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guān)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典故
癡黠相兼

相關(guān)人物
桓溫
 
顧愷之


《世說新語》上卷下《文學(xué)》
「或問顧長康:『君箏賦何如嵇康琴賦?』顧曰:『不賞者,作后出相遺。深識(shí)者,亦以高奇見貴。』」南朝梁·劉孝標(biāo)注引宋明帝文章志曰:「桓溫云:『顧長康體中癡黠各半,合而論之,正平平耳。』」

例句

如含瓦礫竟何功,癡黠相兼似得中。 韓偓 味道


《藝文類聚》卷四十引《風(fēng)俗通》
齊人有女,二人求之。東家子丑而富,西家子好而貧。父母疑不能決,問其女,定所欲適……女云:‘欲東家食,西家宿?!?/span>

簡釋

食宿相兼:喻指不可兼得。宋范成大《偶書》:“東家就食西家宿,世事何緣得兩全?!?/p>


例句

東家就食西家宿,世事何緣得兩全。 范成大 偶書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生卒】:1198—1275 【介紹】: 宋南康軍都昌人,字子遠(yuǎn),號古心。以鄉(xiāng)舉入太學(xué),有文名。知吉州,創(chuàng)白鷺洲書院。權(quán)知隆興府,又創(chuàng)宗濂書院。歷右正言、侍御史。坐事閑廢十二年。度宗即位,召同知樞密院事,擢參知政事,拜左丞相兼樞密使。咸淳九年,予祠。元兵至,為游騎所執(zhí),既而脫歸。元兵破饒州,萬里率子赴水死。謚文忠。
全宋詩
江萬里(一一九八~一二七五),字子遠(yuǎn),號古心,都昌(今屬江西)人。理宗寶慶二年(一二二六)進(jìn)士(清雍正《江西通志》卷五一)。端平二年(一二三五)召試館職,累遷著作佐郎。景定二年(一二六一),權(quán)吏部尚書,同簽書樞密院事。五年,知福州兼本路安撫使(《福建通志》卷二九)。度宗即位,召同知樞密院事,遷參知政事。以忤賈似道丐祠。恭宗德祐元年,元兵破饒州,赴水池死(《宋史》卷四七),年七十八。謚文忠。《宋史》卷四一八、清道光《都昌縣志》卷二二有傳。今錄詩十四首。
黃鶴樓志·人物篇
江萬里(1198~1275) 南宋官員。字子遠(yuǎn),號古心。南康軍都昌(今江西省九江市都昌縣)人。寶慶二年(1226)進(jìn)士,為官40馀年,歷官91任,官至左丞相兼樞密使。秉性峭直,力主抗元。元兵攻破饒州時(shí),江萬里率子江鎬等投水殉國。卒贈(zèng)太傅、益國公、太師,謚文忠。江萬里是南宋末年仕林和文壇領(lǐng)袖,曾創(chuàng)辦白鷺洲書院,著有《宣政雜錄》等。有七律《題黃鶴樓》。
全宋文·卷七八七三
江萬里(一一九八——一二七四),字子遠(yuǎn),號古心,南康軍都昌(今江西都昌)人。入太學(xué),以舍選出身,歷池州教授,試館職,知吉州,創(chuàng)白鷺洲書院。入直秘閣,權(quán)知隆興府,創(chuàng)宗濂書院。擢尚右郎官兼侍講,拜監(jiān)察御史、殿中侍御史、刑部侍郎,兼國子祭酒、侍讀,拜端明殿學(xué)士,同簽書樞密院事兼太子賓客。出知建寧府、福州,兼福建安撫使。度宗朝,遷參知政事,進(jìn)封南康郡公,累官至左丞相兼樞密使。咸淳十年卒,年七十七。贈(zèng)太師、益國公,謚文忠。見《宋史》卷四一八本傳。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生卒】:1222—1289 【介紹】: 宋饒州樂平人,字翔仲,號碧梧。理宗淳祐七年進(jìn)士。遷太學(xué)錄。召試館職,試策言強(qiáng)君德、重相權(quán)、收直臣、防近習(xí)等,忤董宋臣、丁大全,名重一時(shí)。景定中遷起居舍人,極言董宋臣不可再用。度宗咸淳元年,簽書樞密院事兼同提舉編修《武經(jīng)要略》。進(jìn)同知樞密院事。五年,進(jìn)參知政事,拜右丞相兼樞密使。被賈似道視為異己而罷政。晚年自號玩芳病叟。有《碧梧玩芳集》等。
全宋詩
馬廷鸞(一二二二~一二八九)(生年據(jù)本集卷一八《老學(xué)道院記》“著雍困敦(戊子,元世祖至元二十五年,一二八八)之歲,余年六十有七”推算),字翔仲,晚年號玩芳病叟,饒州樂平(今屬江西)人。端臨父。理宗淳祐七年(一二四七)進(jìn)士,調(diào)池州教授。開慶元年(一二五九)召為校書郎。景定四年(一二六三)進(jìn)中書舍人。五年,遷禮部侍郎。度宗咸淳元年(一二六五)進(jìn)簽書樞密院事。五年,拜右丞相兼樞密使。八年,因與賈似道不合,九疏乞罷。九年,為浙東安撫使、知紹興府。十年,辭免,奉祠(《宋史》卷四七《瀛國公本紀(jì)》)。至元二十六年卒。著有《玩芳集》、《木心集》(明弘治《徽州府志》卷一○),已佚。清四庫館臣據(jù)《永樂大典》輯成《碧梧玩芳集》二十四卷,今人續(xù)輯《碧梧玩芳詩馀》一卷。《宋史》卷四一四有傳。 馬廷鸞詩,以影印文淵閣《四庫全書》本為底本,參?!对フ聟矔繁荆ê喎Q豫章本)以及《永樂大典》、《詩淵》所收詩。另輯得集外詩編為第四卷。
全宋文·卷八一七七
馬廷鸞(一二二二——一二八九),字翔仲,饒州樂平(今江西樂平)人。淳祐七年進(jìn)士,禮部試第一。官池州教授。歷太學(xué)錄、史館??薄⒑擦謾?quán)直、秘書少監(jiān)、中書舍人、禮部侍郎,進(jìn)端明殿學(xué)士、樞密使。咸淳八年與左相賈似道不合,九疏乞罷政。晚年家居,建碧梧精舍,自號玩芳病叟,著述自娛。入元,屢召不起,至元二十六年卒,年六十八。廷鸞工文辭,理宗末年,久居兩制,朝廷詔誥多出其手。著有《碧梧玩芳集》(殘存)、《六經(jīng)集傳》、《語孟會(huì)編》、《楚辭補(bǔ)記》、《洙泗裔編》、《讀莊筆記》、《張氏祝氏皇極觀物外篇》、《讀史旬編》等。《宋史》卷四一四有傳。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生卒】:1236—1283 【介紹】: 宋吉州廬陵人,字履善,又字宋瑞,號文山。理宗寶祐四年進(jìn)士第一。開慶初元兵攻宋,宦官董宋臣主遷都,天祥上書請斬宋臣,進(jìn)御敵之計(jì),未被采納。任軍器監(jiān)兼權(quán)直學(xué)士院,草制語譏賈似道,遭劾罷。度宗咸淳九年起任湖南提刑,改知贛州。恭帝德祐初元軍東下,破家財(cái)為軍費(fèi),率義兵萬人入衛(wèi)臨安。次年任右丞相兼樞密使,出使元軍議和,被拘至鎮(zhèn)江,后脫逃回朝。端宗即位,復(fù)拜右相兼樞密使,因與左相陳宜中議論不合,率兵在福建、廣東堅(jiān)持抗元,收復(fù)州縣多處。祥興元年被俘于五坡嶺,次年拒元將張弘范誘降,書《過零丁洋》詩以明心志。后被囚于元大都三年,屢拒威逼利誘,視死如歸。臨刑作《正氣歌》。謚忠烈。有《文山集》。
全宋詩
文天祥(一二三六~一二八三),初名云孫,字天祥,后以字為名,改字履善,中舉后又字宋瑞,號文山,吉州吉水(今屬江西)人。理宗寶祐四年(一二五六)進(jìn)士。開慶元年(一二五九)為寧海軍節(jié)度判官。景定二年(一二六一)除秘書正字,累遷著作佐郎兼刑部郎官。以上疏劾董宋臣,出知瑞州。五年,遷江西提刑。度宗咸淳三年(一二六七)召除尚右郎官。五年,知寧國府。六年,召除軍器監(jiān)兼學(xué)士院權(quán)直,以忤賈似道,罷。九年,起為湖南提刑。十年,改知贛州。恭帝德祐元年(一二七五),元兵渡江,應(yīng)詔勤王,除樞密副都承旨,浙西江東制置大使兼江西安撫大使。二年,除右丞相、樞密使,詣元軍議和,被拘。押至鎮(zhèn)江,夜亡入真州,泛海至溫州。同年五月,端宗繼位,改元景炎,召赴福州,拜右丞相、樞密使、都督諸路軍馬,與元兵周旋于汀州、漳州一帶。景炎二年,敗于空坑,出南嶺。三年,授少保、信國公,移屯海豐,軍潰被執(zhí)北行,在道絕食八日不死。拘燕三年,終不屈。元世祖至元十九年十二月九日遇害。著作遭難后散佚,元元貞、大德間其鄉(xiāng)人輯編為前集三十二卷,后集七卷。明初重加編次為詩文十七卷,另有《指南錄》、《指南后錄》、《集杜詩》等傳世。事見本集卷一七《文山紀(jì)年錄》,《宋史》卷四一八有傳。 文天祥詩,以《四部叢刊》影印明張?jiān)骺獭段纳较壬窞榈妆荆R悦骶疤┝觏n雍刻《文山先生文集》(簡稱韓本),影印文淵閣《四庫全書·文山集》(簡稱四庫本)?!都旁姟犯鞅驹娋湓婎}都有舛誤奪漏,酌據(jù)《杜少陵集》(簡稱杜集)訂補(bǔ)。新輯集外詩附于卷末。
詞學(xué)圖錄
文天祥(1236-1283) 字履善,一字宋瑞,號文山。吉州廬陵人。有《文山集》、《文山樂府》。
黃鶴樓志·人物篇
文天祥(1236—1283) 南宋政治家、抗元名臣、文學(xué)家。初名云孫,字宋瑞,一字履善,道號浮休道人、文山。江西吉州廬陵(今江西省吉安市)人。寶祐四年(1256)狀元,授承事郎,升任浙西、江東制置使兼知平江府,再任右丞相兼樞密使,奉命赴元軍議和時(shí)被拘,逃歸后聚兵抗元。祥興元年(1278)十二月被俘,拒絕元朝誘惑,書《過零丁洋》詩以明志,元至元十九年(1283),于大都就義。著有《文山詩集》《指南錄》《正氣歌》等。所作《齊天樂·慶湖北漕知鄂州李樓峰》一詞,狀寫南樓景色,被視為佳作。
全宋文·卷八二九八
文天祥(一二三六——一二八二),初名云孫,字天祥,以字貢于鄉(xiāng),改字履善,又字宋瑞,號文山,又號浮丘道人,吉州吉水(今江西吉水)人。寶祐四年進(jìn)士第一,尋丁父憂。歷寧海軍節(jié)度判官,上書乞斬董宋臣,遷刑部郎中。歷知瑞州、江西提刑、尚左郎官,權(quán)直學(xué)士院。忤賈似道,遂乞致仕。起為湖南提刑、知贛州。德祐初元兵入侵,募兵勤王,除知平江府、臨安府。拜右丞相兼樞密使,使如元軍請和,被拘,夜亡入真州,輾轉(zhuǎn)至溫州。聞益王未立,上表勸進(jìn),拜右丞相,同都督諸路軍馬,舉兵抗元,兵敗空坑。衛(wèi)王立,加少保、信國公,進(jìn)屯潮陽。元軍掩至,被俘。囚燕三年,從容就義,時(shí)至元十九年臘月,年四十七,后謚忠烈。著有《文山集》、《文山詩史》。見《文山先生紀(jì)年錄》(《文山全集》卷一七),《宋史》卷四一八有傳。
《漢語大詞典》:相兼
(1).互相并吞。史記·李斯列傳:“自 秦穆公 以來, 周 室卑微,諸侯相兼, 關(guān) 東為六國, 秦 之乘勝役諸侯,蓋六世矣?!?br />(2).合并。 宋 蘇舜欽 《上集賢文相書》:“遂與同監(jiān)院 劉巽 ,出俸錢十緡,又於尋常公用賣故紙錢四五十索,相兼使用?!?br />(3).相同。后漢書·王符傳:“故四友雖美,能不相兼?!?李賢 注:“尚書大傳:‘ 孔子 曰:“ 文王 得四臣, 丘 亦得四友。”’謂 回 也為胥附, 賜 也為奔走, 師 也為先后, 由 也為御侮,其能各不同也。”
《漢語大詞典》:食宿相兼
比喻幻想同時(shí)實(shí)現(xiàn)兩個(gè)互相矛盾的目標(biāo)。語本藝文類聚卷四十引 漢 應(yīng)劭 《風(fēng)俗通·兩袒》:“ 齊 人有女,二人求之。東家子丑而富,西家子好而貧。父母疑不能決,問其女:‘定所欲適,難指斥言者,偏袒令我知之。’女便兩袒,怪問其故。云:‘欲東家食,西家宿?!藶閮商徽咭病!?清 錢謙益 《甲子秋北上渡淮寄里中游好》詩:“楯矛互陷多奇疾,食宿相兼乏好方?!?/div>
《國語辭典》:提舉(提舉)  拼音:tí jǔ
1.掌管、管理。宋。吳自牧《夢粱錄。卷二。三月》:「佑圣觀侍奉香火,其觀系屬御前去處,內(nèi)侍提舉觀中事務(wù),當(dāng)日降賜御香,修崇醮錄。」
2.提拔、提攜。唐。白居易 姚侍御見過戲贈(zèng)詩:「東臺(tái)御史多提舉,莫按金章系布裘。」
3.職官名。宋代設(shè)立,專門主管特種事務(wù)。元明沿其制,清以內(nèi)務(wù)府大臣擔(dān)任。清。李漁《十二樓。合影樓。第一回》:「姓管的由鄉(xiāng)貢起家,官至提舉之職?!?/div>
《漢語大詞典》:東府(東府)
(1). 東晉 、 南朝 都 建業(yè) 時(shí)丞相兼領(lǐng) 揚(yáng)州 刺史的治所。故址在今 江蘇省 南京市 內(nèi)。《文選·謝惠連〈祭古冢文〉》:“ 東府 掘城北壍,入丈餘,得古冢。” 李善 注引《丹陽記》:“ 東府城 ,西則 簡文 會(huì)稽王 時(shí)第,東則 孝文 王道子 府。 道子 領(lǐng) 揚(yáng)州 ,仍住先舍,故俗稱 東府 ?!?span id="6111161" class="book">《宋書·武帝紀(jì)上》:“公還 東府 ,大治水軍。” 宋 王安石 《金陵懷古》詩之一:“ 東府 舊基留佛剎,《后庭》餘唱落船窗?!?元 戴良 《送欽上人》詩:“鐵甕緣 江 即 東府 ,璚花隔岸是 揚(yáng)州 。”
(2). 唐 宋 時(shí)指丞相府。 唐 王勃 《常州刺史平原郡開國公行狀》:“ 高祖 勛逾黜 夏 ,業(yè)擅勘 黎 ,置酒醴於南宮,揚(yáng)旌旆於東府?!?宋 司馬光 涑水記聞卷十六:“ 永年 ( 王永年 )知 叔皮 ( 趙叔皮 )嘗於上元夜微步游閭里,乃夜叩東府門告變云: 叔皮 乃弟 叔敖 私詣卜者,為已有天命,謀作亂。” 宋 陸游 《投梁參政》詩:“回首長安城,未忍便萬里。袖詩叩東府,再拜求望履?!?/div>
《漢語大詞典》:樞相(樞相)
唐 宋 對宰相兼樞密使者之稱。 清 代對官至大學(xué)士的軍機(jī)大臣亦有此稱。 宋 高承 事物紀(jì)原·師保輔相·樞相:“《宋朝會(huì)要》曰: 唐 以中官為樞密使, 后唐 始有帶相印者。則樞相之始自 后唐 也。又 至道 三年八月,以 曹彬 為兼侍中充使, 大中祥符 五年九月,以吏部尚書 王欽若 、戶部尚書 陳堯叟 并守本官同平章事充使,儒臣為樞密而兼使相,自 欽若 始也。” 清 陳康祺 郎潛紀(jì)聞卷九:“近二三年,京曹日窘,尋常部院官出無車馬者什九,殊不足以自別於齊民。而堂堂樞相且日策騾車入 東華門 內(nèi)直,則 公孫宏 之故智矣!”專稱樞密使。參見“ 樞使 ”。
《漢語大詞典》:樞使(樞使)
樞密使的簡稱。 清 梁章鉅 稱謂錄·軍機(jī)處職官古稱:“《 唐 六典》:‘ 宋 人稱之曰樞使,亦曰樞相。典兵禁中,故名樞密?!福簶惺埂邢?,即宋史所謂樞密使也?!眳⒁姟?樞密使 ”。
分類:樞密使
《國語辭典》:貼軍戶(貼軍戶)  拼音:tiē jūn hù
元代的兵役制度中,用錢雇請他人代替當(dāng)兵的人家,稱為「貼軍戶」。《元史。卷九八。兵志》:「既平中原,發(fā)民為卒,是為漢軍。或以貧富為甲乙,戶出一人,曰:『獨(dú)戶軍』,合二三而出一人,則為正軍戶,馀為貼軍戶?!挂卜Q為「貼戶」。
分類:兵制相兼
《國語辭典》:纏達(dá)(纏達(dá))  拼音:chán dá
宋代唱賺曲中曲調(diào)的配制法。宋。灌圃耐得翁《都城紀(jì)勝。瓦舍眾伎》:「唱賺在京師日,有纏令、纏達(dá):有引子、尾聲為『纏令』;引子后只以兩腔互迎,循環(huán)間用者,為『纏達(dá)』?!挂卜Q為「纏踏」。
《國語辭典》:纏令(纏令)  拼音:chán lìng
唱賺曲中有引子尾聲的為「纏令」。金、元時(shí)被廣泛運(yùn)用。如董西廂中有醉落魄纏令、點(diǎn)降唇纏令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