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guān)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生卒】:709—784 【介紹】: 唐瑯邪臨沂人,字清臣。小名羨門子,別號應(yīng)方。顏師古五世從孫。玄宗開元二十二年進士。又擢制科。累擢武部員外郎。為楊國忠所擠,出為平原太守。安祿山叛,約從兄常山太守顏杲卿等起兵抵抗,響應(yīng)者眾,共推為盟主,兵至二十萬。肅宗立,為河北招討使。諸郡復(fù)陷,間道奔鳳翔,累除御史大夫,出為馮翊太守。以直不容,屢貶官。歷遷尚書右丞、吏部尚書、太子太師,封魯郡公,世稱顏魯公。德宗時,盧杞惡之,會李希烈叛,命往勸諭,遂為希烈縊死。謚文忠。工書法,初學(xué)褚遂良,后從張旭,創(chuàng)為“顏體”。有集及《韻海鏡源》等。
唐詩大辭典 修訂本
【生卒】:709—784 字清臣,排行十三,京兆(今陜西長安)人。玄宗開元二十二年(734)進士及第,天寶元年(742)中文詞秀逸科,歷仕秘書省校書郎、醴泉尉、監(jiān)察御史。八載遷殿中侍御史,楊國忠怒其不附己,出為平原太守。安史亂起,起義兵抵抗。肅宗至德元載(756)拜憲部尚書、御史大夫,出為同、蒲、饒、升州刺史。代宗廣德二年(764)遷刑部尚書,封魯郡公,世稱顏魯公。大歷三年(768)出為撫州刺史。八年至十二年移刺湖州,召集32位文人修撰韻編類書《韻海鏡源》,并形成一個多達95人之聯(lián)唱詩人群,其唱和作品結(jié)集為《吳興集》10卷。十二年召為刑部侍郎,德宗建中三年(782)改太子太師,充淮寧軍宣慰使。興元元年(784)為李希烈所害,謚文忠。生平見新、舊《唐書》本傳、令狐峘《顏真卿墓志銘》、殷亮《顏魯公行狀》。宋留元剛有《顏魯公年譜》。工詩善文,又為杰出書法家,著述甚富,多佚。今傳《顏魯公集》15卷,為留元剛所輯?!?a target='_blank'>全唐詩》存詩1卷,另收其所參與聯(lián)句詩21首?!度圃娡饩帯芳啊度圃娎m(xù)拾》補詩1首,聯(lián)句1首,斷句2。
唐詩匯評
顏真卿(708—784),字清臣,京兆萬年(今陜西西安)人。開元二十二年(734),登進士第,又登拔萃科及文詞秀逸科,調(diào)醴泉尉,遷監(jiān)察御史、殿中侍御史。宰相楊國忠惡之,出為平原大守。起兵抗安史叛軍,詔拜戶部侍郎。肅宗即位,拜工部尚書兼御史大夫,為河北招討使。至德二載(757)為憲部尚書,遷御史大夫。軍國事知無不言,為宰相所忌,出為馮翊太守,累貶至蓬州長史。代宗立,除尚書左丞,尋除檢校刑部尚書,兼御史大夫,封魯國公。與元載不合,貶峽州別駕,遷撫、湖二州刺史。德宗立,改大子少師。時李希烈叛,受命往勸諭,被拘,不屈被害。真卿書法精妙,擅長行、楷,世稱“顏體”。善詩文,著作甚富,有《韻海鏡源》三百六十卷,又《禮樂集》、《吳興集》、《廬陵集》、《臨川集》各十卷,均佚。宋人輯有《顏魯公集》十五卷行世,《全唐詩》編詩一卷。
全唐詩補逸
顏真卿字清臣,京兆長安人。開元二十二年進士及第,歷仕玄、肅、代諸朝,封魯國公。李希烈陷汝州,盧杞奏遣真卿往諭,拘脅累歲,不屈而死。
全唐文·卷三百三十六
真卿字清臣。瑯琊臨沂人。開元中舉進士。又擢制科。累官武部員外郎。出為平原太守。安祿山反。河朔盡陷。獨平原城守具備。加戶部侍郎。肅宗幸靈武。授工部尚書兼御史大夫河北采訪招討使。代宗朝封魯郡公。為刑部尚書。加改太子太師。盧惡之。奏使諭李希烈。希烈脅之。不屈。遂縊殺之。年七十七。贈司徒。謚曰文忠。

作品評論

《唐詩品》
魯公情欣所遇,悉綜古調(diào),頗尚格氣,不事彌文。雖有一二近體,不過游戲之作,非所以系幽悰也。今集中所載不及百篇,大都守吳興時,與皎僧、陸處士之流結(jié)思巖林,相忘外道者也,然曠世之情,優(yōu)入三昧,殊非守平原時色相。
潘慎修 朝代:南唐至宋初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生卒】:937—1005 【介紹】: 宋興化軍莆田人,字成德,一作德成。以父任入仕南唐至起居舍人。入宋,授太子右贊善大夫,累進知直秘閣。真宗朝同修起居注,擢右諫議大夫、翰林侍讀學(xué)士。善弈棋,太宗屢召對弈,因進所著《棋說》。博涉文史,多讀道書,善清談,士大夫推其素尚。
全宋詩
潘慎修(九三七~一○○五),字成德,泉州莆田(今屬福建)人。曾仕南唐,累遷至水部郎中兼起居舍人。太祖開寶末,歷膳部、食部、考功員外郎,通判壽州,知開封縣,又知湖,梓二州。太宗淳化中,以考功員外郎知直秘閣。真宗咸平三年(一○○○),副邢炳為兩浙巡撫使(《續(xù)資治通鑒長編》卷四七)。景德元年(一○○四),擢為右諫議大夫、翰林侍讀學(xué)士。二年正月卒,年六十九。《宋史》卷二九六有傳。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生卒】:985—1062 【介紹】: 宋廣陵人,寓常州武進,字景山。張秘子。真宗大中祥符八年進士。補樂清尉。召還遷殿中丞、集賢校理。通判常州,罷官糴而民不流亡。累遷知溫州,以薦擢提點淮南路刑獄,平王申冤獄。歷廣南東路、京西、河北轉(zhuǎn)運使,有善政。為鹽鐵副使,擢天章閣待制、河北都轉(zhuǎn)運按察使。云翼卒殺石待舉作亂,平之,以預(yù)殺降奪職知虢州。又累以事奪三官。稍遷至知揚州,以光祿卿致仕,歸休于昆陵私第,自號知幸老人。精吏事,所至有聲。有《知幸詩集》。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生卒】:約991—1047 【介紹】: 宋河南府人,字子京。真宗大中祥符八年進士。以泰州軍事推官召試學(xué)士院,遷殿中丞。嘗請劉太后還政。仁宗親政后除左正言,遷左司諫,以言宮禁事出知信州。西夏攻宋,調(diào)知涇州,為范仲淹薦,擢天章閣待制,徙慶州。旋以在涇州時用公使錢逾制被劾,降官數(shù)遷至蘇州,卒。
全宋詩
滕宗諒(九九一~一○四七),字子京,河南(今河南洛陽)人。真宗大中祥符八年(一○一五)進士。歷濰、連、泰三州從事。召試學(xué)士院,改大理寺丞,知太平州當(dāng)涂縣,移知邵武軍邵武縣。遷殿中丞,拜左正言,遷左司諫。以說得罪,出知信州,又降監(jiān)鄱陽郡榷酤。既而起通判江寧府,知湖州、涇州。仁宗慶歷中,擢天章閣待制,環(huán)慶路經(jīng)略安撫使,兼知慶州。因知涇州日動用公庫錢慰勞抗擊西夏軍民事,謫守岳州,遷知蘇州。七年卒(《范文正公集》卷一○《祭同年滕待制文》),年五十七(同上書卷一三《滕子京墓志》)。《宋史》卷三○三有傳。今錄詩十首。
全宋文·卷三九六
滕宗諒(九九一——一○四七),字子京,河南(今河南洛陽)人。大中祥符八年登進士第,歷濰、連、泰三州從事。召試學(xué)士院,改大理寺丞、知當(dāng)涂、邵武二縣。后遷左司諫。以言得罪,換祠部員外郎知信州,又監(jiān)鄱陽軍榷酤。后通判江寧府,知湖州。元昊反,進刑部員外郎、直集賢院、知涇州。范仲淹薦以自代,擢天章閣待制,徙慶州,降知虢州,又移岳州、蘇州。慶歷七年卒,年五十七。見范仲淹《天章閣待制滕君墓志銘》(《范文正公集》卷一三),《宋史》卷三○三本傳。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生卒】:999—1078 【介紹】: 宋泉州晉江人,字明仲。曾會子。仁宗天圣二年進士。知會稽縣,立斗門,泄鏡湖水,民受其利。歷知制誥、翰林學(xué)士、判三班院。出知鄭州,有能聲。嘉祐初,擢參知政事,除樞密使。六年,拜同平章事。神宗即位,加尚書左仆射。曾薦王安石可大用,后又暗助其變法。熙寧三年,罷相。次年,判永興軍,旋以太傅致仕。卒謚宣靖。嘗與丁度編《武經(jīng)總要》。
全宋詩
曾公亮(九九九~一○七八),字明仲,晉江(今福建泉州)人。仁宗天圣二年(一○二四)進士。知會稽縣。累遷知制誥兼史館修撰,為翰林學(xué)士、判三班院。嘉祐元年(一○五六),除給事中、參知政事。五年,除樞密副使,兼群牧制置使。六年,拜吏部侍郎、同中書門下平章事、集賢殿大學(xué)士。英宗即位,依舊執(zhí)政。神宗熙寧二年(一○六九),進昭文館大學(xué)士,累封魯國公。三年,以老避位。六年起判永興軍,居一歲,以太傅致仕。元豐元年卒,年八十。謚宣靖。有文集三十卷,《元日唱和詩》一卷(《宋史·藝文志》),已佚。事見《名臣碑傳琬琰集》中集卷五二《曾太師公亮行狀》,《宋史》卷三一二有傳。今錄詩四首。
全宋文·卷五四八
曾公亮(九九九——一○七八),字明仲,泉州晉江(今福建晉江)人,曾會之子。天圣二年舉進士甲科,知會稽縣。后擢知制誥兼史館修撰,為翰林學(xué)士、判三班院。以端明殿學(xué)士出知鄭州,復(fù)入知開封府,遷給事中、參知政事,加禮部侍郎,除樞密使。嘉祐六年,拜吏部侍郎、同中書門下平章事、集賢殿大學(xué)士。神宗時累封魯國公。熙寧三年以年老辭相位,拜司空兼侍中,判永興軍。元豐元年卒于京師,年八十,謚宣靖,嘗奉敕撰《武經(jīng)總要》四十卷(存)。見曾肇《曾太師公亮行狀》(《名臣碑傳琬琰集》中集卷五二),《宋史》卷三一二本傳。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生卒】:1002—1060 【介紹】: 宋宣州宣城人,字圣俞,世稱宛陵先生。梅詢從子。初以蔭補桐城主簿,歷鎮(zhèn)安軍節(jié)度判官。仁宗皇祐三年召試,賜進士出身。以學(xué)士趙概等十余人薦,授國子監(jiān)直講,累遷都官員外郎,預(yù)修《唐書》。少即能詩,與蘇舜欽齊名,時號蘇梅。為詩主張寫實,反對西昆體,所作力求平淡、含蓄。有《宛陵先生集》、《唐載記》、《毛詩小傳》等。
詞學(xué)圖錄
梅堯臣(1002-1060) 字圣俞。宛陵(今安徽宣州宣城)人。宣城古稱宛陵,世稱宛陵先生。皇祐三年賜同進士出身。官至尚書都官員外郎。為詩提倡"平淡",在北宋詩文革新運動中與歐陽修、蘇舜欽齊名,并稱"梅歐"、"蘇梅"。劉克莊在《后村詩話》中稱為宋詩"開山祖師"。曾注《孫子兵法》。有《宛陵先生集》60卷。有詞見《能改齋漫錄》。
全宋文·卷五九二
梅堯臣(一○○二——一○六○),字圣俞,宣州宣城(今安徽宣城)人。工詩,以深遠古淡為意,間出奇巧,初未為人所知。天圣中,用叔父梅詢蔭為桐城主簿,調(diào)河南主簿。錢惟演留守西京,特嗟賞之,為忘年交,引與酬唱。歐陽修與為詩友,自以為不及。繇是知名于時。景祐元年,自德興縣令知建德縣。寶元二年,知襄城縣。慶歷元年,監(jiān)湖州稅;五年,為許昌簽書判官;八年,為簽書鎮(zhèn)安軍節(jié)度判官。皇祐四年監(jiān)永濟倉。大臣屢諫宜在館閣,嘉祐元年召試,賜進士出身,為國子監(jiān)直講。五年,累遷尚書都官員外郎。預(yù)修《唐書》,成,未奏而卒。撰《唐載記》二十六卷、《毛詩小傳》二十卷,注《孫子》十三篇,有《宛陵集》四十卷。見歐陽修《梅圣俞墓志銘》(《歐陽文忠公集》卷三三),《宋史》卷四四三本傳。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生卒】:1008—1049 【介紹】: 宋綿州鹽泉人,字子美,號滄浪翁。蘇舜元弟。仁宗景祐元年進士。少有大志,當(dāng)天圣中,學(xué)者為文多病偶對,獨其與穆修好為古文歌詩,一時豪杰多從之游。初以父蔭補官,累遷大理評事。慶歷中,范仲淹薦其才,為集賢校理,監(jiān)進奏院。岳父杜衍與仲淹主新政,多遭讒陷,舜欽坐售故紙錢召妓樂會賓客除名。流寓蘇州,買水石作滄浪亭以自適。工詩文,其體豪放,時發(fā)憤于歌詩中。又善草書,每酣酒落筆,為時人所傳。后為湖州長史卒。有《蘇學(xué)士集
全宋詩
蘇舜欽(一○○八~一○四九),字子美,原籍梓州銅山(今四川中江東南),自曾祖起移家開封(今屬河南)。仁宗景祐二年(一○三五)進士(《隆平集》卷六),歷任蒙城、長垣縣令,入為集賢殿校理、監(jiān)進奏院。時杜衍、富弼、范仲淹執(zhí)政,主持“慶歷新政”。蘇舜欽為杜衍婿,因進奏院祠神,以出售廢紙公錢宴會,為人所劾,以監(jiān)守自盜罪削職為民,閑居蘇州。后復(fù)為湖州長史,慶歷八年(一○四八)十二月卒(《歐陽文忠公集》卷三一《湖州長史蘇君墓志銘》),年四十一。有《蘇學(xué)士文集》十六卷?!?a target='_blank'>宋史》卷四四二有傳?!√K舜欽詩,以沈文倬點?!短K舜欽集》為底本。沈氏點校本以清康熙中宋犖校定徐惇復(fù)刊印本為底本,曾參校清黃丕烈過錄何焯校本(簡稱黃本)、陳乃乾過錄何焯校本(簡稱陳本)、清光緒中李星根等重編??肀荆ê喎Q李本)、黃丕烈過錄顧廣圻校記(簡稱顧校)、陳乃乾過錄錢泰吉校記(簡稱錢校)等。此次據(jù)《全宋詩》體例,對底本校語作若干刪節(jié)、調(diào)整,并據(jù)影印清文淵閣《四庫全書》本《蘇學(xué)士集》(簡稱四庫本)予以補正。輯錄所得集外詩,另編一卷
詞學(xué)圖錄
蘇舜欽(1008-1048) 字子美。梓州銅山(今四川中江)人,遷居開封。蘇易簡孫。曾任縣令、大理評事、集賢殿校理,監(jiān)進奏院等職。因支持范仲淹慶歷革新,見嫉于守舊黨,罷職閑居蘇州。后復(fù)起為湖州長史,不久病故。與梅堯臣齊名,人稱"梅蘇"。有《蘇學(xué)士文集》,有詞見《花庵詞選》。
全宋文·卷八七四
蘇舜欽(一○○八——一○四八),字子美,綿州鹽泉(今四川綿陽東南)人。舜元弟。少慷慨有大志,以父蔭補太廟齋郎,調(diào)滎陽縣尉。景祐元年舉進士中第,改光祿寺主簿,知蒙城縣。丁父憂,居喪于長安。服除,知長垣縣,遷大理評事,監(jiān)在京店宅務(wù)。慶歷四年,以范仲淹薦,為集賢校理,監(jiān)進奏院。以岳父杜衍與仲淹、富弼主新政,為人傾陷,坐用鬻故紙公錢召 妓樂會賓客被劾除名。寓居蘇州,買水石作滄浪亭,益讀書,時發(fā)憤懣于詩文。八年,復(fù)官為湖州長史,同年十二月卒,年四十一。詩文豪健,善草書。有集十六卷。見《歐陽文忠公集》卷三一《蘇君墓志銘》,《宋史》卷四四二《文苑傳》四有傳。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生卒】:1020—1090 【介紹】: 宋婺州東陽人,初名甫,字元發(fā),以字為名,更字達道。仁宗皇祐五年進士。歷開封府推官、鹽鐵戶部判官。神宗初進知制誥、知諫院,除翰林學(xué)士、知開封府,出知鄆州、定州。數(shù)言新法害民。坐妻黨犯法,黜知池州,徙安、筠、湖三州。哲宗時再知鄆州,值歲饑,賑濟流民。徙真定、太原府,治邊有方,號稱名帥。卒謚章敏。有《孫威敏征南錄》。
全宋詩
滕元發(fā)(一○二○~一○九○),初名甫,字元發(fā),后避高魯王諱改今名,字達道,東陽(今屬浙江)人。仁宗皇祐五年(一○五三)進士(《吳郡志》卷二八),通判湖州。神宗即位,進知制誥、知諫院、御史中丞,除翰林學(xué)士知開封府。出知鄆、定、青、應(yīng)天、齊、鄧、安等州府。元豐七年(一○八四),貶知筠州、改湖州(《續(xù)資治通鑒長編》卷三四二)。哲宗即位,徙蘇、揚二州,復(fù)知鄆州。元祐四年(一○八九),知太原府(同上書卷四二四)。五年,以龍圖閣學(xué)士知揚州,未至而卒,年七十一。謚章敏。有文集二十卷,已佚。事見《東坡全集》卷九《滕公墓志銘》,《宋史》卷三三二有傳。今錄詩五首。
全宋文·卷一三五九
滕元發(fā)(一○二○——一○九○),初名甫,字元發(fā),以避高魯王諱,改字為名,更字達道,東陽(今浙江東陽)人。舉皇祐五年進士,授大理評事、通判湖州。召試為集賢校理、開封府推官、鹽鐵戶部判官、同修起居注。神宗時進知制誥、知諫院,拜御史中丞,除翰林學(xué)士、知開封府。在帝前論事切直,言無文飾,王安石忌之,因事出知鄆州,歷定、青、安等州府,猶以前過貶居筠州。哲宗時徙蘇、揚二州,除龍圖閣學(xué)士,后知鄆州,徙真定、太原,治邊凜然,號稱名帥。元祐五年卒,年七十一,謚章敏。有文集二十卷、《孫威敏征南錄》一卷(存)。見蘇軾《滕公墓志銘》(《東坡后集》卷一八),《宋史》卷三三二有傳。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生卒】:1025—1091 【介紹】: 宋壽州人,字景純。呂公綽子。仁宗慶歷六年進士。歷官河南監(jiān)牧使、開封府推官,又知汝、澶、湖州,有惠政。神宗熙寧、元豐間,不急于進取,遇事有不可,必力爭。及哲宗元祐中,吏道寬平,亦雅量自如,不改其故,甚為時所稱。有文集。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生卒】:1035—1096 【介紹】: 宋撫州臨川人,字和甫。王安石弟。仁宗嘉祐六年進士。累官直舍人院、同修起居注。神宗元豐二年,蘇軾因作詩涉及新法下獄,無人敢救,唯安禮從容為神宗言之,軾得救。進知制誥,以翰林學(xué)士知開封府,決斷滯訟,勤于政事,遼使知而嘆息夸異。后歷尚書左丞,七年,罷知江寧府。官終知太原府。有《王魏公集》。
全宋詩
王安禮(一○三四~一○九五),字和甫,撫州臨川(今屬江西)人,安石弟。仁宗嘉祐六年(一○六一)進士(清同治《臨川縣志》卷三六)。從河?xùn)|唐介辟。神宗熙寧五年(一○七二),為著作佐郎、崇文院校書(《續(xù)資治通鑒長編》卷二三○)。八年,遷直集賢院(同上書卷二六○),出知潤州、湖州,召為開封府判官,直舍人院,同修起居注。進知制誥。元豐四年(一○八一),為翰林學(xué)士(同上書卷三一一),知開封府。七年,以端明殿學(xué)士知江寧府(同上書卷三四七),出知揚、青、蔡三州。哲宗元祐六年(一○九一),知舒州(同上書卷四五四)。七年,知宣州(同上書卷四七八)。紹圣初知永興軍。二年,知太原府。卒,年六十二。有文集二十卷(《宋史·藝文志》),已佚。清四庫館臣據(jù)《永樂大典》輯為《王魏公集》七卷,其中詩一卷。《宋史》卷三二七、《東都事略》卷七九有傳?!⊥醢捕Y詩,以影印文淵閣《四庫全書》本為底本,校以胡志敬《豫章叢書》所輯本(簡稱叢書本),編為一卷。
全宋文·卷一七九八
王安禮(一○三五——一○九六),字和甫,撫州臨川(今屬江西撫州)人,安石弟。嘉祐進士。熙寧中為崇文院校書,遷直集賢院,出知潤州、湖州。召為開封府判官,直舍人院,進知制誥,以翰林學(xué)士知開封府。蘇軾下御史獄,嘗言于神宗救之。元豐五年拜尚書右丞,轉(zhuǎn)左丞,七年罷,移知江寧府。元祐中歷知揚、青、蔡、舒州。紹圣初移知永興軍,徙太原府。三年九月卒,年六十二。著有《重修開封府熙寧編》十卷,《天文書》十六卷,《二儀賦》一卷,文集二十卷。事見《宋會要輯稿》禮四一之四六、禮四四之一七,《東都事略》卷七九,《宋史》卷二○四、二○六、二○八?!?a target='_blank'>宋史》卷三二七有傳。
唐淑問 朝代: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介紹】: 宋江陵人,字士憲。唐介子。第進士。官殿中丞。神宗初,擢監(jiān)察御史里行。河北饑,流民就食京師,條三策上之。滕元發(fā)為中丞,淑問力數(shù)其短,帝以為邀名,出判復(fù)州。久之,提點湖北刑獄,言新法不便,黜知信陽軍,以病免官。后起知宣州,入為吏部員外郎,又引疾求外,降監(jiān)撫州酒稅。哲宗立,召為左司諫,以病致仕卒。
全宋文·卷一六六四
唐淑問(?——一○八六),字士憲,江陵(今湖北江陵)人,介子。第進士,官殿中丞。神宗時擢監(jiān)察御史里行,后出判復(fù)州,久之,知真州,提點湖北刑獄,言新法不便,乞解使事,黜知信陽軍。數(shù)年起知宣州,徙湖州,入為吏部員外郎,降監(jiān)撫州酒稅。哲宗立,以司馬光薦,召為左司諫,尋卒?!?a target='_blank'>宋史》卷三一六有傳。

人物簡介

全宋詩
王安上,字純甫,臨川(今屬江西)人。安石弟(《元豐類稿》卷四四《尚書都官員外郎王公墓志銘》)。神宗熙寧八年(一○七五),為右贊善大夫、權(quán)發(fā)遣度支判官,權(quán)三司使(《宋會要輯稿》食貨五六之一九)。十年,權(quán)發(fā)遣江南東路提點刑獄(《續(xù)資治通鑒長編》卷二八五)。元豐三年(一○八○),因事被追兩官勒停(同上書卷三○八)。晚年管勾江寧府集禧觀(《王荊公年譜考略》卷二二)。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介紹】: 宋壽州人,字望之。呂公弼從孫。以蔭入官。神宗熙寧初權(quán)戶部判官,為王安石所用,命提舉市易務(wù)。后為吏部郎中、光祿卿,以言者交論市易之患,被削三秩,黜知淮陽軍。哲宗紹圣中擢戶部侍郎,知開封府、懷州?;兆跁r責(zé)郢州安置。卒年七十七。
全宋詩
呂嘉問,字望之,壽州(今安徽鳳臺)人。以蔭補官。神宗熙寧四年(一○七一)權(quán)戶部判官?!?a target='_blank'>續(xù)資治通鑒長編》卷二二七),依附王安石。七年,出知常州。八年,安石復(fù)相,入為檢正中書戶房公事。十年,安石罷,出知江寧府。元豐元年(一○七八)被劾營繕越法,徙潤州。三年,降知臨江軍(同上書卷三○二)。久之,入為吏部郎中、光祿卿。哲宗元祐元年二○八六),黜知淮陽軍(同上書卷三六四)。后歷知州府。徽宗大觀元年(一一○七),坐知成都府不能律身奉法,貶安化軍節(jié)度副使,郢州安置(《宋會要輯稿》職官六八之一五)。卒,年七十七。《宋史》卷三五五有傳。
全宋文·卷二○一四
呂嘉問,字望之,公弼從孫,壽州(治今安徽壽縣)人。以蔭入官。熙寧初,條例司引為屬官,權(quán)戶部判官,管諸司庫務(wù),行連灶法于酒坊,歲省薪錢十六萬緡。提舉京城市易務(wù)。七年,出知常州。八年,王安石復(fù)相,召檢正中書戶房。安石再罷,出知江寧府,徙潤州。久之,入為吏部郎中、光祿卿。以言者論市易之患,削三秩,黜知淮陽軍。紹圣中,擢寶文閣待制、戶部侍郎,加直學(xué)士,知開封府。元符二年,坐薦鄒浩,罷知懷州?;兆跁r分司南京,光州居位,郢州安置,不久復(fù)起。以龍圖閣學(xué)士、太中大夫卒,年七十七。《宋史》卷三五五有傳。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生卒】:1072—1144 【介紹】: 宋常州江陰人,徙丹陽,字魯卿。葛書思子。哲宗紹圣四年進士。累遷太常卿兼諭德,采春秋戰(zhàn)國以來歷代太子善惡成敗之跡,日進數(shù)事。除國子祭酒。歷知汝、湖、鄧州,遭朱勔誣告罷歸。高宗建炎中復(fù)知湖州,歲大饑,發(fā)官廩賑濟于民。紹興中請祠歸。卒謚文康。有《丹陽集》。
全宋詩
葛勝仲(一○七二~一一四四),字魯卿,常州江陰(今屬江蘇)人(《宋史》作丹陽人,誤。丹陽是其晚年寓居,見本集卷二一《里中無居寓丹陽縣書懷》)。哲宗紹圣四年(一○九七)進士。元符二年(一○九七),官杭州司理參軍。徽宗建中靖國元年(一一○一),為兗州教授。崇寧二年(一一○三),入為太學(xué)正。大觀元年(一一○七),充提舉議歷所檢討,兼宗正丞。二年,遷禮部員外郎,以事責(zé)知歙州休寧。政和三年(一一一三),召復(fù)原職。四年,擢國子司業(yè)。六年,除國子祭酒,以言事落職提舉江州太平觀。宣和元年(一一一九),起知汝州,因拒宦官李彥括田,徙湖州。六年,移鄧州,以在湖州時忤朱勔,落職食祠祿。高宗建炎四年(一一三○),起再知湖州。紹興元年(一一三一),致仕歸。十四年,卒,年七十三,謚文康。有《丹陽集》八十卷、外集二十卷,已佚。清四庫館臣據(jù)《永樂大典》輯為二十四卷,其中詩七卷。事見本集卷末附其婿章倧《文康葛公行狀》,《宋史》卷四四五有傳。 葛勝仲詩,以影印文淵閣《四庫全書》本為底本,參校殘本《永樂大典》。新輯集外詩附于卷末。
全宋文·卷三○六四
葛勝仲(一○七二——一一四四),字魯卿,常州江陰(今江蘇江陰)人,書思子。登紹圣四年進士第。元符三年中宏詞科,為第一,除兗州教授。差提舉議歷所檢討官兼宗正丞,遷禮部員外郎。以議原廟事得罪,責(zé)知休寧縣。復(fù)召為禮部員外郎,權(quán)國子司業(yè),遷太常少卿,徙太府少卿,除國子祭酒。尋知汝州,改湖州,徙鄧州,罷。建炎中復(fù)知湖州,官至顯謨閣待制,紹興初乞祠歸,十四年卒,年七十三,謚文康。著有《丹陽集》八十卷、外集二十卷、續(xù)編《太常因革禮》?!?a target='_blank'>宋史》卷四四五有傳。
方孟卿 朝代:北宋

人物簡介

全宋文·卷二九七二
方孟卿(?——一一三七),字正夫,饒州德興(今江西德興)人。崇寧五年進士。建炎初為淮南江浙荊湖制置發(fā)運判官,知建州,遷兩浙轉(zhuǎn)運副使。紹興元年擢右司諫,二年權(quán)尚書兵部侍郎,易吏部侍郎,提舉江州太平觀。五年復(fù)集英殿修撰,六年知湖州,旋以徽猷閣待制提舉江州太平觀,次年卒。著有奏議十卷。見《宋會要輯稿》職官四二之五二,《建炎以來系年要錄》卷三六、三九、四七、四九、五○、五五、五六、八五、九九、一○九,《楚紀(jì)》卷五二,雍正《江西通志》卷四九、八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