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guān)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檢索結(jié)果:全部 15詞典 2分類詞匯 13
為考慮容錯,系統(tǒng)已按“濃 → 穠濃”轉(zhuǎn)換方式進行查詢。
《漢語大詞典》:美蔭(美蔭)
濃蔭。莊子·山木:“覩一蟬方得美蔭而忘其身?!?/div>
分類:濃蔭
《漢語大詞典》:深樾
濃蔭。 唐 韓愈 《送文暢師北游》詩:“三年竄荒嶺,守縣坐深樾。” 宋 韓駒 《飲酒次人韻》:“緩行躡芳草,移坐陰深樾。”
分類:濃蔭
《漢語大詞典》:玄蔭(玄蔭)
猶濃蔭。文選·左思〈吳都賦〉:“玄蔭耽耽,清流亹亹?!?呂向 注:“耽耽,青槐蔭深之狀?!?/div>
分類:濃蔭
《漢語大詞典》:繁翳
猶濃蔭。 唐 無名氏 《薛昭傳》:“此去但遇道北有林藪繁翳處,可且匿?!?span id="fnjp9xj" class="book">《醒世恒言·灌園叟晚逢仙女》:“不覺來到 秋公 門首,只見籬上花枝鮮媚,四圍樹木繁翳?!?清 錢謙益 《苦雨嘆》詩:“卑濕嘗看墻壁昏,繁翳不辨窗欞曉。”
分類:濃蔭
《漢語大詞典》:豐翳(豐翳)
指濃蔭。 清 方履篯 《古藤賦》:“雨雪助其豐翳,曦陽斂其堅樸。”
分類:濃蔭
《國語辭典》:森森  拼音:sēn sēn
1.樹木茂盛的樣子。《文選。潘岳。懷舊賦》:「墳壘壘而接壟,柏森森以攢植?!固啤?a href='PoemIndex.aspx?author=17270' target='_blank'>杜甫 蜀相詩:「丞相祠堂何處尋,錦官城外柏森森?!?br />2.戰(zhàn)慄的樣子?!抖鲙肪矶骸笧槭讖娙擞⑽?,見了早森森地怯懼。」
3.陰森寒冷的樣子。如:「寒風(fēng)森森的吹,怪可怕的?!?br />4.眾多的樣子?!段倪x。張協(xié)。雜詩一○首之四》:「翳翳結(jié)繁云,森森散雨足?!?/div>
《漢語大詞典》:輕陰(輕陰)
(1).淡云,薄云。 唐 劉禹錫 《秋江早發(fā)》詩:“輕陰迎曉日,霞霽秋江明?!?br />(2).疏淡的樹蔭。與濃蔭相對。 南朝 梁 柳惲 《長門怨》詩:“秋風(fēng)動桂樹,流月?lián)u輕陰。” 唐 李商隱 《題小松》詩:“憐君孤秀植庭中,細葉輕陰滿座風(fēng)?!?br />(3).微陰的天色。 唐 張旭 《山中留客》詩:“山光物態(tài)弄春暉,莫為輕陰便擬歸?!?宋 賀鑄 《剪朝霞·牡丹》詞:“云弄輕陰穀雨乾,半垂油幕護殘寒。” 清 李慈銘 《鑒湖柳枝詞》:“家家門巷正啼鶯,取次輕陰間嫩晴?!?/div>
《漢語大詞典》:翠幕
(1).翠色的帷幕。 晉 潘岳 《藉田賦》:“青壇蔚其岳立兮,翠幕黕以云布?!?宋 柳永 《望海潮》詞:“煙柳畫橋,風(fēng)簾翠幕,參差十萬人家?!?元 本 高明 《琵琶記·報告戲情》:“秋燈明翠幕,夜案覽蕓編?!?br />(2).比喻蒼翠濃蔭的林木。 南朝 梁簡文帝 《和藉田》:“地廣重畦浄,林芳翠幕懸。” 唐 蘇颋 《奉和恩賜樂游園宴應(yīng)制》:“垂柳金堤合,平沙翠幕通?!?span id="p9zvrln" class="book">《文匯報》1986.6.17:“略過了翠幕煙霞的 杭州 ,且舍下曲水流觴的 紹興 ,休道行色匆匆,只為歸心如箭?!?/div>
《漢語大詞典》:隱地(隱地)
(1).隱瞞的土地。宋史·王恩傳:“改知 渭州 ,括隱地二萬三千頃,分弓箭士耕屯?!?br />(2).濃蔭蔽日之地。 元 倪瓚 《贈葛子熙》詩:“聞道陰厓留積雪,將尋隱地看長松?!?/div>
《漢語大詞典》:陰林(陰林)
茂林。因樹木眾多,濃蔭蔽日,故稱。漢書·司馬相如傳上:“其北則有陰林巨樹,楩柟豫章,桂椒木蘭,檗離朱楊,樝梨梬栗,橘柚芬芳?!?顏師古 注:“陰林,言其樹木眾而且大,常多陰也?!?/div>
《漢語大詞典》:棠芾
《詩·召南·甘棠》:“蔽芾甘棠,勿翦勿伐, 召伯 所茇?!北诬溃瑯淠久?、濃蔭覆蔽貌。后因以“棠芾”喻惠政。 宋 李昴英 《賀新郎·陪廣帥方右史登越臺》詞:“清明官府歌棠芾。且蕭閒事外,下看玉城珠市?!眳⒁姟?棠樹 ”。
《漢語大詞典》:棠樹(棠樹)
棠梨樹。史記·燕召公世家:“ 召公 巡行鄉(xiāng)邑,有棠樹,決獄政事其下,自侯伯至庶人各得其所,無失職者。 召公 卒,而民人思 召公 之政,懷棠樹不敢伐,哥詠之,作《甘棠》之詩?!焙笠蛞浴疤臉洹庇骰菡?唐 劉禹錫 《寄陜州姚中丞》詩:“相思望棠樹,一寄商聲謳?!?唐 黃滔 《鄜畤李相公》詩:“游子不緣貪獻賦,永依棠樹託蓬根。”
《國語辭典》:籠籠(籠籠)  拼音:lóng lóng
隱約朦朧的樣子。唐。孟郊和宣州錢判官使院廳前石楠樹〉詩:「籠籠抱靈秀,簇簇抽芳膚。」
《漢語大詞典》:密陽(密陽)
指濃蔭遮蔽不見陽光的地方。太平御覽卷七二四引《公孫尼子》:“ 孔子 有疾。 哀公 使醫(yī)視之。醫(yī)曰:‘居處飲食何如?’子曰:‘ 丘 春之居葛籠,夏居密陽,秋不風(fēng),冬不煬,飲食不饋,飲酒不勸?!t(yī)曰:‘是良藥也。’”陽,一本作“ 楊 ”。一說,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