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檢索結果:全部 9分類詞匯 9
《國語辭典》:南國(南國)  拼音:nán guó
1.商、周時,稱長江及漢水一帶諸國?!对娊?jīng)。小雅。四月》:「滔滔江漢,南國之紀?!埂秶Z。周語上》:「宣王既喪南國之師,乃料民于太原?!?br />2.泛指南方或南方的國家。如:「到墾丁度假,好好享受一個有陽光、沙灘的南國風情?!埂端鍟>硭囊?。列傳》:「東夏克平,南國底定,參謀惟幄,決勝千里。」唐。王維相思〉詩:「紅豆生南國,秋來發(fā)幾枝?」
《漢語大詞典》:吳楚
(1). 春秋 吳國 與 楚國 。 三國 魏 曹冏 《六代論》:“ 吳 楚 憑 江 ,負固 方城 ?!?br />(2).泛指 春秋 吳 楚 之故地。即今 長江 中、下游一帶。 南朝 宋 劉義慶 世說新語·言語:“君 吳 楚 之士,亡國之餘,有何異才,而應斯舉?” 唐 杜甫 《登岳陽樓》詩:“ 吳 楚 東南坼,乾坤日夜浮?!?明 許宗魯 《登齊山樓》詩:“ 淮 淝 山色尊前出, 吳 楚 江流畫里看?!?陳毅 《詠三峽》詩:“總嫌太狹窄, 吳 楚 天地寬。”
(3).指 吳 地和 楚 地。比喻不同區(qū)域。 唐 李復言 《續(xù)玄怪錄·定婚店》:“雖讎敵之家,貴賤懸隔,天涯從宦, 吳 楚 異鄉(xiāng),此繩一繫,終不可逭?!?br />(4).指 漢高祖 分封的 吳 楚 諸侯國。史記·袁盎晁錯列傳:“ 吳 楚 反,聞?!?三國 魏 曹炯 《六代論》:“然 高祖 封建,地過古制,大者跨州兼域,小者連城數(shù)十,上下無別,權侔京室,故有 吳 楚 七國之患?!?清 姚鼐 《賈生明申商論》:“﹝ 景帝 ﹞其資如此,而 鼂錯 又以 申 商 進之,何怪有 吳 楚 之難。”
《國語辭典》:下國(下國)  拼音:xià guó
1.自稱本國的謙詞。《左傳。哀公十一年》:「天若不識不衷,何以使下國?!?br />2.小國?!段倪x。禰衡。鸚鵡賦》:「背蠻夷之下國,侍君子之光儀。」唐。溫庭筠 過五丈原詩:「下國臥龍空誤主,中原逐鹿不因人。」
3.諸侯國?!稌?jīng)。泰誓中》:「惟天惠民,惟辟奉天,有夏桀弗克若天,流毒下國。」《文選。王延壽。魯靈光殿賦》:「初恭王始都下國,好治宮室?!固?。李善。注:「以天子為上國,故諸侯為下國。」
4.天下?!对娊?jīng)。魯頌。閟宮》:「奄有下國,俾民稼穡?!?/div>
《國語辭典》:列國(列國)  拼音:liè guó
春秋、戰(zhàn)國時代的諸侯國?!蹲髠?、莊公十一年》:「列國有兇,稱孤,禮也?!埂段倪x。左思。吳都賦》:「若率土而論都,則非列國之所觖望也?!埂?/div>
《國語辭典》:同軌(同軌)  拼音:tóng guǐ
1.車軌廣狹相同?!豆茏印>忌稀罚骸父瓯欢?,書同名,車同軌,此至正也。」
2.比喻統(tǒng)一?!稘h書。卷七三。韋賢傳》:「今賴天地之靈,宗廟之福,四方同軌,蠻貊貢職?!?br />3.比喻方法、法則等相同?!俄n非子。八奸》:「此皆俱進俱退,皆應皆對,一辭同軌以移主心者也?!埂段倪x。班固。幽通賦》:「既仁得其信然兮,仰天路而同軌?!?br />4.同路而行。唐。杜甫湖城東遇孟云卿復歸劉顥宅宿宴飲散因為醉歌〉:「豈知驅車復同軌,可惜刻漏隨更箭?!?/div>
《國語辭典》:北國(北國)  拼音:běi guó
位于北方寒冷地帶的國家。如:「北國風光」。
《漢語大詞典》:蕃國(蕃國)
(1). 周 代指夷服、鎮(zhèn)服、蕃服。建于九州以外的國家。蕃,通“ 番 ”。周禮·秋官·大行人:“九州之外,謂之蕃國?!?孫詒讓 正義:“《職方氏》九服,蠻服以外,有夷、鎮(zhèn)、藩三服……是此蕃國即《職方》外三服也?!?span id="1jj715r" class="book">《周禮·春官·巾車》:“木路,前樊鵠纓,建大麾,以田,以封蕃國?!?br />(2).泛稱 中國 以外的國家。宋史·食貨志下八:“商人出海外蕃國販易者,令并詣兩 浙 市泊司請給官券,違者沒入其寶貨?!?br />(3).即諸侯國。蕃,通“ 藩 ”。后漢書·順帝紀:“陛下正統(tǒng),當奉宗廟,而姦臣交搆,遂令陛下龍潛蕃國?!?李賢 注:“從太子廢為王,故曰龍潛蕃國?!?span id="pfftnnt" class="book">《后漢書·宋意傳》:“ 西平王 羨 等六王,皆妻子成家,官屬備具,當早就蕃國,為子孫基阯?!?span id="nx57l5d" class="book">《南史·后妃傳序》:“夫人之號,不殊蕃國?!?/div>
《漢語大詞典》:廢國(廢國)
(1).損害國家。國語·晉語一:“廢國而向己,不可謂禮?!?br />(2).指衰亡的諸侯國。《禮記·中庸》:“繼絶世,舉廢國,治亂持危,朝聘以時,厚往而薄來,所以懷諸侯也。”
《漢語大詞典》:血國三千(血國三千)
喻指眾多的諸侯國。商賈及得國者可以從中取利,猶如蚊蟲有無窮的血源可以吸食自肥,故稱。 漢 揚雄 《法言·淵騫》:“﹝或問﹞‘貨殖?!唬骸谩!唬骸獓?,使捋疏,飲水,褐博,沒齒無愁也。’” 汪榮寶 義疏:“ 宋 ( 宋咸 )云:‘三千國者,昔 禹 會 涂山 ,執(zhí)玉帛者萬國,於 商 周 之世,已漸并之矣,故至 漢 但可三千而已?!?吳 ( 吳祕 )云:‘ 周 一千八百國,而 漢 郡國一百三、縣邑千三百一十四,云三千者,蓋貨殖之人倍取於國,且言其多歟?’ 司馬 ( 司馬光 )云:‘三千,言其眾也?!?俞 ( 俞樾 )云:‘漢書·王莽傳:“ 始建國 四年,授諸侯茅土,諸侯之員千有八百,附城之數(shù)亦如之?!笔呛现T侯與附城凡三千六百國。血國三千,依 莽 制言之,舉成數(shù)耳。 楊子 此文,蓋亦有譏焉。是時以圖簿未定,未授國邑,且令受奉都內(nèi),月錢數(shù)千,諸侯皆困乏,至有庸作者。 楊子 因或問貨殖而應之曰蚊,又復為此言,若謂彼貨殖者,亦猶蚊之為蟲,食人之血以生耳。今天下建國三千,彼得國者亦將血之以自肥也。乃使之捋疏,飲水,褐博,沒齒無愁邪?……’按 宋 吳 解此,固為曲説。 俞 據(jù) 莽 制為釋,亦紆回難通。 溫公 謂三千言其眾,是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