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
綜合
詩話
詞話
古籍檢索
類書集成
查詢
詩詞
典故詞匯
對仗詞匯
詞譜
曲譜
詩詞地圖
登錄
韻典
平水韻
詞林正韻
中原音韻
中華通韻
校注
律詩校驗
詞格校驗
曲格校驗
對聯(lián)校驗
自動箋注
課堂
律絕創(chuàng)作
填詞入門
公開課
學習指南
其它
簡繁轉換
詩社
詩詞書店
關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
按出處分類
按人物分類
檢索結果:
全部
27
詞典
12
分類詞匯
15
分類詞匯
石燕
佛窟
鷲窟
榆林窟
云岡石窟
巖岍
鞏縣石窟
天龍山石窟
炳靈寺
拜城石窟
炳靈寺石窟
柏孜克里克石窟
克孜爾千佛洞
麥積山石窟
龍門石窟
《國語辭典》:
石燕
拼音:
shí yàn
1.形狀似燕的石塊。北周。
庾信
喜晴
詩:「已歡無石燕,彌欲棄泥龍。」唐。
盧照鄰
〈
失群雁
〉詩:「欲隨石燕沉湘水,試逐銅烏繞帝臺?!?br />2.動物名。腕足綱,蠕形無脊椎動物。呈橫方形,殼為純石灰質,兩殼間有鉸合部,殼中有圓錐螺旋形的大腕骨一對,殼面凸而有幅狀褶襞。產(chǎn)于海中。
3.一種鳥,形似蝙蝠,產(chǎn)于石窟樹穴中。
分類:
鳥名
蝙蝠
石窟
穴中
《漢語大詞典》:
佛窟
佛寺的一種。即石窟寺。就山壁開鑿而成,窟內(nèi)雕有佛像及宣揚佛教教義和佛教故事的壁畫等。我國著名的佛窟有 敦煌 、 龍門 、 云崗 等。
《
法苑珠林
》
卷十四:“昔佛滅后三百年中, 北天竺 大阿羅漢 優(yōu)婆質那 ,以神力加工匠,三百年中鑿大石山安置佛窟?!?鄭振鐸
《西行書簡·云崗》
:“東部的大佛窟,全在眼前。”
分類:
佛寺
石窟
山壁
開鑿
《漢語大詞典》:
鷲窟(鷲窟)
鷲山 石窟,相傳 鷲山 未至頂三里,有石窟南向,為 釋加牟尼 坐禪之處。 南朝 梁簡文帝
《神山碑》
:“昔有鷲窟,不燒浄土,邁彼高蹤,搆茲法宇?!眳㈤?北魏 酈道元
《
水經(jīng)注·河水一
》
。
分類:
鷲山
石窟
南向
《漢語大詞典》:
榆林窟
我國著名石窟之一。又名 萬佛峽 。在 甘肅 安西 西南七十五公里的山谷中。洞窟鑿在山谷東西兩側,東崖三十窟,西崖十一窟。最早的可能開于 唐 以前, 唐 、 五代 、 宋 、 西夏 、 元 、 清 各代續(xù)有建造?,F(xiàn)存壁畫和塑像中,多為 唐 宋 作品,也有不少 西夏 和 元 代作品。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之一。
分類:
著名
石窟
甘肅
《國語辭典》:
云岡石窟(雲(yún)岡石窟)
拼音:
yún gāng shí kū
位于山西省大同縣西武周山的佛教石窟。北魏文成帝時,僧人曇曜奏準鑿窟筑寺,經(jīng)歷百年,雕佛像萬尊傳世,大者長數(shù)丈,小者僅二寸,雕塑精工,氣魄雄偉,中外馳名。
分類:
著名
石窟
山西
大同
《漢語大詞典》:
巖岍(巖岍)
山腳石窟。 南朝 梁
江淹
《江上之山賦》
:“嶤嶷兮尖出,巖岍兮空鑿?!?胡之驥 注:“巖岍,山足石窟也?!?/div>
分類:
山腳
石窟
《國語辭典》:
鞏縣石窟(鞏縣石窟)
拼音:
gǒng xiàn shí kū
河南省鞏縣洛河北岸斷崖上的石窟。根據(jù)石窟內(nèi)所發(fā)現(xiàn)的最早石刻題記,系北魏普泰元年(西元531)開鑿。規(guī)模雖不大,但因河水上漲,久為泥沙封埋,不少造像反得完整的保存下來。也稱為「凈土寺」。
分類:
河南
洛河
河北
北岸
石窟
《國語辭典》:
天龍山石窟(天龍山石窟)
拼音:
tiān lóng shān shí kū
中國古代石窟。位于山西省太原市西南的天龍山。石窟分為東西兩峰,為東魏至唐代所創(chuàng)建。石雕造像體態(tài)生動,風格細致,但曾遭受盜劫破壞,雕像完整者不多。
分類:
中國
石窟
山西
太原
龍山
《國語辭典》:
炳靈寺(炳靈寺)
拼音:
bǐng líng sì
位于甘肅省永靖縣,是著名的石窟寺院。開鑿于西秦建弘元年,經(jīng)北魏、北周至明,有洞窟三十四個,佛龕一百四十九個。洞窟格式與龍門、云岡相似,佛龕風格采復缽式塔形,為此地石窟的特徵之一。
分類:
甘肅
著名
石窟
寺院
《國語辭典》:
拜城石窟
拼音:
bài chéng shí kū
位于新疆拜城縣西南的丁谷山,是中國最早的佛教石窟。內(nèi)約有三百個洞窟,為僅次于敦煌莫高窟的大石窟。
分類:
中國
佛教
石窟
《漢語大詞典》:
炳靈寺石窟(炳靈寺石窟)
中國 北方地區(qū)佛教石窟寺。位于 甘肅省 永靖縣 西南35公里的 小積石山 中。炳靈為藏語譯音,是“十萬佛”之意?,F(xiàn)存主要窟龕集中在 下寺溝 西岸南北長350米、高30米的峭壁上。附近的 佛爺臺 、 洞溝 、 上寺 等處,也有零星的窟像和壁畫。較完整的窟龕共有195個。遺存的彩塑和石雕造像776軀,壁畫900余平方米,摩崖刻石4方,石碑1通,墨書或刻石紀年銘文6處。第169窟中的“ 西秦 建弘 元年”造像題銘,是目前全國石窟中最早的題記。據(jù)文獻和洞窟發(fā)愿文記載,開窟始于 西秦 , 北魏 、 北周 、 隋 、 唐 諸代續(xù)有建造。 宋 、 西夏 、 元 、 明 各代,也有修建活動。 明 以后逐漸湮沒。
分類:
中國
北方
方地
地區(qū)
佛教
石窟
甘肅
《漢語大詞典》:
柏孜克里克石窟
新疆 著名石窟之一。位于 吐魯番 城東北,共編號五十七窟。創(chuàng)建于 南北朝 末期,迄于 元 代。璧畫內(nèi)容豐富,并保存了許多漢文和回鶻文題記。是研究古代 高昌 地區(qū)佛教藝術的重要遺跡。
分類:
著名
石窟
吐魯番
城東
東北
《漢語大詞典》:
克孜爾千佛洞(克孜爾千佛洞)
又稱 赫色尓石窟 。在 新疆 拜城 克孜尓鎮(zhèn) 東南七公里處。鑿建于 木扎特河 河谷北岸的懸崖上,共二百三十六窟,時代為 三國 至 唐 ??咧兴芟褚汛蟛勘粴?,只有七十四窟尚保存部分精美壁畫。題材豐富多彩,以本生故事為主。人物有立體感,形象逼真,生動感人。線條剛勁有力,尤注重烘染,以凹凸畫法馳名中外。 克孜尓千佛洞 藝術具有明顯的民族風格,并有不少 龜茲 文題記,是我國古代少數(shù)民族的優(yōu)秀藝術創(chuàng)作。
分類:
石窟
《國語辭典》:
麥積山石窟(麥積山石窟)
拼音:
mài jī shān shí kū
地名。在甘肅省天水縣東南麥積山。大部分為北朝時期的泥塑造像,風格清新秀麗,富有生活氣息。石窟因年久風化而分裂成東西兩崖,壁畫雖多剝落,尚可看出古代中原畫風的面目。由現(xiàn)存文獻來看,在四世紀末到五世紀初期,此窟已經(jīng)開鑿,且為當時佛教中心。
分類:
著名
石窟
全國
國重
重點
點文
文物
保護
《國語辭典》:
龍門石窟(龍門石窟)
拼音:
lóng mén shí kū
中國著名的石窟之一。分布于河南省洛陽城南伊水入口處兩岸的龍門山和香山。石窟自北魏孝文帝遷都洛陽后開鑿,延至唐代,歷時四百多年。雕刻刀法圓熟細膩,佛像表情自然生動。也稱為「伊闕石窟」。
分類:
中國
著名
石窟
全國
國重
重點
點文
文物
保護
粵公網(wǎng)安備44010402003275
粵ICP備17077571號
關于本站
聯(lián)系我們
客服:+86 136 0901 33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