學瓊林。卷四。制作類》:「興貿易,制耒耜,皆由炎帝?!?br />2.變易?!稘h書。卷七五。眭兩夏侯京翼李傳。李尋》:「即位出入三年,災變數(shù)降,日月失度,星辰錯謬,高下貿易,大異連仍,盜賊并起?!埂逗鬂h書。卷四九。王充王符仲長統(tǒng)列傳。仲長統(tǒng)》:「而權移外戚之家,寵被近習之豎,親其黨類,用其私人,內充京師,外布列郡,顛倒賢愚,貿易選舉,疲駑守境,貪殘牧民,撓擾百姓,忿怒四夷?!?/div>
《國語辭典》:貿易保護(貿易保護)  拼音:mào yì bǎo hù
國家為了保護確有發(fā)展前途的新興產業(yè),主張實施保護貿易,采取配額輸入或課重稅之方式,以排除或減少先進國家的競爭。參見「保護主義」條。
《國語辭典》:貿易差額(貿易差額)  拼音:mào yì chā é
進口總值和出口總值之間的差額。
《國語辭典》:貿易赤字(貿易赤字)  拼音:mào yì chì zì
一國全年國際貿易支出總額大于收入總額,呈負數(shù)成長,稱為「貿易赤字」。如:「美國去年貿易赤字,將近一千五百億美元?!?/div>
《國語辭典》:貿易逆差(貿易逆差)  拼音:mào yì nì chā
一國在某一特定期間,商品與勞務的輸出額小于輸入額,稱為「貿易逆差」。
《國語辭典》:貿易收支(貿易收支)  拼音:mào yì shōu zhī
由于商品輸出和輸入等交易行為,所產生的收入和支出,稱為「貿易收支」。
《國語辭典》:貿易順差(貿易順差)  拼音:mào yì shùn chā
一國在某一特定期間,商品與勞務的輸出額大于輸入額,稱為「貿易順差」。
《國語辭典》:貿易網路(貿易網路)  拼音:mào yì wǎng lù
1.結合政府或民間商界力量,所建立的國際貿易脈絡關系。
2.指透過網際網路所建立的貿易往來系統(tǒng)。
《國語辭典》:貿易協(xié)定(貿易協(xié)定)  拼音:mào yì xié dìng
兩國或多國之間,經貿易談判之后,所定下的書面協(xié)定。如:「中美貿易協(xié)定」。
《國語辭典》:三角貿易(三角貿易)  拼音:sān jiǎo mào yì
指一國廠商接受外國客戶(購買者)之訂貨,而轉向第三國供應商(供應者)采購,貨物可由供應國直接運往購買國,或經過本國轉運原購買者的貿易方式。
《國語辭典》:國際貿易(國際貿易)  拼音:guó jì mào yì
國與國之間商品的交換或買賣。依商品移動的方向觀察,可分為出口貿易、進口貿易與三角貿易。若從交易進行的方式而言,則有直接貿易和間接貿易之分。國際貿易如從本國立場來觀察,即為對外貿易。亦簡稱為「國貿」。
《國語辭典》:進口貿易(進口貿易)  拼音:jìn kǒu mào yì
國貿上指貨物由外國向本國流入交易,稱為「進口貿易」。
《國語辭典》:間接貿易(間接貿易)  拼音:jiàn jiē mào yì
輸入國及輸出國的業(yè)者,經第三國業(yè)者中介而從事的貿易。如:「這兩國之間的間接貿易逐年熱絡?!?/div>
《國語辭典》:貿易白皮書(貿易白皮書)  拼音:mào yì bái pí shū
政府對貿易問題所作的官方立場及政策聲明。
《國語辭典》:貿易保護法(貿易保護法)  拼音:mào yì bǎo hù fǎ
為拓展本國對外經濟貿易、保護本國產業(yè)和消弭貿易逆差所制立的法規(guī)。包括對他國商品,徵收較高的關稅或限制某些物品的進口,并多方獎勵輸出等。如美國三○一條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