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guān)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檢索結(jié)果:全部 8詞典 1分類詞匯 7
《國語辭典》:影響(影響)  拼音:yǐng xiǎng
1.如影之隨形,響之隨聲。即一方發(fā)生一種動作而引起他方發(fā)生變化或行動的作用。《醒世恒言。卷二八。吳衙內(nèi)鄰舟赴約》:「吳衙內(nèi)身雖坐于席間,心卻掛在艙后。不住偷眼瞧。見屏門緊閉,毫無影響。」《文明小史》第五五回:「一連兩三個電報,毫無影響,這才慌了。」
2.蹤跡、消息?!队魇烂餮?。卷二一。臨安里錢婆留發(fā)跡》:「一連亂了三日,沒些影響,縣尉沒做道理處?!埂都t樓夢》第六二回:「只當(dāng)他外頭自便就來,誰知越等越?jīng)]了影響,使人各處去找,那里找得著?!?br />3.根據(jù)、道理?!冻蹩膛陌阁@奇》卷一八:「看官,你道小子說到此際,隨你愚人也該醒悟這件事沒影響,做不得的?!?br />4.空虛不實的事情?!冻蹩膛陌阁@奇》卷一一:「那胡阿虎身為家奴,拿著影響之事,背恩賣主,情實可恨!合當(dāng)重刑責(zé)罰。」
5.隱約的印象?!抖膛陌阁@奇》卷三八:「昨日到郁家之事,猶如夢里,多不十分記得。只依稀影響,認(rèn)做已約定楊二郎日子過了?!?/div>
《國語辭典》:內(nèi)應(yīng)(內(nèi)應(yīng))  拼音:nèi yìng
在內(nèi)部接應(yīng),引進(jìn)外力。《五代史平話。晉史。卷下》:「詔城中契丹兵不滿千人,乞朝廷發(fā)輕騎襲之,巒愿為內(nèi)應(yīng)?!埂度龂萘x》第九回:「董卓馀盜李蒙、王方在城中為賊內(nèi)應(yīng),偷開城門,四路賊軍一齊擁入?!?/div>
《漢語大詞典》:游軍(遊軍)
流動作戰(zhàn)的軍隊。三國志·魏志·諸葛誕傳:“又使監(jiān)軍 石苞 、 兗州 刺史 州泰 等簡鋭卒為游軍,備外寇?!?span id="9zvp9zv" class="book">《朱子語類》卷一二一:“如大軍廝殺相似,大軍在此坐以鎮(zhèn)之,游軍依舊去別處邀截,須如此作工夫方得?!?span id="f7vhbzb" class="book">《明史·薛顯傳》:“﹝ 顯 ﹞與 常遇春 攻 湖州 ,別將游軍取 德清 ,攻 昇山 水寨?!?br />(1).客軍,可作策應(yīng)之用者。三國志·魏志·荀攸傳:“ 攸 言於 太祖 曰:‘ 繡 與 劉表 相恃為彊,然 繡 以游軍仰食於 表 , 表 不能供也,勢必離。’”
(2).指無固定防地,流動出擊的軍隊。魏書·崔延伯傳:“仕 蕭頤 ,為緣 淮 游軍,帶 濠口 戍主。” 南朝 梁 任昉 述異記卷上:“ 石勒 常傭於臨水,為游軍所囚?!?唐 李約 《從軍行》之三:“游軍藏 漢 幟,降騎説蕃情?!?/div>
《漢語大詞典》:策援
策應(yīng)支援。 宋 周密 齊東野語·端平襄州本末:“七月二日北軍至 唐州 棗林 , 全 劉 聞之遁去,先又調(diào) 德安 守 王旻 策援,亦不至,反俱以捷聞?!?span id="fh7j9nz" class="book">《新華日報》1938.4.15:“ 廣東 是我們最富裕和民族性最強(qiáng)的一省,我希望她能支持 中華 民族的抗戰(zhàn)到底,同時,作全國的策援,以取得最后的勝利。”
《國語辭典》:策望  拼音:cè wàng
協(xié)助窺探?!端疂G傳》第四五回:「若買得這等一個時,一者得他外面策望,二乃不叫你失了曉。」
《漢語大詞典》:伺應(yīng)(伺應(yīng))
待機(jī)策應(yīng)。新唐書·張薦傳:“ 周曾 奮發(fā)于外, 韋清 伺應(yīng)于內(nèi)?!?/div>
《國語辭典》:里應(yīng)外合(裡應(yīng)外合)  拼音:lǐ yìng wài hé
外面圍攻,里面接應(yīng)。里外相互配合。元。無名氏《云臺門》第三折:「再請陳州太守馬援,并太行郅惲等,選日里應(yīng)外合,若破了巨無霸,便得漢室中興也?!埂镀窖齻鳌返谄呋兀骸敢归g里應(yīng)外合,明火執(zhí)杖,打劫了若干東西去?!挂沧鳌咐锕赐膺B」、「外合里應(yī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