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guān)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生卒】:951—999 【介紹】: 宋大名宗城人,字君憲。太宗太平興國五年進(jìn)士。歷知桃源縣,通判潁州。淳化二年,以明練刑章,為審刑院評議官。李順起事時,受命充陜西至益州路轉(zhuǎn)運使。后歷知宋、潭、桂、涇諸州,所至以嚴(yán)明剛果稱。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生卒】:952—1011 【介紹】: 宋莫州清苑人,字繼明。孫行友子。以蔭補殿直。歷監(jiān)軍、都巡檢使。精悍知兵,嚴(yán)毅整眾,然性剛使氣,專任刑罰。真宗景德元年,帝至澶淵,命為駕前西面邢洺路馬步軍鈐轄兼天雄軍駐泊,兼管勾東南貝、冀等州鈐轄,駐魏城,拒契丹。大中祥符中,掌閤門、客省、四方館使。四年,為新城都巡檢,尋卒。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生卒】:953—1016 【介紹】: 宋南劍州沙縣人,字光遠(yuǎn)。太宗雍熙二年進(jìn)士。歷衡州軍事推官、靜安軍節(jié)度推官。素善射,平李順軍,當(dāng)城一面,親射中數(shù)百人。以知州張雍薦,改掌書記。真宗大中祥符間歷荊湖北路轉(zhuǎn)運使,復(fù)失地四百余里,復(fù)置澧州武口等砦以控制之。仕終秘書少監(jiān)知廣州。
全宋詩
陳世卿(九五三~一○一六),南劍沙縣(今屬福建)人。太宗雍熙二年(九八五)進(jìn)士。調(diào)東川節(jié)度推官,歸為秘書郎,遷太常丞。歷兩浙、荊湖北路轉(zhuǎn)運使。累官秘書少監(jiān)。代知廣州。真宗大中祥符九年卒,年六十四。明嘉靖《延平府志》卷一七有傳。今錄詩四首。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生卒】:953—1028 【介紹】: 宋并州孟縣人,字垂范。李謙溥子。少有才略。以蔭補衙內(nèi)指揮使。歷知潭、滄等州,為鎮(zhèn)、定、高陽三路行營兵馬都監(jiān)。仁宗即位,領(lǐng)康州防御使。洞知人情,有訟面訊立斷。善撫士卒,皆得其用。在河北二十余年,事功最多。澶淵之盟后,對使臣往來儀制、費用等亦多所裁定。
全宋文·卷一三九
李允則(九五三——一○二八),字垂范,并州盂縣(今山西盂縣)人。濟州團練使謙溥子。少以蔭補衙內(nèi)指揮使,改左班殿直。擢閤門祗候,累遷供備庫副使、知潭州。后歷知滄、瀛、雄州,遷東上閤門使、獎州刺史。又歷四方館引進(jìn)使、高州團練使。天禧二年,以客省使知鎮(zhèn)州,徙潞州。仁宗即位,領(lǐng)寧州防禦使。天圣六年卒,年七十六。允則在河北二十馀年,事功最多。參見《宋史》卷三二四本傳,《隆平集》卷一六。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介紹】: 宋洛陽人,字希甫。王審琦子。尚太祖女昭慶公主。太宗雍熙中知天雄軍,會契丹入侵,候騎至冀州,城中大恐。時值上元節(jié),承衍令張燈設(shè)樂,與賓佐宴游達(dá)旦,眾賴以安。端拱初再知天雄軍,吏民千余詣監(jiān)軍求為本道節(jié)帥,詔褒之。真宗即位,為護(hù)國軍節(jié)度,加檢校太尉。卒年五十二。謚恭肅。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生卒】:953—1013 【介紹】: 宋汀州寧化人,字仲賢。鄭彥華子。太宗太平興國八年進(jìn)士。初仕南唐為校書郎。入宋,累官陜西轉(zhuǎn)運副使。會歲歉,誘豪民出粟三萬斛,活饑民數(shù)萬。真宗時,曾獻(xiàn)《河西隴右圖》,敘地利本末,反對放棄靈州。數(shù)任陜西轉(zhuǎn)運使,參與抵御西夏及遼戰(zhàn)役。官終兵部員外郎。工詩,善篆書。有《江表志》、《南唐近事》、《談苑》等。
全宋詩
鄭文寶(九五三~一○一三),字仲賢,一字伯玉(《永樂大典》卷七八九四引《臨汀志·進(jìn)士題名》),寧化(今屬福建)人。仕南唐至校書郎。入宋,太宗太平興國八年(九八三)進(jìn)士,補修武縣主簿,改通判穎州,知州事。淳化二年(九九一),授陜西轉(zhuǎn)運副使,加工部員外郎,對西北地區(qū)經(jīng)濟頗多策劃,后因減鹽價虧損國課,貶藍(lán)山令。真宗咸平中召掌京南榷貨。大中祥符初改兵部員外郎。六年卒。年六十一,有文集二十卷(《東都事略》卷一一五),已佚?!?a target='_blank'>宋史》卷二七七有傳。今錄詩十六首。
全宋文·卷一三九
鄭文寶(九五三——一○一三),字仲賢,寧化(今福建寧化)人,一說襄城人。仕南唐至校書郎。入宋登太平興國八年進(jìn)士第,除修武主簿,遷大理評事、知梓州錄事參軍事。召試翰林,改著作佐郎,通判潁州。授陜西轉(zhuǎn)運副使,前后自環(huán)慶部糧越旱海入靈武者十二次,曉達(dá)蕃情,習(xí)其語。其后屢任陜西、河?xùn)|、京西轉(zhuǎn)運使,官至兵部侍郎。大中祥符六年卒,年六十一。能詩,善篆書,有集二十卷,又撰《談苑》二十卷、《江表志》三卷(存)、《南唐近事》一卷(存),《江南馀載》二卷(存)。《宋史》卷二七七有傳。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生卒】:954—1010 【介紹】: 宋開封浚儀人,字祐之。石守信子,石保興弟。為太祖二女婿。太祖、太宗時,自諸將軍至節(jié)度使。真宗景德初,改武寧軍節(jié)度,同平章事。契丹入寇,真宗將往澶淵,命保吉等為排陣使。遼騎數(shù)萬驟至,保吉不介馬而馳當(dāng)其鋒,遼人引去。改鎮(zhèn)安軍節(jié)度,加檢校太師。卒謚莊武。頗有武干,而好治生射利,性尤驕倨,所至峻暴好殺。
全宋文·卷一四○
石保吉(九五四——一○一○),字祐之,開封浚儀(今河南開封)人,守信子。以蔭補天平軍衙內(nèi)都指揮使,尚太祖第二女。歷諸鎮(zhèn)節(jié)度,曾知河陽、大名府。終鎮(zhèn)安軍節(jié)度,加檢校太師。大中祥符三年卒,年五十七。《宋史》卷二五○《石守信傳》有附傳,又見《金石萃編》卷一二九《石保吉碑》。
宋惟干 朝代:北宋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介紹】: 名或作惟翰。宋咸平人。學(xué)師田告。嘗得古本《太玄經(jīng)》。真宗咸平中,知滑臺時,取宋衷、陸績、范望三家訓(xùn)解,別為之注,成《太玄解》十卷。又作《太玄宗旨》兩篇,附于后。
全宋文·卷一三九
宋惟干鄆州須城(今山東東平)人。雍熙中知泉州,端拱中為起居舍人,淳化中為陜西轉(zhuǎn)運使。歷官都官郎中、直昭文館,以右諫議大夫分司西京,擢中大夫,進(jìn)封開國伯。惟干師從田誥。咸平中知滑州日,嘗得《太玄》古本于昭應(yīng)。,乃取宋衷、陸績、范望三家訓(xùn)解,別為之注,成《太玄解》十卷,作《太玄宗旨》兩篇附于后。于景德元年上之,詔付史館,人稱「小宋」。見夏竦《文莊集》卷二,《續(xù)資治通鑒長編》卷三○,《郡齋讀書志·后志》卷二,《玉海》卷三六,《宋史》卷四五七《隱逸傳》上,雍正《福建通志》卷二三。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生卒】:954—1001 【介紹】: 宋濟州鉅野人,字元之。太宗太平興國八年進(jìn)士。端拱初為右拾遺、直史館,上《御戎十策》。遷知制誥,判大理寺。至道元年為翰林學(xué)士、知審官院兼通進(jìn)銀臺封駁司,凡詔命不當(dāng)者多所論奏。真宗即位,上疏言加強邊防、減冗兵冗吏、嚴(yán)格選舉、沙汰僧尼、謹(jǐn)防小人得勢等五事。預(yù)修《太祖實錄》,以直書史事,降知黃州,后遷蘄州卒。在官以剛直敢言稱。工詩文,提倡詩學(xué)杜甫、白居易,文學(xué)韓愈、柳宗元。有《小畜集》、《五代史闕文》。
全宋詩
王禹偁(九五四~一○○一),字元之,濟州鉅野(今山東巨野)人。太宗太平興國八年(九八三)進(jìn)士,授成武縣主簿。雍熙元年(九八四),遷知長洲縣。端拱元年(九八八)應(yīng)中書試,擢直史館。次年遷知制誥。淳化二年(九九一),為徐鉉辨誣,貶商州團練副使。五年,再知制誥。至道元年(九九五)兼翰林學(xué)士,坐謗訕罷知滁州,未幾改揚州。真宗即位,復(fù)知制誥。咸平元年(九九八)預(yù)修《太祖實錄》,直筆犯諱,降知黃州。四年移知蘄州,卒,年四十八。有《小畜集》三十卷、《小畜外集》二十卷(今殘存卷六至卷十三等八卷)?!?a target='_blank'>宋史》卷二九三有傳。 王禹偁詩,前十一卷以《四部叢刊》影印瞿氏鐵琴銅劍樓藏宋刊配呂無黨鈔本《小畜集》為底本,校以清光緒會稽孫星華增刻本(簡稱孫本)、清乾隆平陽趙熟典刻本(簡稱趙本)、上海涵芬樓影印江南圖書館藏經(jīng)鋤堂鈔本(簡稱經(jīng)鋤堂本),參校影印文淵閣《四庫全書》本(簡稱四庫本)及《宋文鑒》等書引錄。第十二卷以孫星華增刻本《小畜外集》為底本,參校上海函芬樓借江南圖書館藏影宋寫本(簡稱影宋本)、杭州大學(xué)圖書館藏清抄本(簡稱清抄本)以及《山右石刻叢編》等書引錄。第十三卷錄集外詩及斷句,其中《吳郡志》所收《赴長洲縣作》三首,已合并編入《小畜集》同題詩中。又《小畜外集》卷六誤收他人詩三首(其中二首為杜甫詩),已刪去。
詞學(xué)圖錄
王禹偁(954-1001) 字元之。濟州巨野(今山東)人。宋史有傳。有《小畜集》、《五代史闕文》,存詞一首見《花庵詞選》。
全宋文·卷一四一
王禹偁(九五四——一○○一),字元之,濟州鉅野(今山東巨野)人。太平興國八年登進(jìn)士第,授成武主簿。次年除大理評事、知長洲縣。端拱二年拜右司諫、知制誥,未幾判大理寺事。為徐鉉雪冤忤旨,貶商州團練副使。移解州,差知單州。召為禮部員外郎,再知制誥。至道元年,兼翰林學(xué)士,坐謗訕,罷知滁州,移知揚州。真宗即位,召還,復(fù)知制誥。咸平初預(yù)修《太祖實錄》,以直書史事,出守黃州。四年,徙蘄州,病卒,年四十八。有《小畜集》三十卷(存)、《小畜外集》二十卷(今存七——一三卷)、《五代史闕文》一卷。另有《承明集》、《奏議集》等?!?a target='_blank'>宋史》卷二九三有傳。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生卒】:955—1018 【介紹】: 宋幽州盧龍人,字敏之。陳思讓孫。太宗太平興國五年進(jìn)士。歷知單州,以能政,就改太常丞,入為鹽鐵判官。累擢右諫議大夫,知永興軍、鳳翔府。入拜給事中、知澶州,勤于政事,秩滿,郡民列狀乞留。
全宋詩
陳若拙(九五五~一○一八),字敏之,幽州盧龍(今屬河北)人。太宗太平興國五年(九八○)進(jìn)士。歷知州府,累遷兵部郎中、河?xùn)|轉(zhuǎn)運使。真宗大中祥符四年(一○一一),擢右諫議大夫、知永興軍府。又移知鳳翔府,入拜給事中,出知澶州。天禧二年卒,年六十四?!?a target='_blank'>宋史》卷二六一有傳。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生卒】:955—1010 【介紹】: 宋磁州武安人,字知禮。韓重赟子。以蔭補供奉官。從征河?xùn)|,權(quán)知麟州。屢敗西夏李繼遷。以功擢西上閤門使,邠、寧、環(huán)、慶、清遠(yuǎn)軍都巡檢使,徙鎮(zhèn)定、高陽關(guān)行營鈐轄,屯鎮(zhèn)州。契丹兵至威武軍,崇訓(xùn)陳兵唐河,扼其要路,迫敵遁去。移并、代鈐轄,權(quán)知并州,與大將王超襲破契丹于定州。真宗景德初,契丹兵南下,又與王超追襲至鎮(zhèn)州。大中祥符二年,授右龍武軍大將軍,領(lǐng)韶州防御使。以本官分司西京卒。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生卒】:955—1019 【介紹】: 宋開封祥符人,字子元。馬全義子。太宗時以蔭補官。歷知梓州,鎮(zhèn)壓李順起事。除益、漢九州都巡檢使、內(nèi)園使,平劉旰起事。真宗時累除樞密副使,遇事敢言,鄙視樞密使王欽若,每廷議輒面詆之。后拜知樞密院事,以疾乞罷,除知貝州兼部署。卒謚正惠。
全宋詩
馬知節(jié)(九五五~一○一九),字子元,祥符(今河南開封)人(《東都事略》卷四三本傳)。太宗時,以蔭補供奉官,監(jiān)彭州兵馬。歷知數(shù)州。真宗景德三年(一○○六),擢簽書樞密院事(《宋宰輔編年錄》卷三)。大中祥符七年(一○一四),出為潁州防禦使,知潞州。天禧元年(一○一七),知天雄軍,召拜宣徽南院使,知樞密院事。明年罷,除彰德軍留后、知貝州。三年卒,年六十五。謚正惠。有文集二十卷,已佚?!?a target='_blank'>宋史》卷二七八有傳。
全宋文·卷一六三
馬知節(jié)(九五五——一○一九),字子元,幽州薊(今北京市)人。太宗時以父全義蔭補供奉官。累遷西京作坊使、西上閤門使,歷知定遠(yuǎn)軍、深、慶、梓、秦、益、延等州。景德中徙知定州,拜東上閤門使、樞密都承旨,擢拜簽書樞密院事。大中祥符七年出知潞州。天禧初,移知天雄軍,召拜宣徽南院使、知樞密院事。以疾乞罷,除彰德軍留后,知貝州兼部署。未幾卒,年六十五。謚正惠。《宋史》卷二七八有傳。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生卒】:955—1032 【介紹】: 宋人,字次仲。太宗端拱元年進(jìn)士。授郿縣主簿。歷知饒、蜀、福、鄧、成、澤諸州,轉(zhuǎn)都官郎中知絳州。善察獄,有訟無論細(xì)大,皆呼前面質(zhì)其罪,有冤者立辨出之,所至有治聲。
薛惟吉 朝代:北宋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生卒】:955—996 【介紹】: 宋開封浚儀人,字世康。薛居正養(yǎng)子。少有勇力,與京師少年追逐,角抵蹴鞠,縱酒不謹(jǐn)。以蔭入官。太宗即位,為右千牛衛(wèi)大將軍。居正卒,盡革故態(tài),涉獵書史。歷知澶州、揚州、河南、鳳翔府。輕財好施,所至有能聲。官終左領(lǐng)軍衛(wèi)大將軍。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生卒】:945或955—1009 【介紹】: 宋汾州孝義人,字仲謨,一作幼謨。太宗太平興國三年進(jìn)士。歷知青州、知制誥,預(yù)修《文苑英華》。累官左諫議大夫、樞密副使,坐事貶崇信軍節(jié)度行軍司馬,復(fù)拜右諫議大夫。出知天雄軍,以治河功拜給事中、參知政事。王小波、李順起事,獨數(shù)論攻取之策,授川峽都部署前往鎮(zhèn)壓。又為太宗猜忌,事畢改戶部侍郎,罷政事。真宗初累官工部尚書兼御史中丞,復(fù)遭貶。景德中拜刑部侍郎,歷知北邊州、軍,再遷戶部侍郎。臨事果斷、孤傲強力。李沅、王旦、王禹偁均為其所識拔。
全宋詩
趙昌言(九四五~一○○九),字仲謨,汾州孝義(今屬山西)人。太宗太平興國三年(九七八)進(jìn)士,通判鄂州。雍熙三年(九八六)知天雄軍。四年除樞密副使(《宋宰輔編年錄》卷二)。端拱元年(九八八)貶崇陽軍節(jié)度行軍司馬。淳化二年(九九一)起知蔡州,四年召拜參知政事。至道元年(九九五)罷知鳳翔府。真宗即位,遷知陜州。咸平三年(一○○○),召知審官院。景德元年(一○○四)知河陽。徒鎮(zhèn)州。大中祥符二年卒,年六十五(《東都事略》卷三六作五十五),謚景肅?!?a target='_blank'>宋史》卷二六七有傳。
全宋文·卷一○五
趙昌言(九四五——一○○九),字仲謨,汾州孝義(今山西孝義)人。太平興國三年進(jìn)士,累遷職方員外郎,知制誥,預(yù)修《文苑英華》。雍熙四年為樞密副使,遷工部侍郎。以黨胡旦貶行軍司馬。淳化二年,起知蔡州、天雄軍。四年,拜給事中、參知政事。改戶部侍郎,罷政事,知鳳翔府。徙澶、涇、延三州。真宗即位,遷兵部侍郎,知陜州,移知永興軍。召以本官兼御史中丞,知審官院,加工部尚書。復(fù)以事貶行軍司馬。后遷戶部、吏部侍郎。大中祥符二年卒,年六十五?!?a target='_blank'>宋史》卷二六七有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