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簡介
朱曉琴(1793-1852),敕封孺人晉贈為太宜人。祖籍安徽歙縣,為朱熹三十一世孫女,嫁于無錫狀元孫繼皋之后。丈夫為河南伊陽縣尉,卒于任。其卒后,后人整理其詩稿,編撰成《凝香閣詩草》。凝香閣遺稿·序一
夫念毛里之恩者,血灑莪蒿,痛口澤之沫者,心驚杯棬,矧乃詞成機杼,訓(xùn)秉閨闈,溯畫荻于髫齡,猶留短簡,志封錓于遠道,尚有遺書。一旦愛日淪暉,終天抱恨,則銜悲飲淚傷更切。于卷葹而發(fā)幽,闡微情自深于寸草此。 朱太宜人凝香閣之詩所由刊也。太宜人莊姝表度,婉娩修儀,典型章鐘郝之風(fēng),翰墨擅左班之秀,當(dāng)夫繡笄未試,鏤管先操,花寫春魂,月描秋影,靈懷玉映佳什珠聯(lián)迨歸我。 星華先生也,鴻案相莊,鹿車共挽,修髓潔陳于堂上,笙簧協(xié)響于閨中,井臼之余,簡編不廢,文窗日上,吟聲每和夫,鳴機畫檻,燈明尺硯不離,夫并剪洎乎。錫山鼓枻,梁苑扶輪,帷搴洛下之云袖,浣伊陽之水,無不吐情,油素選勝,霜毫鮑女,信可頡頑,徐淑亦堪蹙踏者已,最可奇者試帖一道,女史所難,太宜人語必合時,音皆中節(jié),鈴圓磬澈,玉潤碧鮮,雖篇帙無多,津梁有限,而瓊花數(shù)本,可為閬苑之枝,琪樹一林,即是蓬洲之種。茲者寬夫別駕等孝思不匱,母教難忘,廣為網(wǎng)羅,付之剞劂,清芬允播,令德彌昭??冺糜寻她埿腋Q全豹,音容已渺,未獲拜元伯之親,藻采如新,竊愿續(xù)大家之傳是為序。 咸豐四年十月同里舊史氏世愚侄袁績懋拜序。凝香閣遺稿·序二
咸豐二年壬子春,壽以計偕由汴入都,適孫子寬夫回避伊弟,將謀改省北行,因相約同行,途中共昕夕者半月,深為契恰迨報罷,壽先旋汴越,半年聞其奉諱,往唁之,具言因眷戀。 太夫人不及銓省而歸至則奉侍未及數(shù)月遽膺大故且執(zhí)是編謂壽曰,此先太夫人遺稿也。某兄弟幼奉慈訓(xùn)聲韻之學(xué)未就塾,皆太夫人口授。稿中試帖俱課題擬作。今音容已渺,回憶當(dāng)日依膝下承指畫,如在目前不可復(fù)得矣。又有近體諸作大半散失,存者唯此,不忍湮沒,將付梓民請子校對弁數(shù)言于首,言次聲淚俱下,壽不敢辭,謹受其讀之,五七律志和音雅,得盛唐之遺,絕句風(fēng)骨高騫,無閨閣氣,試帖應(yīng)律合節(jié),置之詞館鉅制中幾不復(fù)辨嗚呼。 太夫人之于詩可謂工矣抑。壽讀寬夫兄弟所述行狀知。 太夫人守禮法,識大體,其可以矜式鄉(xiāng)邦者不獨為女中之師已也。區(qū)區(qū)詞章詎足以盡之哉。然寬夫兄弟杯棬(杯圈)之思久而彌篤,爰即其意,以為之序,蓋藉是為孝思慰且自幸微名之得附以不朽爾。 咸豐三年五月朔世愚侄潘恭壽謹頓首拜撰。
人物簡介
德山(1795年—?),字琴南,號小嵩,舒舒覺羅氏,滿洲鑲黃旗人。嘉慶癸酉舉人,道光壬午進士,后任刑部主事員外郎,湖北黃州府知府,直隸候補知州等職。兄長德玉是嘉慶二十二年丁丑科進士。
人物簡介
【生卒】:?—1857 【介紹】: 清直隸深澤人,字琴航。道光十四年舉人,授福建澄海知縣。善治獄,以明決稱。咸豐間,署漳州知府,亦有政聲。官至署興泉永道。
人物簡介
【生卒】:1798—1866 【介紹】: 清貴州貴筑人,字琴塢。道光十五年進士,授吏部主事。咸豐初回籍辦團練。同治初,撰《營田輯要》呈陜撫劉蓉。被擢為鳳邠道,主持墾田事務(wù)。有《小酉山房文集》。維基
黃輔辰(1798年—1866年),譜名安軫,字星北,號琴塢,貴州貴筑(今貴陽)人,籍貫湖南醴陵,同進士出身。道光二年(1822年)中壬午科貴州鄉(xiāng)試舉人。道光十五年(1835年)登乙未科進士,授吏部主事。道光三十年(1850年)升驗封司員外郎,不久遷考功司郎中。輔辰為人剛毅,持正不阿,屢忤尚書恩桂,又因知州易某貪瀆之事,而與吏部侍郎張芾爭執(zhí),并且再三表達抗議。同官或目之曰「硬黃」,便將這兩字刻在石碑上送給他。咸豐初年(1851年)于貴筑辦團練。咸豐九年(1859年)調(diào)直隸前線防務(wù)要員。同治五年(1866年)任陜西鳳邠鹽法道道員,積極推廣營田,并發(fā)給耕牛、籽種、農(nóng)具等,寓兵于農(nóng)。著有《營田輯要》三卷。有子黃彭年。
人物簡介
【生卒】:1799—1855 【介紹】: 清廣東番禺人,字子琴,原名廷椿。宣宗道光十五年舉人,官廣西河池州知州。受命在桂林守城御太平軍,宿城堞旁數(shù)月。后復(fù)被遣至梧州,告病歸,旋卒。洽熟經(jīng)傳,尤長《禮》學(xué),與其兄侯康稱二侯。所著多佚,惟說經(jīng)文載于《學(xué)海堂集》得存。
人物簡介
【生卒】:1801—1883 【介紹】: 清山東寧陽人,字石琴。道光六年進士,授刑部主事。鴉片戰(zhàn)爭間,從赴廣東簽訂中英《五口通商章程》。擢廣東巡撫。坐廣州人民反入城斗爭事褫職。咸豐間,在籍辦團練,御捻軍。有《知止堂集》。晚晴簃詩匯·卷一三二
黃恩彤,號石琴,寧陽人。道光丙戌進士,官至廣東巡撫。有《知止堂集》、《飛鴻集》。維基
黃恩彤(1801年—1883年),原名丕范,字綺江,號石琴,室名知止堂,山東寧陽人。學(xué)者。進士出身。
人物簡介
張韶南(?—1861年),字琴五,河南省澠池縣人。同進士出身。張韶南少有文名,道光二十四年(1844年)考中甲辰科舉人,二十七年(1847年)中式丁未科三甲進士,歷任江西湖口、鉛山、馀干、新建、豐城等縣知縣,任內(nèi)賑災(zāi)救荒,清理積案,頗有政績,晉升知州。咸豐八年(1858年),曾國藩督辦團練,圍剿太平軍,委張韶南辦理糧臺事宜,以功加候補知府。咸豐十一年(1861年)因積勞病卒,曾國藩以對軍務(wù)有功上奏,追贈中憲大夫。民國《澠池縣志》有傳。
人物簡介
孫慧良(1804--1871),字經(jīng)雅,自號納琴。清金匱人。諸生。少與甥華翼綸同學(xué),24歲游于庠,一應(yīng)鄉(xiāng)試即罷。出游依其從叔爾準(zhǔn)于八閩,返里后又游汴燕,以記室為諸侯上客。著《經(jīng)雅堂遺稿》。
人物簡介
程祖潤(1805年—1860年),字鹿樵,一字雨琴,河南省祥符縣人,祖籍丹徒,道光甲辰三甲第八十四名進士,丁未四川合州知州,先后任過廣安、新繁、江津知縣,后遷升成綿龍茂道,積勞成疾,卒于任所。咸豐九年秋,藍朝鼎等作亂。時祖潤以四川候補道總辦川東防剿事務(wù),率兵進剿,從咸豐已未至庚申經(jīng)數(shù)月激戰(zhàn),剿滅匪徒。
人物簡介
【生卒】:?—1867 【介紹】: 清順天寧河人,字琴舫。初名師敏,字葆醇。道光二十年進士,授編修。咸豐五年累遷至工部侍郎。奉命佐曾國藩于江西廣信、吉安、撫州一帶,參與鎮(zhèn)壓太平天國起義。尋以病歸。八年任戶部倉場侍郎,又以事罷歸。主問津書院,以修脯自給。有《深柳堂集》。晚晴簃詩匯·卷一四三
廉兆綸,原名師敏,字葆醇,號琴舫,寧河人。道光庚子進士,官至倉場侍郎。有《深柳堂集》。維基
廉兆綸(?—1867年),清朝大臣,字琴舫。初名師敏,字葆醇,順天府寧河縣(今天津市寧河區(qū))人。道光二十年(1840年),廉兆綸中進士,授翰林院編修。歷任翰林院侍講學(xué)士、內(nèi)閣學(xué)士。咸豐五年(1855年)官至工部侍郎。奉命輔佐曾國藩,幫辦江西廣信、饒州軍務(wù),在江西廣信、吉安、撫州一帶參與鎮(zhèn)壓太平天國。請整頓地方團練;撤裁統(tǒng)兵大員,軍事責(zé)成各省督撫。曾率練勇堅守廣信數(shù)月,不久因病歸鄉(xiāng)。咸豐八年(1858年)任戶部倉場侍郎,同治二年(1863年)因事罷官。回鄉(xiāng)主持問津書院,以修脯自給。四年后去世,著有《深柳堂集》。
人物簡介
宋金鑒(1821年—1863年),字紹唐,號瑞卿,又號琴齋。陜西岐山縣人。道光三十年(1850年)庚戌科進士。改庶吉士。散館改內(nèi)閣中書,官至刑部郎中。宋金鑒工書法,擅詩文,國寶青銅器大盂鼎最早即為其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