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國語辭典》:衙內(衙內)  拼音:yá nèi
1.官衙之內?!杜f唐書。卷一二。德宗本紀上》:「己亥,敕左右衛(wèi)上將軍、大將軍并于衙內宿?!?br />2.對貴家子弟、官僚子弟的稱呼。元。李文尉《燕青博魚》第一折:「滿城百姓盡聞名,喚做有權有勢楊衙內。」《水滸傳》第七回:「恰待下拳打時,認的是本管高太尉螟蛉之子高衙內?!?br />3.職官名。唐代的禁衛(wèi)官,唐末宋初藩鎮(zhèn)相沿以親子弟領衙內之職,如衙內都指揮、衙內都監(jiān)使。
《漢語大詞典》:進奏院(進奏院)
唐 宋 時官署名。 唐 代藩鎮(zhèn)在京置邸,稱上都留后院。 大歷 十二年改為上都進奏院,為各州鎮(zhèn)官員入京時之寓所,并掌章奏、詔令及各種文書的投遞、承轉。 宋 初沿 唐 制,亦設進奏院,置進奏官;后改由朝官監(jiān)領。 南宋 時隸屬門下省,以給事中主管,掌承轉詔旨和政府各部門命令、文件,摘錄章奏事由,投遞各項文書。 元 代廢。 宋 陸游 老學庵筆記卷八:“大駕初駐蹕 臨安 ,故都及四方士民商賈輻輳,又剏立官府,扁牓一新。好事者取以為對曰:‘鈐轄諸道進奏院,詳定一司勑令所?!?span id="yikvxfe" class="book">《文獻通考·職官十四》:“ 唐 藩鎮(zhèn)皆置邸京師,以大將主之,謂之上都留后。 大歷 十二年,改為上都知進奏院官。 五代 以來,支郡不隸藩鎮(zhèn),補人為者,聽其置邸隸藩鎮(zhèn)者兼掌焉。 宋 緣舊制,皆本州鎮(zhèn)補人為進奏官,其軍監(jiān)場務轉運司則差知后官,則副知掌之。逐州就京師,各置進奏院。 太平興國 六年,諸州罷知后之名,簡知后官,得 李楚 等百五十人,并充進奏官。命供奉官 張文璨 提轄諸道進奏院,監(jiān)官以京朝官及三班使臣充,掌受詔敕及諸司符牒,辨其州府軍監(jiān),以頒下之,并受天下章奏案牘狀牒以奏御及分授諸司。中興以來,隸門下后省給事中點校,訖 乾道 九年,依舊隸后省,合傳報事,令后省録以報行。”
《國語辭典》:義兒(義兒)  拼音:yì ér
養(yǎng)子、義子。晚唐間諸藩鎮(zhèn)主帥,多養(yǎng)勇武的人為義兒,以事征伐,五代時其風更盛,《新五代史》有〈義兒傳〉。《三國演義》第三回:「此丁原義兒,姓呂,名布,字奉先者也?!挂卜Q為「義男」、「義子」。
《漢語大詞典》:劇鎮(zhèn)(劇鎮(zhèn))
政務繁劇的藩鎮(zhèn)。 唐 元稹 《贈王承宗侍中制》:“逮居劇鎮(zhèn),益辨長材?!?span id="fqbiovx" class="book">《新唐書·陳子昂傳》:“近詔 同城 權置 安北府 ,其地當磧南口,制 匈奴 之衝,常為劇鎮(zhèn)。”
《漢語大詞典》:小鎮(zhèn)(小鎮(zhèn))
(1).小城。駐兵鎮(zhèn)守的州郡中之較小者。南齊書·柳世隆傳:“東下之師,久承聲聞。 郢州 小鎮(zhèn),自守而已?!?br />(2).小方鎮(zhèn)。掌握一方軍政大權的藩鎮(zhèn)中之較小者。舊唐書·柳公權傳:“自金吾大將授 邠寧 小鎮(zhèn),何事議論耶?”此指節(jié)度使銜。
(3).小市鎮(zhèn)??h以下人口較集中而有商業(yè)活動的居民點。 清 王步青 見聞錄·松江記事:“ 中大橋 ……沿 黃浦江 北岸一小鎮(zhèn)也。市長不過半里。” 杜鵬程 《保衛(wèi)延安》第一章:“部隊穿過 延安 正東八十里的 甘谷驛 小鎮(zhèn)。”
《漢語大詞典》:黑云都(黑雲(yún)都)
五代 楊行密 親兵的稱號。 唐 末藩鎮(zhèn)親軍多以“都”為名。新唐書·楊行密傳:“初, 行密 有鋭士五千,衣以黑繒黑甲,號 黑云都 ?!?span id="vgktxfd" class="book">《新五代史·楚世家·馬殷》:“初, 孫儒 敗於 宣州 , 殷 弟 賨 為 楊行密 所執(zhí), 行密 收 儒 餘兵為‘黑云都’,以 賨 為指揮使?!?明 沈德符 野獲編補遺·兵部·家丁:“家丁蓋昉於 唐 季藩鎮(zhèn),如 田承嗣 之 魏 府牙兵, 呂用之 之莫邪都, 楊行密 之黑云都, 楊師厚 之銀鎗効節(jié)都而始盛?!?/div>
《漢語大詞典》:賢藩(賢藩)
敬稱藩鎮(zhèn)或藩國的首領。 元 王惲 《真常觀記》:“繼奉 旭烈 賢藩教旨,提點 彰德路 道教事?!?清 談遷 《國榷·崇禎十七年》:“其有不忘 明 室,輔立賢藩,戮力同心,共保 江 左者,理亦宜然,予不汝禁,但當通和講好,不負本朝?!?/div>
《漢語大詞典》:叛鎮(zhèn)(叛鎮(zhèn))
背叛朝廷的藩鎮(zhèn)。 范文瀾 蔡美彪 等《中國通史》第三編第二章第七節(jié):“實行割據(jù)的藩鎮(zhèn),在一般情況下,必須取得 唐 朝廷的官爵,表示不是叛鎮(zhèn)?!?范文瀾 蔡美彪 等《中國通史》第三編第五章第二節(jié):“其他原因是怕 回紇 寇邊,或與 吐蕃 結合,或受 河北 叛鎮(zhèn)的勾引?!?/div>
《國語辭典》:藩鎮(zhèn)之亂(藩鎮(zhèn)之亂)  拼音:fán zhèn zhī luàn
唐末政府權力衰落,藩鎮(zhèn)據(jù)地擁兵自重,不受朝廷約束,德宗時最猖獗,為亂達六十年之久,使唐朝走向衰亡之路,史稱為「藩鎮(zhèn)之亂」。
《漢語大詞典》:藩鎮(zhèn)割據(jù)
唐代安史之亂后出現(xiàn)的中央集權削弱、藩鎮(zhèn)強大、互相爭戰(zhàn)的局面。當時節(jié)度使獨攬一方軍政財權,其職位由子弟或部將承襲,不受中央政令管轄。至9世紀初,全國藩鎮(zhèn)達四十余個,他們互相攻伐,或聯(lián)合對抗中央。唐代中央政府屢圖削弱藩鎮(zhèn),收效甚微。此局面延續(xù)近兩個世紀,至北宋初結束。
《漢語大詞典》:跋隊斬(跋隊斬)
唐 末 朱全忠 在藩鎮(zhèn)時所用的一種軍法。跋,通“ 拔 ”。資治通鑒·后梁太祖開平元年:“初,帝在藩鎮(zhèn),用法嚴,將校有戰(zhàn)沒者,所部兵悉斬之,謂之跋隊斬,士卒失主將者,多亡逸不敢歸。”
《漢語大詞典》:稅外方圓(稅外方圓)
唐 藩鎮(zhèn)于朝廷規(guī)定的常稅之外,巧立名目,括取民財,進貢皇帝,稱“稅外方圓”。資治通鑒·唐德宗貞元十二年:“藩鎮(zhèn)多以進奉市恩,皆云稅外方圓?!?胡三省 注:“折則成方,轉則成圓,言於常稅之外,別自轉折,以致貨財也?!?范文瀾 蔡美彪 等《中國通史》第三編第二章第二節(jié):“因為他( 唐德宗 )貪財,節(jié)度使多以進奉名義來討喜歡。名目有‘稅外方圓’(正稅外周轉)、‘用度羨馀’等等?!?/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