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guān)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檢索結(jié)果:全部 20詞典 6分類詞匯 14
為考慮容錯,系統(tǒng)已按“事 → 叓事”轉(zhuǎn)換方式進行查詢。
《國語辭典》:用事  拼音:yòng shì
1.當權(quán)執(zhí)政?!稇?zhàn)國策。秦策三》:「今秦太后、穰侯用事,高陵、涇陽佐之?!埂洞笏涡瓦z事。利集》:「緣京用事,奸人并進?!?br />2.行事、辦事。如:「意氣用事」。
3.引用典故。唐。釋皎然《詩式。用事》:「詩人皆以徵古為用事,不必盡然也?!顾巍烙稹稖胬嗽娫?。詩法》:「押韻不必有出處,用事不必拘來歷。」
《國語辭典》:意氣用事(意氣用事)  拼音:yì qì yòng shì
處理事務(wù)只憑感情,多不依據(jù)理性?!度辶滞馐贰返谒牧兀骸钢两裣雭恚烤惯€是意氣用事,并不曾報效得朝廷,倒惹得同官心中不快活?!?/div>
《漢語大詞典》:用事奴
猶管家。 明 沈德符 野獲編·內(nèi)閣·五七九傳:“近有作《五七九傳》者,蓋皆指今上首揆 江陵 、 吳縣 、 太倉 三相公用事奴也?!?/div>
分類:管家
《國語辭典》:公用事業(yè)費率(公用事業(yè)費率)  拼音:gōng yòng shì yè fèi lǜ
公用事業(yè)收費的標準。
分類:收費標準
《國語辭典》:感情用事  拼音:gǎn qíng yòng shì
憑個人好惡和一時的情感沖動處理事情。如:「你這樣感情用事,于事無補?!?/div>
《國語辭典》:公用事業(yè)(公用事業(yè))  拼音:gōng yòng shì yè
由政府經(jīng)營和社會公眾日常所需事物相關(guān)的事業(yè)。如水電、交通等均是。也作「公共事業(yè)」。
《國語辭典》:在世  拼音:zài shì
生存于世上。明。李贄〈復(fù)士龍悲二母吟〉:「若皆為此族孫取去,李節(jié)婦一日在世,又復(fù)靠誰乎?」
《國語辭典》:專用(專用)  拼音:zhuān yòng
專供某些人或某種需求使用的。如:「這是只有公車才走的專用道路?!?/div>
《國語辭典》:傅會(傅會)  拼音:fù huì
1.結(jié)合比附古事與時事而發(fā)議論?!逗鬂h書。卷五九。張衡傳》:「衡乃擬班固〈兩都〉,作〈二京賦〉,因以諷諫,精思傅會,十年乃成?!?br />2.牽強、附會。《夢溪筆談。卷二一。異事》:「詳『膚施』之義,亦與尸毗王說相符。按《漢書》:『膚施縣乃秦縣名。』此時尚未有佛書,疑后人傅會縣名為說?!?/div>
《漢語大詞典》:假物
(1).借用事物。公孫龍子·跡府:“假物取譬,以‘守白’辯,謂白馬為非馬也。”
(2).假造的東西。列子·湯問:“ 偃師 大懾,立剖散倡者以示王,皆傅會革、木、膠、漆、白、黑、丹、青之所為。王諦視之,內(nèi)則肝、膽、心、肺、脾、腎、腸、胃,外則筋骨、支節(jié)、皮毛、齒髮,皆假物也?!?/div>
《國語辭典》:陰事(陰事)  拼音:yīn shì
1.私秘的事。《史記。卷七七。魏公子傳》:「臣之客有能探得趙王陰事者,趙王所為,客輒以報臣,臣以此知之。」
2.宮中群妃御見之事。《周禮。天官。內(nèi)小臣》:「掌王之陰事、陰令?!?jié)h。鄭玄。注:「陰事,群妃御見之事。」
《漢語大詞典》:取事
(1).取用事例,應(yīng)用典故。 南朝 梁 劉勰 文心雕龍·事類:“綜學(xué)在博,取事貴約,校練務(wù)精,捃理須覈?!?br />(2).猶行事。 唐 馬總 意林卷一引《太公金匱》:“源泉滑滑,連旱則絶。取事有常,賦斂有節(jié)。”《西游記》第十七回:“兩粒仙丹,去與那妖上壽,把這丸大些的讓與那妖。待那妖一口吞之, 老孫 便於中取事。”
《漢語大詞典》:方喪(方喪)
謂用事父之喪禮以事君喪。禮記·檀弓上:“事君有犯而無隱,左右就養(yǎng)有方,服勤至死,方喪三年。” 鄭玄 注:“方喪,資於事父?!?孔穎達 疏:“方謂比方也。有比方父喪禮以喪君,故云資於事父。資,取也,取事父之喪禮以喪君。”
分類:用事喪禮
《漢語大詞典》:顓政(顓政)
謂獨攬政權(quán),專權(quán)用事。顓,通“ 專 ”。漢書·五行志中之上:“婦人顓政,國不靜;牝雞雄鳴,主不榮。” 顏師古 注:“顓與專同。” 宋 秦觀 《主術(shù)》:“ 唐明皇 用 李林甫 為相十有九年,顓政用事?!?元 劉塤 隱居通議·駢儷一:“會 韓侂胄 顓政,方修南園,欲得 務(wù)觀 為之記?!?/div>
《漢語大詞典》:貴珰(貴璫)
指親近用事的太監(jiān)。 宋 周密 武林舊事·元夕:“ 西湖 諸寺,惟 三竺 張燈最盛。往往有宮禁所賜、貴璫所遺者,都人好奇,亦往觀焉?!?明 王士性 《廣志繹·兩都》:“然每一興造,諸匠役食指動庇千萬頭,故能為此者,亦刑餘之賢者也,不則,近日貴璫如 保 、如 誠 、如 用 ,仍轉(zhuǎn)之內(nèi)帑焉已。” 清 楊恩壽 《坦園日記》卷一:“或忤貴璫而不避,或議大禮而馳聲?!?/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