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guān)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為考慮容錯(cuò),系統(tǒng)已按“袞 → 滾袞”轉(zhuǎn)換方式進(jìn)行查詢。
《漢語大詞典》:卷衣
(1).謂君王贈衣與所愛女子。語出樂府古題《秦王卷衣曲》。 唐 吳兢 樂府古題要解·秦王卷衣曲:“右言 咸陽 春景及宮闕之美, 秦王 卷衣以贈所歡也?!?北周 庾信 《燈賦》:“卷衣 秦后 之牀,送枕 荊臺 之上?!?唐 李白 《怨歌行》:“君王選玉色,侍寢金屏中。薦枕嬌夕月,卷衣戀春風(fēng)?!?br />(2).借以泛指宮眷;君王之所歡。 唐 李頎 《鄭櫻桃歌》:“后庭卷衣三萬人,翠眉清鏡不得親。” 清 錢謙益 《丙戌南還贈故侯家妓人冬哥四絕句》之三:“卷衣宮女知多少,誰記 邯鄲 一曲歌?!?/div>
《國語辭典》:袞服(袞服)  拼音:gǔn fú
1.袞衣。古代帝王及上公穿著的禮服,衣上繪有卷龍?!侗笔贰>硪?。魏本紀(jì)。太祖道武帝》:「躬履謙虛,退身后己,宸儀未彰,袞服未御,非所以上允皇天之意,下副樂推之心?!?br />2.三公。古代天子以袞服賜上公,故借指三公。北周。庾信周車騎大將軍賀婁公神道碑〉:「重世刺舉,連鑣袞服?!固?。白居易聞庾七左降因詠所懷〉詩:「袞服相天下,儻來非我通?!?/div>
《國語辭典》:袞衣(袞衣)  拼音:gǔn yī
古代禮服,指龍衣。《詩經(jīng)。豳風(fēng)。九罭》:「我覯之子,袞衣繡裳?!?/div>
《國語辭典》:袞冕(袞冕)  拼音:gǔn miǎn
1.袞服和冠冕。
2.著袞服所用的冕。古代天子祭宗廟時(shí)戴用?!秲x禮。覲禮》:「天子袞冕,負(fù)斧依?!?/div>
《漢語大詞典》:六服
(1). 周 王畿以外的諸侯邦國曰服,其等次有六:侯服、甸服、男服、采服、衛(wèi)服、蠻服。書·周官:“六服群辟,罔不承德?!?span id="advuxrf" class="book">《周禮·秋官·大行人》:“邦畿方千里,其外方五百里謂之侯服,歲壹見,其貢祀物;又其外方五百里謂之甸服,二歲壹見,其貢嬪物;又其外方五百里謂之男服,三歲壹見,其貢器物;又其外方五百里謂之采服,四歲壹見,其貢服物;又其外方五百里謂之衛(wèi)服,五歲壹見,其貢材物;又其外方五百里謂之要服,六歲壹見,其貢貨物?!?孔穎達(dá) 疏:“要服,蠻服也者,《職方》云‘蠻服’,要、蠻義一也?!?王莽 曾仿行六服之制。漢書·王莽傳中:“公作甸侯,是為惟城;諸在侯服,是為惟寧;在采、任諸侯,是為惟翰;在賓服,是為惟屏;在揆文教,奮武衞,是為惟垣;在九州之外,是為惟藩;各以其方為稱,總為萬國焉?!?南朝 宋 顏延之 《赭白馬賦》:“總六服以收賢,掩七戎而得駿?!?宋 曾鞏 《李良輔知廬州張竚陜州崔度蔡州王說徐州制》:“朕董正治官,自朝廷始,至於六服群吏,莫不考循其名,以督課其實(shí)。”惟城、惟寧、惟翰、惟屏、惟垣、惟藩,皆取自詩·大雅·板。后用以指全國各地。周禮·春官·司服:“王之吉服,祀昊天上帝則服大裘而冕,祀五帝亦如之;享先王則袞冕;享先公、饗射則鷩冕;祀四望、山川則毳冕;祭社稷、五祀則希冕;祭羣小祀則玄冕?!?鄭玄 注:“ 鄭司農(nóng) 曰:‘大裘,羔裘也。袞,卷龍衣也。鷩,襌衣也。毳,罽衣也?!Wx為絺,或作黹,字之誤也。”晉書·輿服志:“六服之冕,五時(shí)之路,王者之常制,各有等差?!?br />(2).指 周 天子的六種冕服。即:大裘、袞衣、禪衣、罽衣、絺衣、玄衣。周禮·天官·內(nèi)司服:“掌王后之六服。褘衣、揄狄、闕狄、鞠衣、展衣、緣衣,素沙?!?賈公彥 疏:“此素沙與上六服為里,使之張顯?!?br />(3).指 周 代王后的六種服色。
《漢語大詞典》:袞鉞(袞鉞)
謂褒貶。古代賜袞衣以示嘉獎(jiǎng),給斧鉞以示懲罰,故云。 明 張居正 《擬唐回鶻率眾內(nèi)附賀表》:“袞鉞中嚴(yán)於筆削,絲綸下逮於兜離?!?梁啟超 《上鄂督張制軍書》:“上畏昊天之視聽,下思良史之袞鉞,則亡羊補(bǔ)牢,今猶可及?!?/div>
《國語辭典》:袞闕(袞闕)  拼音:gǔn què
比喻天子失德。漢。蔡邕胡公碑〉:「釐改度量,以新國家,弘綱既整,袞闕以補(bǔ)?!?/div>
《漢語大詞典》:袞章
(1).袞衣上的紋樣。借指袞衣。文選·任昉〈齊竟陵文宣王行狀〉:“詔給溫明秘器,歛以袞章,備九命之禮。” 呂向 注:“袞章,龍服也。”新唐書·車服志:“季夏迎氣,龍見而雩,如之何可服?故歷代唯服袞章?!?br />(2).借指三公。陳書·孔奐傳:“ 奐 曰:‘袞章之職,本以德舉,未必皇枝?!?span id="dcqpsbe" class="book">《資治通鑒·陳宣帝太建六年》引此文, 胡三省 注曰:“三公一命。袞,命服,身之章也?!?宋 司馬光 《謝??眴ⅰ?/a>:“各適其器,不遺眾才。顧眄所加,人增大呂之重;議論所與,世劇袞章之榮?!?/div>
《漢語大詞典》:圭袞
圭玉和袞衣。比喻朝廷的高位。 宋 沈遘 《上兩府二書》:“登序圭袞,運(yùn)平機(jī)衡。遂當(dāng)顧命之憂,克寧宗廟之緒,功施后世,名蓋前人。”
《漢語大詞典》:袞斧
謂褒貶。古代賜袞衣以示嘉獎(jiǎng),給斧鉞以示懲罰,故云。 宋 劉克莊 《沁園春·和吳尚書叔本》詞:“中朝里,看叔兮袞斧,伯也絲綸?!?/div>
《漢語大詞典》:袞黼
袞衣黼裳。古代帝王或上公的禮服。 元 王構(gòu) 《翰林承旨姚樞贈謚制》:“肆朕纂承之始,於公簡旌之深,槐序延登,衣仍袞黼?!?/div>
《漢語大詞典》:衣章
袞衣上的花紋。禮記·王制“三公一命卷” 唐 孔穎達(dá) 疏:“衣章并畫,絺冕之衣獨(dú)繡者,以粉米地物養(yǎng)人服之以祭社稷,又地祇并是陰類,故衣章亦繡也。”
《漢語大詞典》:袞斂(袞斂)
古代諸侯葬禮加等時(shí),可用袞衣入斂。左傳·僖公四年:“ 許穆公 卒于師,葬之以侯,禮也。凡諸侯薨于朝、會,加一等;死王事,加二等。於是有以袞斂?!?楊伯峻 注:“斂以袞衣也。袞音滾,古代天子之禮服,上公亦著之而微不同,其制可參周禮·春官·司服 孫詒讓 正義?!?/div>
《漢語大詞典》:衣冕
袞衣和冠冕。古代帝王與上公的禮服和禮冠。北史·蠕蠕傳:“尋封 阿那瓌 朔方郡公 、 蠕蠕王 ,賜以衣冕,加之軺、蓋,祿從儀衛(wèi),同于戚藩?!?/div>
《漢語大詞典》:文袞(文袞)
文彩鮮艷的袞衣。古代皇帝及上卿的禮服。 唐 張說 《河州刺史冉府君神道碑》:“上謂公曰:‘……卿以足食為心,朕無西顧之憂?!б圆蕩?,錫以文袞?!?/div>
《漢語大詞典》:槐袞
喻指三公。袞,袞衣,上公所服。南齊書·崔祖思傳:“決獄無寃,慶昌枝裔,槐袞相襲,蟬紫傳輝。” 南朝 梁簡文帝 《〈菩提樹頌〉序》:“少陽懋善於元真,蕃臣燮和於槐袞?!?/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