亦作“ 畏偄 ”。亦作“ 畏愞 ”。 膽怯軟弱。
《史記·東越列傳》:“是時(shí) 漢 使大農(nóng) 張成 、故 山州侯 齒 將屯,弗敢擊,卻就便處,皆坐畏懦誅?!?span id="42ic4ii" class="book">《
漢書·武帝紀(jì)》:“ 匈奴 入 雁門 ,太守坐畏愞棄市?!?漢 王符
《潛夫論·邊議》:“然太守令長,皆奴怯畏偄不敢擊。” 宋
洪邁 《容齋隨筆·漢二帝治盜》:“其牧守令長坐界內(nèi)有盜賊而不收捕者,及以畏愞捐城委守者,皆不以為負(fù),但取獲賊多少為殿最。” 元
劉祁 《歸潛志》卷七:“南渡為宰執(zhí)者,多怯懼畏懦,不敢有為。” 康有為 等
《上清帝第二書》:“皇上僅寄耳目於數(shù)人,而數(shù)人者又畏懦保祿,不敢竭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