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簡介
人物簡介
范成象,字至先,號澹齋,吳縣(今屬江蘇蘇州)人,成大兄。紹興五年進士,歷太學博士,乾道中官湖南路提舉常平。見《建炎以來系年要錄》卷一七○、一七八,《宋會要輯稿》職官七○之四七、選舉二○之一二。
人物簡介
【生卒】:1124—1186 【介紹】: 宋歙州歙縣人,一作淳安人,字躬明,號溪堂。孝宗隆興元年進士。歷國子錄,遷司農(nóng)丞,獻屯田大計。知和州,除轉運判官,兼廬州帥,鼓勵將士措置營屯。官至戶部侍郎。嘗從朱熹游。有《溪堂集》。全宋詩
方有開(一一二八~一一九○),字躬明,號溪堂,新安歙縣(今屬安徽)人,或謂淳安(明嘉靖《淳安縣志》卷一一)人。孝宗隆興元年(一一六三)進士,時年已近四十。授建昌軍南豐尉。淳熙十四年(一一八七),為淮南西路轉運判官。以事放罷。光宗立,復宣教郎,尋卒,年六十三。有《溪堂集》,已佚。事見《燭湖集》卷一一《承議郎淮南西路轉運判官方公行狀》)。今錄詩三首。全宋文·卷四九七三
方有開(一一二五——一一八七),字躬明,號溪堂,徽州歙縣(今安徽歙縣)人。工文詞,隆興元年進士,授南豐尉,調(diào)建寧府政和簿,改特監(jiān)潭州南獄廟、襄陽府學教授、監(jiān)行在惠民北局。廷對陳恢復大計,遷司農(nóng)寺丞,差知和州,除淮南西路常平茶鹽兼權轉運提點刑獄公事等,官至戶部侍郎。卒于淳熙十四年,年六十三,有《溪堂集》。見《燭湖集》卷一一《承議郎淮南西路轉運判官方公行狀》。
人物簡介
人物簡介
周必正(一一二五~一二○五),字子中,自號乘成,廬陵(今江西吉安)人。必大從兄。以祖蔭補將仕郎,監(jiān)潭州南岳廟。久之,調(diào)司戶參軍,改知建昌軍南豐縣。秩滿,除主管官告院,進軍器監(jiān)丞。出知舒州。孝宗淳熙中徙知贛州(明嘉靖《贛州府志》卷七)。擢提舉江東常平茶鹽公事。寧宗開禧元年卒,年八十一。事見《渭南文集》卷三八《監(jiān)丞周公墓志銘》。全宋文·卷四九六一
周必正(一一二五——一二○五),字子中,號乘成,吉州廬陵(今江西吉安市)人,必大從兄。以祖遺澤補將仕郎,易迪功郎,監(jiān)潭州南岳廟,調(diào)袁州司戶參軍。孝宗召對便殿,改宣教郎、知建昌軍南豐縣。秩滿,除主管官告院,進軍器監(jiān)丞。淳熙間引親嫌出知舒州,徙贛州,樂為善政。擢提舉江東常平茶鹽公事,上章告老致仕。開禧元年十一月卒,享年八十一。有文集三十卷。見《渭南文集》卷八一《監(jiān)丞周公墓志銘》。
人物簡介
【介紹】: 宋嘉興華亭人,寄籍臨安錢塘,字進道。高宗紹興二十四年進士。孝宗淳熙間歷知鄂、信二州,旋改主管亳州明道宮。工詞。有《蕭臺公余詞》。全宋詩
姚述堯,字進道,錢塘(今浙江杭州)人。高宗紹興二十四年(一一五四)進士(清乾隆《杭州府志》卷六七)。孝宗乾道四年(一一六八)知樂清縣(清光緒《樂清縣志》卷七)。九年,權發(fā)遣處州(《宋會要輯稿》職官四三之一六八)。淳熙九年(一一八二)于知鄂州任放罷(同上書職官七二之三六)。十五年,起知信州,旋改主管亳州明道宮(同上書職官七二之四九)。全宋文·卷四九二二
姚述堯,錢塘(今浙江杭州)人。紹興二十四年進士。乾道中歷知樂清縣事,權發(fā)遣楚州。淳熙中除提點江淮等路坑冶。九年,知鄂州,以言者論放罷。十五年,被命知信州,旋改主管亳州明道宮。見《宋會要輯稿》職官七二之三六、四九,食貨三四之二六、二九,永樂《樂清縣志》卷七,雍正《浙江通志》卷一二五。
人物簡介
王光祖,字仲顯,淮寧府(今河南淮陽)人,或作睢陽人。王堯臣五世從孫。建炎末隨祖王敷遷臨江軍(今江西清江),遂家焉。以門蔭入仕,居官廉勤,有志事功。歷知衡陽縣、昭、潭二州。丁內(nèi)艱,服除,知瓊州。紹熙中除都提舉兩廣鹽法,革鹽法之不便民者,公私利之。卒于官。見《宋會要輯稿》職官四三之四四,隆慶《臨江府志》卷一○、一二。
人物簡介
【生卒】:1128—1202 【介紹】: 宋筠州高安人,字明則,一作民則。趙廷美五世孫。高宗紹興十八年進士。調(diào)臨川司戶參軍。仕至軍器少監(jiān)。嗜學,詩文平淡簡遠。全宋詩
趙像之(一一二八~一二○二),字民則。宋宗室。高宗紹興十八年(一一四八)進士。授撫州司戶參軍,歷知州縣。與張栻、朱熹游。孝宗淳熙十二年(一一八五),楊萬里薦于朝(《誠齋集》卷一一五《淳熙薦士錄》)。十四年,除軍器少監(jiān),未幾出為提舉湖南常平。十六年,移江南東路(《永樂大典》卷八六四七引《衡州府圖經(jīng)志》)。遷福建路提點刑獄。寧宗慶元元年(一一九五),以事落職奉祠。嘉泰二年卒,年七十五。事見《誠齋集》卷一一九《趙公行狀》。
人物簡介
人物簡介
【生卒】:1130—1195 【介紹】: 宋慶元人,祖籍登州黃縣,字協(xié)恭。徐立之子。高宗紹興中以父任補將仕郎。中法科,授建州司法參軍。遷福建路提刑司檢法,審覆囚牘,駁正冤抑。累任大理官。孝宗乾道四年知無為軍,擢大理正。歷知揚州、臺州,所至有治績。官終廣東提刑。全宋文·卷五三九五
徐子寅(一一三○——一一九五),字協(xié)恭,先世登州黃縣(今山東黃縣)人,南渡后徙居慶元(今浙江寧波),立之子。紹興十年以恩補官,中法科,授建州司法參軍,改福建路檢法。隆興初除大理評事。乾道中擢大理丞,知無為軍,遷大理正,改知泰州,提舉淮東茶鹽常平措置官田。淳熙初除工部郎中,遷大理少卿,歷知揚、隨、臺三州,終廣東提刑。慶元元年卒,年六十六。見樓鑰《攻愧集》卷九一《直秘閣廣東提刑徐公行狀》。
人物簡介
【生卒】:1130—1195 【介紹】: 宋慶元象山人,字子美。孝宗乾道二年進士。授黃巖尉。改南康軍判官,時朱熹守郡,事悉委之。除益州路轉運判官兼提點刑獄,有政聲。為光宗時四著名監(jiān)司之一。官終吏部侍郎。全宋詩
楊王休(一一三五~一二○○),字子美,象山(今屬浙江)人。孝宗乾道二年(一一六六)進士。初為黃巖尉,歷南康軍簽判,知洋州、金州。光宗紹熙二年(一一九一),除利州路轉運判官,三年,移成都府路提點刑獄兼常平事。四年,除成都府路轉運使。寧宗慶元元年(一一九五),召為太府卿。五年,除秘書監(jiān),遷禮部侍郎。六年卒,年六十六。事見《攻愧集》卷九一《楊公行狀》。《寶慶四明志》卷九有傳。今錄詩二首。
人物簡介
【生卒】:1131—? 【介紹】: 宋延安人,字子溫。韓世忠子。高宗紹興十八年進士。為太社令。秦檜死,拜光祿寺丞。累遷江西轉運使兼權知江州,搜剔所隱匿之岳飛家產(chǎn),盡還岳氏。授鄂州駐扎御前諸軍都統(tǒng)制,命騎兵習步戰(zhàn),卓有成效。出使金國,守節(jié)不屈,幾遭不測。官至龍圖閣學士,以光祿大夫致仕。卒謚莊敏。有《水心鏡》、《橘錄》。全宋文·卷五四二○
韓彥直(一一三一——?),字子溫,延安府(今陜西延安)人,世忠長子。年十八,登紹興十八年進士第。累遷工部侍郎。孝宗朝遷吏部郎官,拜司農(nóng)少卿,直龍圖閣、江西轉運使兼權知江州。換武官,知襄陽府,授鄂州駐劄御前諸軍都統(tǒng)制。復歸文班,充敷文閣待制、知臺州,歷刑部、吏部侍郎,以工部尚書兼知臨安府。罷,知溫州、泉州。久之,再為戶部尚書。以光祿大夫致仕。卒,謚莊敏。著有《水心鏡》一百六十七卷、《橘錄》三卷(存)。見《宋史》卷三六四本傳,《紹興十八年同年小錄》。
人物簡介
【生卒】:1131—1204 【介紹】: 宋越州諸暨人,字順伯,號復齋。孝宗乾道二年進士。官至江東提刑、直寶文閣,為乾、淳間名士。長于碑碣之學,與尤袤俱以博古知名。有《金石錄》、《考異》、《考古印章》。全宋詩
王厚之(一一三一~一二○四),字順伯,號復齋(《宋元學案》卷五八)。其先臨川(今屬江西)人,徙諸暨(今屬浙江)。高宗紹興二十六年(一一五六)以鄉(xiāng)薦入太學。孝宗乾道二年(一一六六)進士。淳熙十二年(一一八五),監(jiān)都進奏院。十五年,為秘書郎兼權倉部郎官(《宋會要輯稿》職官五二之一七)。十六年,除淮南路轉運判官(《南宋館閣續(xù)錄》卷八)。移兩浙路轉運判官(《攻愧集》卷三五《庋支員外郎王厚之直秘閣兩浙路轉運判官》)。光宗紹熙五年(一一九四),由知臨安府以事放罷(《宋會要輯稿》職官七三之一八)。有《復齋金石錄》,已佚。寧宗嘉泰四年卒,年七十四?!?a target='_blank'>會稽續(xù)志》卷五有傳。全宋文·卷五四二○
王厚之(一一三一——一二○四),字順伯,號復齋,其先臨川(今江西撫州)人,徙諸暨(今浙江諸暨)。登乾道二年進士第。淳熙中歷官監(jiān)都進奏院、軍器監(jiān)主簿、將作監(jiān)丞、秘書郎。十五年知臨安府,次年除直秘閣、淮南轉運判官。紹熙初為度支員外郎。后以直寶文閣致仕。嘉泰四年卒,年七十四。著有《復齋金石錄》、《鐘鼎款識》(存)。見《宋會要輯稿》瑞異三之一五、職官五二之一七、職官七二之五一、選舉一一之三八、選舉二一之六、選舉二二之八,《寶慶會稽續(xù)志》卷五,《咸淳臨安志》卷四八,《南宋館閣續(xù)錄》卷八,《宋史翼》卷二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