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國語辭典》:讀法(讀法)  拼音:dú fǎ
1.誦讀法令?!俄n非子。外儲說左上》:「王欲與官事,則何不試習讀法,昭王讀法十馀簡而睡臥矣?!?br />2.讀書的方法。如:「不同類別的書籍,自然就有不同的讀法。」
3.字音當如何讀,也稱為「讀法」。
《國語辭典》:音讀(音讀)  拼音:yīn dú
1.一字表現(xiàn)于發(fā)音上的形式。中文字多一字一音讀,亦有一字具有數(shù)個音讀的情形。
2.一種日文所用漢字的發(fā)音。多少保留漢字傳入日本時的漢語音,而分吳音、漢音二種,與日語原來的同義詞音(所謂訓讀)不同。如日文「山」可以依音讀念san,也可以依訓讀念yama。
《國語辭典》:異讀(異讀)  拼音:yì dú
一個字具有數(shù)個不同的讀法。如波可讀成ㄅㄛ或ㄆㄛ。
分類:幾個讀法
《國語辭典》:象形文字  拼音:xiàng xíng wén zì
模仿物體形狀所造的文字。如「日」、「月」、「山」等。中國的部分文字與埃及的文字等,均含有象形文字。也稱為「表形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