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國語辭典》:伊洛  拼音:yī luò
1.伊、洛二水的合稱?!稌?jīng)。禹貢》:「伊洛瀍澗,既入于河?!?br />2.程頤、程顥的學說。因其曾講學于伊、洛之間?!端问贰>硭奈寰?。隱逸傳下。劉勉之傳》:「時蔡京用事,禁止毌得挾元祐書,自是伊、洛之學不行。」
《漢語大詞典》:伊洛之學(伊洛之學)
指 宋 程顥 、 程頤 的理學。 程 氏兄弟 洛陽 人,講學 伊 洛 之間,故稱。宋史·隱逸傳下·劉勉之:“時 蔡京 用事,楚止毋得挾 元祐 書,自是 伊 洛 之學不行。” 明 宋濂 《贈林經(jīng)歷赴武昌都衛(wèi)任序》:“南渡后,以 伊 洛 之學倡東南者,實自 艾軒 始也?!币嗍》Q“ 伊洛 ”。 宋 陳亮 《書伊洛遺禮后》:“ 伊 洛 遺禮,其可見者惟婚與喪祭,僅存其一二,今以附諸《補亡》之后?!?清 劉大櫆 《吏部侍郎博野尹公行狀》:“公少而卓犖多才,遵太夫人朝夕庭闈之訓,言動皆必之禮。稍長讀書,益悟浮華放浪之非,深究 伊 洛 之源流,蔚為儒者宗師。”
《漢語大詞典》:伊洛之學(伊洛之學)
指 宋 程顥 、 程頤 的理學。 程 氏兄弟 洛陽 人,講學 伊 洛 之間,故稱。宋史·隱逸傳下·劉勉之:“時 蔡京 用事,楚止毋得挾 元祐 書,自是 伊 洛 之學不行?!?明 宋濂 《贈林經(jīng)歷赴武昌都衛(wèi)任序》:“南渡后,以 伊 洛 之學倡東南者,實自 艾軒 始也?!币嗍》Q“ 伊洛 ”。 宋 陳亮 《書伊洛遺禮后》:“ 伊 洛 遺禮,其可見者惟婚與喪祭,僅存其一二,今以附諸《補亡》之后?!?清 劉大櫆 《吏部侍郎博野尹公行狀》:“公少而卓犖多才,遵太夫人朝夕庭闈之訓,言動皆必之禮。稍長讀書,益悟浮華放浪之非,深究 伊 洛 之源流,蔚為儒者宗師。”
《漢語大詞典》:心性之學(心性之學)
即理學。 清 鄧顯鶴 《例授修職郎歲貢生候選訓導鄒君墓志銘》:“君考證典禮,力尊 漢 學;而於心性之學,確守 宋 儒。”參見“ 理學 ”。
分類:理學
《國語辭典》:理學(理學)  拼音:lǐ xué
性理之學。宋儒釋經(jīng),以傳道自命,重疏義理,兼談性命,為與禪學、道教相結(jié)合所產(chǎn)生的學派。理學衰于元,而復興于明。王守仁承繼陸九淵之學而光大之,但其后只知言心言性,而疏于力行,流于空談。也稱為「道學」、「性理學」、「宋學」。
《漢語大詞典》:程朱理學(程朱理學)
指 北宋 程顥 、 程頤 和 南宋 朱熹 的理學。參見“ 程朱學派 ”。
《漢語大詞典》:程朱學派(程朱學派)
宋 代理學的主要派別。首創(chuàng)者為 北宋 程顥 、 程頤 ,集大成者為 南宋 朱熹 。他們提倡性理,認為理為宇宙之本原,人性為理的體現(xiàn)。主張為學之道在“窮天理,去人欲”,其方法為“居敬窮理”,既作“敬”的修養(yǎng)功夫,又窮天下萬物之理以致知。因為他們的學說基本一致,后人稱之為 程 朱 學派,也稱 程 朱 理學。由于封建統(tǒng)治階級的大力提倡,該學派曾長期保持思想上的統(tǒng)治地位。
《漢語大詞典》:程朱之學(程朱之學)
指 宋 代 程顥 、 程頤 、 朱熹 的理學。元史·儒學傳一·趙復:“北方知有 程 朱 之學,自 復 始。”參見“ 程朱學派 ”。
《漢語大詞典》:程朱學派(程朱學派)
宋 代理學的主要派別。首創(chuàng)者為 北宋 程顥 、 程頤 ,集大成者為 南宋 朱熹 。他們提倡性理,認為理為宇宙之本原,人性為理的體現(xiàn)。主張為學之道在“窮天理,去人欲”,其方法為“居敬窮理”,既作“敬”的修養(yǎng)功夫,又窮天下萬物之理以致知。因為他們的學說基本一致,后人稱之為 程 朱 學派,也稱 程 朱 理學。由于封建統(tǒng)治階級的大力提倡,該學派曾長期保持思想上的統(tǒng)治地位。
《國語辭典》:義理(義理)  拼音:yì lǐ
1.微言大義之理。如:「清末桐城派主張義理、考據(jù)、文章,三者相互為用?!?br />2.道德公理?!痘茨献印L┳濉罚骸杆暮V畠?nèi),一心同歸,背貪鄙而向義理。」
3.內(nèi)容、意義?!段饔斡洝返诙兀骸噶髯珠T中,是甚義理?」
《漢語大詞典》:濂洛
北宋 理學的兩個學派。“濂”指 濂溪 周敦頤 ;“洛”指 洛陽 程顥 、 程頤 。 明 徐渭 《送通府王公序》:“其他支裔不可勝數(shù), 濂 洛 所不敢輕,而 關 汾 所不能窺也?!?清 顧炎武 《〈儀禮鄭注句讀〉序》:“沿至於今,有坐皋比,稱講師,門徒數(shù)百,自擬 濂 洛 ,而終身未讀此經(jīng)一徧者。”參見“ 濂洛關閩 ”。
《國語辭典》:濂洛關閩(濂洛關閩)  拼音:lián luò guān mín
宋代理學的四大流派。即濂溪周敦頤、洛陽程頤、程顥、關中張載、閩中朱熹。
《漢語大詞典》:性天
(1).猶天性。謂人得之于自然的本性。語本《禮記·中庸》:“天命之謂性?!?a class='poemCommentLink' target='_blank'>《隸續(xù)·漢冀州從事郭君碑》:“資於父母,忠以事君,性天自然?!?宋 張世南 《〈游宦紀聞〉序》:“聞見雖稍廣,性天不靈,隨即廢忘?!?清 劉獻廷 《廣陽雜記》卷二:“余觀世之小人,未有不好唱歌看戲者,此性天中之詩與樂也?!?br />(2).指人性和天命。為理學研討的命題。 清 紀昀 閱微草堂筆記·灤陽消夏錄四:“方辨論性天,剖析理欲,嚴詞正色,如對圣賢?!?/div>
《國語辭典》:心學(心學)  拼音:xīn xué
明代盛行的良知之學。創(chuàng)自宋儒陸象山,以尊德性、明本心為基本概念,故時稱「心學」。后經(jīng)明儒王陽明發(fā)揚光大,而盛行于世。
《國語辭典》:心理學(心理學)  拼音:xīn lǐ xué
以科學方法研究個體的心智活動及行為的學問。
《漢語大詞典》:關洛(關洛)
(1). 關中 和 洛陽 一帶。泛指北方地區(qū)。晉書·地理志上:“ 魏武 定霸,三方鼎立,生靈版蕩, 關 洛 荒蕪?!?span id="uvlfpme" class="book">《文選·王融〈永明十一年策秀才文〉》:“所以 關 洛 動南望之懷,獯夷遽北歸之念。” 呂延濟 注:“ 關 , 秦 也。 洛 , 洛陽 。南望,謂亂已平, 齊 都 江 南?!?span id="ktiy7j9" class="book">《南史·謝晦傳》:“帝深加愛賞,從征 關 洛 ,內(nèi)外要任悉委之?!?br />(2).指 宋 代理學的兩個主要學派的代表人物: 關中 張載 和 洛陽 二 程 ( 程顥 、 程頤 )。 明 高啟 《追挽恭孝先生》詩之一:“ 關 洛 遺風在, 河 汾 舊業(yè)傳?!?/div>
《國語辭典》:績學(績學)  拼音:jī xué
治理學問。如:「績學之士」、「績學有成」。
《漢語大詞典》:閩洛(閩洛)
宋 代理學以二 程 和 朱熹 為首兩學派的并稱。二 程 ( 程顥、程頤 ), 洛陽 人, 朱熹 曾僑寓 福建 之 建陽 ,故稱。
《國語辭典》:宋學(宋學)  拼音:sòng xué
宋儒性理之學。參見「理學」條。
《漢語大詞典》:洛閩(洛閩)
洛 學和 閩 學的合稱,即 程 朱 理學。 北宋 程顥 、 程頤 為 洛陽 人, 南宋 朱熹 曾僑居、講學于 福建 ,因有此稱。 清 黃宗羲 《復秦燈巖書》:“又言 新安 姚江 為兩大宗,學者不宗 洛 閩 ,即宗 姚江 ,不可別自為宗。此亦先生門面之言?!?清 紀昀 閱微草堂筆記·槐西雜志四:“先師 陳白崖 先生言:‘業(yè)師某先生,篤信 洛 閩 ,而不鶩講學名?!?章炳麟 《〈革命軍〉序》:“乃如 羅 、 彭 、 邵 、 劉 之倫,皆篤行有道士也。其所操持,不 洛 閩 而 金谿 、 餘姚 ?!眳⒁姟?洛學 ”、“ 閩學 ”。
分類:理學
《漢語大詞典》:小程
稱 宋 程頤 。 頤 與其兄 顥 并以理學著稱,時人以 頤 為“小程”。亦尊稱“小程子”。 宋 楊萬里 《庸言》五:“不致其知,不力其行, 小程子 之言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