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guān)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共675,分45頁顯示  上一頁  1  2  3  5  6  7  8 下一頁
佛類詞典(續(xù)上)
三空觀門
三金剛觀
三密觀
三假觀
三假浮虛觀
三義觀
三種三觀
三種止觀
三種觀法
三觀
華嚴宗三觀
南山三觀
慈恩三觀
千手觀音
千手觀音曼荼羅
三空觀門
【佛學大辭典】
(術(shù)語)三解脫門之異名。舊譯仁王經(jīng)上曰:「三空觀門,四諦十二因緣?!?參見:三三昧)
【佛學常見辭匯】
三解脫門的別名。(參見:三三昧)
三三昧
【佛學大辭典】
(術(shù)語)是為舊稱,新稱云三三摩地,譯曰三定,三等持,就能修之行而名之。仁王經(jīng)謂之三空,此就所觀之理而名之。十地論謂之三治,此就所斷之障而名之。此三昧有有漏無漏二種:有漏定謂之三三昧,無漏定謂之三解脫門。解脫即涅槃,無漏為能入涅槃之門也。猶如有漏曰八背舍,無漏曰八解脫也。三三昧之義:一、空三昧與苦諦之空,無我,二行相相應(yīng)之三昧也。觀諸法為因緣生,無我無我所有。空此我我所二者,故名為空三昧。二、無相三昧,是與滅諦之滅,靜,妙,離,四行相相應(yīng)之三昧也。涅槃離色聲香味觸五法,男女二相,及三有為相(除住相)之十相,故名為無相。以無相為緣,故名為無相三昧。三、無愿三昧,舊云無作三昧,又云無起三昧。是與苦諦之苦,無常,二行相,集諦之因,集,生,緣,四行相相應(yīng)之三昧也。苦諦之苦,無常及集諦可厭惡,又道諦之道,如,行,出,四行相如船筏之必舍故總不愿樂之,故以之為緣,謂之無愿三昧。又于諸法無所愿樂,則無所造作,故謂為無,名為無起。但苦諦之空無我二行相與涅槃之相相似,非可厭舍,故無愿三昧中,不取之也。法華經(jīng)信解品曰:「世尊往昔說法既久,我時在座,身體疲懈,但念空無相無作。」無量壽經(jīng)上曰:「超越聲聞緣覺之地,得空無相無愿三昧?!雇略唬骸缸】諢o相無愿之法,無作無起觀法如化。」智度論十九曰:「于三界中智慧不著,一切三界轉(zhuǎn)為空無相無作,解脫門?!雇唬骸改鶚劤怯腥T,所謂空無相無作。(中略)行此法得解脫,到無馀涅槃,以是故名解脫門?!咕闵嵴摱嗽唬骸缚罩^非我,無相謂滅四,無愿謂馀十,諸行相相應(yīng),此通凈無漏無漏三脫門?!勾蟪肆x章二曰:「言無愿者,經(jīng)中或復(fù)名為無作,亦名無起。(中略)此三經(jīng)論名解脫門,亦名三治,亦名三空義,或復(fù)說為三三昧門。三脫三昧經(jīng)論同說,三治一門如地論說。言三空者,如仁王經(jīng),言三脫者就果名也。三障對治,故名三治。言三空者就理彰名,三三昧者,就行名也?!?br />【佛學常見辭匯】
三種的三昧、即空三昧、無相三昧、無愿三昧。三昧是定的意思??杖潦怯^察世間的一切法都是緣生的,也都是虛妄不實的;無相三昧是觀察世間的一切形相都是虛妄假有;無愿三昧又名無作三昧,即觀一切法幻有,而無所愿求。
【佛學次第統(tǒng)編】
法界次第云三三昧:梵語三昧,華言正定,亦云正心行處。謂眾生之心,從無始已來,常不正直,得是三昧,心行正直,故名三昧。
一、有覺有觀三昧 謂初心在禪曰見,細心分別禪味曰觀。以空無相無作相應(yīng)心,入于初禪,則一切覺觀,皆悉正直,故名有覺有觀三昧。
二、無覺有觀三昧 謂以空無相無作相應(yīng)心,將入二禪之時,覺知之心已亡,分別禪昧之念猶在,一切定觀,皆悉正直,故名無覺有觀三昧。
三、無覺無觀三昧 謂以空無相無作相應(yīng)心,入于三禪,乃至滅受想定時,覺知之心,分別禪味之念俱亡,故名無覺無觀三昧。
【三藏法數(shù)】
(出法界次第)
梵語三昧,華言正定,亦云正心行處。謂眾生之心,從無始已來,常不正直,得是三昧,心行正直,故名三昧。
〔一、有覺有觀三昧〕,謂初心在禪曰覺,細心分別禪味曰觀。以空、無相、無作相應(yīng)心入于初禪,則一切覺、觀皆悉正直,故名有覺有觀三昧。(空、無相、無作,即三解脫門也。)
〔二、無覺有觀三昧〕,謂以空、無相、無作相應(yīng)心將入二禪之時,覺知之心已亡,分別禪味之念猶在。一切定觀皆悉正直,故名無覺有觀三昧。
〔三、無覺無觀三昧〕,謂以空、無相、無作相應(yīng)心入于三禪乃至滅受想定時,覺知之心、分別禪味之念俱亡,故名無覺無觀三昧。
【三藏法數(shù)】
(出成實論)
〔一、分修三昧〕,謂定、慧二分,隨修一分也?;蛐薅ú恍藁郏蛐藁鄄恍薅?,是名分修三昧。(梵語三昧,華言調(diào)直定,亦名正定、正受。)
〔二、共修三昧〕,謂修定亦兼修慧,修慧亦兼修定,是名共修三昧。
〔三、圣正三昧〕,自初果須陀洹已去,圣位所修,名為圣正。謂以定修心,因慧能破煩惱;以慧修心,因定能破煩惱。定慧一時具足,故名圣正三昧。(梵語須陀洹,華言預(yù)流。)
三金剛觀
【佛學大辭典】
(術(shù)語)于身口意之三處在置吽字,觀吽字變?yōu)槲骞山饎傝浦^法也。于行法之初修之,滅吾身口意之罪障,使成金剛不壞之身,猶如五字嚴身觀。
三密觀
【佛學大辭典】
(術(shù)語)觀吾之三業(yè)與本尊之三密,入我我入也。見秘藏記末。
三假觀
【佛學大辭典】
(名數(shù))一、法假虛實觀,色陰之法是也。二、受假虛實觀,受想行識之四陰是也。三、名假虛實觀,法受之二是也。此三者自實無體,依他方有,故皆稱為假。虛實觀者,一虛一實,相形而不得稱,三者皆虛,凡夫謂為實,智者以為虛,實即為虛,故名虛實。是通教之意也。若依別教之意,則三假之中,各有三觀,法即虛,是空觀也。假即實,一色一香,莫非般若,是假觀也,觀之一字,是中觀也??占偈欠奖愕?,故不立觀之名,入于中道,故方獨稱為觀。受及名準此可解。說詳仁王經(jīng)合疏上。
三假浮虛觀
【佛學大辭典】
(名數(shù))成實論所宗,觀因成等三假法之浮虛空無也。(參見:假)
【佛學大辭典】
(術(shù)語)假者借之義,諸法各無實體借他而有,故名假。如借諸蘊而有眾生,借棟梁而有家屋。故假者,虛妄不實之義也。
【佛學常見辭匯】
1。借的意思,諸法無實體,借他而有,故名假,如借五蘊而有眾生是。2。虛妄不實之義,諸法因緣和合而有,幻生幻滅,虛妄而無實體。
【佛學次第統(tǒng)編】
謂諸法各無體,借他故有,是名為假。說假有三:
一、因成假 因他而成,是因成假。
二、相續(xù)假 相續(xù)而有,是相續(xù)假。
三、相待假 與他對待而有,是相待假。
三義觀
【佛學大辭典】
(術(shù)語)次第觀蘊處界之義也。別相念處了,于總相念處之前加行修此與七處善,婆沙論百八十三說之,俱舍論則略而不說。見俱舍光記二十三。
三種三觀
【佛學大辭典】
(名數(shù))觀三諦之理之觀心,有三種之別,次第有圓融之義:一、別相三觀,于別途觀三諦也。二、通相三觀,于一觀之中圓解三諦也。三、一心三觀,于一念之心觀三諦也。宗鏡錄三十五曰:「一、別相三觀者,歷別觀三諦。若從假入空但得觀真,尚不得觀俗,豈得觀中道也?若從空入假,但得觀俗,尚未得觀中道。若入中道正觀,方得雙照二諦。二、通相三觀者,則異于此。從假入空,非但知俗假是空,真諦中道亦通是空也。若從空入假,非但知俗假是假,真空中道亦通是假。(中略)但以一觀當名,解心無不通也。三、一心三觀者,知一念心不可得,不可說,而能圓觀三諦也。(中略)在境為一諦而三諦,在心為一觀而三觀,在果為一智而三智。(中略)觀一念心為所緣境,返觀此心,從何處來?去至何所?畢竟無有凈。若虛空名空觀,觀境歷歷分明名假觀,雖歷歷分明,而性常自空,而境觀歷然名中觀,即三而一,即一而三?!?br />【佛學常見辭匯】
別相三觀、通相三觀、一心三觀。別相三觀是于別途觀三諦;通相三觀是于一觀之中圓通三諦;一心三觀是于一心之中觀三諦。
【佛學次第統(tǒng)編】
宗鏡錄云三種三觀:三種三觀者,謂以觀觀心,不出次第圓融之義,故有三種不同也。
一、別相三觀 別相三觀者,即歷別觀于三諦也。謂若從假入空,但得觀真,尚不得觀俗,豈得觀中道?若從空入假,但得觀俗,未得觀中道。若入中道正觀,方得雙照二諦,是名別相三觀。
二、通相三觀 通相三觀者,即于一觀中圓解三諦也。謂若從假入空,非但知俗假是空,真諦中道,亦通是空。若從空入假,非但知俗假是假,真諦中道,亦通是假。若入中道正觀,非但知中道是中,俗假真空,亦通是中。但以一觀當名,解心皆通,是名通相三觀。
三、一心三觀 一心三觀者,即于一念心而能圓觀三諦也。謂觀一念心,為從何處來,去至何所,畢竟無有,凈若虛空,名空觀。能觀之觀,所觀之境,歷歷分明,名假觀。雖歷歷分明,而性常自空,空不定空,假不定假,名中觀。即三而一,即一而三,是名一心三觀。
三種止觀
【佛學大辭典】
(名數(shù))漸次,不定,圓頓也。(參見:止觀)
【佛學大辭典】
(名數(shù))天臺大師由南岳傳受三種之止觀:一漸次止觀,初淺,后深,如彼梯磴,初持戒,次修禪定,后漸修實相也。大師依之說禪波羅蜜十卷。二不定止觀,前后互更,如金剛寶置日中,現(xiàn)像不定,無別之階位,隨眾生之根或前淺后深,或前深后淺,或淺深事理漸頓不定,大師依之說六妙門一卷。三圓頓止觀,初后不二也。如通者之騰虛空,自初緣實相而行解共頓也,大師依之說摩訶止觀十卷。其關(guān)于止觀之著述,有二十馀種。(參見:摩訶止觀)下。
三種觀法
【佛學大辭典】
(名數(shù))(參見:觀法)
【佛學大辭典】
(名數(shù))天臺所立觀心之法規(guī),有三種:一、托事觀,又名歷事觀,事相一一入于心而于實理成觀也。如觀王舍城為心王,觀萬二千聲聞于十二入各具千如而為萬二千。文句一曰:「一一句入心成觀,故云觀與經(jīng)合?!馆o行二曰:「槃特掃帚。支佛華飛。并是托事具理之明文也?!顾尼屩兄^心釋是也。二、附法觀,佛所說之四諦十二因緣等法門入于心而觀實理也。是亦如前不別限定能觀之智與所觀之境。釋簽一曰:「觀心者,隨聞一句,攝事成理,不待觀境,方名修觀。」三、約行觀,又名從行觀,直達觀。一念之心,定為所觀之境,于其心性觀為即空即假即中也。就之而立十乘,是為異于前二而專于觀行者,故又名從行或約行。配此三種于三大部,則文句者托事觀也,玄義者附法觀也,止觀者約行觀也。止觀義例下曰:「夫三觀義唯三種:一者從行,唯于萬境觀于一心。萬境雖殊,妙觀理等,如觀陰等,即其意也。二約法相,如約四諦五行之文,入一念心。以為圓觀,三托事相,如王舍耆阇,名從事立,借事為觀,以導執(zhí)情?!?br />【三藏法數(shù)】
(出止觀義例)
三種觀法者,謂修行用觀之法也。前托事、附法二種,乃是天臺智者大師講法華經(jīng)時,為座下聽眾,有修觀行者,隨歷一事,皆以觀法表對,令其修習,名托事觀;或遇一切法相處,亦附彼法相立其觀法,令其修習,名附法觀。后之一種,專約行門。復(fù)說摩訶止觀,兼明諸經(jīng)所有行法,名約行觀。故有三種之不同也。
〔一、托事觀法〕,謂托王舍、耆阇崛山等事而為觀也。名從事立,借事為觀,以導執(zhí)情,故名托事觀。(王舍等事,表對觀法者,王表心王,舍表五陰舍,即是令觀五陰也。梵語耆阇崛,華言靈鷲。若表對者,靈表心王,鷲表受想行,山表色陰,亦是令觀五陰也。)
〔二、附法觀法〕,謂附四諦等法,入一念心,以為觀法,故名附法觀。(四諦者,苦諦、集諦、滅諦、道諦也。)
〔三、約行觀法〕,謂專約行門而修觀也。故止觀義例云:唯于萬境觀一心,萬境雖殊,妙觀理一,故名約行觀。
三觀
【佛學大辭典】
(名數(shù))諸家說三觀,以天臺之三觀為最普通:一、空觀,觀諸法之空諦也。二、假觀,觀諸法之假諦也。三、中觀,此有二。觀諸法亦非空,亦非假,即是中,謂為雙非之中觀,觀諸法亦空亦假,即是中,謂為雙照之觀。又就性德之理而謂為三諦,就修德之智而謂為三觀,以吾人凡常之一心為所觀之境而觀之,則謂為一心三觀。而三諦三觀有別圓二教相違。(參見:三諦)
【佛學常見辭匯】
1。指天臺宗三觀,即空觀、假觀、中觀??沼^是觀諸法緣生無性,當體即空;假觀是觀諸法雖同幻化,但有假相和作用;中觀是觀諸法非空亦非假,亦空亦假之中道實理。修此三觀,能破三惑,證三智,成三德。茲列下表說明。2。指華嚴宗三觀,即真空觀、理事無礙觀、周遍含容觀。真空觀是觀一切法界的事相,皆以空為性,惟此空不是無的空,乃是真如的理性,超然而離諸相;理事無礙觀是觀真如的理性能生萬法,故萬法也就是真如,猶如水即是波,波也就是水一樣;周遍含容觀是觀諸法互相含攝,重重無盡,不相妨礙,一可攝多,多亦含一,大小互容,舉一全收,具足而相應(yīng)。3。指南山三觀,即性空觀、相空觀、唯識觀。性空觀是觀諸法緣生性空;相空觀是觀諸法的相皆空無虛妄;唯識觀是觀諸法唯識所現(xiàn)。4。指慈恩三觀,即有觀、空觀、中觀。有觀是觀依他圓成之二性為有;空觀是觀遍計之一性為空;中觀是觀諸法以遍記性之故,非有,以依他圓成之故,非空,即是非有非空之中道。
(修三觀) ?。ㄆ迫螅  。ㄗC三智)  ?。ǔ扇拢?br />生 ┌修空觀────破見思惑────證一切智────成般若德┐ 菩
死─┤修假觀────破塵沙惑────證道種智────成解脫德├─提
煩 └修中觀────破無明惑────證一切種智───成法身德┘ 涅
惱                               槃
【佛學次第統(tǒng)編】
三觀者:
一、空觀 觀諸法之空諦也。一切法依因緣生,即自性空。以諸法若有自性,不待依因緣而生,而可自有也。
二、假觀 觀諸法之假諦也。依因緣而是假有之相,故謂之為假。
一、因成假 若實有者,應(yīng)不待他而后成,待他因而成故,謂因成假。
二、相續(xù)假 若實有者,應(yīng)不待相續(xù)而成,待相續(xù)成故,謂相續(xù)假。
三、相待假 若實有者,不待對待而成,待對待成故,謂相待假。
三、中觀 此有二,觀諸法亦非空亦非假,即是中,謂為雙非之中觀。觀諸法亦空亦假,即是中,謂為雙照之中觀。即諸法以空之故,非為實有。以假之故,非為實空。又以空諦之故為實空,以假諦之故為假有也。如是非假有非實空,亦實空亦假有,即是中也。
以吾人凡常之一心,為所觀之境而觀之,則謂為一心三觀。
華嚴宗三觀
【佛學大辭典】
(術(shù)語)初祖杜順依華嚴經(jīng)而立。謂之法界三觀。法界者所觀之境,三觀者能觀之心也。一、真空觀,窮盡法界之事相,無一有自爾之別性,皆歸于平等之空性,以空為性也??照叻穷B無之空,真如之理性超然而離諸相,故名為空觀。吾人所見之森羅萬象,悉為妄情之偏計,猶如空華之實性為虛空,于口泯亡妄情所見之事相,顯真空之妙體,名為真空觀。真空即四法界中之理法界也。二、理事無礙觀,今顯實空,泯情所見之事相,以顯真如之空性。然共此真如,非凝然無為之頑體,具不變隨緣之二義,雖以不變之故,常往無作,然以隨緣之故變造一切諸法。然則吾人所見之萬象皆為真如之隨緣,隨緣之萬象即真如也。猶如水即為波,波即為水。所謂色即是空空即是色是也。如是觀真如性起萬法,萬法一一以真如為性,名為事理無礙觀。此四法界中事理無礙法界也。三、周遍含容觀,既知法界一一之事相為真如之隨緣性起矣。而其起也。非分取真如之性,性為一味平等,不可分取。一微一塵,悉完具真如之全體也。故完具理之一一事相,如其理性之法界融通,一一事相亦遍含容一切法界而重重無盡也。此名周遍法界性。是為四法界中之事事無礙法界,隨緣觀之至極也。詳見華嚴法界觀。
【佛學常見辭匯】
(參見:三觀)
南山三觀
【佛學大辭典】
(名數(shù))四分律宗南山所立:一、性空觀,阿含經(jīng)所說小乘之觀法也。觀諸法為因緣生,性空無我也。許因緣生之相許為實有而觀性之空無,故名性空觀。二、相空觀,般若經(jīng)所說大乘之初門也。觀諸法之相為空也。視為有實之相,尚為凡夫之妄見,如實無其相,而指空華為實有也。此更進而空無諸法之相,故名相空觀。三、唯識觀,華嚴法華等所說。大乘至極之觀法也。觀一切萬法各為自識之所變,故萬法惟為心識之影像,所歸唯一心識。此不止如前之性空相空空于一邊,心外諸法,性相皆空,惟心內(nèi)萬法,性相皆非空也。行事鈔四曰:「然理大要不出三種:一者諸法性空無我,此理照心,名為小乘。二者諸法本相是空,唯情妄見,此理照用,屬小菩薩。三者諸法外塵本無,實唯有識,此理深妙,建意緣知,是大菩薩佛果證行。」
【佛學大辭典】
(名數(shù))謂性空觀,相空觀,唯識觀也。摩訶止觀輔行所說。
【佛學常見辭匯】
性空觀、相空觀、唯識觀。(參見:三觀)
【佛學次第統(tǒng)編】
止觀輔行云南山三觀:即終南山宣律師之所立也。
一、性空觀 性,即性分也。謂聲聞緣覺小乘之人,觀因緣所生一切諸法,其性本空,皆無有我。常以此理,照察自心,故名性空觀。
二、相空觀 相,即相狀也。謂藏通二教菩薩,觀因緣所生一切諸法,其相本空。但眾生情執(zhí),妄見種種差別之相。常以此理,照察自心,故名相空觀。
三、惟識觀 識,即心識也。謂別圓二教大菩薩,皆了世間一切外塵諸法,自性清凈,本來無實。此理深妙,惟意緣知,故名惟識觀。
慈恩三觀
【佛學大辭典】
(術(shù)語)一、有觀,觀依他圓成之二性為有也。二、空觀,觀遍計之一性為空也。三、中觀,觀諸法以遍計性之故非有,以依他圓成之故非空,即非有非空之中道也。然此中道有二。對望中道者,如上所云,三性對望立非有非空之中道也。一法中道者,三性一一有非有非空中道之義也。其先遍計性為情有理無之法,故以情有之故非空,以理無之故非有,即非有非空之中道也。其次依他圓成之二性為情無理有,妄情所執(zhí)之依圓,其體性非有,離迷情之圣智之境,體性宛然,而非空,故亦非有非空之中道也。見義林章一本,觀心覺夢鈔。
【佛學常見辭匯】
(參見:三觀)
千手觀音
【佛學大辭典】
(菩薩)具名千手千眼觀世音,又名千眼千臂觀世音Sahasrabhujasahasranetra,六觀音之一。兩眼兩手外左右各具二十手,手中各有一眼,四十手四十眼配于二十五有,而成千手千眼。表度一切眾生有無礙之大用也。為伽梵達磨譯之千手經(jīng)所說。通途之千手觀音是也。若依智通及菩提流支譯之千手經(jīng),則面具三眼,體具千臂,掌中各有一眼。又秘藏記曰:「千手千眼觀世音具二十七面,有千手千眼,黃金色?!拱蠢銍澜?jīng)。觀世音菩薩,以修證圓通。無上道故。能現(xiàn)眾多妙容,由一首三首乃至一百八首,千首,萬首,八萬四千爍迦羅首。由二臂四臂乃至一百八臂,千臂,萬臂,八萬四千母陀羅臂。由二目三目乃至一百八目,千目,萬目,八萬四千清凈寶目云。
千手觀音曼荼羅
【佛學大辭典】
(圖像)第一內(nèi)心地有九凈月輪,中央之月輪中安置施無畏觀音(是二十五觀音中南大洲之觀音但今取千體之總本尊),妙色超三界,具金色暉曜,首戴發(fā)髻冠,自冠下垂紺發(fā),頂上有十一面,諸頭之寶冠中,安住化佛身。菩薩身上具足四十手。一一手掌中各有一慈眼,隨諸眾類而執(zhí)持雜寶物,住蓮華臺,放大光明。左手持日輪,右手持月輪,又左宮殿,右五色云,左戟槊,右錫狀。左罥索,右寶劍,左寶弓,右寶箭,左紅蓮,右紫蓮,左白蓮,右青蓮,左軍持,右胡瓶,左玉環(huán),右金輪,左寶篋,右經(jīng),左鐵鉤,右鉞斧,左金剛杵,右三鈷,左寶螺,右蒲桃,左白拂,右楊柳,左寶鐸,右寶印,左如意珠,右施無畏,左化佛,右頂上化佛,左寶鏡,右髑髏,左榜棑,右珠數(shù),左寶缽,右合掌。各各妙寶臂猶如尼瞿枝,臂上懸環(huán)釧,天衣及瓔珞,莊嚴大悲之體,圓光有微妙色,跏趺右押左,次前當月輪,金剛觀自在,南方之月輪中,與愿觀自在,西方之西輪中,數(shù)珠觀自在,北方月輪中,鉤召觀自在。以此本尊及四尊表五智五部。次除怖觀自在(即施無畏),在東南月輪,寶劍觀自在,在西南月輪。寶印觀自在,在西北月輪,不退轉(zhuǎn)金輪觀自在,在東北月輪。是四大觀音也。表法利因語,已上九月輪以五鈷杵為界云云。亦有四月輪,是為內(nèi)院。金剛舞菩薩等住于是。次為第二院,金剛鉤等住于是。已上八供三攝菩薩之本形如金剛界。亦于東西南北四門之兩邊,各有四觀音,合三十二尊,此為第三院。除內(nèi)院中之本尊,合其馀之八尊,即五八尊也。次為第三院,置伊舍那,帝釋等十二天。其內(nèi)院之地為紺青色,散金色花,自內(nèi)至第二院間,以獨鈷杵為界。第二院之地為淺黑色,散銀色花,至第三院間,以白銀之三鈷為界。第三院之地,即青色。第四院之大地,以蓮華莊嚴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