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郭申錫 朝代:北宋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生卒】:998—1074 【介紹】: 宋大名魏縣人,字延之。仁宗天圣八年進士。歷任州縣官,審獄明察,辦事干練。召為侍御史、知雜事,屢詆權幸。奉命安撫河北,還為鹽鐵副使。相視決河,坐訟李參失實,黜知濠州。旋加直史館、知江寧府,復副鹽鐵,進天章閣待制,知鄧州、河中。種諤取綏州,乃謂邊患將自此始。及夏主李諒祚死,奏請捐前故,聽其子襲爵。主張以重將守邊,不邀功生事,著《邊鄙守御策》。以給事中致仕。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生卒】:998—1065 【介紹】: 宋開封人,祖籍真定獲鹿,字子明。賈琰從孫。真宗天禧初,獻文召試,賜同進士出身。為國子監(jiān)說書。仁宗朝,歷崇政殿說書、天章閣侍講、知制誥。累遷權御史中丞兼判國子監(jiān)。時用兵西夏不利,上備邊六事,多施行之。慶歷三年,拜參知政事。四年,充樞密使。五年,拜同平章事兼樞密使。七年,罷相判大名府。英宗即位,徙鳳翔節(jié)度使,進封魏國公。卒謚文元。博學善論說。有《群經(jīng)音辨》、《通紀》、《本朝時令》、《奏議》及文集等。
全宋詩
賈昌朝(九九八~一○六五),字子明,開封(今屬河南)人。真宗天禧元年(一○一七)賜同進士出身,補常州晉陵縣主簿。累進龍圖閣直學士、權知開封府。仁宗慶歷元年(一○四一),遷右諫議大夫、權御史中丞。三年,拜參知政事。四年,為樞密使。五年,拜同中書門下平章事、集賢殿大學士。數(shù)與參知政事吳育爭事,出判大名府兼北京留守司、河北安撫使。嘉祐元年(一○五六),又兼侍中,尋以同中書門下平章事為樞密使。英宗治平元年(一○六四),拜鳳翔節(jié)度使、左仆射。二年,以觀文殿大學士判尚書都省,卒,年六十八。謚文元。有文集三十卷,不傳。事見宋王圭《華陽集》卷五六《賈昌朝墓志銘》,《宋史》卷二八五有傳。今錄詩三首。
全宋文·卷四八一
賈昌朝(九九八——一○六五),字子明,真定獲鹿(今河北鹿泉)人。天禧元年獻頌,賜同進士出身,授晉陵主簿。歷知宜興、東明縣。遷尚書禮部郎中、史館修撰,擢知制誥、權判吏部流內(nèi)銓兼侍講,進龍圖閣直學士、權知開封府。慶歷三年,拜參知政事。次年,以工部侍郎充樞密使。五年,拜同中書門下平章事、集賢殿大學士,仍兼樞密使。七年,出判大名府,移山南東道節(jié)度使。后除尚書右仆射、觀文殿大學士、判尚書都省。嘉祐元年,進封許國公。英宗即位,進封魏國公。治平二年卒,年六十八。著《群經(jīng)音辨》十卷(今存本為七卷)、《春秋要論》十卷、《通紀》八十卷、《本朝時令》十二卷,奏議、文集各三十卷。見王圭《華陽集》卷三七《賈文元公昌朝墓志銘》,《宋史》卷二八五本傳。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介紹】: 宋興化軍莆田人,字惟之。方慎言弟。真宗景德二年進士。歷知弋陽、導江及潮、漳、嘉三州,所至皆有德政。導江時有楠木連理、嘉禾九穗之祥,璽書褒異。曾再知漳州,漳人夾道歡呼,稱“吾父復來”。仕終都官郎中。以老歸。
全宋文·卷三○五
方慎從,字惟之,興化軍莆田(今福建莆田)人,慎言弟。景德二年進士,歷知弋陽、導江等六縣,通判饒州、荊南府,知潮、漳、嘉三州,再知漳州,改都官郎中。所至有德于民。以老歸,卒。見《閩中理學淵源考》卷九,《萬姓統(tǒng)譜》卷四九。
呂公綽 朝代:北宋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生卒】:999—1055 【介紹】: 宋壽州人,字仲裕。呂夷簡子。以蔭補將作監(jiān)丞。累遷太常博士、同判太常寺兼提舉修祭器。嘗以郊廟祭器制度多違禮,請悉更造,又編集《郊祀總儀》進上。后歷龍圖閣學士、翰林侍讀學士。官至右司郎中,未拜卒。其父執(zhí)政時,多涉干請,嘗泄漏除拜以市恩,時人比之竇申。
全宋文·卷五四九
呂公綽(九九九——一○五五),字仲裕,壽州(治今安徽鳳臺)人,夷簡長子。蔭補將作監(jiān)丞、知陳留縣。天圣中為館閣對讀。改集賢校理,遷太子中允。景祐二年判吏部南曹,慶歷元年同判太常寺。遷尚書工部員外郎,為史館修撰。三年父罷相,直集賢院,同管勾國子監(jiān),出知鄭州。慶歷末,歷知制誥、龍圖閣直學士、集賢殿修撰?;实v中知永興軍,改樞密直學士、知秦州。遷刑部郎中,召為龍圖閣學士、權知開封府。遷右司郎中,未拜。至和二年卒,年五十七。見王圭《華陽集》卷三八《呂公墓志銘》,《宋史》卷三一一《呂夷簡傳》有附傳。
姚仲孫 朝代: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介紹】: 宋陳州商水人,字茂宗。登進士第。補許州司理參軍,調邢州、資州推官,知建昌縣及彭、睦、滁、益等州通判。臨事干練,治獄平穩(wěn)。入朝歷右司諫、知諫院、侍御史知雜事,疏請嚴諫議大夫之選,定提點刑獄考課之法,皆為仁宗采納。累擢三司戶部度支監(jiān)鐵副使、河北都轉運使,大修城壘兵備。進龍圖閣學士,權三司使事。坐小吏偽造文符,出知蔡州卒。
全宋文·卷四一五
姚仲孫,字茂宗,商水(今河南商水)人,曄子。擢進士第,補許州司理參軍,調邢州推官,徙資州。累官河北都轉運使,大修城壘兵備,仁宗賜詔褒之。遷龍圖閣學士,權三司使。屬西北備邊,悉心經(jīng)度,雖病未嘗廢事,坐小吏詐為文書,出知蔡州,卒。《宋史》卷三○○有傳。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生卒】:1000—1070 【介紹】: 宋吉州廬陵人,字季長。仁宗天圣進士。歷知州縣,有治狀。入為侍御史,極論內(nèi)降授官賞之弊,又反對外戚秉政、宦侍建節(jié),解臺職,出任湖北轉運使,歷州府。英宗治平中,召除御史中丞,復諫勿稱濮王為親。坐事知黃州、太平州。神宗熙寧三年,以戶部侍郎致仕。
全宋詩
彭思永(一○○○~一○七○),字季長,廬陵(今江西吉安)人。仁宗天圣五年(一○二七)進士,授南康軍判官,移知廣州南??h。又知潮、常州,尋召為侍御史。儂智高叛,除荊湖北路轉運使,改益州路轉運使,召為戶部副使。歲馀,以天章閣待制充陜西都轉運使。英宗治平初,召為御史中丞。神宗即位,出知黃州,改太平州。熙寧三年,以戶部侍郎致仕,卒,年七十一。事見《明道文集》卷三《故戶部侍郎致仕彭公行狀》,《宋史》三二○有傳。
全宋文·卷五七八
彭思永(一○○○——一○七○),字季長,廬陵(今江西吉安)人。天圣五年進士及第,授南康軍判官。歷知南海、分寧二縣,通判睦州,移知潮州、常州,召為侍御史。出知宣州,歷湖北、益州轉運使,以天章閣待制充陜西都轉運使。英宗朝恩升給事中,復召權御史中丞。神宗時拜御史中丞,后以戶部侍郎致仕。熙寧三年十一月卒,年七十一。見《明道文集》卷三《故戶部侍郎致仕彭公行狀》,《宋史》卷三二○本傳。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生卒】:1000—1049 【介紹】: 宋蘇州長洲人,字道卿。仁宗天圣二年進士。簽書蘇州觀察判官事。累遷太常丞,進直史館,論范仲淹、余靖以言事被黜事,為仁宗采納,仲淹等得近徙。出為兩浙轉運副使,疏盤龍匯、滬瀆港入海,民賴其利。慶歷六年,知永興軍,浚三白渠,溉田逾六千頃。仁宗御天章閣,詔問當世急務,清臣條對極論時政闕失,多劘切權貴。擢翰林學士,權三司使?;实v元年以侍讀學士知河陽。有《述煮茶小品》。
全宋詩
葉清臣(一○○○~一○四九),字道卿,長洲(今江蘇蘇州)人。仁宗天圣二年(一○二四)進士,簽書蘇州觀察判官事。還為集賢校理。又通判太平州,知秀州。累擢右正言、知制誥,龍圖閣學士、權三司使公事。慶歷六年(一○四六),出知澶州,尋改青州(《續(xù)資治通鑒長編》卷一五八)。七年,為永興軍路都部署兼本路安撫使、知永興軍(同上書卷一六○)。八年,復為翰林學士、權三司使(同上書卷一六四)?;实v元年,知河陽,未幾卒(同上書卷一六六),年五十。有文集一百六十卷,已佚。《隆平集》卷一四、《宋史》卷二九五有傳。今錄詩十一首。
全宋文·卷五七七
葉清臣(一○○○——一○四九),字道卿,蘇州長洲(今江蘇蘇州)人。天圣二年舉進士高第。歷光祿寺丞、集賢校理,知秀州、宣州。累遷太常丞,同修起居注,進直史館。寶元初出為兩浙轉運副使,次年以右正言知制誥,知審官院,判國子監(jiān)??刀ㄔ?,擢為起居舍人、龍圖閣學士、權三司使公事,出知江寧府。慶歷三年,入翰林為學士。后為宰相陳執(zhí)中所排,出知澶州,進戶部郎中,徙知青州、永興軍。八年,復入為權三司使?;实v元年出知河陽,未幾卒,年五十。有文集一百六十卷(《宋史·藝文志》著錄十六卷),又著《春秋類纂》十卷?!?a target='_blank'>宋史》卷二九五有傳,又見《隆平集》卷一四。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介紹】: 宋青州益都人,字熙仲。本名皞。王曾弟。真宗大中祥符間進士。歷太常丞、同知禮院。嘗論次宋代以來典禮因革,為《禮閣新編》上之。后知河陽,又集五代事為《唐余錄》以獻。英宗時,累進兵部侍郎。卒年八十一。
全宋文·卷三二八
王子融,字熙仲,本名皞,青州益都(今山東益都)人。初以其兄王曾奏舉,為將作監(jiān)主簿。大中祥符中進士及第,累遷太常丞、同知禮院、直集賢院。嘗論次宋代以來典禮因革,為《禮閣新編》五十卷上之。徙知河陽,又集五代事,著《唐馀錄》六十卷以獻。拜天章閣待制、尚書吏部郎中,遷右諫議大夫、給事中,歷知荊南、陜州、河中府,以刑部侍郎致仕。英宗即位,進兵部侍郎,卒,年八十一?!?a target='_blank'>宋史》卷三一○《王曾傳》有附傳。

人物簡介

全宋詩
朱顯之,真宗天禧間知岳州。仁宗時,初知華容縣,至和間以比部郎中知岳州。事見明隆慶《岳州府志》卷三、卷一三。
全宋文·卷九八八
朱顯之,字從晦,仁宗時人。慶歷中為春宮吏、知端州?;实v中為虞部員外郎、通判廣州。仁宗末知岳州。見道光《高要縣志》卷一二,道光《廣東通志》卷二○五,《金石續(xù)編》卷一四,雍正《湖廣通志》卷四六。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生卒】:1000或1002—1065 【介紹】: 宋眉州青神人,字公弼。幼孤好學,兄使治錢息,希亮召逋家焚其券。仁宗天圣八年進士。歷知長沙、臨津等縣,又知房、曹等州,提點江東刑獄,徙河北。嘉祐二年,入為開封府判官,改判三司戶部勾院。請補外為京西轉運使,遷京東,移知鳳翔府。英宗即位,遷太常少卿,分司西京,致仕卒。仕宦所至,鋤豪強,懲猾吏,平冤獄,蠲賦役,為政嚴而不殘,見義勇發(fā),不計禍福,自王公貴人皆嚴憚之。有《辨鉤隱圖》、《制器尚象論》及文集。
全宋詩
陳希亮(一○○○~一○六五),字公弼,青神(今屬四川)人。仁宗天圣五年(一○二七,《宋史》作天圣八年)進士。知長沙縣,徙知虔州鄠都。皇祐元年(一○四九),知滑州。又知曹州、廬州,改江東、河北提點刑獄。嘉祐二年(一○五七),入為開封府判官。出為京西轉運使。英宗即位,遷太常少卿。治平二年卒,年六十六(《宋史》、《東都事略》均作六十四)。有文集十卷,已佚。事見《名臣碑傳琬琰集》中集卷三一《陳少卿希亮墓志銘》,《宋史》卷二九八有傳。
杜惟序 朝代: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介紹】: 宋定州安喜人,字舜功。杜審琦曾孫。自三班奉職累遷知惠、莫二州。徙知鄰州、慶州。破賊三砦,以功領忠州刺史,為涇原路鈐轄,敕巡警邊州。后知滄州、定州、涇州、瀛州、恩州等,徙大名府路總管,改乾州團練使卒。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生卒】:?—1063 【介紹】: 宋潞州上黨人,字晦之。太宗李皇后侄。幼補東頭供奉官。仁宗時累拜武寧軍節(jié)度使、殿前副都指揮使。既統(tǒng)宿衛(wèi),政尚嚴,多所建請,禁兵頓肅。以同中書門下平章事判大名府,改昭德軍節(jié)度使。敏通吏治,善委任僚佐。卒謚良僖。
全宋文·卷三九三
李昭亮(?——一○六三),字晦之,上黨(今山西長治)人。明德太后兄繼隆之子。仁宗時累拜武寧軍節(jié)度使,歷殿前副都指揮使。時承平久,將士多因循樂縱弛,昭亮本將家子,習軍中事,既統(tǒng)宿衛(wèi),政尚嚴,多所建請。后以宣徽北院使判河陽,徙延州。以南院使判澶州,徙并州、成德軍,拜同中書門下平章事,判大名府,終昭德軍節(jié)度使。嘉祐八年卒,贈中書令,謚良僖。見《宋史》卷四六四本傳,《續(xù)資治通鑒長編》卷一九八。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生卒】:1003—1058 【介紹】: 宋應天府虞城人,字伯庸。仁宗天圣五年進士。累擢知制誥、翰林學士。宋夏戰(zhàn)事起,歷任陜西體量安撫使、涇原路安撫使,于邊防部署、將帥任用,多所建白。后為權三司使,奏止增收民房租及夔州鹽井歲課。仁宗皇祐三年升樞密副使,務裁抑僥幸。至和三年拜參知政事。卒謚文安。神宗時改謚文忠。有《崇文總目》及文集。
全宋詩
王堯臣(一○○三~一○五八),字伯庸,應天府虞城(今河南虞城北)人。仁宗天圣五年(一○二七)進士。通判湖州。召直集賢院。出知光州。入為三司度支判官,遷右司諫。擢知制誥,同知通進銀臺司,提舉諸司庫務,遷翰林學士。寶元二年(一○三九),權三司使?;实v三年(一○五一),拜樞密副使。嘉祐元年(一○五六),為參知政事。三年,卒于位,年五十六(《歐陽文忠公集》卷三二《王公墓志銘》)。謚文安?!?a target='_blank'>宋史》卷二九二有傳。
全宋文·卷五九五
王堯臣(一○○三——一○五八),字伯庸,宋州虞城(今河南虞城)人。天圣五年舉進士第一,授將作監(jiān)丞、通判湖州,改秘書省著作郎、直集賢院。景祐四年,擢知制誥、同知通進銀臺司,進翰林學士、知審官院。西夏用兵,為陜西體量安撫使。還朝,以戶部郎中權三司使?;实v三年,拜樞密副使。嘉祐元年以戶部侍郎參知政事,進吏部侍郎。三年八月卒,年五十六,謚文安。堯臣以文學進,文辭溫麗,典內(nèi)外制十馀年。嘗與歐陽修等編撰《崇文總目》六十六卷。見歐陽修《文安王公墓志銘》(《歐陽文忠公集》卷三二),《宋史》卷二九二本傳。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介紹】: 宋建州浦城人,字子禮。同里楊億厚禮之,以為非門下少年所能企及。累官光祿卿,以禮部侍郎致仕。
何中立 朝代:北宋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生卒】:1004—1057 【介紹】: 宋許州長社人,字公南。仁宗景祐元年進士。授大理評事。歷殿中丞、太常博士、知制誥,累進樞密直學士,知許、陳、杭州。頗以文詞自喜,然嗜酒無行。慶歷中蘇舜欽為賽神會而得罪,中立頗致其力。
全宋文·卷五九八
何中立(一○○四——一○五七),字公南,許昌長社(今河南許昌)人。景祐元年進士及第,授大理評事、歷僉書鎮(zhèn)安、武勝二鎮(zhèn)節(jié)度判官,遷殿中丞。慶歷元年除集賢校理,改太常博士,修起居注。再遷祠部員外郎、知制誥,改兵部員外郎。皇祐四年,權發(fā)遣開封府事,尋除龍圖閣直學士、知秦州,改知慶州。還判太常寺,遷刑部郎中,進樞密直學士、知許州,改陳州,又徙杭州。嘉祐二年以暴疾卒于任,年五十四?!?a target='_blank'>宋史》卷三○二有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