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guān)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生卒】:前140—前117 【介紹】: 西漢河?xùn)|平陽人。武帝衛(wèi)皇后姊子。年十八為侍中,善騎射,從大將軍衛(wèi)青為票姚校尉,出擊匈奴,以功封冠軍侯。武帝元狩中為驃騎將軍,多次出擊匈奴,敗其主力,控制河西地區(qū),打開通往西域道路。元狩四年,為大司馬,封狼居胥山,登臨瀚海,秩祿與大將軍等。帝曾為其治第,令視之。去病對曰:“匈奴未滅,何以家為?”由是帝益重之。卒謚景桓。
全漢文·卷二十七
去病,河?xùn)|平陽人,武帝衛(wèi)皇后姊子。年十八為侍中,以票姚校尉再從衛(wèi)青出塞。元朔末,封寇軍侯。元狩中,為驃騎將軍,拜大司馬。六年卒,謚曰景桓侯。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生卒】:前91—前49 【介紹】: 即劉詢。西漢皇帝。初名病已,字次卿。祖戾太子劉據(jù)遭巫蠱事自殺,父母皆遇害,因養(yǎng)于民間,了解民情。昭帝死,霍光迎立昌邑王賀,旋以荒淫而廢之,乃迎立病已為帝。即位后,勵精圖治,任用賢能,重視吏治,以“霸道”、“王道”雜治,綜合名實。又置西域都護,加強邊防,有利于發(fā)展西域生產(chǎn)。甘露二年,南匈奴呼韓邪單于降漢,接見于長安。在位二十五年。
全漢文·卷五
帝諱詢,字次卿,本名病已,戾太子孫。元平元年,霍光廢昌邑王,迎封陽武侯,尋即位。改元七:本始、地節(jié)、元康、神爵、五鳳、甘露、黃龍,在位二十五年,謚曰孝宣皇帝,廟號中宗。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生卒】:313—384 【介紹】: 東晉高平金鄉(xiāng)人,字方回。郗鑒子。襲爵南昌公。拜中書侍郎,再遷黃門侍郎。遷臨海太守,在郡優(yōu)游,與姊夫王羲之等棲心絕谷,修黃老之術(shù)。以疾去職,后簡文帝輔政,征光祿大夫,出為輔國將軍、會稽內(nèi)史?;笢乇狈ィ苑Q老病,以所部歸溫統(tǒng)領(lǐng)。晉孝武帝時,加都督浙江東五郡軍事。年老乞歸。卒謚文穆。
全晉文
鑒字方回,鑒子。成帝時襲爵南昌縣公,徵拜中書侍郎;歷驃騎何充征北褚褒長史,遷黃門侍郎,轉(zhuǎn)臨海太守。以疾去職,居章安十馀年。簡文輔政,徵拜光祿大夫,加散騎常侍,出為輔國將軍、會稽內(nèi)史,遷都督徐、兗、青、幽、揚州之晉陵諸軍事、領(lǐng)徐兗二州刺史、平北將軍假節(jié),轉(zhuǎn)冠軍將軍會稽內(nèi)史。簡文即位,就加鎮(zhèn)軍將軍都督浙江東五郡軍事。孝武時致仕,徵拜司空不起。太元九年卒,年七十二,贈侍中司空,謚曰文穆。有集四卷。
路去病 朝代:北齊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介紹】: 北齊陽平人。武成帝河清初,為殿中侍御史,以正直知名。敕用士人為縣宰,以為饒陽縣令,性嚴毅,人不敢欺。為政廉平,吏民嘆服。后主武平四年遷成安令。歷周入隋。隋煬帝大業(yè)中卒于冀氏縣令。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生卒】:?—803 【介紹】: 唐僧。臺州天臺人,俗姓陳。因其曾發(fā)大愿,盡一報代眾生之病,故本名不顯。幼出家于臺州國清寺。登戒后,歷游觀方。初至洛陽,次河陽,立道場為民救旱。代宗大歷元年,結(jié)茅居霍山,頗有異跡。后住晉州大梵寺。又數(shù)開施食道場以救饑。
新脩科分六學(xué)僧傳·卷第二十八 證悟科(二)
天臺陳氏子。七歲喪父。哀毀過禮。服除白母。求出家。母意難之。即斷一指示所志。遂趨國清寺落發(fā)登具。以其每欲以己代眾生病苦也。故名。久之游方抵淩郊。時河陽方苦旱。病適至因按經(jīng)法。繪八龍王立道場以禱。果大霔千里沾足。先是其地夏則風(fēng)雹暴作。苗稼偃拔。雉堞皆頹弛。識者以為毒龍使然。病為持密語禳之。自爾無患。民立祠肖貌祀焉。大歷元年。登太行入霍山。結(jié)茅深??以遁。或有盜其所蓄者。欲遽去。而二虎據(jù)路口。會病從他處歸。盜扣頭陳悔。病慰喻之斥虎使去。盜顧乞留服役左右終其身。中山廟尤靈異。昔神堯初起義師。嘗沮陰雨。迷道于此。而神陰助有功跡。及即位詔鐫石像列祀典。病至是念其以殺食晉絳間。于是造庭對像語。使從己受佛戒。像忽頷首若許者。旁顧神婦像略不動。病則毀撤之曰。何物頑礦能為眾生害。如此。百姓以告太守。太守怒系之。嘉泉寺門戶扃鐍嚴甚。旬浹啟視病則兀爾禪寂自若。眾聞而坌至。或擊磬以出其定。太守遣邀之弗聽。使再往。約曰。如必弗來者。則斷其頭來。病謾斬一指付使者。太守感動竟躬詣以謝。仍徙病大梵寺且營浮圖。以葬指節(jié)。由爾檀信向慕而施幣山積。有忌者賂貧女。以鴆酒進曰。妾夫善釀。今茲其釀?wù)\加美。幸和尚小酌。以種福田。經(jīng)云佛不違眾生愿。惟和尚慈悲病。曰汝非佛耶。貧女喜盡以情告。病笑釂曰。吾所坐地當裂。徐視之。果裂。其毒氣之酷可想見。今俗以酒供養(yǎng)始此。歲饑必募糧設(shè)會。以飽餓者凡八設(shè)會。而燕趙賴之。貞元十四年七月八日。別眾跏趺。如入禪定。弟子疑其不滅。列香華供養(yǎng)如常時。閱一歲膚肉覺堅縮。而后加之漆布以圖永久。武宗時舁匿廢陶灶中。風(fēng)雨莫之庇。尋出異草盤結(jié)覆頂上。宣宗復(fù)教。作亭徙置之。嘉泉指節(jié)歷百齡不壞。筋肉爪甲愈益光潤如黃金色。 唐沙門。史亡其名。隱居興元褒城之中梁山言行直率。不為世俗規(guī)矩所制。飲酒啖肉自若。其儕輩舉非之。然以齒臘之。長。獲紀綱寺職。而議論設(shè)施。咸當人亦因以畏服焉共尊為上座。少年后生。間有效其所為者。上座聞而駭曰。未得凈心地。何敢爾。吾弟當以折伏之。一日戒庖者。剩治餅餤邀眾游冢墓間。獨地坐掇枯骼腐胔。鋪餅餤裹食之。如鮮美雋永物。眾環(huán)視噦嘔不能已。上座顧謂眾曰。汝等能食此否。能食此則庶幾可以食肉也。及柳公仲郢。鎮(zhèn)興元時躬詣禮敬。年八九十乃卒。
宋高僧傳·卷第二十六 興福篇第九之一
釋代病者。臺州天臺人也。姓陳氏。以其嘗發(fā)大愿盡一報代眾生之病。致本名不顯矣。誕育之辰祥光充室。鄰里異焉。七歲喪父。哀毀幾于滅性。白母求出家母才艱阻遂斷一指。親黨敦勸。偏親乃送于國清寺。因戒法登滿誓志觀方。初止今東京。次于河陽。為民救旱。按經(jīng)繢八龍王。立道場啟祝畢投諸河。舉眾咸睹畫像沈躍不定。斯須云起膚寸雷雨大作。千里告足。自此歸心者眾。先是三城間多暴風(fēng)雹。動傷苗稼雉堞。號為毒龍為之也。代病為誦密語。后經(jīng)歲序都亡是患。盟津民立堂宇若生祠焉。大歷元年。登太行游霍山。乃深入幽邃結(jié)茅而居。有盜其盂食。俄見二虎據(jù)路。會逢代病。盜叩頭陳悔。慰諭畢因摩挲虎頭。如是累伏猛獸。其盜本樵子。愿依附為苦行焉。其中山神廟晉絳之間傳其肸蚃。代病入廟勸其受歸戒。絕烹燀牲牢。其神石像屢屢隨勸領(lǐng)首。顧其神婦略無俞答之狀。遂剃神之發(fā)毀撤神婦。鄉(xiāng)人怪之聞白州邑。太守怒之曰。此唐高祖初起至此。久困陰雨其神見形示路以迎義師。厥后礱石為像。薦饗無虧。此之髡師無狀敢爾。俾系閉于嘉泉寺扃鍵且嚴。至二十日啟關(guān)寂然禪定。傾城咸往觀禮?;蚵曧嗍嫘於稹L丶闭僦粊?。以至約令斷頭。代病斬一指以付使者。太守感之。躬就迎請。移置大梵寺。別營磚浮圖以藏其指節(jié)矣。由是檀信駢肩躡踵。有窴毒于酒者。賄貧女往施之。代病已知。貧女紿之曰。妾家醞覺美。酌施和尚求福。況以佛不逆眾生愿。代病曰。汝亦是佛。然貧女懼反飲具以情告。代病執(zhí)杯啜之。俄爾酒氣及兩脛足地為之墳裂。聞?wù)唧@怪。以酒供養(yǎng)自茲始也。汾隰西河人有疾。止給與凈水飲之必瘳。凡屬薦饑必募糧設(shè)食。后于趙州救斯荒歉。作施食道場前后八會。遐邇賴之道感多類。以貞元十九年秋七月八日奄然跏趺示滅。四眾初謂如嘉泉寺之禪定歟。香華供養(yǎng)。至于隔歲膚肉漸堅。方知永逝。遂漆布繢畫之。武宗廢塔像無巨細皆毀除?;蜃h之移入陶灶中。既而生瑞草一本。其狀亭亭若蓋。盤錯縈紆庇其風(fēng)雨而有馀也。宣宗即位佛事中興。綱紏比丘造小亭。移真形窴于此。先于嘉泉寺斷指節(jié)。已過百齡筋肉甲爪光潤且如金色?;?qū)俦锍窍葜竿?。后有赍出逃難。事息歸還。亦陰福其逋亡者。至今平陽人崇信焉。
神僧傳·卷第八
釋代病者。天臺人也。姓陳氏。誕育之辰祥光滿室。鄰里驚異。七歲喪父哀毀幾于滅性。白母求出家。母才艱阻。遂斷一指。親黨敦勸偏親。乃送于國清寺。因戒法登滿。誓志觀方。初止東京。次于河陽為民救旱。按經(jīng)繢八龍王立道場。啟祝畢投諸河。舉眾咸睹畫像沈躍不定。斯須云起膚寸。雷雨大作千里告足。自此歸心者眾。先是三城間多暴風(fēng)雹。動傷苗稼雉堞。號稱毒龍為害。代病為誦密語。后經(jīng)歲序都無是患。共立堂宇若生祠焉。大歷元年登太行游霍山。乃深入幽邃結(jié)茅而居。有盜其盂食。俄見二虎據(jù)路。會逢代病。盜叩頭陳悔。慰諭畢因摩挲虎頭。如是累伏猛獸。其中山神廟晉絳之間傳其[月*(夸-大+八)]蚃。代病入廟勸其受歸戒。絕烹燀(音闡)牲牢。其神石像屢屢隨勸頷首聽命。由是檀信駢肩躡踵。有寘毒于酒者。賄貧女往施之。代病已知。貧女給曰。妾家醞覺美。酌施和尚求福。況以佛不逆眾生愿。代病曰。汝亦是佛。然貧女。懼反飲具以情告。代病執(zhí)杯啜之。俄爾酒氣及兩脛足。地為之僨(音奮)烈聞?wù)唧@怪。以酒供養(yǎng)自茲始也。汾隰西河人有疾。只給與凈水。飲之必瘳。貞元中奄然跏趺示滅。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生卒】:976—1022 【介紹】: 宋僧。錢塘人,俗姓徐,字無外,自號中庸子。居孤山瑪瑙院,杜門獨處。與林逋友善,以詩文自娛。有《閑居編》。
全宋詩
釋智圓(九七六~一○二二),字無外,自號中庸子,錢塘(今浙江杭州)人,俗姓徐。年八歲,受具于龍興寺。二十一歲,傳天臺三觀于源清法師(吳遵路《閑居編》序)。居杭州孤山瑪瑙院,與處士林逋為友(《咸淳臨安志》卷七○)。真宗乾興元年卒,年四十七。謚號法慧(《武林高僧事略》)。有雜著,閑居編》五十一卷,仁宗嘉祐五年刊行于世?!≈菆A詩,存于《閑居編》卷三七至五一?!?a target='_blank'>閑居編》無單本傳世,惟見《續(xù)藏經(jīng)》。今錄詩十五卷,即以上海涵芬樓影印日本大正《續(xù)藏經(jīng)》本為底本。
全宋文·卷三○七
智圓(九七六——一○二二),字無外,自號中庸子,或稱潛夫,錢唐(今浙江杭州)人,俗姓徐氏。八歲受具于杭州龍興寺。二十一歲,從奉先寺源清法師學(xué)天臺三觀。凡三年而師卒,遂孜孜研探經(jīng)論,撰著講訓(xùn),為天臺宗「山外」派義學(xué)名僧。大中祥符末,卜居西湖孤山瑪瑙院,世稱孤山法師。乾興元年二月卒,年四十七?;兆诔鐚幦曩n謚法惠大師。智圓兼宗儒教,旁涉《莊》、《老》,喜為詩文。平生著述宏富,其經(jīng)論疏鈔科注等洎諸外學(xué)凡一百七十卷,今尚存《般若心經(jīng)疏》、《請觀音經(jīng)疏闡義鈔》等七八種;又集景德三年至天禧五年間雜著詩文為《閑居編》。事跡見自撰《中庸子傳》,吳遵路《閑居編序》,《釋氏稽古略》卷四,《佛祖歷代通載》卷一八等。
武林西湖高僧事略
師名智圓。字無外。錢塘徐氏。八歲出家。傳天臺三觀于奉先源清。師嘗嘆荊溪沒后。微言墜地。于是留意撰述。作十疏通經(jīng)。師蚤勤儒學(xué)。兼涉老莊。自號中庸子。居孤山瑪瑙院。有高世之節(jié)。時王文穆罷相來牧郡。僧悉迎于關(guān)外。慈云遣使邀師偕往。師以疾辭。笑謂使者曰。為我致意慈云。錢塘且駐卻一僧。聞?wù)邍@服。師少抱羸疾。多杜門獨居。惟與處士林逋為鄰友。相好以詩文自娛。雜著五十一卷。題曰閑居編。乾興元年二月十七日。自作祭文挽辭。越二日示寂。門人奉遺訓(xùn)。斲院之后山。斂以陶器。合而瘞之。后十五年積雨山頹。啟陶。睹師真身不壞。爪發(fā)俱長。其唇微開。齒若珂雪。謚號法慧。治平二年改名寶勝院。紹興二十一年創(chuàng)延祥觀。有司新師所居以廣之。移額山北并塔遷焉。 贊曰。 鴻毛貴勢  蟬蛻塵囂  羸然一榻  疊簡飛毫 屹屹孤山  云林寂寥  跡則刬矣  弗夷其高
補續(xù)高僧傳·義解篇
智圓。字無外。錢塘徐氏子。學(xué)語即知孝悌。稍長。嘗析木濡水。就石書字。列花卉若綿蕝。戲為講訓(xùn)之狀。父母異之。令入空門受具戒。二十一。聞奉先清公傳天臺三觀之道。負笈造焉。二年而清亡。遂往居西湖之孤山。杜門樂道。自號潛夫。與林處士逋。為鄰友。雅善病。又號病夫。師嘗嘆荊溪歿后。微言墜地。曰。吾何人也。于是。著十疏以通經(jīng)。述諸鈔以釋疏。翼贊弘宣。其功偉矣。師雪骨冰心。傲然物外。視人間之世。如纖塵。過目了不關(guān)懷。時王欽若。撫錢唐。慈云遣使邀師。同往迓之。師笑語使人曰。為我致意。慈云錢唐。且駐卻一僧。聞?wù)邍@服。于講道之外。以詩文自娛。有雜述五十卷。題曰閒居編。以乾興元年二月十七日。自作祭文挽詞。越二日。示寂。年僅四十有七也。預(yù)戒門人曰。吾歿后。無厚葬以罪我。無建塔以誣我。無謁有位求銘以虛美我。但用陶器二合而瘞。立石志名字年月而已。及亡。門人如所戒。斂以陶器。斸所居巖以藏之。不屋而壇。后十五年。積兩山頹。門人開視陶器。肉身不壞。爪發(fā)俱長。唇微開露。齒若珂玉。乃更襲新衣。屑眾香散其上。而重瘞之。崇寧三年。賜謚法慧大師。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生卒】:1083—1140 【介紹】: 宋邵武人,字伯紀,號梁溪?;兆谡投赀M士。宣和間為太常少卿,金人南下,因刺臂血上疏,請徽宗禪位太子以號召天下。欽宗立,歷任兵部侍郎、東京留守、親征行營使。堅主抗金,反對遷都,積極備戰(zhàn),迫使金兵撤離。未幾以“專主戰(zhàn)議”被逐。高宗建炎元年,進尚書左仆射兼門下侍郎。力主聯(lián)合兩河義士,薦宗澤,然高宗意存茍安,為相僅七十五日即罷。后屢陳抗金大計,均未納。卒謚忠定。有《梁溪集》。
全宋詩
李綱(一○八三~一一四○),字伯紀,號梁溪居士,邵武(今屬福建)人,自其祖始居無錫(今屬江蘇)。徽宗政和二年(一一一二)進士。積官至監(jiān)察御史兼權(quán)殿中侍御史,因忤權(quán)貴,改比部員外郎,遷起居郎。宣和元年(一一一九),因言事謫監(jiān)南劍州沙縣稅務(wù)。七年,為太常少卿。欽宗即位,除兵部侍郎,為行營參謀官,力主抗金,以姚平仲兵敗罷。尋復(fù)尚書右丞,充京城四壁守御使,除知樞密院事。后因反對和議,落職提舉亳州明道宮,建昌軍安置,再謫寧江。金兵再至,除資政殿大學(xué)士,領(lǐng)開封府事。綱行次長沙受命,率湖南勤王師入援,未而而開封已陷。高宗即位,拜尚書右仆射兼中書侍郎。因反對避地東南,落職居鄂州。紹興二年(一一三二),除觀文殿學(xué)士、湖廣宣撫使兼知潭州。未幾罷提舉西京崇福宮。五年,疏奏攻戰(zhàn)、守備、措置、綏懷之策,除江西安撫制置大使兼知洪州。九年,除知潭州、荊湖南路安撫大使,力辭。十年卒,年五十八。贈少師。謚忠定。綱為著名抗金志士,將領(lǐng)如宗澤、韓世忠或得其扶掖,或在其麾下。有《梁溪集》一百八十卷。本集附有行狀及年譜多種,《宋史》卷三五八、三五九有傳?!±罹V詩,以影印文淵閣《四庫全書》本(其中詩二十八卷)為底本,校以清初《梁溪先生文集》(五十卷,簡稱藍格本,藏上海華東師大圖書館)、道光十四年刊本(簡稱道光本、藏中國人民大學(xué)圖書館)、宋刻殘本(存詩二卷,簡稱殘宋本,藏上海圖書館),參校明崇禎刻、左光先等輯《宋李忠定公奏議選》(簡稱左選,藏北京大學(xué)圖書館)、日本安政六年刻、賴襄選《李忠定公集鈔》。詩集外散見詩及新輯集外詩,另編一卷。
詞學(xué)圖錄
李綱(1083-1140) 字伯紀。邵武(今屬福建)人。有《梁溪詞》,一名《李忠定公長短句》。
黃鶴樓志·人物篇
李綱(1083—1140) 宋代官員、抗金名臣、學(xué)者。字伯紀,號梁溪先生。常州無錫人,祖籍福建邵武。政和二年(1112)進士,官至太常少卿。宋欽宗時,授兵部侍郎、尚書右丞。宋高宗時起用為相,曾力圖革新內(nèi)政,僅七十七天即遭罷免。紹興二年(1132)復(fù)起為湖南宣撫使兼知潭州,旋又遭免職。卒贈少師,贈隴西郡開國公,謚忠定。工詩文,亦能詞,著述甚多,有《梁溪先生文集》《梁溪詞》等。建炎元年(1127)后,李綱罷相貶居鄂州,曾作《次通城送季言弟還錫山二首》,有“渚宮此去無他地,悵望自登黃鶴樓”之句,后又作《懷季言弟并簡仲輔叔易》長詩,有“憑高欲望遠,獨上黃鶴樓”之句。
全宋文·卷三六八一
李綱(一○八三—一一四○),字伯紀,號梁溪病叟,邵武(今福建邵武)人,自其祖徙居無錫。登政和二年進士第。積官至起居郎,宣和元年以京師大水上疏言事,謫監(jiān)沙縣稅務(wù)。七年,為太常少卿,時金人渝盟,上禦戎五策,又刺臂血上疏論內(nèi)禪,其議乃決。欽宗即位,除兵部侍郎。靖康初,為行營參謀官。金兵渡河,力主迎戰(zhàn),擢尚書右丞,為東京留守、親征行營使,躬身督戰(zhàn),金兵乃退。朝廷議和,金人以其用兵為言,遂罷。太學(xué)生詣闕上書,明其無罪,復(fù)官,又除知樞密院事,為河?xùn)|、北宣撫使,以解太原之圍。時方議和,詔止進兵,遂乞罷,除觀文殿學(xué)士、知揚州,以專主戰(zhàn)議落職。金兵再至,除資政殿大學(xué)士,領(lǐng)開封府事。高宗即位,拜尚書右仆射兼中書侍郎,兼充御營使。為主和派所沮,在位僅七十馀日而罷。紹興二年,除觀文殿學(xué)士、湖廣宣撫使兼知潭州。為徐俯等所劾,罷。五年,除江西安撫制置大使兼知洪州。九年,除知潭州、荊湖南路安撫大使。紹興十年薨,年五十八。謚忠定。平生主戰(zhàn),負天下重望,屢起屢蹶?!?a target='_blank'>宋史》卷三五八至三五九有傳。

人物簡介

全宋文·卷三一二六
李百藥,字去病,懷安軍(治今四川金堂)人。治詩賦,崇寧五年賜同進士出身。紹興九年官秘書郎,遷駕部員外郎。見《南宋館閣錄》卷七。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生卒】:1101—1147 【介紹】: 宋建州崇安人,字彥沖,號屏山,一號病翁。劉韐子。以蔭補承務(wù)郎,通判興化軍。因疾辭歸武夷山,專事講學(xué),與胡憲、劉勉之為道義交。深于《周易》,朱熹嘗從其學(xué)。卒謚文靖。有《屏山集》。
全宋詩
劉子翚(一一○一~一一四七)字彥沖,號病翁,崇安(今屬福建)人。韐仲子。以蔭補承務(wù)郎,辟為真定府幕屬。高宗建炎四年(一一三○),通判興化軍(本集卷五《送張當世序》)。后以疾退居故鄉(xiāng)屏山,學(xué)者稱為屏山先生,朱熹嘗從其問學(xué)。紹興十七年卒,年四十七。遺著由其子玶編為《屏山集》二十卷,胡憲為之序,朱熹跋?!?a target='_blank'>宋史》卷四三四有傳?!⒆恿氃?,以明正德七年劉澤刻本為底本。校以影印文淵閣《四庫全書》本(簡稱四庫本)、清道光十八年李廷鈺秋柯草堂刊本(簡稱李本,藏北京大學(xué)圖書館)。新輯集外詩附于卷末。
全宋文·卷四二五五
劉子翚(一一○一——一一四七)字彥沖,學(xué)者稱屏山先生,建州崇安(今福建武夷山)人,韐子,子羽弟。以父任補官,靖康元年辟為真定府幕屬。二年父死國難,服除,除興化軍通判。紹興二年秩滿,以執(zhí)喪致羸疾,不堪吏責(zé),辭歸武夷山,不出者十七年,專事講學(xué),尤深于《》。與游者皆海內(nèi)知名士。與朱熹父松友善,熹奉父命及門受業(yè)。紹興十七年卒,年四十七。有《屏山集》二十卷傳世。見《宋儒文靖公劉屏山先生實錄》(《劉氏傳忠錄續(xù)編》卷三),朱熹《屏山先生劉公墓表》(《朱文公文集》卷九○),《宋史》卷四三四《劉子翚傳》。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生卒】:1130—1200 【介紹】: 宋徽州婺源人,徙居建陽考亭,字元晦,一字仲晦,號晦庵、晦翁、遁翁、滄洲病叟,別稱紫陽、云谷老人。朱松子。高宗紹興十八年進士,為同安主簿。孝宗淳熙中,知南康軍,改提舉浙東茶鹽公事。時浙東大饑,乃單車按行境內(nèi),救荒革弊。光宗時歷知漳州,任秘閣修撰等。寧宗初,以煥章閣待制提舉南京鴻慶宮。慶元二年,落職罷祠。卒后追謚文。受業(yè)于李侗,得程顥、程頤之傳,兼采周敦頤、張載等人學(xué)說,集北宋以來理學(xué)之大成。主持白鹿洞、岳麓書院,講學(xué)五十余年,弟子眾多。其學(xué)派被稱為閩學(xué),或考亭學(xué)派、程朱學(xué)派。曾被韓侂胄視為偽學(xué),加以禁止。有《四書章句集注》、《伊洛淵源錄》、《名臣言行錄》、《資治通鑒綱目》、《詩集傳》、《楚辭集注》,及后人編纂的《朱子語類》、《朱文公文集》等。
全宋詩
朱熹(一一三○~一二○○),字元晦,一字仲晦,號晦庵、晦翁、考亭先生、云谷老人、滄洲病叟、溯翁,祖籍徽州婺源(今屬江西),生于南劍州尤溪(今屬福建)。高宗紹興十八年(一一四八)進士,授泉州同安主簿。罷歸請祠,監(jiān)潭州南岳廟。孝宗朝,歷官秘書郎,知南康軍,直秘閣,提舉江西、浙東常平茶鹽,江西提刑,秘閣修撰。光宗即位,知漳州。紹熙四年(一一九三),知潭州兼荊湖南路安撫。寧宗即位,除煥章閣待制兼侍講,尋提舉南京鴻慶宮。慶元二年(一一九六),韓侂胄專政,行偽學(xué)黨禁,落職罷祠。六年,卒,年七十一。嘉定二年(一二○九),追謚文。理宗淳祐元年(一二四一),從祀孔廟。熹登第五十載,任地方官僅七年半,立朝時間更短,生平主要從事著述和講學(xué),是宋代理學(xué)集大成者。有《楚辭集注》八卷、《詩集傳》二十卷等。文集版本甚多,生前即有無名氏編刊之《晦庵先生文集》前集十一卷,后集十八卷,卒后,有寧宗時浙江官刻之《晦庵先生文集》一百卷。度宗咸淳元年(一二六五),建安書院雕印,除集一百卷外,并附王遂輯續(xù)集十一卷及余師魯輯別集十卷。自宋末至明、清,仍續(xù)有增補、刊刻。事見《勉齋集》卷三六《文公朱先生行狀》,《宋史》卷四二九有傳?!≈祆湓姡浴端牟繀部酚坝∶骷尉甘荒辏ㄒ晃迦痘掴窒壬煳墓募罚ㄆ渲芯硪恢辆硪弧鸺皠e集卷七詩部)為底本,校以宋寧宗時刻本(簡稱宋本)、明成化十九年(一四八三)刻本(簡稱成化本)、影印文淵閣《四庫全書》本(簡稱四庫本)、朝鮮李朝英祖辛卯(一七七一)刊《朱子大全》(簡稱朝鮮本)等。底本卷末考異,酌予吸收。新輯集外詩,編為第十一、十二卷。
詞學(xué)圖錄
朱熹(1130-1200) 字元晦,一字仲晦,號晦庵、晦翁,別稱紫陽,謚文。徽州婺源(今屬江西)人,僑寓建陽(今屬福建)。理學(xué)家。有《四書章句集注》、《周易本義》、《詩集傳》、《楚辭集注》、《通鑒綱目》等,詞有《晦庵詞》。
全宋文·卷五四二八
朱熹(一一三○——一二○○),字元晦,后改仲晦,號晦庵、遁翁。祖籍徽州婺源(今江西婺源),生于福建尤溪(今福建尤溪)。紹興十八年進士及第,調(diào)泉州同安縣主簿。任滿還家,著書講學(xué)達二十馀年。淳熙五年,知南康軍。在任期間,重建了著名的白鹿洞書院。八年,就任提舉兩浙東路常平茶鹽公事。紹熙元年,知漳州。四年,除知潭州、荊湖南路安撫使,這期間修復(fù)了岳麓書院。五年,詔為煥章閣待制兼侍講。同年被罷免,回到福建考亭,主講紫陽書院,又別稱考亭、紫陽,繼續(xù)著書立說。慶元六年病逝,年七十一。朱熹一生做官時間很短,主要從事于著書講學(xué)。他上承二程的學(xué)說,又加以闡釋發(fā)揮,成為宋代理學(xué)的集大成者,在中國哲學(xué)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并在國際上產(chǎn)生了廣泛影響。朱熹著述甚富,計有文集一百卷、續(xù)集十一卷、別集十卷,《上蔡先生語錄》三卷,《河南程氏遺書》二十五卷,《河南程氏外書》十二卷,《名臣言行錄》前集十卷、后集十四卷,《近思錄》十四卷,《四書章句集注》十九卷,《太極圖解》注一卷,《通書解》一卷,《伊洛淵源錄》十四卷,《詩集傳》八卷,《資治通鑒綱目》五十九卷,《楚辭集注》八卷,《朱子語類》一百四十卷等,俱存世。事見黃干《朱先生行狀》(《勉齋集》卷三六,《宋史》卷四二九本傳。)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生卒】:1167—1240 【介紹】: 宋鎮(zhèn)江金壇人,字平國,號漫塘病叟。先宗紹熙元年進士。調(diào)江寧尉,當?shù)匚罪L(fēng)甚盛,令保伍互相糾察,多使改業(yè)為農(nóng)。授泰興令,有能名。以父喪至京,極言韓侂胄輕挑兵端。授浙東倉司干官,尋告歸。退居三十八年,在鄉(xiāng)置義倉,創(chuàng)義役,賑濟萬余人,又定折麥錢額,毀淫祠八十四所。有《漫塘文集》。
全宋詩
劉宰(一一六六~一二三九),字平國,自號漫塘病叟,金壇(今屬江蘇)人。光宗紹熙元年(一一九○)進士,調(diào)江寧尉。歷真州司法參軍、知泰興縣、浙東倉使干官。以不樂韓侂胄用兵,遂引退,屏居云茅山之漫塘三十年。其間雖一再徵召,皆不就。理宗嘉熙三年卒,年七十四(《京口耆舊傳》卷九)。有《漫塘文集》三十六卷,其中詩五卷?!?a target='_blank'>至順鎮(zhèn)江志》卷一九、《宋史》卷四○一有傳?!⒃自姡杂坝∥臏Y閣《四庫全書》本為底本。校以明正德任佃刻、嘉靖王皋續(xù)刻本(簡稱王本)和萬歷三十二年范崙刻本(簡稱萬歷本)。新輯集外詩附于卷末。
全宋文·卷六八二○
劉宰(一一六六——一二三九),字平國,號漫堂。鎮(zhèn)江府金壇(今江蘇金壇)人。紹熙元年賜進士出身,歷江寧尉、真州司法、泰興令。開禧間為浙東倉司干官,尋告歸,監(jiān)南岳廟。理宗即位,以為籍田令,屢辭,改添差通判建康府,又辭,以直秘閣主管仙都觀。端平元年,升直寶謨閣,祠如故。未幾,遷太常丞,遷將作少監(jiān),又以直敷文閣知寧國府,皆不拜。進直顯謨閣,主管玉局觀。嘉熙三年卒,年七十四,謚文清。宰隱居三十年,于書無所不讀。著有《漫塘文集》(存)、《語錄》、《京口耆舊傳》(存)。見《宋史》卷四○一本傳、《漫塘文集》附錄。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生卒】:1222—1289 【介紹】: 宋饒州樂平人,字翔仲,號碧梧。理宗淳祐七年進士。遷太學(xué)錄。召試館職,試策言強君德、重相權(quán)、收直臣、防近習(xí)等,忤董宋臣、丁大全,名重一時。景定中遷起居舍人,極言董宋臣不可再用。度宗咸淳元年,簽書樞密院事兼同提舉編修《武經(jīng)要略》。進同知樞密院事。五年,進參知政事,拜右丞相兼樞密使。被賈似道視為異己而罷政。晚年自號玩芳病叟。有《碧梧玩芳集》等。
全宋詩
馬廷鸞(一二二二~一二八九)(生年據(jù)本集卷一八《老學(xué)道院記》“著雍困敦(戊子,元世祖至元二十五年,一二八八)之歲,余年六十有七”推算),字翔仲,晚年號玩芳病叟,饒州樂平(今屬江西)人。端臨父。理宗淳祐七年(一二四七)進士,調(diào)池州教授。開慶元年(一二五九)召為校書郎。景定四年(一二六三)進中書舍人。五年,遷禮部侍郎。度宗咸淳元年(一二六五)進簽書樞密院事。五年,拜右丞相兼樞密使。八年,因與賈似道不合,九疏乞罷。九年,為浙東安撫使、知紹興府。十年,辭免,奉祠(《宋史》卷四七《瀛國公本紀》)。至元二十六年卒。著有《玩芳集》、《木心集》(明弘治《徽州府志》卷一○),已佚。清四庫館臣據(jù)《永樂大典》輯成《碧梧玩芳集》二十四卷,今人續(xù)輯《碧梧玩芳詩馀》一卷?!?a target='_blank'>宋史》卷四一四有傳。 馬廷鸞詩,以影印文淵閣《四庫全書》本為底本,參?!对フ聟矔繁荆ê喎Q豫章本)以及《永樂大典》、《詩淵》所收詩。另輯得集外詩編為第四卷。
全宋文·卷八一七七
馬廷鸞(一二二二——一二八九),字翔仲,饒州樂平(今江西樂平)人。淳祐七年進士,禮部試第一。官池州教授。歷太學(xué)錄、史館???、翰林權(quán)直、秘書少監(jiān)、中書舍人、禮部侍郎,進端明殿學(xué)士、樞密使。咸淳八年與左相賈似道不合,九疏乞罷政。晚年家居,建碧梧精舍,自號玩芳病叟,著述自娛。入元,屢召不起,至元二十六年卒,年六十八。廷鸞工文辭,理宗末年,久居兩制,朝廷詔誥多出其手。著有《碧梧玩芳集》(殘存)、《六經(jīng)集傳》、《語孟會編》、《楚辭補記》、《洙泗裔編》、《讀莊筆記》、《張氏祝氏皇極觀物外篇》、《讀史旬編》等?!?a target='_blank'>宋史》卷四一四有傳。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介紹】: 明初廣東新會人,字彥謙。受業(yè)于羅蒙正。洪武初屢薦不起,留心經(jīng)籍,知縣為建書堂于象山之麓。其學(xué)以明理為要,詩文典雅。晚年自號病叟,人稱象山先生。
全粵詩·卷五五
張撝(一三二六 — 一三九一),字彥謙,晚號病叟。新會人。羅蒙正弟子。年十八賦《厓門懷古》詩,蒙正器之。明洪武初,以足疾累薦不起。留心經(jīng)籍,學(xué)以明理為要,詩文以典雅為本。縣令謝景旸為構(gòu)書堂于象山之麓,扁其軒曰“養(yǎng)拙”。世稱象山先生。有《象山詩集》,已佚。明黃佐修嘉靖四十年刊《廣東通志》卷五八有傳。詩五首。

人物簡介

人物簡介
趙次鈞,字孟鴻,號散林病叟。明無錫人。洪武時鄉(xiāng)舉。

人物簡介

槜李詩系·卷三十三
廣衍,字雪音,秀水普庵僧。聰慧爽拔,詩格清瘦。早攖癘癥而夭。徐明樗梓其《病癡稿》,黃葉老人為立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