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漢語大詞典》:廟祫(廟祫)
古時天子諸侯宗廟祭禮之一。集合遠近祖先神主于太廟合祭。清史稿·禮志四:“敬念列祖創(chuàng)垂,顯承斯在。永懷先澤,瞻仰長新。式衷廟祫之儀,斯協(xié)家庭之制。應迎列祖、列后圣容奉 壽皇殿 ,歲朝合請懸供,肅將祼獻?!?/div>
《漢語大詞典》:五藏神
亦作“ 五臟神 ”。 道教謂五臟各有神主,即心神、肺神、肝神、腎神、脾神。合稱“五藏神”。見《黃庭內(nèi)景經(jīng)·心神》。 唐 白居易 《感事》詩:“睡適三尸性,慵安五藏神?!?元 王實甫 《西廂記》第二本第三折:“秀才每聞道請,恰便似聽將軍嚴令,和他那五臟神愿隨鞭鐙?!?/div>
《漢語大詞典》:毀瘞(毀瘞)
取出已撤除的宗廟神主埋葬。 唐 韓愈 《禘祫議》:“曰 獻 懿 廟主宜毀之、瘞之,臣又以為不可。謹按禮記,天子立七廟,一壇一墠,其毀廟之主皆藏於祧廟,雖百代不毀,祫則陳於太廟而饗焉。自 魏 晉 以降,始有毀瘞之議?!?/div>
《漢語大詞典》:練主(練主)
古代練祭時所立的神主。奉祀于祖廟。《公羊傳·文公二年》:“主者曷用?虞主用桑,練主用栗。用栗者,藏主也?!?何休 注:“謂期年練祭也。理虞主於兩階之間,易用栗也。”國語·周語上“設桑主,布幾筵” 三國 吳 韋昭 注:“主, 獻公 之主也。練主用栗,虞主用桑。”
《漢語大詞典》:遷祧(遷祧)
古代帝王對世數(shù)遠隔之祖,依制將其神主遷入遠祖之廟。后亦比喻束之高閣。 清 陳之洞 《哀六朝》詩:“上駟未解 昭明 選,變本妄託 安 、 吳 、 包 ,始自江湖及場屋,兩 漢 、 唐 、 宋 及遷祧。”
《漢語大詞典》:神帳(神帳)
祖先神主或神佛像前的帳幕。 宋 江休復 《江鄰幾雜志》:“祫享昭穆各有幄次,謂之神帳?!?明 無名氏 《白兔記·祭賽》:“我拜下去時,只見滿殿紅光,神帳里現(xiàn)出五爪金龍把福雞爪去了。”
《漢語大詞典》:像主
圖繪或塑刻的神主像。 清 王夫之 讀四書大全說·論語·八佾篇四:“ 荀子 所記 孔子 觀欹器事,亦是閒時得入。想古宗廟,既無像主,又藏於寢,蓋不禁人游觀;而諸侯覲、問、冠、昏皆行於廟中,或有執(zhí)事之職,君未至而先於此待君,故得問也?!?/div>
分類:圖繪神主
《漢語大詞典》:松祏
用松木制作的神主與以石做的匣。古時廟中木主皆以石匣盛之。 唐 徐浩 《謁禹廟》詩:“探穴圖書朽,卑宮殿堂修。梅梁今不壞,松祏古仍留?!?/div>
《漢語大詞典》:北羅酆(北羅酆)
即 羅酆山 。道家謂山上有六天鬼神主斷人間的生死禍福。山在北方癸地,故稱“北羅酆”。簡稱“北酆”。 晉 葛洪 《枕中書》:“﹝ 孔丘 ﹞門徒三千,不經(jīng) 北酆 之門。” 唐 李白 《訪道安陵遇蓋寰為余造真箓臨別留贈》詩:“下笑世上人,沉魂 北羅酆 ?!?唐 李白 《草創(chuàng)大還贈柳官迪》:“ 北酆 落死名,南斗上生籍?!?/div>
《漢語大詞典》:毀替
指撤換神主。宋書·禮志四:“ 昭皇太后 君母之貴,見尊一時,而與 章 宣 二廟同饗 閟宮 ,非唯不躬奉,廼宜議其毀替?!?/div>
分類:神主
《漢語大詞典》:祔祫
謂使死者神主入于太廟,附于祖先神主,舉行合祭。舊唐書·禮儀志五:“宰相 孔緯 曰:‘博士之言是也。昨禮院所奏儀注,今已敕下,大祭日迫,不可遽改,且依行之?!妒撬煲匀蟮y祫太廟?!?/div>
《漢語大詞典》:典祏
指掌管宗廟神主之官。 清 顧炎武 《乾陵》詩:“典祏遷新主,司筵掃故宮。貞符疑改卜,大禮竟升中?!?/div>
《國語辭典》:點主(點主)  拼音:diǎn zhǔ
一種喪事禮節(jié)。填入神主上「主」字上端的一點?!锻ㄋ壮Q允枳C。死喪。點主》引《金陵雜志》:「點主注:亡者木主,必請當?shù)乐@者題之。」《醒世姻緣傳》第一八回:「又在臨清定了兩班女戲,請了十二位禮生。又請姜副使點主,劉游擊祀土,諸事俱有了次第?!?/div>
《漢語大詞典》:遷廟主(遷廟主)
專指太廟中昭廟穆廟之上、最后遷入遷廟之神主。《禮記·曾子問》:“ 曾子 問曰:‘古者師行,必以遷廟主行乎?’” 陳澔 集說:“遷廟主,謂新祧廟之主也?!?明 丘浚 大學衍義補·秩祭祀·祭告祈禱之禮:“ 吳澂 曰:‘遷廟主,謂祔禰時所遷昭穆最上之廟一主也,在昭廟、穆廟之上最尊最親者也?!?/div>
《漢語大詞典》:重鬲
古代喪禮中用以懸在重木(暫代神主用的木)上的瓦瓶。一說鬲用二,故稱。儀禮·士喪禮:“新盆、槃、瓶、廢敦、重鬲,皆濯造于西階下?!?鄭玄 注:“重鬲,鬲將懸重者也?!?胡培翚 正義:“以飯尸之餘米,用鬲煮為鬻縣于重,故名重鬲,或曰鬲用二,故云重。重鬲,二鬲也?!?span id="bft106g" class="book">《禮記·喪大記》:“陶人出重鬲,管人受沐。” 孔穎達 疏:“重鬲者,謂縣重之罌也。是瓦瓶受三升?!?/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