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介紹】: 宋常州無錫人,字卓卿,一作阜卿,號錫山。高宗紹興二年進士。廷對忤權相,被黜。狀元張九成叩頭殿階,稱己學不如之茂,之茂能言人不敢言,宜獎不宜黜。高宗覽對悚然,賜同進士出身。除休寧尉,以經學為諸儒倡。孝宗隆興中仕至吏部侍郎。善詩畫,剛果識治體,未及大用而卒。
全宋詩
陳之茂(?~一一六六),字阜卿,無錫(今屬江蘇)人。高宗紹興二年(一一三二)進士(《咸淳毗陵志》卷一七)。六年,為休寧尉(《新安志》卷四)。三十年,為秘書省著作郎,監(jiān)察御史。三十一年,知吳興,次年改知平江(《嘉泰吳興志》卷一四)。孝宗隆興元年(一一六三)知建康,二年知隆興(《南宗制撫年表》卷上)。乾道二年再知建康,旋致仕(《景定建康志》卷一四)。今錄詩二首。
全宋文·卷四二四五
陳之茂(?——一一六六),字卓卿,常州無錫(今江蘇無錫)人。紹興二年以太學生廷試,賜同進士出身,與州助教。歷紹興通判。三十年,自著作佐郎除監(jiān)察御史。次年,為吏部員外郎。出知平江府、建康府。乾道初遷吏部侍郎、權吏部尚書,兼中書舍人、直學士院。見《建炎以來系年要錄》卷五二、一七二、一八五、一八九,《宋會要輯稿》儀制九之二二,《南宋館閣錄》卷七、八,《景定建康志》卷一四,洪武《無錫志》卷三。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生卒】:1119—1196 【介紹】: 宋明州鄞縣人,初名慎言,字伯仁,號酌古居士。王勛子。以蔭授將仕郎,歷知州縣,與父皆以廉直聞。為廣南西路轉運判官,反對行客販鈔鹽。累官秘閣修撰、浙西提刑。以疾求歸,主管武夷山沖祐觀。工詩文,為范成大所稱賞。
全宋詩
王正己(一一一九~一一九六),字正之,號酌古居士,鄞(今浙江寧波)人。歷豐城縣主簿,婺州司法參軍。孝宗乾道二年(一一六六),知江陰軍、饒州,以事罷。起知湖州。淳熙九年(一一八二),為廣南西路轉運判官兼提舉鹽事(《宋會要輯稿》食貨二八之一四)。十四年,由淮南東路轉運判官除直寶文閣(同上書職官六二之二六),秘閣修撰。出為兩浙西路提點刑獄。以疾,主管武夷山沖祐觀。寧宗慶元二年卒,年七十八。有《酌古堂集》,已佚。事見《攻愧集》卷九九《朝議大夫秘閣修撰致仕王公墓志銘》。
全宋文·卷四七五九
王正己(一一一九——一一九六),原名慎言,字正之,避孝宗諱改今名,字伯仁,明州鄞縣(今浙江寧波)人。以蔭授將仕郎、婺州司法參軍,知泰州海陵縣。隆興初入對稱旨,除宣教郎,權司農寺主簿,知江陰軍。上備禦江防事宜七條,事皆深切明著,歷知饒、嚴州,主管臺州崇道觀,權右司郎官。移湖北、廣西、江東轉運判官。遷太府卿,除秘閣修撰、江東提刑。以末疾奉祠,轉朝議大夫致仕,慶元二年三月卒,年七十八。有《酌古堂文集》。見樓鑰《朝議大夫秘閣修撰致仕王公墓志銘》(《攻愧集》卷九九),《寶慶四明志》卷八。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生卒】:1124—1182 【介紹】: 宋宗室,字希遠。趙伯駒弟。少從高宗于康邸,以文藝侍左右。高宗紹興初,奏補承節(jié)郎,歷監(jiān)馀姚縣酒稅、監(jiān)臨安府市舶務、浙西安撫司干辦官。孝宗隆興二年,擢本路兵馬副都監(jiān),進兵馬鈐轄,再轉武功大夫、和州防御使。善畫山水花木,傅染輕盈,頗有生意。
全宋文·卷四九二一
趙伯骕(一一二四——一一八二),字希遠,宗室。少從高宗于康邸。改浙江安撫司干官。乾道六年,假泉州觀察使、知閤門事、充接送伴副。使金,因功轉武義大夫。領榮州刺史。轉武功大夫、和州防禦使,淳熙間為平江守。與祠,淳熙九年卒,年五十九。贈少師。見周必大撰《和州防禦使贈少師趙公伯骕神道碑》(《文忠集》卷七○)。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生卒】:1124—1187 【介紹】: 宋密州諸城人,徙居鄞縣,字叔達。高宗紹興二十四年進士。歷太常寺主簿,奏乞昭雪岳飛之冤,優(yōu)□其家,以激勵將士。孝宗乾道末,以論兵政等事合帝意,一歲九遷,累除吏部侍郎。嘗上疏乞罷王安石父子從祀,又集司馬光、范鎮(zhèn)等奏議,請正太祖東向之位。后以待制知池州,臨政勤敏,多有惠績,民為立生祠。有《史評》、《梅堂雜志》及文集等。
全宋文·卷四九二二
趙粹中(一一二四——一一八七),字叔達,諸城(今山東諸城)人,徙于鄞。紹興二十四年進士,授順昌主簿。歷太府寺丞、秘書郎,兼權起居舍人、給事中。又除吏部侍郎,以敷文閣待制知池州,移湖州。淳熙十四年卒,年六十四。有文集十卷、奏議二卷、《梅堂雜志》五卷、《史評》五卷。見樓鑰《趙公神道碑》(《攻愧集》卷九八)。
張宗元 朝代:南宋

人物簡介

全宋文·卷五四二二
張宗元(一一三一——?),字會卿,成紀(今甘肅天水)人,俊孫。紹興四年以俊任子恩換文資。年十八登紹興十八年進士第。二十三年以右承議郎知大宗正丞,二十七年遷尚書駕部員外郎,二十九年為司農少卿,三十一年擢江南西路轉運副使。乾道初復為司農少卿,九年任兩浙西路轉運判官。淳熙二年知紹興府,四年除在京宮觀。見《紹興十八年同年小錄》,《建炎以來系年要錄》卷八一、一四四、一六四、一七六、一八三、一八六,《嘉泰會稽志》卷二,《咸淳臨安志》卷五○,《玉海》卷一八六。
趙師夔 朝代:南宋

人物簡介

全宋文·卷六二七二
趙師變(一一四二——一二○二),字汝一,孝宗同母兄伯圭之長子。初以祖恩補官,調蕪湖簿。歷臺州、秀州通判,直秘閣。尋知徽州,進直徽猷閣、知湖州。除直龍圖閣,遷浙西提刑,改江東運判。擢秘閣修撰、知明州,兼沿海制置使。加敷文閣待制,轉永慶軍承宣使。紹熙元年,侍父入覲,除興寧軍節(jié)度使。寧宗即位,加檢校少保,開府儀同三司。嘉泰二年卒,年六十一,贈少師,追封新安郡王,謚恭榮。見《宋史》卷二四四《宗室傳》一,樓鑰《皇伯祖太師崇憲靖王行狀》(《攻愧集》卷八六)。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介紹】: 宋宗室,明州人,字德先,一字德老。高宗紹興三十年進士。孝宗淳熙中,累遷知秀州、工部尚書。光宗疾,與丞相趙汝愚定策立寧宗。寧宗即位,出為四川安撫制置使,兼知成都府。始與汝愚協(xié)濟大計,冀引己共政。及外除,頗觖望,乃上疏誣訐汝愚。后遷資政殿大學士,知明州兼沿海制置使。嘉定間奉祠歸,尋卒。
全宋文·卷五四○五
趙彥逾(一一三○——一二○七),字德老,宗室,居于鄞(今浙江寧波)。紹興三十年進士。隆興元年任象山主簿。淳熙五年知秀州。累遷太府少卿、四川總領。后除戶部侍郎、工部尚書。光宗疾,與趙汝愚等策立寧宗。慶元元年再入川,任四川安撫制置使、兼知成都府。以定策勛累遷資政殿大學士。三年,為江東安撫使、兼行宮留守司公事。嘉泰四年知明州、兼沿海制置使,次年除宮觀。開禧三年卒,年七十八。累贈太師、吉國公。見《寶慶四明志》卷一、九、一○,《景定建康志》卷一,《宋史》卷二四七《宗室傳》四。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生卒】:?—1242 【介紹】: 宋明州人,字清臣。寧宗慶元二年進士。歷知常、湖、和、廬等州,累官至江淮制置使,擊敗李全犯淮東,進兵部尚書。理宗嘉熙間知紹興府兼浙東安撫使,以觀文殿學士致仕。有《洪范統(tǒng)論》、《春秋三傳通議》等。
全宋詩
趙善湘(一一七○?~一二四二),字清臣,鄞(今浙江寧波)人。濮安懿王五世孫。寧宗慶元二年(一一九六)進士,調金壇縣丞。五年,知馀姚縣。開禧元年(一二○五),添差通判婺州。嘉定元年(一二○八),判無為軍兼淮南轉運判官、淮西提點刑獄。歷知常州、湖州、和州、廬州、鎮(zhèn)江府。理宗寶慶二年(一二二六),為沿海制置使兼知建康府、江東安撫使。紹定元年(一二二八),兼江東轉運副使。嘉熙二年(一二三八),授沿海制置使兼知慶元府,改知紹興府兼浙東安撫使。淳祐二年卒。有詩詞雜著三十五卷,已佚。事見《寶慶四明志》卷一、一○,《宋史》卷四一三有傳。
全宋文·卷六八七五
趙善湘,(?——一二四二),字清臣,宗室,寓鄞縣(今浙江寧波)。慶元二年登進士第。調金壇縣丞,歷知馀姚縣,開禧元年通判婺州。嘉定中歷知常州、湖州、和州、廬州、鎮(zhèn)江府。寶慶二年知建康府。紹定元年兼江東轉運副使,轉江淮安撫制置使。嘉熙中知慶元府、紹興府。淳祐二年卒。著有《周易約說》等多種,今僅存《洪范統(tǒng)一》一卷。見《寶慶四明志》卷一、一○,《宋史》卷四一三本傳。
張忠恕 朝代:南宋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生卒】:1174—1230 【介紹】: 宋漢州綿竹人,字行父,學者稱拙齋先生。張構子。以祖任監(jiān)臨安府樓店務。寧宗時歷知澧州、湖州、寧國府、鄂州,入為戶部郎官。極言邊事,所慮至遠。理宗即位,移書史彌遠,請取法孝宗,行三年喪。后陳八事,辭益剴切。寶慶元年外補知贛州,以言者指為朋比落職。紹定三年復原官,進直寶章閣提舉沖佑觀。
全宋文·卷六九八三
張忠?。ㄒ灰黄咚摹欢穑?,字行父,學者稱拙齋先生,漢州綿竹(今四川綿竹)人,浚孫,枃子。以祖蔭入官,累調廣東轉運司主管文字,改通判沅州,知澧州。開禧末,入為籍田令。嘉定五年,遷軍器監(jiān)丞,進太府丞,出知湖州、寧國府、鄂州,入為戶部郎官。寶慶初上封事陳八事,知不為時所容,力請外補,遂以直秘閣知贛州,落職。紹定三年復元官,卒,年五十七。見魏了翁《張公墓志銘》(《鶴山先生大全文集》卷七七),《宋史》卷四○九本傳。

人物簡介

全宋詩
湖州士子,姓名不詳,寧宗嘉定間有戲和楊長孺詩。事見《鶴林玉露》乙編卷一。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介紹】: 宋臺州臨海人,字元若。深甫子。寧宗嘉泰二年進士。歷知廣德軍、湖州,累官大理寺正。理宗寶慶元年知嚴州,有惠政。性淡榮利,潛心著述。有《密齋筆記》。
全宋詩
謝采伯(一一七九~一二五一)(生卒年據(jù)《密齋筆記》序跋推定),字元若,臨海(今屬浙江)人。寧宗嘉泰二年(一二○二)進士。嘉定五年(一二一二),通判嚴州。十五年,知湖州,召監(jiān)尚書六部門(清同治《湖州府志》卷五)。理宗寶慶元年(一二二五),知嚴州。紹定初,提舉福建市舶司(清乾隆《福建通志》卷二一)。四年(一二三一),知徽州(明弘治《徽州府志》卷四)。召為大理丞,遷大理正。淳祐元年(一二四一)致仕,卒年七十三。有《密齋筆記》。事見《淳熙嚴州圖經》卷一、《嘉定赤城志》卷三三。
全宋文·卷六九七五
謝采伯(一一七九——一二五一),字元若,號密齋,臺州臨海(今浙江臨海)人,深甫子。嘉泰二年進士。嘉定中歷通判嚴州,歷知廣德軍、湖州,監(jiān)六部門,大理寺丞,大理正。寶慶元年知嚴州,有惠政。紹定中知徽州,提舉福建市舶。累遷度支郎中,除軍器監(jiān)。著有《密齋筆記》五卷、《續(xù)記》一卷(存)。見《密齋筆記》序、跋,《嘉定赤城志》卷三三,《景定嚴州續(xù)志》卷一、二,《平齋集》卷一八,雍正《浙江通志》卷一一五,雍正《福建通志》卷二一,乾隆《江南通志》卷一一六。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介紹】: 宋吉州吉水人,字伯大,一字詩之,號東山。楊萬里子。以蔭入仕。寧宗嘉定四年守湖州,有治績。擢經略廣東,遷福建安撫使,以忤權貴去職。理宗紹定元年起判江西憲臺,尋以敷文閣直學士致仕。卒年七十九。謚文惠。
全宋詩
楊長孺,原名壽仁,字伯子,號東山,吉州吉水(今屬江西)人。萬里子。光宗紹熙元年(一一九○)以蔭補永州零陵簿。寧宗嘉定間知湖州,尋改贛州(明嘉靖《贛州府志》卷八)。九年(一二一六),遷廣東經略安撫使兼知廣州(清道光《廣東通志》卷一六)。十三年,改福建安撫使兼知福州(清道光《福建通志》卷九一)。理宗端平中以忤權貴致仕。卒年八十。有《東山集》,已佚。事見《誠齋集》卷二八《大兒長孺赴零陵簿示以雜言》注,清光緒《吉水縣志》卷三四有傳。今錄詩十九首。
全宋文·卷六七六四
楊長孺,字伯子,晚號東山潛夫,又號農圃老人,吉州吉水(今江西吉水)人,萬里子。紹熙中,以蔭補永州零陵縣主簿。歷宗正寺主簿、通判道州。嘉定中歷知湖州、贛州、廣州,改福建安撫使、知福州。忤權貴,劾去,以直華文閣奉祠。紹定中,加敷文閣直學士致仕。卒年七十九,謚文惠。著有《東山文集》、《知止》、《休官》等集。長孺在官以清廉稱,彈壓豪貴,牧養(yǎng)小民,政聲赫然。嘗言:「士大夫清廉,便是七分人矣?!购?、廣州民立祠祀之。見《宋史翼》卷二二,光緒《吉安府志》卷二七,《南宋制撫年表》卷下及本書所收長孺諸文。

人物簡介

全宋文·卷六八七五
王元春,字景育,邵州邵陽(今湖南邵陽)人。慶元二年進士。曾任零陵縣令。嘉定末歷左司諫,知太平州。罷,寓居湖州。寶慶元年,湖州潘丙等謀立濟王閎,元春告變有功,朝廷改湖州為安吉州,以元春知州事。寶慶三年,以起居郎兼國史院編修官。紹定元年,遷中書舍人,升兼同修國史。累官吏部侍郎。見《宋會要輯稿》職官七三之五五、職官七五之三四,《南宋館閣續(xù)錄》卷九,《宋史》卷四一、二四六、四六二,雍正《湖廣通志》卷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