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語佛源】相對原作相待,絕對原作絕待。相對與絕對相稱?!毒S摩詰經》卷二僧肇注曰:「諸法相待生,猶長短比而形?!挂磺腥f法,自現象界的觀點而言,存在著長與斷、大與小、東與西、有與無、是與非,乃至凈與穢、迷與悟、生與死等的對立狀態(tài),佛教稱之為相待,意謂相待而有?!度释醢闳舨_密經·教化品》中說:「相待假法,一切名相待,亦名不定相待。如五色等法,有無一切等法,一切法皆緣成,假成眾生;俱時因果,異時因果,三世善惡,一切幻化,是幻諦眾生。」若從至極平等的絕對立場觀之,則諸法實相,自然法爾,不虛不妄,而真實一際。世間本無千差萬別的相對性質,法性、法相既同為一實之義,有無、真俗亦自平等不二。此一真如平等的自然法界,自是超越、泯絕各種兩端相對立場的分別見解,佛教稱之為絕待,意謂不二而一。后多用作「相對」、「絕對」。絕對指獨一無二,無與倫比。相對指依靠一定條件而存在或變化。如宋·沈括《
夢溪筆談·雜志一》:「以變化相對言之,既能變而為大毒,豈不能變而為大善?既能變而殺人,則宜有能生人之理?!褂钟脼檎軐W范疇。如毛澤東《在中國共產黨第八屆中央委員會第二次全體會議上的講話》:「我們馬克思主義認為,不平衡,矛盾,斗爭,發(fā)展,是絕對的,而平衡,靜止,是相對的。所謂相對,就是暫時的,有條件的?!瓜鄬σ嘀竷上鄬驅α?。如丁玲《母親》:「無論什么事,她們都有兩個相對的意見?!褂钟米鞅容^。如郭沫若《洪波曲》第八章:「特別是孩子劇團,在他們的指導下加強了內部學習,而在巡回工作中也獲得了相對的自由?!梗ㄎ馁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