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簡介
【介紹】: 宋睢州襄邑人,寓居衡陽,字介之。師事魏了翁。理宗端平三年以薦補(bǔ)官,為衡州戶掾。有《東溪詩稿》。全宋詩
許玠,字介之,襄邑(今河南睢縣)人。翰曾侄孫(《周文忠公集》卷五五《書匹紙贈許玠介之》),魏了翁門人(《宋元學(xué)案》卷八○)。理宗端平三年(一二三六)以薦補(bǔ)官,為衡州戶掾(明嘉靖《衡州府志》卷六)。有《東溪詩稿》,已佚。今錄詩三首。
人物簡介
【生卒】:?—1253 【介紹】: 宋隆興分寧人,寓居蘄州,字義夫。少為白鹿洞諸生,后投淮東制置使趙葵幕下,抗擊蒙古,累立戰(zhàn)功,擢工部郎官。理宗淳祐元年率兵援安豐,升淮東制置副使。進(jìn)言愿以恢復(fù)全蜀為己任,尋授兵部侍郎、四川安撫制置使兼知重慶。于任上大更弊政,遴選官吏,筑館招賢,整頓軍紀(jì),屯田耕稼;又筑釣魚、青城等十余山城,聚兵積累,加強(qiáng)戰(zhàn)備。在蜀十年,屢退蒙古入侵。寶祐元年,因朝廷猜疑,召赴臨安,服毒自殺。全宋詩
余玠(一一九八~一二五三),字義夫,號樵隱,衢州開化(今屬浙江)人,一作蘄州(今湖北蘄春東北)人。理宗紹定二年(一二二九)入趙葵幕府。六年,為黃州節(jié)度制置司參議官。端平元年(一二三四),通判襄陽。淳祐元年(一二四一),為四川安撫制置使兼知重慶府,在蜀十馀年。寶祐元年卒,年五十六。事見清光緒《開化縣志》卷一二余如孫《玠府君墓志銘》?!?a target='_blank'>宋史》卷四一六有傳。全宋文·卷七八七一
余玠(一一九八——一二五三),字義夫,號樵隱,蘄州(治今湖北蘄春東北)人。少為白鹿洞諸生,家貧落魄,喜功名,因事亡命,入趙葵幕。嘉熙三年,與蒙古兵戰(zhàn)有功,授直華文閣、淮東提點(diǎn)刑獄。淳祐元年為四川安撫制置使,大更敝政,遴選守宰,筑館招賢,用播州冉氏兄弟策,筑青居、大獲、釣魚、云頂、天生等十馀城。玠之治蜀,輕徭薄征,邊關(guān)無警,自寶慶以來,蜀帥未有能及之者。累官至資政殿學(xué)士。寶祐元年暴卒。見余如孫《玠府君墓志》(光緒《開化縣志》卷一二),《宋史》卷四一六本傳。
人物簡介
鄭玠,莆田(今屬福建)人。珽兄。理宗嘉熙二年(一二三八)進(jìn)士。為福州教授,召為武學(xué)教諭,通判漳州。事見明弘治《八閩通志》卷五四。全宋文·卷八○九二
鄭玠,字太玉,莆田(今福建莆田)人。嘉熙初以上舍對策,極言天下事,李昴英亟稱之。淳祐四年釋褐,知博羅縣事,擢太府寺丞以去。見《咸淳臨安志》卷一一,《宋詩紀(jì)事補(bǔ)遺》卷六九。
人物簡介
【介紹】: 元慶元定海人,字伯成,號弁山小隱。黃震曾孫。幼勵志操,不隨世俗,躬行力踐,以圣賢自期。隱居教授,孝養(yǎng)雙親。晚年樂吳興山水,卜居弁山。卒年八十。有《弁山集》、《知非稿》等。欽定四庫全書·弁山小隱吟錄·提要
(臣)等謹(jǐn)案:弁山小隱吟錄二卷,元黃玠撰。玠字伯成,慈溪人,流寓弁山,故以名集。其詩不為近體,高者有元結(jié)遺意,次者近乎白居易,但不及二人之宏闊深厚耳。中多勸戒之辭,蓋亦剛方嫉俗者。前有自序,稱蔑有令德,不敢謂隱,獨(dú)以所得于天者薄,故將退藏以終其身。又言文中之言,稱愿上之人正身修德,使時和歲豐,已受其賜。尤粹然有德之言,勝矯語高蹈者遠(yuǎn)矣。 乾隆四十二年五月恭校上。弁山小隱吟錄·原序
黃氏之先,宋祥符中,自溫之樂清徙明之慈溪?!酢跸壬詠恚篮V儒業(yè)。曾大父臨川府君建節(jié)鄉(xiāng)部,始來城居,宦成而家益貧。三子先大父最長。至元丙子,家燬于兵。厥后子孫挈而西來,叔氏依婦家于越。其在鄉(xiāng)里守墳?zāi)?,唯仲氏而已。自余之西,四十有馀載,教授諸生,以資共養(yǎng),發(fā)種種且白,來日其幾馀哉?又如是不止,行將焉歸?蔑有令德,不敢謂隱,獨(dú)以所得于天者薄,不能顯,故將退藏以終其身。霅水之陽,弁山之下,有丘岑蔚,思構(gòu)數(shù)楹,以寄朝夕。浮游江海間,不能自還?;蚪唬荷PQ作繭,猶知纏裹其身,子漫不為計,空言何裨?應(yīng)之曰:余游者也,某水某丘,游之寓也。茍寓矣,又何營之有。秦望東南遠(yuǎn)欲無,依稀禹穴向姚虞。幾時把酒鄞江上,卻對鄉(xiāng)山看此圖。是余所題江山歸興圖詩也。嘗求之,則隱之意可見矣。昔文中子志不愿仕,唯愿上之人正身修德,使時和歲豐,已受其賜。余雖不及古人,茍獲所志,泉后林壑之娛,風(fēng)云月露之賞,不必弁山也。夫歸必有資,既不能自資,資于人而歸,又余之所不能。情發(fā)于中而形于言,目之曰弁山小隱吟錄。錄以畀吾兒私藏之,于以紀(jì)吾游之寓,而鄉(xiāng)土親戚之思亦可見也。至正乙酉冬十二月甲子,弁山隱民黃玠序。槜李詩系·卷五
玠字伯成金華人少見知于趙孟頫黃溍有詩名元季客于顧玉山隨父正孫移家嘉興魏塘(后析嘉善)釋雪廬有詶伯成絕句云詩成嘗共野夫題新構(gòu)茅堂水郭西是也平生慕郭林宗陶淵明之風(fēng)不喜儲蓄有輒貸人晚值兵亂益貧困后樂吳興山水之勝卜筑弁山號弁山小隱父死仍歸魏塘葬于陸莊御選元詩姓名爵里
字伯成,慈溪人。徙家魏塘。有《弁山小隱吟錄》、《知非舊槁》。
人物簡介
人物簡介
字孟常,為諸生,工詩。常與家兄戒庵同入西川,舟行所歷奇山水,俱有詩,晨夕唱酬,工力悉敵,其文足照蜀中。今相去數(shù)十年,孟常墓柏已老,戒庵亦為八十公矣。因出其《蜀游草》一卷,余為錄存之,得十一首。
人物簡介
康玠(1427年—?),字廷圭,江西吉安府泰和縣人。同進(jìn)士出身。天順三年(1459年)舉己卯科江西鄉(xiāng)試第七十七名。天順八年(1464年)甲申科會試第一百一十九名,殿試登進(jìn)士第三甲第一百零二名。
人物簡介
張玠(1461年—?),字世奇,直隸順天府宛平縣人,民籍。順天鄉(xiāng)試第七名舉人,弘治九年(1496年)中式丙辰科會試第二百六十九名,二甲第十五名進(jìn)士。
人物簡介
【生卒】:?—1521 【介紹】: 明真定府藁城人,字邦秀。成化二十三年進(jìn)士。授汜水知縣,擢御史。正德中累官大同巡撫,久歷邊陲,熟諳軍務(wù),邊境以寧。召拜兵部右侍郎,擢戶部尚書。帝在宣府索銀百萬兩,玠堅持不發(fā)。廷臣跪闕下諫南巡,又上疏論救,遭切責(zé),引疾歸,家居二年卒。維基
石玠(1463年—1521年),字邦秀,直隸真定府藁城縣(今河北省藁城市)人,官至戶部尚書。大學(xué)士石寶之兄。順天府鄉(xiāng)試第三名舉人,成化二十三年(1487年)丁未科進(jìn)士。弘治年間,由汜水知縣召為監(jiān)察御史,出巡大同軍儲,按察甘肅、陜西等地,其所呈上的邊防事務(wù),均適合時宜,為都御史戴珊所推崇。當(dāng)時恰逢災(zāi)異,石玠又上疏彈劾南京刑部尚書翟瑄以下二十七人。正德年間,累官至右副都御史,巡撫大同,并拜為兵部右侍郎。此后趕赴遼東巡撫泰寧三衛(wèi)與海西部長犯邊諸事,隨后召還。左都御史陸完改任,朝廷推舉替代者,三次均不得報準(zhǔn),隨后舉薦石玠為右都御史,掌管都察院。御史李隱彈劾其攀附權(quán)貴,武宗未予答覆。正德十年(1515年),拜為戶部尚書,任內(nèi)多次反對中官干涉朝政,并反對武宗北出居庸關(guān)。正德十四年,因得罪權(quán)貴小人而辭職歸鄉(xiāng),家居兩年去世,贈太子少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