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guān)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國語辭典》:至孝  拼音:zhì xiào
極孝順?!稘h書。卷七三。韋賢傳》:「皇帝至孝肅慎,宜蒙祐福?!?/div>
《國語辭典》:事親至孝(事親至孝)  拼音:shì qīn zhì xiào
侍奉父母能善盡孝道?!冻蹩膛陌阁@奇》卷一五:「家極貧寠,事親至孝?!?/div>
《韻府拾遺 效韻》:父子至孝
隋書鈕回傳回性至孝周武成中父母喪廬于墓側(cè)負土成墳周武帝表其閭擢甘棠令開皇初卒子士雄少質(zhì)直孝友喪父復(fù)廬于墓側(cè)負土成墳高祖聞之嘆其父子至孝下詔褒剔
《國語辭典》:純孝(純孝)  拼音:chún xiào
篤孝?!蹲髠?。隱公元年》:「潁考叔,純孝也。愛其母施及莊公?!埂段倪x。謝莊。宋孝武宣貴妃誄》:「純孝擗其俱毀,共氣摧其同欒?!?/div>
分類:至孝
《漢語大詞典》:極孝(極孝)
至孝。 漢 揚雄 《劇秦美新》:“九廟 長壽 ,極孝也;制成六經(jīng),洪業(yè)也?!?/div>
分類:至孝
《漢語大詞典》:淳至
(1).謂至孝。文選·任昉〈王文憲集〉序:“ 汝郁 之幼挺淳至, 黃琬 之早標(biāo)聦察。” 李善 注:“淳至,謂淳孝之甚至也?!?a class='poemCommentLink' target='_blank'>《南史·王秀之傳》:“世人以僕妾直靈助哭,當(dāng)由喪主不能淳至,欲以多聲相亂?!?br />(2).謂至誠。晉書·阮籍傳:“其外坦蕩而內(nèi)淳至,皆此類也?!?清 俞正燮 癸巳類稿·哭為禮儀說:“圣人之禮,淳至周密,禮之不行,由俗士妄議論也?!?/div>
分類:至誠至孝
《漢語大詞典》:淳孝
猶言至孝。 南朝 梁 劉勰 文心雕龍·程器:“若夫 屈 賈 之忠貞, 鄒 枚 之機覺, 黃香 之淳孝, 徐干 之沉默,豈曰文士,必其玷歟?”南史·張稷傳:“﹝ 稷 ﹞見年輩幼童,輒哽咽泣淚,州里謂之淳孝?!?/div>
分類:至孝
《國語辭典》:萊衣(萊衣)  拼音:lái yī
周代老萊子著五?斑襕衣娛親,世稱其衣為「萊衣」。唐。徐堅《初學(xué)記。卷一七。人部上。孝四》:「《孝子傳》曰老萊子至孝,奉二親,行年七十,著五?褊襕衣,弄雛鳥于親側(cè)?!购蟊扔餍B(yǎng)父母。唐。孟浩然 夕次蔡陽館詩:「明朝拜嘉慶,須著老萊衣。」也作「萊彩」。
《漢語大詞典》:抱樹(抱樹)
晉書·王祥傳:“ 祥 性至孝。早喪親,繼母 朱氏 不慈……有丹柰結(jié)實,母命守之,每風(fēng)雨, 祥 輒抱樹而泣?!焙笠浴氨洹睘橹列⒌牡涔?。 唐 李商隱 《〈會昌一品集〉序》:“有抱樹辭榮之節(jié),有漆身報德之風(fēng)。”
分類:至孝
《漢語大詞典》:剔股
剜取大腿上的肉。古代以割股療親為至孝。 唐 韓愈 《鄠?cè)藢Α?/span>:“彼自剔股以奉母疾瘳。” 宋 蘇轍 《亡姊王夫人墓志銘》:“夫人常稱內(nèi)外祖父從政之方,以敕之。及其疾病, 肄 剔股以具膳。”參見“ 割股 ”。
《國語辭典》:割股  拼音:gē gǔ
舊俗有自割股肉,以供君親食用,古人認為是大忠大孝的表現(xiàn)。如:「割股療親」?!度辶滞馐贰返诙幕兀骸高@果然也胡說極了,醫(yī)家有割股之心?!?/div>
《漢語大詞典》:湘魚(湘魚)
烹魚。后漢書·列女傳·姜詩妻載: 姜詩 事母至孝,妻奉順尤篤。 詩 母喜食魚,舍側(cè)忽有涌泉,每旦輒出雙鯉魚, 姜 妻常烹煮以供母食。后以“湘魚”為孝婦事親之典。 王闿運 《張祖同妻周氏墓志》:“ 姜 家堂上,喜孝婦之湘魚; 石氏 牀前,代光勛而滌器。”
分類:至孝
《漢語大詞典》:斑懶
猶斑斕。 春秋 末, 老萊子 至孝,“常服斑斕之衣,為嬰兒戲”以娛親。后用為孝養(yǎng)父母之典。古本戲曲叢刊《三桂記·榮贈》:“但圖朱紫之榮,久失斒孄之養(yǎng)。”
《漢語大詞典》:迎門請盜(迎門請盜)
典出后漢書·趙咨傳:“ 咨 少孤,有孝行……盜嘗夜往劫之, 咨 恐母驚懼,乃先至門迎盜,因請為設(shè)食?!焙笠浴坝T請盜”比喻至孝。 南朝 陳 徐陵 《在北齊與梁太尉王僧辯書》:“昔人迎門請盜,恆懷廢寢之憂;當(dāng)輓輿櫬,猶有危途之懼?!?/div>
分類:至孝
《國語辭典》:噬指棄薪(噬指棄薪)  拼音:shì zhǐ qì xīn
東漢蔡順母子心相感通的故事。蔡順侍母至孝,嘗出求薪,后有客至,其母望順不還,乃自噬指,順即心動,棄薪馳歸。見《后漢書。卷三九。周磐傳》。后用以比喻母子眷念之情。
《國語辭典》:三年不雨  拼音:sān nián bù yǔ
相傳漢代東海一孝婦少寡無子,侍奉婆婆至孝,婆婆因其不肯改嫁,深怕拖累媳婦而自縊。但孝婦反遭誣陷而被官府處死,造成冤獄,導(dǎo)致郡中三年乾旱不雨。典出《漢書。卷七一。于定國傳》。后比喻冤獄。如:「他斷案仔細公正,深怕有三年不雨,六月飛霜的事情發(fā)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