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國語辭典》:英吉利海峽(英吉利海峽)  拼音:yīng jí lì hǎi xiá
English Channel
海峽名。介于英國和法國之間。法國稱為「拉芒什海峽」。寬一百八十公里,向東收縮呈錐狀,通過多佛爾海峽連接北海,最窄處僅三十三點八公里,平均深度四十五至一百二十公尺,最深處一百七十二公尺。是國際航運要道,主要港口有樸資茅斯、南安普敦等。
《漢語大詞典》:瓦利斯群島和富圖納群島
法國在大洋洲的屬地。在南太平洋中部。面積153平方千米。人口1.39萬(1991年)。首府馬塔烏圖。產椰子、香蕉等。
《漢語大詞典》:瓦龍人
比利時的民族之一。另有少數(shù)分布在法國、美國等國。約410萬人(1985年)。講法語,少數(shù)說瓦龍語。多信天主教。主要從事采礦、冶金、機器制造、化學等工業(yè)。
《漢語大詞典》:羊脂球
短篇小說。法國莫泊桑作于1880年。普法戰(zhàn)爭中,普軍占領盧昂城后,有九個“上等人”和妓女羊脂球結伴向勒阿弗爾港轉移。馬車途經多特鎮(zhèn)時,一普軍軍官要羊脂球陪他過夜,否則全部旅客都將被扣。羊脂球堅決拒絕,但因奈何不得同車人的軟硬兼施,只好就范。事后,同車人卻對羊脂球倍加輕蔑。
《國語辭典》:野獸派(野獸派)  拼音:yě shòu pài
一種美術派別。二十世紀初在巴黎形成,以強烈單純的色彩及誇張的線條來構成畫面,把內在的情感極端放任的宣泄出來,企圖表達對自然的主觀感受。代表畫家有馬蒂斯、盧奧等。
《漢語大詞典》:冼星海
(1905-1945)作曲家。廣東番禺人,生于澳門。曾在北京藝術專門學校音樂系、上海國立音樂院及法國巴黎音樂學院學習。1935年回國參加抗日救亡活動。1938年至延安,曾任魯藝音樂系主任。同年加入中國共產黨。1940年赴蘇聯(lián)為在延安拍攝的影片《延安與八路軍》配樂。后病逝于莫斯科。作有大合唱《黃河》、《生產》等四部,歌曲《到敵人后方去》、《在太行山上》等五百余首以及交響曲《民族解放》、管弦樂《中國狂想曲》等。
《漢語大詞典》:象征主義(象徵主義)
十九世紀末葉在 法國 興起的頹廢主義文藝思潮中的一個主要流派。其理論基礎是主觀唯心主義,認為現(xiàn)實世界是虛幻的、痛苦的,而“另一世界”是真的、美的。要求用晦澀難解的語言刺激感官,產生恍惚迷離的神秘聯(lián)想,形成某種“意象”,即所謂“象征”。 法國 象征派詩人以 馬拉美 、 魏爾倫 等為代表;戲劇方面以 梅特林克 為代表;美術方面以 摩羅 為代表。 魯迅 《且介亭雜文·臉譜臆測》:“近來的 中國 戲是否象征主義,或 中國 戲里有無象征手法的問題,我是覺得很有趣味的?!?/div>
《國語辭典》:象徵主義(象徵主義)  拼音:xiàng zhēng zhǔ yì
西洋文學、藝術上,以主觀推理或感情想像為內容,表現(xiàn)精神的超感覺意義的主義。最初是指西元一八八五年以來,源起于法國文學反現(xiàn)實主義與自然主義劇等層面的藝文活動,后擴至繪畫和戲劇等層面。主張用隱喻、音樂,表現(xiàn)抽象感受。
《漢語大詞典》:象牙之塔
原是 法國 十九世紀文藝批評家 圣佩韋 批評同時代消極浪漫主義詩人 維尼 的話。后用以比喻脫離現(xiàn)實生活的文藝家的小天地。 魯迅 《集外集·文藝與政治的歧途》:“這種文學家,他們都躲在象牙之塔里面;但是‘象牙之塔’畢竟不能住得很長久的呀!” 瞿秋白 《亂彈·世紀末的悲哀》:“他們死也不肯走出‘象牙之塔’,也許走出了‘象牙之塔’,又走進了‘水晶之宮’?!?/div>
《漢語大詞典》:行吟詩人
歐洲11-14世紀的一種詩人。最初出現(xiàn)于法國南部普羅旺斯,稱為特魯巴杜爾。主要寫作抒情詩,包括情歌、感興詩、晨歌、暮歌、小夜曲等,多描寫愛情。后法國北方也出現(xiàn)行吟詩人,稱為特魯維爾。不僅寫抒情詩,還寫敘事詩。
《漢語大詞典》:新印象畫派
也稱“點彩派”。19世紀末從法國印象畫派發(fā)展而來。該派認為印象畫派表現(xiàn)光色效果的方法不夠嚴格,主張用不同的色點排列組合作畫,具有鑲嵌裝飾畫的效果,但畫法機械。代表人物有修拉、西涅克等。
《國語辭典》:牧神之笛  拼音:mù shén zhī dí
樂曲名。為法國作曲家德布西(Claude Debussy,西元1862~1918)于西元一九一二年為好友穆雷(Gabriel Mourey,1865~1943)的戲劇《生靈(Psyché)》所創(chuàng)作的配樂,但不是用排笛(Panflute)來演奏,而是用長笛(Flute)獨奏來表現(xiàn),具有濃厚的抒情與幻想風格,需要高度的演奏技巧,在長笛樂曲中堪稱杰作。
《國語辭典》:七月革命  拼音:qī yuè gé mìng
西元一八三○年七月法國國王查理十世違憲解散國會,引起人民的強烈反抗,于是發(fā)動革命,迫使查理十世下臺,宣布路易腓力為王,史稱為「七月革命」。
《國語辭典》:普法戰(zhàn)爭(普法戰(zhàn)爭)  拼音:pǔ fǎ zhàn zhēng
西元一八七○至一八七一年,普魯士與法國間因為西班牙王位繼承問題而引發(fā)的戰(zhàn)爭。普魯士號召了德意志各邦國的軍隊,以毛奇為將軍,大破法軍于色當,法皇拿破崙三世被擄。戰(zhàn)后簽訂《法蘭克福條約》,法割讓亞爾薩斯、洛林兩地給普國,并賠款五十億法郎。也稱為「德法戰(zhàn)爭」。
《國語辭典》:路易十三  拼音:lù yì shí sān
Louis ⅩⅢ
人名。(西元1601~1643)法國國王,幼年繼位,母后和宰相專權。一六一七年親政,鏟除異己,用李希留為相,強化王權、擴張領土、鎮(zhèn)壓叛亂,為波旁王朝奠立基礎。