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guān)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三種法相
【佛學(xué)大辭典】
(名數(shù))與三性同。(參見:三性)
【佛學(xué)常見辭匯】
與三性同。(參見:三性)
三性
【佛學(xué)大辭典】
(名數(shù))善惡無記之三。遍依圓之三。
【佛學(xué)常見辭匯】
1。唯識宗把宇宙萬法分為三種性質(zhì),即遍計所執(zhí)性、依他起性、圓成實性。普遍計度一切法,然后顛倒迷執(zhí),認(rèn)為或有或無者,名遍計所執(zhí)性;萬法皆無自性,不能單獨生起,須靠眾緣俱備,然后乃生,名依他起性;諸法的本體,名為法性,亦叫真如,湛然常住,遍滿十方,具有圓滿成就真實之性,名圓成實性。此中遍計為妄有,依他為假有,圓成為實有。2。善性、惡性、無記性。善性是現(xiàn)世及來世對自他都有益處者,如信等善心及善心所起一切的善根是;惡性是于現(xiàn)世及來世對自他都有害處者,如貪等惡心及惡心所起一切的惡業(yè)是;無記性是非善非惡,不可記別之法。
【佛學(xué)次第統(tǒng)編】
一切心法,分別有三種性,謂善性、惡性、無記性。
一、善性 與一切善法相應(yīng)曰善性。
二、惡性 與一切惡法相應(yīng)曰惡性。
三、無記性 不記善,不記惡,故謂之無記性。又分為二:
一、有覆無記 為惑障之極微弱者,惑障隱覆圣道,故謂之有覆。不感苦果時所受之惡性,故謂之無記。又名染無記,如俱生之我見是也。
二、無覆無記 離惑障之無記法也,又名凈無記。依宿世之業(yè)力,感五蘊(yùn)之色心,及山河草木等,如一切之果報是也。
【三藏法數(shù)】
(出楞嚴(yán)經(jīng))
〔一、善性〕,謂第六識所起一切善法之性也。善有世間、出世間不同。世間善者,即五常、十戒等是也;出世間善者,即四弘、六度等是也。此眾善法,皆由意根所緣,生成法則,故名善性。(五常者,仁義禮智信也。十戒,即十善,謂不殺、不盜、不邪淫、不妄語、不兩舌、不惡口、不綺語、不貪欲、不瞋恚、不邪見也。四弘者,即四弘誓愿也。謂眾生無邊誓愿度,煩惱無盡誓愿斷,法門無量誓愿學(xué),佛道無上誓愿成。六度者,一布施、二持戒、三忍辱、四精進(jìn)、五禪定、六智慧也。)
〔二、惡性〕,謂第六識所起一切惡法之性也。五逆、十惡等法,皆由意根所緣,生成法則,故名惡性。(五逆者,弒父、弒母、弒阿羅漢、破和合僧、出佛身血也。十惡者,殺生、偷盜、邪淫、妄語、兩舌、惡口、綺語、貪欲、瞋恚、邪見也。)
〔三、無記性〕,謂第六識所具一切不善不惡之性也。亦不屬善,亦不屬惡,初無記憶,皆由意根所緣,生成法則,故名無記性。
大乘法相教
【佛學(xué)大辭典】
(術(shù)語)圭峰所立五教之一。(參見:五教)
五教
【佛學(xué)大辭典】
(術(shù)語)華嚴(yán)宗之教判也。有二種:(一)始于杜順,成于賢首,是唯就出世間之一教判定之。一小乘教,二大乘始教,三大乘終教,四頓教,五圓教也。五教章冠注上一曰:「至相智儼大師,親承于杜順和尚,顯揚(yáng)宗旨,弘傳一乘。搜玄、十玄、孔目、問答、章疏非一,約就五教廣立清范。(中略)賢首親于智儼造此五教?!雇先唬骸甘ソ倘f差,要唯有五:一小乘教,二大乘始教,三終教,四頓教,五圓教?!剐〕私逃谒牟恐⒑?jīng)、發(fā)智、婆娑論等,說灰身滅智之涅槃法者。大乘始教為大乘之初門,有相始教空始教二種。深密經(jīng)、唯識論等,分別五性,建立依他之萬法者為相始教。般若經(jīng)、三論等,說諸法皆空,顯無所得平等者,為空始教。此二教皆不開示一切眾生悉有佛性之義,故貶為始教。大乘終教于楞伽經(jīng)起信論等說真如緣起之理,唱一切皆成佛者。頓教對于一類之頓機(jī),不依言句,不設(shè)位次,以頓徹理性為教者。是既絕言句,故為別部之經(jīng)。以楞伽經(jīng)四,有鏡像頓現(xiàn)之譬;寶積經(jīng)論一,有頓教修多羅之名而立之。如以維摩之默而顯不二,以達(dá)磨之心而印于心,為得此旨者。圓教于華嚴(yán)經(jīng)法華經(jīng)等,明圓融具德之一乘者。此分別教一乘同教一乘二種。華嚴(yán)經(jīng)直開示圓融不思議之法門,遠(yuǎn)異于彼之三乘教,故名別教一乘;法華經(jīng)為開會二乘,其說相同于三乘教,故名同教一乘。圓教之名,八十華嚴(yán)經(jīng)謂為圓滿修多羅。華嚴(yán)玄談五曰:「教類有五,即賢首所立,廣有別章,大同天臺,但加頓教?!褂衷唬骸覆煌皾u次位修行,不同于彼圓融具德,故立名頓,頓詮此理,故名頓教。天臺所以不立者以四教中皆有一絕言故。今乃開者頓顯絕言為一類,離念機(jī)故,即順禪宗?!归_此五教而為十宗。(參見:宗)。(二)為同宗圭峰所立,此統(tǒng)收世間出世間之二教:一、人天教,以持提謂經(jīng)等五戒而生于人間,行十善而生于天上為教者。二、小乘教,如前。三、大乘法相教,前始教中之相始教也。四、大乘破相教,前始教中之空始教也。五、一乘顯性教,前終頓圓之三教也。見原人論。前法相破相之二教,別立聲緣菩之三乘,故為大乘,今為一佛乘,故曰一乘。
【佛學(xué)常見辭匯】
(參見:五教十宗)
法相四善根
【佛學(xué)大辭典】
(名數(shù))法相大乘于真唯識觀之前加行,依明得定,明增定,印順定,無間定之四定,而發(fā)四尋思四如實之觀智,如其次第,為暖,頂,忍,世第一法之四善根。(參見:四尋思觀)
法相宗四重出體
【佛學(xué)大辭典】
(術(shù)語)護(hù)法,勝子,親光之法相家,凡出諸法之體,有四重,此原為出佛說之教體而分別者,然其他如何之法,亦得通用之。一攝相歸性體,二攝境從識體,三攝假從實體,四體用別論體。是雖為勝劣之次第。然說明之,則宜逆次而依淺深之次第。一體用別論體。一切之事物,依一往所見。則事體作用各為差別,故即其差別論之而出體,謂為體用別論體。例如舉一管之筆,問筆以何為體,答以筆為毛為竹,即體用別論也。二攝假從實體。就第一重之出體,更疑其毛與竹為何,即答之為第二重,攝假從實者,攝假法使歸于實法,就其實法而出體也。例如言筆之體為四塵之法,是雖曰毛曰竹,而皆為四塵上所安立之假法,故使其假法歸于四塵之實體,舉四塵而為其體也。三攝境從識體。又曰攝境從心。于第二重之答更問四塵之體為何,即答之為第三重。攝境從識者,攝一切所緣之境,使歸于能緣之心識,舉其心識而為事物之本所也。何則,以萬法唯識故也。例如言四塵之體是為識。四攝相歸性體。于第三重更疑心是何體,即答之,為第四重。攝相歸性者,攝一切有為之事相,使歸于唯一無為之真性。舉其真性而為實體也。例如言識之實性,是為真如。此以真如為一切有為法之所依性故也。此時不宜更問真如以何為體,何則,以真如為真實之法故也。真實之法,無所依之法,若更有所依之體,則是假法而非實法也。故無第五重。見義林章一本,唯識述記一本。
付法相承
【佛學(xué)大辭典】
(雜語)承受付屬之法義也。
同法相似過類
【佛學(xué)大辭典】
(術(shù)語)十四過之一。立者之論法,雖為異品者,而對手強(qiáng)為同品而攻擊之過誤也。
法相
【佛學(xué)大辭典】
(術(shù)語)諸法一性殊相,殊別之相,由外可見,謂之法相。維摩經(jīng)佛國品曰:「善解法相,知眾生根?!勾蟪肆x章二曰:「一切世諦有為無為,通名法相?!埂居帧糠ㄏ嘧谥苑Q。
【佛學(xué)常見辭匯】
諸法顯現(xiàn)于外各別不同的相。
【佛學(xué)次第統(tǒng)編】
諸法一性而相萬殊,由萬殊之相以言法,故曰法相。
【三藏法數(shù)】
謂五蘊(yùn)、十二入、十八界等諸法,以肉眼觀故,則見是有;以慧眼觀故,則見是無。眾生迷故,于此等法,起執(zhí)取相,故名法相。(五蘊(yùn)者,色蘊(yùn)、受蘊(yùn)、想蘊(yùn)、行蘊(yùn)、識蘊(yùn)也。十二入者,眼入、耳入、鼻入、舌入、身入、意入、色入、聲入、香入、味入、觸入、法入也。十八界者,眼界、色界、眼識界;耳界、聲界、耳識界;鼻界、香界、鼻識界;舌界、味界、舌識界;身界、觸界、身識界;意界、法界、意識界也。)
【三藏法數(shù)】
菩薩修慈忍時,諦觀世間一切諸法,皆即法界真實之理,無取無舍,無瞋無喜,平等一相;由是觀故,滅眾生相,成就法相,是為法相。
法相宗
【佛學(xué)大辭典】
(流派)八宗之一。為窮明萬法性相之宗,故名法相宗。此目取解深密經(jīng)一切法相品之名而立。又依唯識論明萬法唯識之理,故名唯識宗,此目取解深密經(jīng)分別瑜伽品之意。此二者為通稱。更名應(yīng)理圓實宗,以所詮之理離空有二邊能應(yīng)理,而為圓滿真實故也。此目取解深密經(jīng)勝義諦相品之意。又名普為乘教宗。以本宗是佛第三時之教,普被五乘之機(jī)故也。此目取解深密經(jīng)無自性相品之意。其中前二名,為約于法相門之稱,次名為約于觀心門之稱,次為約于教相門之稱。我國慈恩寺窺基,大成此宗,故有慈恩宗之名。經(jīng)以解深密經(jīng),論以瑜伽論唯識論等為所依。原在印度,佛滅后一千年中,無著菩薩由阿逾陀國講堂夜夜升兜率天,就彌勒菩薩聽受瑜伽論,晝?nèi)招f之于大眾,瑜伽論百卷是也。其后無著之弟世親,造唯識論,助成其義,彼土名為瑜伽宗。玄奘入西域受之于那蘭陀寺之戒賢,傳于支那弟子慈恩大成之,始有法相宗,慈恩宗之名?!居帧浚ㄐg(shù)語)永明所立三宗之一。(參見:宗)附錄。
【佛學(xué)常見辭匯】
大乘八宗之一,因是窮明萬法性相之宗,故名法相宗,又因依唯識論,明萬法唯識之理,故又名唯識宗。
【三藏法數(shù)】
謂此宗說一切有漏妄法及無漏凈法,無始時來,各有種子,在阿賴耶識中,遇緣熏習(xí),即各從自性而起,都不關(guān)涉真如。故于色心諸法,而建立種種名相,是名法相宗。(梵語阿賴耶,華言藏識,即第八識也。)
【佛學(xué)大辭典】
(術(shù)語)尊也,主也,要也,自己尊崇主張之要旨也。輔行一之一曰:「宗者,尊也,主也」玄義一上曰:「宗者要也?!勾俗谟卸N,一、成一宗而師資相承者,如印度之小乘二十部及成實宗之二十一宗,大乘瑜伽中觀之二宗,支那之十三宗,日本之十四宗是也。(參見:宗派)。二、自家以一己之見判諸教之宗旨者。此又有二種,一單于諸教上判定之者,如永明之三宗乃至賢首之十宗是也。一于已成之自他宗而判定之者,如日本弘法之十住心是也。
法相教
【佛學(xué)大辭典】
(術(shù)語)具名大乘法相教。圭峰所立五教之一。(參見:五教)
五教
【佛學(xué)大辭典】
(術(shù)語)華嚴(yán)宗之教判也。有二種:(一)始于杜順,成于賢首,是唯就出世間之一教判定之。一小乘教,二大乘始教,三大乘終教,四頓教,五圓教也。五教章冠注上一曰:「至相智儼大師,親承于杜順和尚,顯揚(yáng)宗旨,弘傳一乘。搜玄、十玄、孔目、問答、章疏非一,約就五教廣立清范。(中略)賢首親于智儼造此五教?!雇先唬骸甘ソ倘f差,要唯有五:一小乘教,二大乘始教,三終教,四頓教,五圓教?!剐〕私逃谒牟恐⒑?jīng)、發(fā)智、婆娑論等,說灰身滅智之涅槃法者。大乘始教為大乘之初門,有相始教空始教二種。深密經(jīng)、唯識論等,分別五性,建立依他之萬法者為相始教。般若經(jīng)、三論等,說諸法皆空,顯無所得平等者,為空始教。此二教皆不開示一切眾生悉有佛性之義,故貶為始教。大乘終教于楞伽經(jīng)起信論等說真如緣起之理,唱一切皆成佛者。頓教對于一類之頓機(jī),不依言句,不設(shè)位次,以頓徹理性為教者。是既絕言句,故為別部之經(jīng)。以楞伽經(jīng)四,有鏡像頓現(xiàn)之譬;寶積經(jīng)論一,有頓教修多羅之名而立之。如以維摩之默而顯不二,以達(dá)磨之心而印于心,為得此旨者。圓教于華嚴(yán)經(jīng)法華經(jīng)等,明圓融具德之一乘者。此分別教一乘同教一乘二種。華嚴(yán)經(jīng)直開示圓融不思議之法門,遠(yuǎn)異于彼之三乘教,故名別教一乘;法華經(jīng)為開會二乘,其說相同于三乘教,故名同教一乘。圓教之名,八十華嚴(yán)經(jīng)謂為圓滿修多羅。華嚴(yán)玄談五曰:「教類有五,即賢首所立,廣有別章,大同天臺,但加頓教?!褂衷唬骸覆煌皾u次位修行,不同于彼圓融具德,故立名頓,頓詮此理,故名頓教。天臺所以不立者以四教中皆有一絕言故。今乃開者頓顯絕言為一類,離念機(jī)故,即順禪宗。」開此五教而為十宗。(參見:宗)。(二)為同宗圭峰所立,此統(tǒng)收世間出世間之二教:一、人天教,以持提謂經(jīng)等五戒而生于人間,行十善而生于天上為教者。二、小乘教,如前。三、大乘法相教,前始教中之相始教也。四、大乘破相教,前始教中之空始教也。五、一乘顯性教,前終頓圓之三教也。見原人論。前法相破相之二教,別立聲緣菩之三乘,故為大乘,今為一佛乘,故曰一乘。
【佛學(xué)常見辭匯】
(參見:五教十宗)
法相大乘
【佛學(xué)大辭典】
(術(shù)語)法相宗為大乘教,故稱曰法相大乘。
法相三論
【佛學(xué)大辭典】
(術(shù)語)法相宗與三論宗也。華嚴(yán)天臺兩家貶此二宗曰權(quán)大乘。
諸法相即自在門
【佛學(xué)大辭典】
(術(shù)語)十玄門之第四。
【三藏法數(shù)】
謂一切諸法,互融互即,不相妨礙。如一法舍己同他,則舉體全是于彼;若一法攝他同己,則令彼一切即是己體。經(jīng)云:一即是多多即一。是也。
無法相
【佛學(xué)常見辭匯】
謂一切法都是緣生的,無真實之體,亦無真實之相。
總列法相
【佛學(xué)次第統(tǒng)編】
一切眾生之心所生之一切法,由分合之不同,而有十八界、十二處、六入、五蘊(yùn)、名色、七十五法等,詳略之諸名相。
二法相違
【三藏法數(shù)】
(出瑜伽師地論)
〔一、煩惱〕,昏煩之法,惱亂心神,即無明貪愛之惑也。謂諸眾生,隨順煩惱,流轉(zhuǎn)生死,故違涅槃之道也。
〔二、涅槃〕,梵語涅槃,華言滅度。謂諸眾生,厭生死苦,修習(xí)梵行,斷諸煩惱,證大涅槃,故違煩惱之惑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